绞胎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20008177
颗粒名称: 绞胎瓷
分类号: G26
摘要: 绞胎瓷是中国瓷器大家族中一种十分别致的彩瓷品种,创造于唐代。其制作过程是:把白与灰或白与赭色两种不同颜色的瓷土分别制成长片状的泥料。
关键词: 博物馆 收藏 文物保护 文物 瓷器

内容

绞胎瓷是中国瓷器大家族中一种十分别致的彩瓷品种,创造于唐代。其制作过程是:把白与灰或白与赭色两种不同颜色的瓷土分别制成长片状的泥料,交叉叠放,再拧绞成花色瓷胎料,用以制作各种器坯,施釉烧成后的瓷器,表面布满羽毛或木纹装饰,十分美观。迄今在河南、陕西等地唐墓中出土的绞胎瓷器,多为杯、碗、三足小盘,长形小枕等器物,传世的绞胎瓷则以枕为多见,唐人称之为“花枕”。
  (未完待续)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