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4902 条 18 / 327
256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6年),都指挥李进增筑承恩门(东内城门,清代改为来煦门,位于今张掖路东城壕北口稍东)外郭,自东到北共长99丈多,开辟迎恩门等9个城门。其中的迎恩门就是东关的出口,位于今广场东口。迎恩门朝向明清时期的都城北京,迎纳浩荡...
257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1952年,在下东关拓建和平广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以和平门而得名。1968年至次年,拓建为东方红广场,北部主席台中,树立一尊毛泽东挥手雕塑,以歌颂毛泽东的歌曲《东方红》而得名。1971年9月,拆除雕塑。此后,数次拓建,绿化美化,成为...
258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武都路西起中山路东至金昌路,东西走向,其中中山路至静宁路段,位于明清兰州内城西城墙与东城墙之间,长1317米,自西朝东分布百子楼街、州门十字、县门街、府门街、部门街、学院街等街道。1942年,统称为崇信路,取义崇尚信义。1945年抗战胜利,...
259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兰州西内城墙至州门十字段,叫百子楼街,因州门十字稍西有一座百子楼而得名。
260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武都路与永昌路十字,自明代以来称州门十字,因州门十字东北隅为明代及清初的兰州知州衙门,故名。
261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州门十字至鼓楼南南口,清乾隆时称县门街,以皋兰县衙门而得名。元代的兰州衙门在今甘肃省政府院内,洪武二年(1369年),明军攻取兰州,因为战乱,人口减少,降兰州为兰县,以元代兰州知州衙门为兰县衙门。建文元年(1399年),明肃王移藩兰县,将兰...
262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从鼓楼南南口至道升巷南口为府门街,以兰州府而得名。
263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从道升巷南口到大十字(武都路、酒泉路十字段)称部门街。
264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学院街西起大十字,东至兰州内城东城墙根。明代至清光绪前,称儒学后街,这是因为街西段南侧为兰州文庙或兰州府文庙(今兰州二中址),坐北朝南,庙内设有兰州儒学,儒学背后,即其北之路,遂称儒学后街。这里还设有东社学,悬额曰“教育英才”。社学是免费为...
265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永昌路北起滨河南路中段,穿过兰州城内城及南郭城,出南郊到龙尾山下白银路,全长1444米。其中北段称水北门街,中段称马坊门,南段为双城门及双城门外。1941年,水北门街、马坊门街改为云亭路。1939年,开通南内城墙、南郭城墙,进入官驿背后的果...
266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明清兰州城是在宋代兰州城的基础上展筑而成的,由于北城“据河为险”,即以黄河为天然护城河,所以兰州无北关。而兰州城郭门中北门历史最悠久,因为明代拓建城池时,只有北城西段保留宋元时期的城墙,北门城楼约略仍然保存当时的形制,规模较小,城门内侧石额...
267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永昌中路(张掖路至庆阳路)段,清代以来称马坊门街。
268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安定门以东、南关以西的南郭城墙(南关)上所开城门,命名为西南门,以方位而得名。它用小青砖砌成东西并列的两个拱形的城门洞子,这是无法烧制明清时期大青砖的变通之法,并安装木质门扇,傍晚关闭,以策安全,黎明开门,以便市民通行。而老百姓则形象地称为...
269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1943年,由建筑界“四大名旦”之一的李惠伯设计,重庆陶馥记营造厂承建,次年竣工。大厦为砖木结构,门厅3层,主楼2层,除餐厅、舞厅等娱乐场所外,有卧室80多间。交由中国旅行社经营。西北大厦为当时甘宁青新数省最为高档的饭店,下榻过美国副总统华...
270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中华路(今张掖路)城隍庙十字有鼓楼,鼓楼南面的街道称鼓楼南,南至县门街。长259米,这是一条工匠、商铺、住宅夹杂的老街。然而,不过20多年,认为刘尔炘是封建遗老,便将果斋路改名为统一路。之后随着公私合营、粮食统购统销的步伐,酒铺子、静宁州锅...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