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坊门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街巷旧事》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267
颗粒名称: 马坊门街
分类号: U412.37
页数: 4
页码: 102-105
摘要: 永昌中路(张掖路至庆阳路)段,清代以来称马坊门街。
关键词: 城市道路 兰州 街道

内容

永昌中路(张掖路至庆阳路)段,清代以来称马坊门街。马坊门是兰泉驿的驿马饲养之所的大门,位于今永昌路幼儿园斜对面,原大众市场西部中间。兰泉驿明代在南关,清代移至皋兰县署西北部。清代知县的属官有驿丞,掌管驿站,办理邮递与迎送官员等事。驿丞管理马厩,要紧挨县署,以便就近办事。马厩内照例建马王庙,祭祀三眼四臂的马王爷,以求保佑驿马健康,还豢养一两只猴子,用来避免骡马患瘟疫,俗称“弼马温”,即《西游记》中孙悟空首次获封官职。马王庙上有乾隆五十六年(1717年)皋兰县知县应先烈撰书楹联曰: “汗血入金关,看万里骁腾,远胜三千之队;锦云驰玉塞,五花灿烂,长连十二之星。”匾曰“天驷腾辉”。 兰州人称“马厩”为“马坊”,因之将兰泉驿的大门称之为马坊门,而将水北门十字至南内城墙段称之为马坊门街,即今永昌路与张掖路十字至顺城巷段。 1956年,在皋兰县衙兰泉驿旧址建成兰州市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百货大楼——自由路百货大楼,四层砖混结构。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兰州市最大的百货大楼,货物最多,人流最多,许多新潮商品皆从这里率先出现。1956年百货大楼开业,人群中有叫卖冰棍声,人们不知棍子怎有冰做的?一看叫卖者两手各提一个八磅彩绘铁皮暖水瓶,但瓶口与瓶身一样粗,你买一根,收三分钱,他揭开瓶盖,抽出一根布满白霜的冰长条,插着一根细竹签,名叫白糖冰棍。雪糕的前身冰棍就这样传到了兰州。 自由路百货大楼门前,穿戴整洁的三五藏民,说着生硬的汉话,兜售从印度流入西藏的欧洲货,有的拿着劳力士金表,金光灿灿,有的拿一听50支装的香烟,发出一缕缕咖啡气味,有的手持几杆大头金笔,一枝卖3元钱。他们是乘汽车,沿青藏公路来兰州的。 马坊门街多纸活铺,铺面摆满纸糊的童男童女、金山银山、梅花鹿、仙鹤,花花绿绿,栩栩如生。铺内伙计们忙活扎竹架,糊纸造型。这些纸糊的殡葬用品容易破,于是产生了一句兰州俗语“你将是(好像)马坊门上纸糊下的”,用来形容某人的娇气。 马坊门街西城巷东口北拐角处是两层木楼,上下各八间,青砖立面,为清代李信春裱糊铺,抗战时,张大千题额“青鉴裱室”,镌刻为砖雕,镶嵌在门脸上。李家几代人经营装裱业,采用的苏裱(苏州)风格,以素静淡雅,挺拔柔软为特色,而且选料优良,装制熨帖、整旧得法,并能防霉防蠹。因此,省城名流,外地官宦多来装裱。抗战时,经鲁大昌引荐,李家为张大千装裱过许多画作,有从敦煌莫高窟临摹的壁画,也有创作的花鸟、山水、仕女以及书法作品,深得满意,因此,才为李家题额,作画,赠联。 过州门十字朝南就被南内城墙挡住了。街东是南府街,街口是家寄售所,挂满长袍马褂、西装夹克,柜台内摆放着手表、怀表、首饰等。路西是绣河沿,为回民聚居地,绣河沿清真寺建于明初。抗战时,随着甘新公路的建成,维吾尔族多移居兰州,有的住在绣河沿。路西靠近南城墙根,开设一家新疆烤包子店,很远就能闻到诱人的香味,只见戴着小花帽,留着大胡子的厨师,飞快地包着四方形的羊肉掺和洋葱的包子,飞快地贴入通红的馕坑内,十几分钟就可烤熟,皮色黄亮,入口皮脆肉嫩,味鲜油香。 1960年前后,顺城巷西口南侧永昌路上,有个草冰画室,两间门面,主人是西北师大美术系油画专业毕业的,主要设计商标,出售自己创作的油画,有静物、人物、风景。当时,笔者是小学生,喜爱观看美术作品,有时进铺看看画作。一日,见铺子关门,门缝上绞架十子贴着公安局的封条,才知画室主人犯事了。当是时,正值大饥饿,市民每月粮食定量24斤,不够吃,催生黑市倒卖粮票成风,西关十字等热闹之处,吆喝“叶子(粮票)!叶子!”的市声不绝于耳。不够吃的人家,都要偷偷买上几斤。画室主人乘机批量仿制粮票,除自己买粮外,都流入黑市。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街巷旧事》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7.2

本书以城关地区老路老街老巷地名为切入点、出发点,通过探寻它的由来、含义、沿革,侧重搜寻这些地名的今世前身,以及人物、事件、社会百相,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