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5473 条 228 / 365
3406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农民体育 建国后,农民逐步有篮球、乒乓球、拔河、赛跑、单杠等体育活动。1958年各公社成立体育协会,负责农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所有公社和部分大队建起了篮球场,组织了运动队。此后,农村体育活动较为活跃。1958年12月,县举行首...
3407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农民逐步有篮球、乒乓球、拔河、赛跑、单杠等体育活动。1958年各公社成立体育协会,负责农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所有公社和部分大队建起了篮球场,组织了运动队。此后,农村体育活动较为活跃。1958年12月,县举行首届人民体育运动大...
3408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公职、厂矿人员的体育活动,由县立体育场负责组织和指导。自民国29年(1940)体育场建立到民国37年的9年中,共举办县运动会10次,其中水上运动会(也有学生参加)、篮球、中国象棋比赛各1次。特别是民国33年,抗日战争处于艰苦年代,...
3409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幼儿体育建国初,幼儿园(班)主要组织游戏性活动,如丢手帕、拍皮球、过小桥、踩影子、踢瓦片、拍手操等。1981年把体育列为幼儿园的主课,小班每周1节,大班2节。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的要求,县幼儿园增添了攀登架、滑梯、石拱桥、转椅...
3410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在赣州镇建有县立体育运动场一个。内设足球场、儿童机械场各一个;篮、排球场各3个;300米跑进田径运动场1个。还有射击场、网球场、健身房等。各中学和中心小学有简易篮球场。建国后,市县分设,少数县属单位和部分区乡完小有篮球场。1970年...
3411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在赣州镇建有县立体育运动场一个。内设足球场、儿童机械场各一个;篮、排球场各3个;300米跑进田径运动场1个。还有射击场、网球场、健身房等。各中学和中心小学有简易篮球场。建国后,市县分设,少数县属单位和部分区乡完小有篮球场。1970年...
3412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只有县立体育场和各中学有少量跑鞋、铅球、标枪、铁饼、垫子、跳箱、鞍马、单双杠、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台等。农村只有中心小学有简易篮球架和篮球及少量乒乓球台。建国后,运动器材不断增加。到1985年,全县田径运动器材有300余件(包括...
3413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有资料可查的),县内举行过12次运动会,包括单项比赛和2次农民运动会。民国33年(1944)10月举行的第三届运动会,人数最多,共854名运动员;人数较少的水上运动会也有100多人。都取得较好成绩。
3414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有资料可查的),县内举行过12次运动会,包括单项比赛和2次农民运动会。民国33年(1944)10月举行的第三届运动会,人数最多,共854名运动员;人数较少的水上运动会也有100多人。都取得较好成绩。
3415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自1970年在梅林新建县城后,由于体育场地的扩建,设备的更新,比赛条件不断改善,地区以上的体育部门常到县举行单项比赛。据统计自1973到1985年在县举行地区以上比赛共计15次(其中地区6次,省4次,全国性5次)。特别是全国篮球乙级队联赛、...
3416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据查,民国35年(1946),赣县体育代表队参加江西省运动会夺得径赛锦标和足球赛锦标。
3417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全县现有4316个自然村。据《赣县地名志》载:8个村是唐朝以前建立的,其余均为宋朝以后所建。县民大部分由福建、广东及赣中等地迁入,因此赣县方言保持了客家语言的基本特征。
3418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全县现有4316个自然村。据《赣县地名志》载:8个村是唐朝以前建立的,其余均为宋朝以后所建。县民大部分由福建、广东及赣中等地迁入,因此赣县方言保持了客家语言的基本特征。
3419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赣县城郊话连零声母在内,共20个声母。p、p′、m、f、v、t、t′、n、1、ts、ts′、s、t〓、t〓′、〓、〓、k、k′、〓、x。
3420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赣县城郊话韵母,包括自成音节的m、〓在内,共33个。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