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5473 条 21 / 365
301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安远茶叶品种原种有九龙茶、安远大叶种、安远大茶树、绿丽玛茶、中流苦茶、官溪茶、龙安苦茶、濂江山茶、仰天湖茶和龙布苦茶。1958年,江西省修水茶叶试验站赖志明、周汉忠等把安远大叶种选育为赣茶14号,并在国内推广。由中流苦茶制成的红碎茶,汤色红...
302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瓜果生产
303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版石堡和县城郊区种有少量西瓜。街坊南濂江河冲积坝地因种西瓜而名西瓜坝,民国23年建街后称西街坝。民国期间,县内零星种植西瓜。1959年,东风垦殖场引进种植抚州西瓜1.5亩。1967年,孔田和镇岗等公社聘请广东汕头瓜农种植马兰瓜20余亩...
304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安远县低山丘陵缓坡面积广,土层深层,表土属微酸性土壤,土质肥沃,加之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丰沛,种植柑桔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民国23年统计,全县有橙树700株,年产橙约420担。民国32年,平安乡农林场种植潮州柑4亩。民国33年,县农...
305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县民有在房前屋后和菜园边角及池塘堤岸种植李、桃、梨、梅、柿和枇杷等果树的习惯。
306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农技农艺
307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至民国初期,县内农田耕作制度大都是一年一熟制,只有濂江坊、修田坊、永安坊、古田坊的塅田栽种两季稻,为一年两熟制。民国33年,全县推广种植双季稻。是时,县内旱地多种番薯、粟和豆类等杂粮,为一年一熟制。建国后,农田一年两熟面积不断扩大。19...
308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期间,县内各地水稻育秧均采取水播水育法或掂蔸。水播水育法育秧易造成种子霉烂,秧苗生长慢。掂蔸栽种早稻,田间管理期限长,产量低。1953年,推行选种育秧法,全县选种育秧1.28万亩,其中黄泥水选种育秧1.03万亩,烟筋浸出液选种育秧0.0...
309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肥料
310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清代及民国期间,县内种植农作物均施用农家肥料。农家肥料有人粪、人尿、厩肥、草木灰、塘泥、青肥、饼肥及作物稿杆等。农家大多建有厕所,用于贮存人粪。人尿则用桶、缸等容器贮存,多施用于蔬菜,也常拌草木灰用于水稻追肥及施于经济作物。厩肥县内农家素有...
311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1955年,全县种植肥田萝卜用种3.1万斤。1961年起,县内肥田萝卜少有种植。紫云英又称红花草。1957年,江西省农业厅免费配给安远县根瘤菌剂100瓶,推广紫云英根瘤菌剂拌种种植技术。1962年起,采用根瘤菌剂拌种和开沟排渍技术,大面积种...
312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颗粒肥料1958年4月,各乡组织农民制作颗粒肥料,即用经过发酵处理的土杂肥混和化学氮、磷肥,筛制成圆状颗粒肥料。颗粒肥料用于水稻追肥。人造肥料肥效低、成本高,翌年停止生产。腐植酸类肥料1974年冬,各公社组织群众挖掘泥炭,加入化学肥料,制作...
313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3年,县内少数农民使用硫酸铵。1952年,全县购买硫酸铵20.55吨、骨粉0.55吨、石灰41.91吨。1957年6月,开始推广使用过磷酸钙。1963年,全县推广使用尿素、钙镁磷、石灰氮、硫酸铵和硝酸铵等化学肥料。1966年春,全县销...
314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植物保护
315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期间,水稻主要病害有普通矮缩病、白叶枯病和绵腐病等,主要虫害有稻苞虫、稻瘿蚊、稻负泥虫和稻飞虱等。建国后,1952年至1985年,水稻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主要虫害有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和白背飞...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