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技推广与运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遠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030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技推广与运用
分类号: S3
页数: 2
摘要: 民国期间,县内各地水稻育秧均采取水播水育法或掂蔸。水播水育法育秧易造成种子霉烂,秧苗生长慢。掂蔸栽种早稻,田间管理期限长,产量低。1953年,推行选种育秧法,全县选种育秧1.28万亩,其中黄泥水选种育秧1.03万亩,烟筋浸出液选种育秧0.01万亩,土农药选种育秧0.01万亩,盐水选种育秧0.16万亩,其它方法选种育秧0.07万亩。同年,推广水稻小株密植法,密植规格为行距、株距1尺×1尺、8寸×8寸。1955年,推行早耕深耕法,改良土壤。1956年,推广小苏打溶液浸种育秧法。1957年,建立良种田,进行单穗选种。同年,开始实行植物检疫。镇岗公社镇岗大队第四生产队双季稻亩产2006.5斤,创县内亩产吨粮纪录。1985年,利用土壤普查成果,推广农田配方施肥技术。
关键词: 农艺性状 栽培生理

内容

民国期间,县内各地水稻育秧均采取水播水育法或掂蔸。水播水育法育秧易造成种子霉烂,秧苗生长慢。掂蔸栽种早稻,田间管理期限长,产量低。
  1953年,推行选种育秧法,全县选种育秧1.28万亩,其中黄泥水选种育秧1.03万亩,烟筋浸出液选种育秧0.01万亩,土农药选种育秧0.01万亩,盐水选种育秧0.16万亩,其它方法选种育秧0.07万亩。同年,推广水稻小株密植法,密植规格为行距、株距1尺×1尺、8寸×8寸。当年利用小株密植法栽种水稻2.13万亩。
  1955年,推行早耕深耕法,改良土壤。
  1956年,推广小苏打溶液浸种育秧法。1957年,建立良种田,进行单穗选种。
  1958年,推行湿润育秧法。同时,栽种水稻稀植改密植,直播改移栽。推广施用颗粒肥料和硫酸铵等化学肥料,推广使用防虫药械和化学农药。
  1959年,全县宣传、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
  1960年,各社、队进行水稻7寸×3寸密植规格栽种试验。同年,开始实行植物检疫。
  1964年,推行磷肥做基肥育秧法,全县磷肥做基肥育秧1.23万亩,占早稻秧田总面积的50%。同年,推行早稻磷肥蘸秧根插秧法,全县磷肥蘸秧根插秧4.78万亩,占早稻总面积的24.1%。酸二氢钾为主的水稻叶面施肥技术。年终统计,全县有0.75万亩早稻、0.35万亩中稻、1.2万亩晚稻亩产超千斤。镇岗公社镇岗大队第四生产队双季稻亩产2006.5斤,创县内亩产吨粮纪录。
  1981年,推广使用钾肥。
  1984年,推广早稻、花生、西瓜和蔬菜地膜栽培技术。同年,开始施用三十烷醇等植物激素。
  1985年,利用土壤普查成果,推广农田配方施肥技术。

知识出处

安遠縣志

《安遠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安远有悠久的历史。据对地下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梁大同十年建县至民国期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辈为开发安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安远而奋力拼搏,创造了伟大的业绩,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变成了今日初步繁荣昌盛的江西省林业县和赣州地区主要产粮县。安远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在革命斗争和“四化”建设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应载入新史册,记入新县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