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5298 条
2021年
6627 条
2022年
9588 条
2023年
9083 条
中图分类法
全部
25298 条
B 哲学、宗教
13676条
C 社会科学总论
256条
D 政治、法律
2677条
E 军事
261条
F 经济
3770条
G 文体、科学、教育
1217条
H 语言、文字
101条
I 文学
283条
J 艺术
34条
K 历史、地理
774条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2条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145条
Q 生物科学
8条
R 医药、卫生
393条
S 农业科学
192条
T 工业技术
274条
U 交通运输
106条
V 航空、航天
2条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150条
Z 综合性图书
47条
创
1条
颗粒列表
共 25298 条
1668
/
168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中图分类
颗粒类型
25006
中文版自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
类型:
序
25007
目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
类型:
目次
25008
第一章 新哲学的起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
类型:
正文
本文章探讨了佛教和道教对宋学(朱子学)的影响,指出宋学的创立与佛教和道教确有关系,但表面的语言类似和平行现象并不能充分证明这种影响。作者认为,佛教的体用逻辑是对宋学影响最确实且最本质的内容之一。文章还解释了体用逻辑的概念,并将其与因果关系进...
25009
一、佛教、道教的所谓影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张横渠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了宋学的根本精神和性质。宋学的创立与佛教和道教有关,但表面的语言类似和平行现象不能完全证明这种影响。文章重点讨论了佛教对宋学的影响,尤其是“体用逻辑”这一概念。...
25010
为天地 为万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北宋张横渠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视为宋学的根本精神和性质的体现。该格言以其雄大的精神规模,为人们理解宋学和朱子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图像。与中国宋学不同,日本朱子学可能缺乏类似的规模和传统。通过...
25011
所谓“影响”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探讨宋学(朱子学)的起源和性质时,道教和佛教的影响常常被提及,特别是佛教的影响。有一种观点认为,没有佛教就没有宋学,宋学被认为是表面是儒学,实质是佛教。宋学的形而上学和思辨性质,以及它的核心概念“理”,都被认为来源于佛教。尽管宋...
25012
佛教的影响 体用逻辑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佛教方面,体用逻辑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与因果关系不同,体用关系更强调“体用一致”,即体与用是不可分割的。虽然有人认为体用概念起源于中国,但从历史文献来看,体用成对用的例子主要出现在佛教经典中。因此,可以说佛教对体用逻辑的发展具有重...
25013
无造物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体用概念作为思辨范畴,在中国固有的文献中很少出现,但与中国式思辨很容易融合。作者认为,中国思想具有潜在的体用思想。在魏晋时期,道被视为无,万物独化自造,这是中国式世界观的一端。将这种观点上升为抽象逻辑形式,应采用体用逻辑。体用逻辑...
25014
体用逻辑的新局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佛教哲学中体用逻辑的运用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儒教文献中体用成对使用进行议论的情况在唐代以前零星出现。进入宋代后,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体用明确地作为思辨范畴被使用,最终在朱子那里被自由自在地运用,并构造为庞大的理论体系。朱子学的出现...
25015
泛神论的立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体用之逻辑被认为是泛神论的逻辑,佛教在某种意义上也被泛神论地展开。大乘佛教的佛性说、佛身说以及天台宗、华严宗的某些观点都表现出泛神论的特征。中国的佛教,特别是净土教,未产生像日本净土真宗那样的绝对它力信仰,可能是因为泛神论的精神作...
25016
道教的场合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道教或道教思想包括道家哲学、道士间的专门理论和实践,以及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祭祀、咒语、护符等。尽管宋学中使用的一些术语可以在老庄思想中找到源头,但不能因此将宋学视为不纯正的儒学。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其他方面。
25017
窃造化之秘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道教中的“仙道”和“丹道”是为了成为仙人、真人的肉体和精神的理论实践。其根本在于把握宇宙的本质,将“天地造化之机”窃取到人的方面。丹药、静坐和深呼吸等修行方法都可以实现这一目标。虽然儒家通常不采用仙道,但仙道理论书籍《周易参同契》...
25018
大宇宙—小宇宙的感情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道教或道教思想对宋学的影响更重要的在于对宇宙性东西的感情,即对统辖天地和世界的东西的内心深处的冲动,而非一个个概念的起源和继承问题。这种想与宇宙原理产生共鸣的感情在道士与隐士们之间被最强烈地继承,现在则被士大夫阶层继承下来。中国思...
25019
二、得势的士大夫阶级和宋学的理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学的主体是士大夫,即拥有儒教经典教养的读书人阶级。士大夫阶层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在唐代后期,士大夫阶层逐渐崛起,与佛教、道教产生对抗并吸取其影响。士大夫的生活方式是名教体系,与佛教的出家和道教的入山不同。韩愈的...
25020
士大夫的时代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阳明学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学的主体是士大夫,他们是通过科举制度选拔的知识分子,具有儒教经典的教养。士大夫阶层在宋代成为确乎不动的势力,他们以道德能力为基础,期待通过科举成为当政者。与豪族和贵族不同,士大夫注重学问的教养,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在唐代后期,贵...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