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50条
析出资源
282条
图表
168条

检索条件

共 450 条 11 / 30
15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腊月三十的晚饭,农村叫后晌饭,是这一年中的最后一顿饭,也叫“装仓面”。
15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按肃州民间习俗,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无论穷富人家,除了用正常准备的油饼子等食品招待来客外,正月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
15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正月初二是一年之中的“头牙”,也是“旺运日”,所以,肃州人要吃“开年饭”“行旺运”。吃“开年饭”要做得早,叫做“抢头牙”。肃州民间把初二开年饭当做新年的大事。
15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按旧时的肃州民间习俗,正月初一到初五,又叫破五,为大年,也叫正年。在这五天里,无论穷富人家除了用正常的食品油裸子、油饼子招待来客外,自个家里还有固定的饮食规程,叫做:“初一的元宝、初二的捋面、初三的玛瑙不断线”。
15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初三过后便开始了“请年茶”活动。这一习俗在肃州洪水片较为盛行。所谓“请年茶”,就是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串门拜年活动的前身。不过加一个“请”字就意味这来客是由东道主发出邀请后,被邀请的客人才上门坐客。这种“请年茶”活动,开始只限于至亲好友之间...
15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正月初七,肃州人称“人七日”。这天家家一律吃臊子面,叫“拉魂面”。相传正月初七这一天人的魂魄最容易脱离人身体,吃了“拉魂面”就可以用长面把人的灵魂和肉体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意味着人们追求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肃州人生性憨厚而又聪明,既然吃“臊...
15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但在肃州,有条件的人家正月十五吃元宵,更多的人家都在蒸“面老鼠”。农村人在正月十四时,就去街上买好十五用的东西,给孩子添置几个灯笼,买点鞭炮,小烟花。到了十五还要蒸面灯。
15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每逢二月二,无论贫富,家家户户都要摊煎饼、献供敬神,以示补天补地。说是要替女蜗娘娘补天,不要下太多的雨水,造成洪涝灾害。民遥“二月二,雨水流,摊的煎饼搭墙头”。所以,煎饼,是二月二必做的食品。
15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二月初二,民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这一天,肃州人除了要摊煎饼,还要吃猪头肉。
16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为了润肺清火、开胃,这天,肃州家家用油炸鸡蛋、油炸捎油子,拌入炒熟的干面,俗称炒面),加上红糖,冲入滚烫的开水搅拌均匀食用,芳香开胃。
16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芽面包子,是“清明节”必用的食品。就是将发了芽的青棵或小麦、谷子磨成粉用滚水烫成团状成馅,包成包子蒸熟,专门在清明这天祭奠祖先和供家人食用。
16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在端午节,肃州人则以吃米糕为主食。端午一到,无论穷富人家都要购买糯米、红枣、葡萄干做米糕,也叫粽糕。
16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在肃州民间,每逢中秋将临,农村妇女们便忙碌起来。她们和发面、蒸葫芦、借烧锅子,成天半日地忙着烧锅盔。其中有甜水面锅盔、硬面锅盔、葫芦锅盔等。
16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民间要蒸重阳糕孝敬老人。重阳糕,也叫花糕或重阳花糕,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重阳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香甜可口,人人...
16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农历十月初一,各家再忙都要抽时间点麻腐,蒸麻腐包子。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