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587条
析出资源
1622条
图表
965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2587 条 2 / 173
16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17
序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序一
18
序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序二
19
序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序三
20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置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在此以前,东晋号新平镇,唐称昌南镇。新中国成立前为浮梁县属镇。1949年5月,就镇设市,建立人民政权。1958年,浮梁县划归市辖,1960年,撤销浮梁县制,政区并入市。1983年,乐平县划属市管,并有波阳...
2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古有“江南雄镇”之称。所处位置为北纬28°42’—29°56’,东经116°54’—117°42’之间,与首都北京同跨十条经线,属于东八区。市区南北长99公里,东西宽75公里。城区位置为北纬...
2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古有“江南雄镇”之称。所处位置为北纬28°42’—29°56’,东经116°54’—117°42’之间,与首都北京同跨十条经线,属于东八区。
2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早期的境域,见之于志书的是宋代郑兴编修的《浮梁县志》,此书早已佚失。现存最早的志书只有康熙十二年(1673年)和二十一年的《浮梁县志》。据载:唐永泰二年(766年)将县北境划给歙州。清代的县境为东西宽120里,南北长170里。
2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建置沿革主要描写了景德镇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治所变化等内容。
2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历史沿革主要描写了景德镇地理位置更名及隶属变化等内容。
26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治所主要描写了景德镇从古至今的管理机构变化等内容。
27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之名始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事载《宋会要辑稿》:“江东东路饶州浮梁县景德镇,景德元年置”。景德是宋真宗的五个年号之一,用皇帝的年号命名城镇,说明当时皇朝对镇的重视,而且这个名称能延续到现在,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由于瓷业的发展...
28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之名始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事载《宋会要辑稿》:“江东东路饶州浮梁县景德镇,景德元年置”。景德是宋真宗的五个年号之一,用皇帝的年号命名城镇,说明当时皇朝对镇的重视,而且这个名称能延续到现在,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由于瓷业的发展...
29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市郊区,大体上为原浮梁县区域。1985年,包括蛟潭区、鹅湖区及昌江区的大部分。古制,县以下行政区划,唐宋为邻里制,金元为保社制,明清为保甲制。境内区划,有文字可稽的明清以乡、都、图为单位,民国时曾推行村、里制和办自治会,后又改为区、乡...
30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是个无城墙的城市,但离镇20余里的浮梁县治却曾有过很坚固的城垣。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