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1039
颗粒名称: 建置志
分类号: K291.56
页数: 20
页码: 123—140
摘要: 景德镇置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在此以前,东晋号新平镇,唐称昌南镇。新中国成立前为浮梁县属镇。1949年5月,就镇设市,建立人民政权。1958年,浮梁县划归市辖,1960年,撤销浮梁县制,政区并入市。1983年,乐平县划属市管,并有波阳的鲇鱼山公社、荷塘垦殖场亦划归市内。本志所记述市的建置沿革,包括浮梁县在内。
关键词: 景德镇市志 建置志

内容

景德镇置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在此以前,东晋号新平镇,唐称昌南镇。新中国成立前为浮梁县属镇。1949年5月,就镇设市,建立人民政权。1958年,浮梁县划归市辖,1960年,撤销浮梁县制,政区并入市。1983年,乐平县划属市管,并有波阳的鲇鱼山公社、荷塘垦殖场亦划归市内。本志所记述市的建置沿革,包括浮梁县在内。
  第—章地理位置
   第一节位置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古有“江南雄镇”之称。所处位置为北纬28°42’—29°56’,东经116°54’—117°42’之间,与首都北京同跨十条经线,属于东八区。市区南北长99公里,东西宽75公里。城区位置为北纬29°10’,东经117°15’,至省会南昌水程180公里,陆程240公里,距海岸线302公里。
  据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内政部统计司全国各市县土地人口调查资料:“浮梁全县面积16555.62平方市里,按每平方市里合540市亩计算,全县面积共有8944035市亩,其中耕地占632000市亩,道路占2453000市亩,河川占2032000市亩,山林占2000000市亩,荒山占1100000市亩,荒地占720700市亩”。
  至1985年,景德镇市辖珠山区、昌江区、鹅湖区、蛟潭区、乐平县;全市总面积为5247,9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274.44平方公里,含珠山区40.05平方公里,昌江区439.1平方公里,鹅湖区1053平方公里,蛟潭区1742.29平方公里;乐平县1973.46平方公里。在市区面积中,城区面积为124平方公里,其范围是北起洋湖火车站,南至南山,西至吕蒙大桥,东到黄泥头。城市建成区,据1980年末测算,为21平方公里。按习惯分为老城区、东市区、西市区三片。老城区共6.47平方公里,占建成区30.8%;东市区7,58平方公里,占建成区36.1%;西市区6.95平方公里,占建成区33.1%。
   第二节境域
  早期的境域,见之于志书的是宋代郑兴编修的《浮梁县志》,此书早已佚失。现存最早的志书只有康熙十二年(1673年)和二十一年的《浮梁县志》。据载:唐永泰二年(766年)将县北境划给歙州。清代的县境为东西宽120里,南北长170里。县治原设在新昌江口,后移至西北高阜(今旧城),与周围各县距离为:
   东距婺源县治150里,至浇岭婺源县界60里;
   西距鄱阳县治180里,至界牌铺鄱阳县界60里;
   南距乐平县治120里,至南村岭乐平县界60里;
   北距安徽省祁门县治240里,至小惟铺祁门县界120里;
   东南距德兴县治180里;
   西南距余干县治300里;
   东北到安徽休宁县治320里;
   西北到安徽建德(今东至)县治320里。
   此县境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民国24年(1935年),县境东西约宽60公里,南北长85公里,时县治已迁至景德镇,四隅所至:
   东距婺源县治75公里;南距乐平县治45公里;
   西距鄱阳县治90公里;
   东北距休宁县治160公里。
  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浮梁县解放后,景德镇单独置市,境域为现在的城区和竞成乡,面积124平方公里;浮梁仍为县。1956年3月,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波阳县的古城乡(今吕蒙乡的大部)划归景德镇市。7月,经内务部批准,将浮梁县经公桥区硒溪乡的良禾仓、珠琳两地(共有可耕地324亩,人口85户,293人)划归安徽省祁门县新安乡。1960年9月30日,国务院决定撤销浮梁县制,境域统属景德镇市。1983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波阳县的鲇鱼山公社(今鱼山乡),面积205.6平方公里;波阳县的荷塘垦殖场(今荷塘乡),面积70平方公里,划归景德镇市昌江区。同时,上饶地区的乐平县,总面积1973.46平方公里,划归景德镇市管辖。
  1985年,景德镇市境周围与8个县毗连。其同诸县的距离,按景德镇汽车站至各县县城的公路里程计算,为:
   东距婺源县城85公里;
   南距万年县城85公里,
   距弋阳县城127公里;
   西距波阳县城88公里;
   北距安徽祁门县城129公里;
   东南距德兴县城114公里;
   东北距安徽休宁县城180公里;
   西北距安徽东至县城153公里。
   第二章建置沿革
   第一节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活动。80年代在浮梁江村乡沽演村和王港乡的王港村发现有古石器遗物,经初步鉴定,为新石器时代器物。
   春秋战国时,地属古番,春秋时为楚东境。《史记》载:楚昭王十二年(公元前504年)吴伐楚取番,吴灭人越,越灭复入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三十六郡,地属九江郡番县。二世二年(前208年),复属楚。
   西汉高帝五年(前202年),番县称番阳县,东汉改为鄱阳县。地属豫章郡鄱阳县。三国属吴。
  西晋属江州,东晋地设新平镇。旧志载“东晋于昌南设新平镇”,又载“陶侃禽江东寇于昌南,遂改昌南为新平镇,隶江南”。其时当在咸和五年至九年(330-334年)之间。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于鄱阳东界置新平乡。
   武德四年,安抚使李大亮请置新平县。
   新平镇因为处于昌江之南,故又名昌南镇。
   《饶州府志》载:“析鄱阳置新平、广晋,新平仍晋镇旧名,广晋仍晋及南朝旧名”。
   武德八年(625年),县被减并人鄱阳县。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刺史韦玢以该地区土地沃广,请复置县,改名为新昌县。
  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为浮梁,为上县,关于县名的来源:《唐书,地理志》说:“本新平也”。《郡县释名》说:“以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也”。旧志还载有一说是:“洪水泛梁木横新昌江口,人因以济,故曰浮梁”。县属鄱阳郡(肃宗乾元元年又名饶州)。
   代宗永泰二年(766年)析北境与歙州合黟县南置祁门县。
   南唐属水平军。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南唐降,复饶州,浮梁属饶州,为望县,隶江东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昌南镇烧造瓷器贡于朝有名,置景德镇,属浮梁县。从此,景德镇名一直延续至现在。
   元,浮梁属浙江行中书省饶州路。元贞元年(1295年),县升为中州,隶饶州路总管府。
  惠宗至正十六年(1356年),农民起义军徐寿辉称帝,国号天完,年号治平,其部将于光镇守浮梁州。至正二十年,于光并取饶州归朱元璋。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浮梁州属饶州府,隶江西行中书省。洪武二年,浮梁州又改为县。十年,罢行省,隶江西布政使司,分隶饶州府,属九江道。
   清初,袭明制,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裁并各道,浮梁县、景德镇仍属饶州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冬,废府及直州。3年划全省为四道,浮梁属浔阳道。15年道废,各县直隶于省。
  16年春,景德镇称市,成立市行政公署,设市政委员会。7月,因“都、乐械斗”,撤销市行政公署。次年初,成立市政府,设在莲花塘逸兴(新邑)公园内。18年,撤销市的建制,仍为镇。
   《宋会要辑稿》关于景德镇置镇的记载
  《东北日报》报导景德镇解放21年(1932年),全省划为13个行政区,浮梁属第四行政区。24年缩改为8个行政区,浮梁属第五行政区。同年,行政区治所从鄱阳迁至景德镇。
  1949年4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景德镇,并就镇置市称景德镇市,直属赣东北行署。同日,浮梁县全境解放,仍为县,属浮梁地区。9月,景德镇市改为县级市,与浮梁县同属乐平专区(11月改称浮梁地区,后又并称上饶地区)。1953年6月15日,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1958年10月,浮梁县改属市辖。1960年9月,浮梁县建制撤销。1983年7月,乐平县划归市辖;波阳县的鲇鱼山公社、荷塘垦殖场则划入市境内。1988年11月,浮梁恢复县的建制,仍属市。
   第二节治所
  唐武德四年(621年)建新平县后,治所设在新定、化鹏二乡之间,即长安都沽演地。考其地址在今江村乡境内,但只有五年时间,因为到武德八年,县即并人鄱阳县,新平治所亦废。
  玄宗开元四年(716年)置新昌县时,县城改设在新昌江口的左面显教寺废寺处,又名南城。城址在今旧城东河出口处。天宝元年(742年)改名浮梁,至宪宗元和问(806-820年)因县治被水淹,观风使裴戡把县治迁至河西岸西北高阜。
  元初,县衙被焚毁,至元十二年(1275年)重建,至正十二年(1352年)又毁于兵燹。十七年修建,后又毁于兵燹。明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次年落成。清顺治三年(1646年),县治又被毁,四年重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大堂毁,同年修建竣工,以后常有修葺。
   民国5年(1916年),县治从旧城迁至景德镇。县政府所在地,即今市人民政府大院前院东侧。
  1949年解放后,市人民政府设在原浮梁县政府所在地。1955年,迁至今电子工业局办公楼。1960年,市人民政府在珠山南麓新建成大楼,迁入办公,直至现在。
   第三章行政区划
   第一节城区
  景德镇之名始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事载《宋会要辑稿》:“江东东路饶州浮梁县景德镇,景德元年置”。景德是宋真宗的五个年号之一,用皇帝的年号命名城镇,说明当时皇朝对镇的重视,而且这个名称能延续到现在,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由于瓷业的发展,宋以来景德镇即成为全国的名镇之一。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将作院立浮梁瓷局,掌烧造瓷器。
   明洪武问,设御厂置官督造。元、明历朝都设官管理,景德镇成为全国瓷器烧造中心,镇区发展,人口增加。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改御器厂为御窑厂,到十七年终止。康熙十九年(1680年),令厂储司郎中、主事,二部虞衡司郎中、笔帖式等官员驻厂督造瓷器。后饶州府在景德镇设饶州同知衙门分司,饶州府同知驻扎景德镇厂署。浮梁巡检司亦从桃墅移勒功街再迁入景德镇兼管窑务。清嘉庆景德镇全图嘉庆二十年(1815年),镇区已有可观规模,蓝浦著《景德镇陶录》中说:“其自观音阁江南雄镇坊至小港咀。前后街计十三里,故又有陶阳十三里之称”。到道光十二年(1832年),景德镇“烟火近十万家,窑户与铺户当十三、七,土著十二、三”。依地域乡族关系组成的会馆、公所、行帮也大批涌现,现已知的有27个,都分布在镇的四隅,到宣统元年(1909年),镇内有同知驻防、巡检协防、把总专防、外委把总协防,并设有厘局、厘卡和盐卡。
  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曾于21年(1932年)8月1日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颁布《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规定“保甲之编组以户为单位,户设户长,十户为甲。甲设甲长,十甲为保,保设保长”。实行各户互相监视和互相告发的连坐法。23年11月7日,正式宣布国民党统治区各省市一律推行保甲制度。江西保甲制度应略早于这个时间,主要原因是国民党政府出于反共而采取的措施。如19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颁发“剿共”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推行保甲制度来清查户口和严密民众的组织。21年8月间,公布推行保甲条例,规定了各种呈报表格格式制订保甲规约,并把有关县划分为若干区。1934年4月,南昌行营核准江西省编组保甲实施办法,保甲以10至33为单位。24年,全省共设269066个甲,11584个保联,461个区。
  景德镇市现代保甲兴起时间与全省相同。民国18年已设区。22年,景德镇市(含原浮梁县、景德镇)共有6个区,23个保联,347个保,3178个甲。以后历年有所变动,具体情况如下:
   景德镇为第一区,区内于民国24年划为4个镇,直到30年。
  第一镇19保,162甲,2087户,17799人;第二镇Il保,102甲,1570户,15480人;第三镇20保,236甲,3331户,18320人;第四镇18保,194甲,2958户,15959人,总计68保,694甲,9946户,67558人。
  民国37年,浮梁全境共有1镇17乡,1镇即景德镇,17乡为里仁、南安、寿安、三龙、新平、南溪、墩口、天宝、东埠、瑶里、兴福、峙滩、乐农、福西、全民、新政、桃墅等乡。
   表1-1民国22-37年保甲情况统计表
  1949年建立人民政权,5月4日成立景德镇人民市政府,直属赣东北行署,为地级市。11日,将全市划为北市区、中市区、南市区、并分别成立区政府。区下共设25个街公所,北市区辖1-9街,中市区辖10—17街,南市区辖18—25街。6月6日市政府改称“景德镇市人民政府”。9月赣东北行署撤销,浮梁专区的全部与鄱阳专区的部分地区合成乐平专区,景德镇市属乐平专区管辖,并改景德镇市为县级市。10月,景德镇市撤销区建制,将25个街合并成立10个街,原北市区的一街仍旧,二街、三街、四街合并为第二街,五街、六街合为第三街,七街、八街、九街合为第四街;原中市区的十二街、十三街、十四街合为第五街,十六街、十七街合为第六街,十街、十一街、十五街合为第七街,十八街、十九街、二十街合为第八街,二十一街、二十二街、二十三街合为第九街,二十四街、二十五街合为第十街。同时废除保甲制,改为坊、组等居民组织,居民小组以25至30户组成,每坊辖十几个居民小组。11月,地区机关移驻景德镇,乐平地区改称浮梁地区;景德镇市属浮梁地区领导。
  1952年9月浮梁地区与上饶地区合并,称上饶地区。景德镇市属上饶地区管辖。同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街一级政权,共设8个街政府,市郊区则为街公所。城区街道共有93个坊,689个居民小组。
  1953年景德镇市成为省辖市后,7月1日,全市成立一区(太白园一带)、二区(麻石弄一带)、三区(苏家弄一带)、四区(石狮埠一带)和水上区,为一级政权,同时撤销原设的街政府。12月,又将4个区合并为3个区。1954年5月,成立市郊区人民政府,下辖四图里、小港咀、新厂、青塘、石岭、官庄、银坑、三宝、里仁等9个乡。原城市街道的坊,按国家规定改为居民委员会。4个区共设83个居民委员会和港籍委员会。
  1956年2月,根据全国《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的规定,撤销5个区政府,成立太白园、麻石弄、苏家弄、石狮埠和水上、市郊6个街道办事处,为市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构。3月,波阳县的古城乡划入市内。
  1959年9月筹办城市人民公社,至11月提出方案,对城市人民公社的组织规模和方法步骤作了一些不适当的规定,但未全部实行。城区共有75个居民委员会,4个港籍委员会,686个居民小组。
  至1960年5月,城市分别成立3个人民公社,原石狮埠、苏家弄办事处合为珠山人民公社;原水上、太白园、麻石弄办事处合为昌江人民公社;原市郊为竞成人民公社。
   同年9月30日经国务院全体会议104次会议决定,撤销浮梁县的建制,其行政区域划归景德镇市。
  1963年8月,中共市委、市人民委员会分别作出决定,撤销城市2个公社的8个管理区,恢复太白园、麻石弄、苏家弄、石狮埠4个办事处。原珠山、昌江2个公社牌子保留,并按2个公社区划设2个街道工作委员会。到1965年,城市有太白园、麻石弄、珠山、石狮埠、郊区(1964年称此名)等5个办事处。各个街道的居民组织亦作了相应的调整,当年共有91个居民委员会。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城市各办事处、农村各人民公社的名称迭有变更,市内行政区划亦多次调整。其中以1968年变动最大,经市革命委员会决定,27个社场合并为21个。1970年3月14日,城市成立景南、景北两区。南区辖太白园、昌江、东郊街道公社和竟成公社;北区辖石狮埠、珠山公社。1979年3月14日,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市属景南区改称昌江区,景北区改称珠山区,为县一级权力机构。
  1983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准,将上饶地区的乐平县划归景德镇市管辖,并将波阳县的鲇鱼山公社及荷塘垦殖场的境域划归景德镇市,10月16日正式移交。12月,对城区基层组织作了调整,昌江区辖太白园街道办事处计17个居民委员会,珠山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共154个居民委员会。同月,市人民政府将昌江区的昌江、里村、新厂、昌河街道和周路口街道所辖的万年街、强家弄、牌楼里、小塘街、解放桥、金家弄、解放路、赛跑坦和毕家弄居委会划归珠山区管辖;鹅湖区的古城公社、枫树山林场,珠山区的朝阳、先锋垦殖场划归昌江区管辖;南安公社黄泥头大队、新平公社洋湖大队9个生产队,划归昌江区竞成公社管辖;周路口街道原有的浚泗井、秀水桥、魏家弄和杨家坞4个居委会划归昌江区太白园街道办事处管辖。同时将新平公社洋湖大队所辖的坂上、马路上、竹窝、洋湖街、洋湖冲5个自然村,共10个生产队划归昌江区竞成公社管辖。1984年3月到10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全市全面开展政社分开建乡工作,共建乡人民政府50个(其中昌江区5个、鹅湖区9个、蛟潭区13个、乐平县23个),镇人民政府1个(属乐平县),基层政权建设重新走上了正轨。
   市城区街道机构经过调整,共有10个街道办事处,194个居委会,1367个居民小组。
   表1-21984年景德镇市街道组织设置情况表第二节邓区
  景德镇市郊区,大体上为原浮梁县区域。1985年,包括蛟潭区、鹅湖区及昌江区的大部分。古制,县以下行政区划,唐宋为邻里制,金元为保社制,明清为保甲制。境内区划,有文字可稽的明清以乡、都、图为单位,民国时曾推行村、里制和办自治会,后又改为区、乡、镇,下设保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保甲制,改设区、乡(镇)、村,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县以下设区、公社、大队、生产队。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
   康熙、乾隆、道光版《浮梁县志》所记,县以下区划大致相同,变化不大。现录乾隆四十八年版志书所载:
   县城(今旧城)东南西北四隅,共有14图;县以下共有10个乡,56个都,103图。
   福西乡辖四都。其中上义都领图四,樵溪都领图二,陇源都领图二,下连都领图二。
   兴西乡辖四都。其中里仁都领图五,镇市都领图一,湖田都领图二,长芗都领图五。
  安西乡辖八都。其中星槎都领图一,鱼步都领图三,彭村都领图二,上卢田都领图一,下卢田都领图一,居仁都领图一,黄坛都领图一,兴里都领图一。
   安东乡辖五都。其中益源都领图一,三里都领图二,浯溪都领图三,上梅田都领图一,下梅田都领图二。
   福东乡辖四都。其中福义都领图一,上西部都领图一,获口都领图一,新安都领图一。
   寿安乡辖七都。其中下义合都领图一,上长源都领图一,下长源都领图一,常尚都领图一,安田都领图一,南村都领图一,长山都领图二。
   兴东乡辖二都。其中辛合都领图二,历降都领图一。
  锦绣乡辖八都。其中丰田都领图一,锦义都领图一,义合都领图二,劝义都领图二,新田都领图二,兴义都领图一,仁寿都领图一,新正都领图三。
   化鹏乡辖七都。其中杏口都领图二,侈溪都领图二,腾凤都领图三,法京都领图三,儒林都领图二,引京都领图二,兴福都领图二。
   新定乡辖七都。其中杭溪都领图二,大惟都领图一,西里都领图二,城门都领图三,长安都领图三,长宁都领图二,梓舟都领图三。
   此外,除景德镇外,尚有桃墅镇,在梓舟都,曾设巡检司,后移驻大惟都(勒功),乾隆年间移驻景德镇。
  当时的关市则有三关、八市。三关即北关、田西关、水南关,均归上义都辖。八市即湖田市(在湖田都),塘下市、湘湖市(在下义合都),墩口市(在福义都),臧湾市(在上西部都),界田市(在新田都),勒功市(在大惟都),流口市(在法京都)。
  清末,行政区划略有变化,据宣统元年(1909年)《江西全省舆图》所载,全境共有2个镇、15个市(街)、11个乡(县志所载各市街距县治里程与此略有不同)。
  民国之初,沿袭清制。18年(1929年)成立地方自治组织,其区、保联、保、甲组织的设置已如“城区”内所述。各区驻地:一区驻景德镇,二区驻南乡湘湖村,三区驻东乡臧湾,四区驻西乡南溪桥,五区驻北乡勒功街,六区驻峙滩。其中保甲户数记述较详细的如民国30年(1941年)浮梁(除景德镇)共有18乡,160保,1163甲,12873户。表1-3宣统元年浮梁县镇、市、街情况表
   表1-4宣统元年浮梁县各乡方位及辖村情况表南安乡有8保,73甲,1026户;寿安乡有11保,68甲,687户;里仁乡有8保,56甲,621户;新平乡有5保,36甲,504户;墩口乡有9保,75甲,851户;天宝乡有7保,53甲,634户;东埠乡有10保,94甲,1044户;瑶里乡有12保,81甲,751户;三龙乡有14保,100甲,1159户;南溪乡有10保,64甲,746户;福西乡有10保,79甲,837户;乐农乡有6保,41甲,453户;全民乡有8保,56甲,627户;桃墅乡有10保,67甲,672户;新政乡有10保,62甲,625户;峙滩乡有7保,48甲,518户;兴福乡有9保,69甲,701户;冠石乡有6保,41甲,417户。
  1949年,浮梁解放后,县人民政府于5月1日成立。先后属于乐平、浮梁、上饶地区管辖。1958年10月划归景德镇市管辖,1960年撤销县制成为市郊区。
  县以下行政区划变动。1949年为5个区,区机关分设在湘湖街、鹅湖、旧城、三龙、经公桥,沿旧制共有17个乡107个村。10月增划为7个区。以后迭有变动。
  1950年6个区67个乡1951年9个区103个乡
  1952年8个区101个乡1953年8个区96个乡(不含市属7个乡)
  1955年8个区96个乡(不含市属7个乡)1956年7个区47个乡(不含市属7个乡)
  1957年7个区35个乡(不含市属7个乡)
  1958年11月,浮梁县调整行政区划,撤销鹅湖、经公桥、峙滩3个区公所,将全县35个乡,157个农业社、垦殖场合并为10个乡,建立10个人民公社和5个垦殖场,实行乡社合一。
   表1-51958年浮梁县各乡、社对照表
   注:万寿山垦殖场及浮东垦殖场保留乡的名称,浮东同时保留矿的名称。
  1960年设蛟潭、鹅湖2个区公所。1964年改设鹅湖、蛟潭、经公桥3个区公所,同年撤销。各乡(人民公社、垦殖场)经多次调整,到1964年,有储田公社(储田乡)、黄坛公社(黄坛乡)、福港公社(福港乡)、江村公社(江村乡)、峙滩公社(峙滩乡)、兴田公社(兴田乡)、西湖公社(西湖乡)、经公桥公社(经公桥乡)、三龙公社(三龙乡)、罗家垦殖场(罗家桥乡)、洪源公社(洪源乡)、万寿山垦殖场(万寿山乡)、九龙山垦殖场(九龙山乡)、新平公社(新平乡)、竟成公社(竞成乡)、鹅湖公社(鹅湖乡)、寿安公社(寿安乡)、坑口公社(坑口乡)、瑶里公社(瑶里乡)、臧湾公社(臧湾乡)、金竹山垦殖场(金竹山乡)、枫树山垦殖场(枫树山乡)。
  到1965年,市区农村行政区划经调整后,共有23个社场,实行乡社合一,统一乡社名称。1965年市郊区行政区划共有22个人民公社,1个国营垦殖场。22个公社为鹅湖人民公社,驻鹅湖滩;天宝人民公社,驻盛家墩(由鹅湖公社划出天宝、柳溪、潘村、邓村、张村5个生产大队组成);瑶里人民公社,驻瑶里;兴田人民公社,驻兴田;金竹山人民公社,驻小源;坑口人民公社,驻墩门;绎公桥人民公社(原名全民公社),驻经公桥;江村人民公社,驻江村;西湖人民公社,驻西湖;储田人民公社,驻储田;三龙人民公社,驻二龙;洪源人民公社(原名罗家公社),驻罗家滩;黄坛人民公社,驻黄坛;峙滩人民公社,驻峙滩;新平人民公社,驻旧城;南安人民公社,驻湘湖;寿安人民公社,驻朱溪;福港人民公社,驻广明堂;枫树山人民公社,驻枫树山;万寿山人民公社,驻蛟潭;罗家桥人民公社,驻罗家;臧湾人民公社,驻臧湾;一个垦殖场为九龙山垦殖场,驻勒功街。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村乡社及垦殖场有较大变动。1968年9月,将27个社场合并为20个。具体调整是:枫树山垦殖场的集体所有制部分并人竟成公社;罗家垦殖场和市良种场的集体所有制部分并人洪源公社;金竹山公社的小源及曹村大路以下地区,臧湾的右村、王家港、砖桥、朱家垅等大队和天宝公社并人鹅湖公社;臧湾的集体所有制部分并人坑口公社;福港石鼓以下的大队并人新平公社,原市委芦田农场和黄坛公社并入三龙公社;蛟潭垦殖场的集体所有制部分和福港的洛溪以下地区,储田的庙前、兴化、前进、新家园大队并人蛟潭公社;九龙山垦殖场的勒功街、前峰、查村3个大队和储田公社并人红卫公社;福港公社的茅村、小源及伏牛岭以上地区并人峙滩公社;九龙山垦殖场的集体所有制部分并人江村公社;金竹山公社的桃岭、楚岗及曹村大路以上地区并人兴田公社;臧湾垦殖场全民所有制部分、青年垦殖场、毛家山分场并人枫树山林场,并下设实验林场、白石塔林场、浮西林场、浮东林场、园林场、洪源林场、黄泥头林杨、苗圃场;良种场全民所有制部分、原市人委阳府滩农场、原市委毛家坂农场、原商业局柏树下农场、原建筑公司大岭农场、原民政局行岭农场、原农科所试验场并入罗家农场;原蛟潭垦殖场全民所有制部分并入九龙山壁殖场。其他如南安公社、寿安公社、瑶里公社、西湖公社和军管农场小变。
  1971年1月5日,成立东区、西区。东区机关设在臧湾,辖南安、新平、枫树山、鹅湖、臧湾、瑶里6个社场。西区机关设在蛟潭,辖三龙、蛟潭、九龙山、兴田、江村、罗家、洪源、峙滩、红卫、西湖10个社场。
  1972年11月,调整社队规模,恢复金竹山、渭水、寿安、黄坛、福港5个公社。11月9日,撤销景东区、景西区。
  1973年3月,将原竟成公社的古城、历尧、官只-、二亭下、石岭5个大队划出,组成占城人民公社。同时,在河西成立两郊人民公社,下设十,八渡、东风坦、汽车站、胜利岭、新华路、间庙、陶金岭7个居民委员会。
  1975年8月11日,恢复成—蔓景东区、景西区。东区仍在姣潭。1980年4月。东Ix:改称鹅湖区,阿IX改称蛟潭K,为县级政权,1981年,农村共有2个区、20个人民公社、172个大队、1929个生产队、9个垦殖场。
  1984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的部署。1980年4月作,市郊农村共建有27个乡、250个村民委员会、1965个村民小组、1个脐民委员会、8个居民小组。
   表1-61984年乡、镇、村情况表表1-6-11984年乡、镇、村情况表表1-6-21984年乡、镇、村情况表
   第四章城垣街道
   第一节城垣
   景德镇是个无城墙的城市,但离镇20余里的浮梁县治却曾有过很坚固的城垣。
  《浮梁县志》古迹篇中曾记有“新平城,在新定化鹏二乡之间”。“新昌城在治南昌江口”又名南城,虽说有城,但城垣不可考。自元和中县治迁至今旧城。经历了很长时间,元时始有城垣。
  旧志载:元时,于光受徐寿辉节制,据有鄱东和浮梁十乡,原在利阳镇(今利阳乡)筑城,未成。至正十九年(1359年),移至浮梁县治修筑,到二十年完成。并设了东、西、南、北4门和小南门。
   明洪武初,曾设饶州守御干户所巡守,不久又撤掉,城墙也坍塌殆尽。永乐年间(1403-1424年),用砖石砌之,只有东、西、南3门。到正德三年(1508年),又在原小南门的北门故址砌水南门拱极门。嘉靖十九年(1540年)因涨水城墙损坏了,当时知县按照原城址重修5门,东门叫和风门,南门叫晏城门,西门叫百遂门,北门叫静定门,水南门则称为戊已门。二十四年,水南门被塞掉。二十七年又损坏,当时知县便增筑小东门、小北门,后又增加新南门。万历三十年(1602年)五月,大水冲坏城墙200余丈,知县周起元重修,东称敷和门,南称任兴门。
  清代顺治五年(1648年)六月大水,城又倒坏。康熙三年(1664年)修筑增高4尺。十年(1671年)四月久雨,水南门倒塌,又修葺之,以后陆续有修葺。
   旧城的城墙周围777丈5尺,高16尺,厚7—8尺不等。共有667座垛口,八座城门,东曰大东门、时雍门,南曰大南门、文明门,西曰大西门、兴贤门,北曰大北汀、康阜门。1949年解放时,有些地方还是完好的,以后陆续遭到破坏,但仍有部分遗址可寻,有的城门还保留着。“文化大革命”期间,搞所谓“移民就土”,不仅城墙被彻底毁坏,连民房也拆徐殆尽,历史古城已失原来面貌。
  此外景德镇北端观音阁人镇处,建国初曾有城门垛墙,西面临水,东西靠山,有一夫当关万夫难入之势,但这只是一种关卡,已在1972年在修通往青塘电厂公路时被拆除。另景德镇东面里村前后街,曾有过一小段城墙,解放前已被拆除。
   第二节街道
  景德镇市城区里弄街道的形成发展过程,客观地反映了城镇的变化。“瓷业兴,百业兴”,这句民间俗语反映了景德镇的历史特点。古代以来,有大批制瓷技师和工匠,从四方云集景德镇习艺谋生,五方杂处客籍居多,许多工商行业和馆、院、祠、庙也应时而起,由此形成了各种独具特色的里弄名称。
  远在秦代,在昌江中游东岸(今老市区),散布着零落的庄户,人们依山傍水,结庐而居。历经数百年的历史演变,工业、商业兴起,民房、寺庙增多。唐时,已形成一些弄巷街市,宋以后瓷业发展,成为全国著名产地,窑厂坯房自南向北移,遍布镇市都(即老市区),一些民房、店铺等建筑皆依瓷业作坊之便就近建造,由此形成了相当数量与瓷业有关的弄巷街道,其中大多为宋、元、明、清瓷业兴盛时期形成的。
   城区街道里弄的特点
  景德镇弄巷的基本走向为东西向,靠东南的名上弄(巷),靠西面的名下弄(巷),且大致垂直于河道,便于通往河港码头。民国末期,有里弄108条。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城区建设规模迅速扩大,据1984年底城建部门统计,全市城区共有弄巷324条,总长541公里,面积达13.71万平方米,大部分分布在老城区的中山路、中华路和沿江东路之间,已有70%的里弄铺设了水泥路面。这些街道里弄的名称大体可以分作以下几类:
  一是与瓷业或御窑厂有直接关系的。如龙缸弄是明代烧制御瓷“龙缸”的所在地,瓷器街则是售卖瓷器的市场,“瓷器街颇宽广,约长二、三百武,……街两旁皆瓷器张列,无器不有”。(见《景德镇陶录》)反映了瓷业生产销售。情况类似的还有窑弄、窑弄里、黄家洲、八字门、南门头、龙珠阁、东门头、老门头等。
  二是为瓷业服务的手工业和与人们生活用品有关的。如篾丝弄、花篾弄、铁匠弄、草鞋弄、酱油弄、扫帚弄、当铺弄、筷子弄、棺材弄、花子岭等。
  三是表示吉祥庆贺方面的。如迎瑞弄、迎祥弄、祥集弄、福寿弄、财神(再胜)弄、太和弄、太平弄、求子(知)弄、八卦图、赛宝(跑)坦、广益弄、富商(强)弄等。
  四是以姓氏命名并和地形有关的。其中有的称街,如陈家街、徐家街、蔡家街等;有的称巷,如程家巷;有的称弄,如彭家弄、方家弄、毕家弄、许家弄、苏家弄、朱氏弄、侯家弄、陈家弄、黄家弄、姚家弄、江家弄、钟家弄、叶家弄、邓家弄、童家弄、金家弄、徐家弄、魏家弄等;有的称坦,如毕家坦、罗家坦、汪家坦、涂家坦等;有的称坂,如苏家坂;有的称岭,如陈家岭,董家岭、蔡家岭等;有的称坞,如江家坞、薛家坞;有的称窟,如郑家窟、何家窟;有的称井,如马家井。这些街、巷、弄、坦、坂、坞、窟、井联系上述姓氏,不仅可了解全市有那些姓氏的人居住,而且也可了解古代景德镇市区内的地形。
  五是以事物形象或景物命名的。其中有的以植物景色来取名,如葡萄架、桃花弄、椿树弄、枯木弄、莲花岭、枥树岭、桂花弄、苦株山、菜园弄、百花弄、花园里;有的以当时存在事物来命名,如棋杆弄、牌楼里、单栅门、双栅门、童关栅门、小桥上、五间头、三间头、大井头、方井头、园栅门、八角井;有的以某些地域的形象来命名的,如十八拐、玉字巷、大弄口、半边街、十字弄、小塘街、塘螃埂等;有的则是以人物事物的形象来命名的,如罗汉肚、武举弄、犁头嘴、大镜头、青云巷、十八桥、云谷巷、菠萝巷、龙船弄、圣节(朝阳)巷、青石街、板坊弄、纸马(驰马)弄等。
  六是属于馆院祠庙之类,大多是这个地带曾有过这种建筑。其中属于馆院的有湖北书院、湖口弄、建昌弄、新安巷、抚州弄等;属于寺庙的有观音岭、雷峰寺、木鱼墩、水府弄、药王弄、龙王庙、晏公庙、韦陀桥、泗王庙(四旺庙)、土地弄、九皇岭、五龙桥、东司岭等;属于宗祠类的有沈家祠、蓝家祠、吴家祠等。
   从以上街道里弄名称,可以窥见古代景德镇的形成和发展,并初步了解到景德镇的地形与习俗。
   城区主要街道
  珠山路是贯穿城区东西的主要干道。东起夜叉坞,西至兴华路,除中华路交叉口至珠山大桥是在原有街道拓宽改建外,东西段全是建国后新开辟的街道。1983年按东西走向分为珠山东路、中路、西路。东路从夜叉坞新桥至新华书店门口,路南有市人民广场、加油站、光明电影院及市体育馆、机械工业公司等单位。中路从景德镇饭店至珠山大桥东岸与沿江路交汇,其东段与莲社路中华路交汇,原为苏家弄,1953年拆并弄巷,拓宽成街道;中段与中山路交汇,明清时称厂前和公馆岭,是京官驻地和热闹的街市;西段与沿江东路交汇,称南门头,原为弄巷小街,建国后拓宽成街道。市总工会、市人民政府、省陶瓷工业公司、百货大楼、珠山邮电支局、瓷器友谊商店、群英堂、景德镇饭店等分布在街边。西路从珠山大桥至兴华路交汇处,1982年修筑,1984年拓宽。市人大常委会大楼、市邮电大楼、瓷都商场、第一服装厂、市供电局等单位相继建于此。
  中山路北起观音阁,南至太白园花坛,古称正街。清时街道南北延伸长达13里,曾有“陶阳十三里”之称。民国25年(1936年)拓宽路面,取名中山路。1983年分段取名中山北路和南路。北路从观音阁至珠山中路,是明清以来热闹的街市,其中南段自斗富弄至南门头,商业繁荣、人口集中,驻有百年老店种德堂、公和第一圃;北段小商小贩居民住宅较多,途经四图里、半边街、里市渡、石狮埠、中渡口(曹家码头)、通津桥(徐家码头)、斗富弄、南门头,有第三中学、珠山区机关、第十二中学、第一小学、人民电影等单位。南路从太白园花坛至珠山中路。清至民国间,其北段钱庄、商店、瓷行密集,市场繁荣;南段居民住宅较多,途经太白园、刘家弄(刘家码头)、戴家弄、麻石弄、陈家岭至南门头与珠山中路相交,驻有第二中学、第二小学、昌江区机关、人民银行、市外经局、红卫电影院、江西省陶瓷销售公司。
  中华路北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与曙光路交汇。唐代为小街。明初有十二里长街之称,习称后街。清代,北路中段的陈家街、十八桥一带为热闹的街市。民国25年路面拓宽,取名中正路。1949年11月易名为中华路。1983年,以珠山中路为界,北为中华北路,南为中华南路。北路从市第一人民医院至省陶瓷工业公司,原称中华路。路北端与太平巷相交,中段与风景路、东门头相交,南端与珠山中路相交,北端曾称童关栅门,中段曾称邓家岭,沿路有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卫生防疫站、第五小学、市公安局消防队等单位。南路从曙光路相交处至珠山中路,沿途分段地名有陈家街、十八桥、汪家街、落马桥,市第二医院门诊部、市电大、巾新光瓷厂等单位驻此。
  莲社路分南路、北路。南路从珠山中路第一建筑公司至东风瓷厂门前,与解放路相交。1957年拓出马路,原名解放横路,1983年更今名,路两侧瓷器商店摊贩甚多,人称“新瓷器街”,市第一建筑公司、建设银行、路灯管理所、陶瓷工业设计院驻此。北路从市新华书店至莲花塘南端西与胜利路相交,1950年至1952年逐段开辟马路。因此路南起社公庙,北至莲花塘,故取名莲社路。1983年改名为莲社北路。路段有市艺术瓷厂、工人文化宫、陶瓷馆、广播电视台、新华瓷厂、市妇联、团市委等单位。
  新村西路南起新华书店左侧,北至医药公司仓库,解放初称“白蛇坞”。1958年开辟成公路。建立工人新村。1973年以后,拓路建房,形成街道。1983年以地理方位命今名,自来水公司、城建局、师范附小、百花饭店、工商局驻此。
  新村东路南起新村商场,北至新村水库(体育中学北面)原为羊肠小道,有“黄蛇巷”之称。1963年修筑公路,取名新村中路。1983年改今名。市新村百货商场、粮油供应公司、第十二小学、体育中学驻于此。
  广场南路北起公共汽车广场站,南穿解放路至曙光路。原为小道,1965年修筑公路。1983年命名为广场南路。路边驻有市科委、第五中学、窑具厂、市电机厂等单位。
  广场北路南起光明电影院,北至洋湖水厂。1956年开辟公路至市第二医院住院部。1973年,辟至第十八小学,命名新村东路,可通往浮梁县。1983年改今名。市光明电影院、日用杂品公司、地基基础工程公司、房屋修建公司、房地产公司、市第二医院住院部、市第九中学、市第十八小学、游泳池、景德镇日报社驻此。
  马鞍山路北起公共汽车广场中心站,向南延伸至瓷都宾馆。1956年铲除山头开出道路。后逐年加宽,是市区通往东郊的要道。1983年命今名。市饲料公司、烟草专卖局、汽车配件公司、市群艺馆、图书馆、松涛公园、瓷都宾馆座落于此。
  通站路东起马鞍山东南山脚,西至火车站广场。1976年筹建火车站时开出公路,1983年命今名。上海铁路局鹰潭分局驻景德镇市办事处、铁四局五处、华光饭店座落于此。
  新厂路西起里村街心花坛,东至地方铁路管理局。原为山丘小路,建国后,为景(德镇)白(沙关)公路路段。1983年取名为东一路,途经里村、樟树下、新厂、曹家岭、茅家坂、黄泥头,是东郊的交通要道,沿途有昌河飞机制造厂、景陶瓷厂、雕塑瓷厂、36无线电厂、瓷土厂、第二百货商场、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学校、第一中学、陶瓷机械厂、宇宙瓷厂、为民瓷厂、玉风瓷厂等。
  朝阳路从夜叉坞新桥东端至何家桥,与景瑶公路相交,南通新厂路。解放初,此处为田地山坡,1955年后,昌河飞机制造厂、雕塑瓷厂、为民瓷厂、宇宙瓷厂、陶机厂等单位先后沿路基旁建造宿舍。1975年始修公路,1983年延伸至何家桥。该路位于市区东面。1983年名为东二路,沿途驻有盐业公司、市公共汽车公司、第六中学、食品厂、建材厂、珠山运输公司等单位。
  翠云路北起夜叉坞新桥东端,南至里村街心花坛。1964年挖山筑路,接通夜叉坞。1983年命名为竞成路。市煤炭公司、石油公司、翠云饭店驻于此路。
  曙光路西起太白园街心花坛,往东转北至里村街心花坛。1975年拓为公路,命名为曙光大道。1983年取今名。自东北拐向西驻有市制冷设备厂、市食品公司、市汽车运输公司、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江西省陶瓷分公司、红星瓷厂等。
  太白园路北起太白园街心花坛,经市肉联厂,转北与曙光路相交。1954年修筑,原名曙光路。1983年易今名。驻有市商业储运公司、市肉类联合工厂、曙光瓷厂等单位。
  沿江东路在昌江东岸,北起浮桥东端,南至南河口。1956年开辟公路,1973年命名为沿河路,1983年改今名。途经中渡口、斗富弄、南门头、泗王庙(四旺庙)、麻石弄、戴家弄、太白园、西瓜洲。自北向南驻有市第八小学、市第二建筑公司、市住宅公司、市环卫处、红旗瓷厂、光明瓷厂、陶瓷公司原燃材料供应处等单位。
  沿江西路在昌江西岸,北起浮桥西端,南至昌江大桥西。1982年动工修筑,1983年取今名。经胜利岭(河西)、东风坦(洋油栈)、少年宫(斗姥宫)、十八渡、哪吒庙。
  兴华路是南(昌)张(王庙)公路一小段,分北路南路。北路从西河桥南端至三角花坛昌江电瓷厂处,始建于民国20年,1983年取名兴华路。有高压紧固件厂、市胜利器材厂、第七中学、第十三小学、中国人民银行景德镇支行等单位。南路从三角花坛(昌江电瓷厂处)至吕蒙桥,始建于民国20年。1983年以方位次序取名西一路。路段自北向南驻有华昌瓷厂、华风瓷厂、八五九厂、市造纸厂、农科所、吕蒙砖瓦厂。
  黎明路东起昌江大桥西端,经枫树山林场与沿江西路南段相交。1960年修成公路。1983年取名西二路。白东南往西北有市土产公司仓库、枫树山林场、市木材厂、市无线电元件五厂。
  新风路东起昌江大桥西端,西至三角花坛(昌江电瓷厂处)。1960年开拓成公路。1962年建昌江大桥时扩建此路,原名为桥西路。1983年改称新风路。自东向西驻有汽车站、市车辆监理所、昌江电瓷厂。
  新平路南起中山北路(木材厂西围墙处),北至洋湖水厂。1951年开拓成公路,因此路直通新平乡,1983年命名为新平路。市木材公司、制酱厂驻此路侧。
  中渡口东起中山北路群力副食品店处,西与沿江东路相交,西临昌江。为过江渡口,因上(北面)有里市渡,下(南面)有十八渡,此渡口居中,故名。1951年开出公路,以中渡口命名,路两侧为住家户和小店。
   风景路西起斗富弄与中华北路相交处,向东绕莲花塘一周。景德镇宾馆在此处。
  戴家弄上弄东起中华南路周路口处,西与中山南路相交。民国25年修筑中山路,将戴家弄一分为二,因此路位于中山路东侧(上边),故名戴家弄上弄。1951年拓宽路面,形成公路。1965年取名昌江路。1983年复称戴家弄上弄。路南自西向东驻有市第二十小学、市中医院药库,道路两侧摊贩林立,是城区重要农贸市场。下弄东起中山南路(戴家弄副食品店处),西与沿江东路相交。1983年复称戴家弄下弄。路两侧多为居民住户,间有一些个体小店铺。
  麻石弄上弄东起中华南路,西与中山南路相交。民国21年拓成公路,取名景福路。解放后易名为人民路。1983年以中山南路为界,分上下两段,名麻石弄上弄。红军军委会旧址在此路6号。下弄东起中山南路,西与沿江东路相交。明代汪家坦瓷行设于此。1983年名麻石弄下弄。
  斗富弄东起中华北路,西与沿江东路相交。传说民国时有一钱庄和两家瓷行,在元宵节各显豪富,比赛放鞭炮,故得名“斗富弄”。民国25年拆迁中山北路至莲花塘房屋,修筑公路,取名“风景路”。解放初拆迁中山北路至沿江东路相交处房屋,筑成公路,与风景路接通,名称依旧。1983年,中华北路至江东路段恢复斗富弄名;莲花塘至中华北路段,仍用风景路名。自东向西驻有市人民瓷厂、大众剧场,斗富弄农贸市场设在该路西段。
  解放路西起十八桥,东与马鞍山路相交。据传古时此路有一条小河穿过,系运输木排小河道。后来河道淤塞填平。民国20年在此修筑公路,名新运路。1949年为纪念市区解放,更名为解放路。该路途经杉树巷、青峰岭。自北向南驻有市新华印刷厂、东风瓷厂、电机厂等单位。广场南路横穿该路。
  太平巷东起中华北路,西与中山北路相交。清代有天主堂和圣母堂,因取名圣节巷。民国22年扩建公路。因路侧棺材店较多,为图吉利取名太平巷。解放初复称圣节巷。1954年恢复太平巷名,路侧皆民房。
  胜利路西起中华北路(东门头副食品店),东至市委机关门口。民国23年修筑,原称复兴路,1949年改名为胜利路。1956年加宽路面,两侧驻有市法律顾问处、建国瓷厂等单位。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珠山路
相关专题
中山路
相关专题
中华路
相关专题
莲社路
相关专题
新村西路
相关专题
新村东路
相关专题
广场南路
相关专题
广场北路
相关专题
马鞍山路
相关专题
通站路
相关专题
新厂路
相关专题
朝阳路
相关专题
翠云路
相关专题
曙光路
相关专题
太白园路
相关专题
沿江东路
相关专题
沿江西路
相关专题
兴华路
相关专题
黎明路
相关专题
新风路
相关专题
新平路
相关专题
中渡口
相关专题
风景路
相关专题
戴家弄
相关专题
麻石弄
相关专题
斗富弄
相关专题
解放路
相关专题
太平巷
相关专题
胜利路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