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黎川县” 相关
共 1492 条 99 / 100
1471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动物
本县城乡素有养兔习惯,但饲养户不多,每户养兔仅2—6只。传统兔种为本地品种,短毛,多为白色、灰色或黄棕色。1957年干部上山下乡时,在本县建立了德胜关、大源和华山三个国营垦殖场。该三个场均建起了养兔场,也带动了家庭养兔活动。1957年,樟村...
1472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动物
本县长期以来传统鸡种为本地土鸡。这种鸡体型小,性情活泼,觅食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肉味鲜美,但生长较慢,母鸡产蛋亦较少;母鸡8—10月龄开始产蛋,每只母鸡年产蛋120—160枚。1963年、1966年、1968年,县畜牧场先后从南昌家禽场...
1473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动物
本县传统鸭种有麻鸭(俗称泥鸭)、湖鸭和边湖鸭(即麻鸭与湖鸭杂交而成的番鸭)等三种。近十余年来,又引进了羽毛纯白的北京鸭饲养。麻鸭体型小,觅食力强,产蛋量大,一般每只鸭年产蛋180—220枚。湖鸭体型较大,性情温和,群众俗称“斤湖”,有白色、...
1474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动物
本县民间称鹅为“草鸭”。本县所养鹅属于赣东地方品种,鹅雏多从本省丰城县购进。这种鹅喜食野草、野菜,耐粗养,生长快,一般在3个月以后每只可长至3—4公斤,最大的可达5—6公斤。1963年县畜牧场从广东引进狮头鹅9只。1979年,外贸公司又从广...
1475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其他
是本县林副产品中的后起之秀。过去长期仅为零星栽培,70年代以来发展到大面积人工培植茶树。
1476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其他
1976年,省农业厅在本县龙安公社召开了全省蚕桑生产现场会,龙安公社成为全省公社一级蚕桑生产先进单位,本县当时亦被列为全省蚕桑生产基地之一,并曾向外省外县提供了数万株矮秆桑苗。以后几年,由于养蚕管理制度不健全,出现的生产和技术问题未能及时处...
1477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水果
本县历来虽有柑桔栽培习惯,但多为零星栽培,品种也多为本地区老式品种,少数引进南丰蜜桔品种。1965年,部分农村从南丰县引进一批南丰蜜桔进行零星栽培;70年代初,宏村公社中湖大队,城关镇下桥大队、篁竹大队、渔菜大队,垦荒或利用蔬菜地大面积栽培...
1478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水果
从60年代先后引进了水蜜桃,大部分为零星栽培,只有城关镇篁竹大队集中栽培了5亩。由于桃树结果实寿命短,且易受虫害,故发展受到影响。
1479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水果
全县梨树栽培面积在60年代中、晚期曾达到340余亩。70年代初引进了上饶早梨、雪梨,其中宏村公社中湖大队5亩,十里公社连源大队47亩,县畜牧场10亩,栗塘公社新荣大队5亩,龙安公社宋洲大队21亩,龙安公社井戈大队10亩,德胜关垦殖场社苹分场...
1480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其他
历来有零星栽培。1988年引进新品种九家、石丰、毛板红、青扎等,结合农业开发,兴办了一批板栗园,至1990年全县种板栗4500亩。
1481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水果
福建某县特产,既像李,又像桃,属李属,1990年引进,全县已种植6520亩,已成为本县果业的新家族。
1482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其他
秆菇是本县传统特产,产地以湖坊最出名。全县年产秆菇干历来在50—100担之间。秆菇主要用稻草培育,以一晚秆最好。选地宜座北朝南,土壤肥沃疏松,供水方便。头年冬季取稻草堆垛,每垛约堆稻草100把(捆)左右,翌年春再添些稻草。农历五月萌菇,六月...
1483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其他
民国时期,本县香菇生产,均为山场倒树放口利用天然生发,主要产地为茶亭(今洵口)、厚村、樟村、宏村、德胜关、湖坊等地,主要外销江苏、浙江一带。民国25年(1936年)全县香菇(菇干,下同)产量为3万公斤,居全省产香菇县份之首位,占全省当年总产...
1484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其他
据民国36年(1947年)资料记载,当时全县年产笋干8000余担,从事笋干经营生产的达2千户,产品绝大部分销往汉口、湖南、九江等地,建国后笋干年产量很不平衡,丰年产量高达15—25万公斤,歉收年景低到0.5—1.5万公斤。1989年为建国后...
1485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 类型: 货物
民国时期,本县德胜关等地利用竹麻等林产品制造毛边纸的作坊很多,城乡均办有纸行,产品80%销往外地,主要运销汉口、湖南、九江等地。民国36年(1947年)全县年产量为4000担,民国37年产量达10000担,运销量达9000担。建国后,由于毛...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