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829条
析出资源
1037条
图表
362条
事件
200条
地名
10条
专题
100条
作品
116条
实物
4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泉州市洛江区志
鯉城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安溪县志
检索条件
与 “鲤城区” 相关
共 1829 条
23
/
122
331
第五节 证票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粮食统购统销后实施票证制度,以证为主、以票为辅,严格控制粮票发放。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凭票供应粮食品种增多,逐步停止使用部分票证。80年代以后证票制度完成历史使命,逐渐退出使用领域。
332
卷十三 对外对港澳台经济贸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
鲤城区
在历史上与海外以及港澳台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文章首先回顾了古代
鲤城区
在南北朝至明清时期与海外的贸易往来历史,并描述了泉州港在中国南方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随后介绍了海禁对泉州外贸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后
鲤城区
外向型经济蓬勃发...
333
第一章 对外对港澳台贸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鲤城的对外贸易始于南朝,先以民间贸易起步,继以官办贸易拓展,在宋元时期曾经盛极一时。明清时期受海禁影响,对外贸易往来受阻。清末至民国,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外国垄断资本集团以厦门为跳板,进入泉州市区寻觅代理人(买办),对外贸...
334
第一节 经营体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和成立后泉州的对外贸易情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泉州是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从南北朝开始就有与海外国家的贸易往来。在宋、元、明等时期,泉州的对外贸易活动繁荣发展,包括民间贸易和官办贸易两种形式。自元代...
335
第二节 通商国家和地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泉州在古代和近现代的通商国家和地区情况。在古代的唐至元代,泉州对外贸易涉及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非洲东北部沿岸和东亚地区等。明至清代时,泉州对外贸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只能通过福州、厦门...
336
第三节 贸易商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泉州在古代和近现代的贸易商品种类非常丰富。根据你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到在唐、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泉州出口的商品种类涉及纺织品、陶瓷制品、漆器、金属器具、食品、药物、文化艺术品、矿产、土产畜产品、医药保健品、鞋类等各个领域。其中,纺织...
337
第二章 对外对港澳台经济技术合作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
鲤城区
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随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推进。自唐朝至民国,这种交流史不绝书。本志《华侨》、《科学技术》和《工业》、《农业》等卷均有详载,本卷略去不记。解放后,国家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友...
338
第一节 引进外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内容介绍了泉州自唐宋以来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与外资引进发展历程。从古至今,泉州一直是一个与外国经济紧密联系的地区。唐宋时期已有华侨在异国投资经商,并有外国商人在城区经商谋利并定居的情况。明清时期受到锁国政策的抑制,但清末民国初,泉州...
339
第二节 加工装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泉州市在改革开放初期积极发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情况。从1979年开始,泉州市开始接受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形式的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起初主要与香港客商合作,在手织毛衫和南曲录音带等领域开展合作。随后,加工装配业务不...
340
第三节 技术合作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1970年代初至1992年间
鲤城区
在技术援外、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等方面的情况。在技术援外方面,文章列举了多个具体案例,包括交通、医疗和工业等领域的技术援外情况。例如,1971年开始援建南也门公路工程,以及医疗队派往不同...
341
第三章 管理与服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唐宋以来,泉州城区在对外经贸往来中,均设有管理机构,配置官员进行管理和服务。自唐至清随着历代王朝的更迭,外贸管理机构名称不一,管理体制也随之演变。民国时期,泉州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对外经贸活动受到国际垄断...
34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泉州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管理机构演变。在唐朝时期,泉州市设立了“参军事四”的机构,直接管理海上贸易和使者。到了宋、元、明、清等朝代,泉州市陆续设立了市舶司、海关等机构,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征收税款等事务。然而,在清末至民国时期,由...
343
第二节 外贸外经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泉州市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外贸管理情况。唐代时,泉州市主要进行朝贡贸易,不加管理。北宋时期,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实行专营和专税制度。元朝时,对外贸易管理进一步放宽,鼓励自由贸易。明朝时期,采用朝贡制度进行贸易,并实行限制政策,...
344
第三节 引导与服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泉州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外贸外经管理的情况。在唐代,外贸体制主要以朝贡贸易为主,而五代时期以及宋、元、明等朝代开始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对外贸易的管理。在清朝时期,由于闭关政策的影响,泉州的对外贸易中断。解放后,泉州市对外贸易由国家统...
345
卷十四 金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泉州
鲤城区
在历史上的金融发展历程。文中提到,在五代以前,货币主要由外地流入,后来泉州开始铸造铁钱。在清光绪年间,当铺、钱庄和侨批信局等金融机构开始逐渐出现。随后,各家银行机构相继在泉州设立分支机构,金融业务逐渐发展。在解放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