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青山羊” 相关
共 29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菏泽市志 | 类型: 正文
鲁西黄牛是全国著名的地方良种。建国前后群众饲养的牛基本上都是鲁西黄牛。自此,在当地牛群中引进了外血,导致了鲁西黄牛品种的混杂。1960年以后,各级领导对此开始注意,把提纯复壮和发展鲁西黄牛提到议事日程。
2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它具有多种经济价值,犹以青猾皮为著。青猾皮是羊羔生下后1—3天内宰剥加工制成的毛皮。青猾皮的毛呈卷曲状,形成多种花形,有波浪形、流水形和片花形。青猾皮经过熟制后,质地轻薄而柔软,有较好的保暧性能。
3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农业志 | 类型: 正文
我区广大劳动人民历史上就有饲养牛、马、驴、骡、猪、羊、鸡等畜禽的习惯。据日本大正八年(1919年)调查资料记载,我区各县饲养黄牛较多,都是本地产,外地输入者很少见.黄牛的用途主要是使役,当时奶牛和水牛极少。马,除本地产以外,尚有关外输入者....
4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农业志 | 类型: 正文
在历史上,我区饲养耕牛并未成为专业,仅为农家副业。因此农家养牛者,多则3、4头,少则1、2头,并无大群放牧。一般神地20亩,需饲养耕牛1头;小农所耕之地有限,独自养牛,力所不及,故常向大农或中农户租借。我区所养耕牛,多属黄牛,被毛黄色或黄褐...
5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农业志 | 类型: 正文
我区广大劳动人民通过多年的定向选育,培育出著名的小尾寒羊、青山羊等不同用途的优良品种。小尾寒羊毛质较差、产量低,为适应毛纺工业之需要,从1964年起又开展了杂交改良工作。自此以后,我区小尾寒羊大大减少。到了70年代,只有梁山、郓城、巨野和鄄...
6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畜牧志 | 类型: 正文
青山羊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毛皮品种之一,尤其羔皮最为出名。青山羊主要分布在我区和济宁地区西部,其中以我区饲养最多,质量也最好。青山羊的选育至今有50多年的历史。
7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畜牧志 | 类型: 正文
青山羊具有多种经济价值,尤以青猾皮、青山羊板皮驰名中外。青山羊为山东省的特产,是大宗出口商品,我区数量最多,质量也好。
8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农业历史悠久,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发展非常缓慢。民国至新中国建立前,由于战乱频繁,内忧外患,加上天灾人祸,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全区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经历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
9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荷泽地区栽培泡桐,历史久远。据调查,单县、曹县黄河故道一带群众从1796年(清朝嘉庆元年)就开始培育泡桐。1965年之后,全区开始大面积造林,1985年全区农桐间作已发展到596.28万亩,桐树丰产林37.2万亩,加上四旁植桐,全区共有桐树...
10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鲁西黄牛鲁西黄牛是全国五大地方良种牛之一,它以体大力壮、出肉率高、肉质鲜美、耐粗易养、抗病力强而著称。菏泽地区为中心产区。截止到1985年全区存养量近60万头,占全省鲁西黄牛总头数的80%以上, 出栏率为19%。
11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照片
12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农业志 | 类型: 统计表
13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农业志 | 类型: 统计表
14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畜牧志 | 类型: 统计表
15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畜牧志 | 类型: 统计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