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青山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畜牧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94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青山羊
分类号: S826.8
页数: 16
页码: 186-201
摘要: 青山羊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毛皮品种之一,尤其羔皮最为出名。青山羊主要分布在我区和济宁地区西部,其中以我区饲养最多,质量也最好。青山羊的选育至今有50多年的历史。
关键词: 畜牧业 青山羊

内容

青山羊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毛皮品种之一,尤其羔皮最为出名。青山羊主要分布在我区和济宁地区西部,其中以我区饲养最多,质量也最好。
  青山羊的选育至今有50多年的历史。据鄄城县郁胡同、荷泽市东马垓、定陶县王洪庙、曹县东关等大队几位80多岁老年人的回忆,早在1920年前我区饲养的山羊有青山羊,白山羊、黑山羊三个毛色。以养羊吃肉为目的。后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猾皮成了出口商品。当时黑猾皮为最好,价格也高。1925年后,染色工业发展较快,黑色猾皮可以染制。而我区所产的青猾皮的毛色是由黑、白毛相间而成,人工不能仿制。
  青猾皮由于毛色好,光润,又有美丽的花纹,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销路广,价格高,所以促进了发展。广大劳动人民从此开始选育青山羊。当时由于国际市场流行小毛猾皮,商人们就大量屠杀生产母羊剥取羔胎,山羊不断减少,产量不断下降。到询37年前后,出口改为大毛猾子皮,宰杀生后3天左右的羔羊取皮,结束了"刀下猾子”,变肚剥为"活羊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连年战争,猾子皮销路不广,青山羊发展慢,质量降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畜牧业很重视,制订了青猾皮收购规格,实行优质优价和奖励政策;并采取了选种选配、收次留好、异母带羔、劣种去势等办法,育成了座长发育快、成熟早、繁殖率高、适应性强、耐粗饲、遗传性稳定的羔皮山羊品种。50牟代以后,清山羊发展很快,两皮产量逐年提高。
  表7—66青猾皮知山羊板皮收购统计单位:万张
  1949年青山羊存养量只有17.6万只,其中菏泽、单县、巨野、郓城四县饲养较多,均在3万只以上,成武、定陶两县较少,均不足〔万只,梁山县最少,仅养青山羊1000多只。1952年全区青山羊存养量达27.4万只,郓城、菏泽、单县三县均超过4.5刁•只,1957年全区青山羊存养量达到78.1万只,其中单县17.8万瓦,’绑城13方只,首野、‘郵城均超过8万只,1961年青山羊存养量突破百万只大关,进到119万只,其中曹县,.单县均超过20万只。1964‘年以:后有所下降湄来由于"龙化大鞏命”"的干扰破坏,举区青山羊存养量一直徘徊在80方只以下,其中1970年和1972年下降到46万只左右。1976粉粉碎了“四入帮”反党集团,全国逐步出现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随着各项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全区青山羊存养量又突破百万只,到1978年就达到165万只,其中曹县达到29万只,郓城达到26.7万只,鄄城、菏泽均超过20万只。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青山羊的发展更快,1980年全区存养量超过200万只,其中曹县超过40万只,鄆城超过30万只。1987年全区青山羊存养量达到345.49万只,' 其中曹县、巨野、郓城三县均超过45万只,单县达到73万只,鄄城:荷泽、成武三县也爲过30万只。
  几年来,全国很多省、市、自治区,从我区引进了大批青山羊,进行繁殖,南到两广、云贵、北到吉林、黑龙江;东至沿海;西到青海、四川。有山区,也有平原,气候千差万别,饲草种类也极不相同。据不少地方来信反映,青山羊基本上能适应各地的自然条件,大部分羊群都有所发展。
  一、外貌特征
  (【)外形匚青山羊体格小,结构紧凑,头大小适中,上宽下窄呈三角形,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粗壮,呈半圆锥形,钩向后方,角长15厘米左右。母羊角细,一般呈扁锥形,向后上方生长,两耳较大灵活。公羊颈粗短,前胸发达,背腰平直,四肢粗壮,前高后低,雄壮有力。母羊颈细长,前躯较窄,后躯较深、宽,背腰平直,前低后高,腹围大,四肢健壮结实。公、母羊均尾小、上举、前钩。
  (2)羊毛:青山羊具有“四青一黑”的特点,即被毛、嘴唇、角和蹄为青色,前膝为黑色。被毛由黑、白毛组成,由于黑、白毛混生均匀,细密有光泽,使人眼观感到是
  .青色,而不是灰色,又因黑、白毛混生比例不同,毛色又分为正青、粉青、铁青三种。:白毛过多的为粉青,黑毛过多的为铁青。青山羊母羊的毛色随年龄的增长而黑毛增多。公羊除个别老龄脊背变白外,一般均为青色,这说明毛色的变化与性别、年龄有关。
   羊毛的长度,公羊毛平均为12厘米,最长17厘米,最短10厘米,而成年母羊毛长平
  均8.17厘米,最长16厘米,最短4厘米。
  羊毛细度是凭肉眼鉴定的,细软光润为细毛,粗糙无光为粗毛。由于选择的结果,种公羊细毛型、长毛型所占比例较大,粗短毛很少见,一般是年龄越大毛越粗,公、母羊都有这种趋势。
  (3)类型:由于各地选择方向不同,虽然都是青山羊,但类型也不一致。有的毛粗,有的毛细,有的毛长,有的毛短。按毛的长短、粗细,大体分为四类:即长毛细、长毛粗、短毛细、短毛粗。这四个类型各地都有,以长毛细型占多数。
  二、体尺、体重
  (1)体尺:公羊各年龄的体尺都大于同龄母羊的体尺,但是二对牙以上的母羊腰角宽大于公羊,母羊各年龄的体高都比十字部低。而公羊体高比十字部高。公、母羊的体长都大于同龄公、母羊的体高和十字部高,整个体躯呈长方形。
  (2)体重:羔羊初生重。公、母羔羊初生重,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其原因很多,主要是同胎产仔多少不同,饲养水平不同,产次不同等所产羔羊体重就不同。各年龄的母羊个体体重差异也很大,其原因是类型不同,怀羔多少不同。吃饱和空腹等而造成个体间体重不同。
  
  三、生长发育
  从表中可以看出,公羊的体尺3对牙时基本达到体成熟,1对牙时体高、体长达到3对牙的93%;母羊体尺从初生到齐口都在増长,1对牙时,体高、体长分别送到齐口体高、体长的91.3%和90.3%。
  从表中可知,母羔羊从初生到1对牙体重分别増加20.5公斤和16.39公斤,1对牙到齐口3年多的时间公羊体重平均増加9.1公斤,母羊体重平均增加8.12公斤。
  表7-67母羊毛色、背线变化统计
  表7—68.羊毛细度统计
  表7-69青山羊体重统计单位:公斤表7—70
  青山羊体尺统计
  单位:厘米四、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青山羊是一个繁殖率高的品种"它性成熟早,每年两产,平均每窝二2.94个羔,是少有的高产品种。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在5胎以上产羔率随胎次的增加而增加。3胎以上的母羊产羔多。所以、有的养羊户1只母羊养了7、8年还不淘汰,
  
  表7—71繁殖情况统计
  (2)青猾皮生产能力,青猾皮产量、面积和重量。据调查测定,在正常的情况下,两岁以上的母羊每年能生点〜〜个羔羊,除少数留作种羊和肉食羊外,其余均可剥皮。几年来,我区每年能生产几百万张青猾皮,有力的支援了出口和社会主义建设。
  表7—72猾皮面积和重量统计
  我区青猾皮的面积较大,甲级皮平均面积超规定面积21%, 乙级超14%,丙级超4.6%。青猾应各等级的干皮重如表7—72
  青猾皮的面积:对于青山羊来说,青猾皮的面积是决定皮张等级的关键因素,按照收购规格标准,一、二等皮的面积要求在85平方寸以上,三星皮的询积在80年方米以上。剥取后的青猾皮,经过钉板干剥后,形成梯形,由皮张的头颈中部测至尾根为皮长,从皮中部测定宽度,长乘宽之积则为皮张的总面积。
  在菏泽地区测定的1160张青猾皮中,一等皮平均面积为103.1平方寸,二等皮平均面积为97.3平方寸,三等皮平均面积为80.1平方寸。总的范围为5‘6.3〜142.6平方寸。
  体躯自然面积:据120只屠宰前羔羊体尺测定结果,体长平均为21.4厘米,胸围平均为23.44厘米,计算躯体自然面积(去头颈、四肢部分)平均为50.16平方厘米,相当于45.1平方寸。
  青猾,皮的面积与羔羊宰前体重有密切关系,据84只羔羊测定,初生羔羊屠宰前'的活重
  与青猾皮面积的相关系数为0.75,呈强相关。实验证明,羔羊宰前体重达1公斤以上者剥取的皮张经钉板后,面积都能达到85平方寸以上。体重在1公斤以下者,虽然皮张的色泽和花纹都能达到一等皮的要求,但由于面积不足而降为二等或三等。如果花纹不佳可能降为次皮。据测定,目前绝大多数羔羊体重都能超过1公斤,体重在1公斤以下者极少。
  表7_73羔羊宰前体重单位:头、公斤、%
  表7-74青猾皮的皮板厚度单位:毫米
  皮板厚度:青猾皮的皮板薄而致密。从表7—74可看出,生干皮的平均厚度为0.51〜0.63毫米,经制后平均厚度为0.49〜0.55毫米。
  皮板重量;据我区测定的生干皮850张,一等皮平均重为86克,二等皮平均重为75克三等皮平均重为57克。据济宁地区测定结果,生干皮平均重为75克(45〜105克),经鞣制后平均重为65克(40〜95克),制成的皮大衣筒仅0.85公斤.制成的女用皮大衣重量1.2公斤左右。
  (2)毛色:青猾皮总的为青色,由于黑白毛混生的比例不同,毛色也不同。
  毛的颜色直接影响到青猾皮的等级。青猾皮的颜色是由黑、白毛混生而形成的青色。由于黑、白毛的比例不同,细分为正青、略深、略浅、较深、较浅五个毛色。所形成的青色差异很大,按照等级规格要求,一等皮为正青、略深或略浅;二等皮毛色较深较浅;三等皮为铁青或粉青色。据1978年调查,毛色结构和黑白毛比例如下:
  表7—75各类毛色所占比例单位:只、%
  在肉眼观察判定的基础上,采集了9只羔羊的毛样进行了实验室分析,结果认为组成正青色的毛被(包括略深、略浅)黑毛的数量占30—40%;粉青色毛被黑毛的数量占20%左右;铁青色毛被黑毛数量占50%以上。又据15只成年羊毛样分析:黑毛的数量25-95%。肉眼观察属于正青色的毛被黑毛的数量占25-50%。黑白毛的比例基本上能决定毛色的深浅,但个别羊由于黑白毛长短不同,在毛色上往往出现假现象。如一只成年母羊,黑毛数量占66.6%,但白毛长于黑毛,外表观察呈现较浅的色泽。
  (3)花形:青猾皮毛面上的花分布面积和花形是决定青猾皮等级的重要因素,按照收标准,一等皮具有清晰、坚实的波浪形花纹,占全面积的50%以上;二等皮花纹隐暗,如具有一等皮的品质,面积在80平方寸以上者,也可列为二等皮;具有一、二等皮的品质,面积在70-80平方寸之间者可列入三等皮在毛面上;由于毛的卷曲而形成各种美丽的花形,按照毛的卷曲情况和排列形成的图案,青猾皮可分为波浪形花、流水形花、片花和隐暗花四个类型,毛直无弯曲者为平毛.在各种花形中以波浪形花最为美观。各种花形的结构如下
  波浪形花:在猾子皮的背、腰、尻部及两侧,由于毛的弯曲一致、排列整齐,形成波浪起伏的卷曲,向后或向两侧分布,很象肋骨状的起伏,分布于皮张的下半部。形成波浪形卷曲的毛被,毛纤维具有两个近似半圆形的弯曲,贴近皮肤表面,呈卧S形,当毛根离开皮肤后,第一个弯曲弧面向下靠近皮肤形成一个凹陷波,第二个弯曲弧面向上形成一个高波,如此一波连一波,形成整齐的波浪,每个波的宽度约为1一1.5厘水,长度不等。
  流水形花:形成流水形花的毛被,毛的根部较直,毛的上部有一个较大的弓形弯,由于一个弯曲不能形成明显的高低波,表面呈现出小波慢流水一样的花形。
  片花:形成片花的毛被,毛的弯曲状态基本上与波浪形花相似,由于形成的花弯排列不整齐,多在脊背两侧形成不规则的一片片波浪形花,所以称为片花。
  隐暗花:形成隐暗花的毛被,多在毛的上部有2—3个小的波形弯曲,由于小波形弯曲形成的花纹不明显,在毛面上呈现出隐暗形花纹,所以称为隐暗花。
  平毛:在整个毛面上,毛粗、直、无弯,贴着皮肤向后下方伸展,形成一个平坦的毛被,所以称为平毛。
  ,青猾皮的各类花形,以波浪形花占的比例最高,流水和隐暗花次之,片花和平毛较少。
  表7-76各类花形比例单位:%
  表7—77青猾皮花纹分布面积单位:只、%花纹与分布面积:青猾皮面积的主要分布在皮张的下半部,即背、腰、尻及其两侧,据120张青猾皮的花纹分析结果,青猾皮中平毛无花者占2.5%,各类花纹分布面积在40%以上者占51.67%,花纹面积在50%以上者占45.83%.从性别看”公羔出现平毛者多,全皮有花者少;而母羔全皮有花者占5%,而平毛者少,主要原因是由于公羔毛粗所致。
  按照青山羊良种标准,一级羔羊要求花纹占全皮面积的70%以上,从目前情况看,-选择率可达15%,花纹面积占90%以上者,仅占5%。
  (4)毛的长度,细度、密度与光泽:毛长度。按照收购规格要求,毛长应在4市分上下(折合1.33厘米),据1978年秋对120张青猾皮的毛长测定结果,平均长度为2.2±0.3厘米,其中毛长在5市分以下者仅占5.8%,由此看来,秋季是羔皮最好的季节,毛的长度大部分都未超过标准的要求。
  毛的细度和密度:收购规格要求毛细密适中,青猾皮的被毛是由较细的粗毛纤维组据10只有代表性的青猾皮肩部毛样分析,平均细度在44.4±11.5微米到55.5±7.4微米之间。十个毛样的总变异系数为13.3-28.5%,说明毛的匀度较好,毛的类型一致。各样品的平均细度以公羔皮的毛较粗,母羔皮的毛较细。毛被的密度适中,肩部每平方厘米有毛451-1583根,平均为1056.3根,认为具有紧密的毛被以每平方厘米1000根左右较为合适。
  毛的光泽:青猾皮是由较细的粗毛组成,光泽较好,多具有银光和丝光。观察表明:比较细的毛被光泽较好,粗糙的毛被欠佳。
  (5)猾皮质量与季节的关系:猾皮质量的好坏是和品种、生活环境有关。从表7—78可以看出,猾皮质量与季节有很大关系。1-5月份各自所产的猾皮中。甲级皮所占的比例低于全年平均数。6-12月份甲级皮的比例高于全年平均数。主要原因,冬春季节,天气冷,不能放牧,以舍饲为主,吃干草营养不足,造成怀孕母羊营养差,胎儿生长发育不良,胎儿体重小,羔皮质量差,4一5月份虽然春暖花开饲草仍不能满足需要,羔皮质量仍然很差。夏秋季节雨量充足,饲草多,来源广,大羊膘情好,所产的羔羊体重大,被毛细密光亮‘板质坚韧,质量高。为了生产更多更好的猾皮,增加收入,广大养羊单位和个体养羊户,在夏秋季节,都贮备了大量的饲草和农业副产品,以备冬春饲用。
  根据617万张青猾皮的统计结果,按年平均ー等和二等皮均占40%左右,三等皮和次皮各占10%左右;如按月份统计,则1-5月份一等皮的数量低于全年平均数,仅占33.6-38%。质量最差的是2—4月份,这个季节一等皮的数量减少,次皮上升。7月份所产的羔皮品质上升到全年的最高峰,一等皮达47.16%,次皮降到最低点。8—9月份由于气温过高,ー等皮又有所下降,10-12月是秋膘较好的时期,一等皮又上升到45%以上。
  表7—78青猾皮各月质量统计
  3.产肉性能
  1978年11月初从成武.荷泽、曹县、鄆城买了膘情较好的青山率42只(其中成年公羊14只,产后空怀母羊24只,怀孕不足2个月的2只)进行了屠宰试验,屠宰率平均为.42.46%、净肉率年均为31.42%,另外还有网油65.42公斤,占总体重的7.6%;心肝肺胃共重72.65公斤,占体重的8.4%°总之可食用的大大超过47.42%。实验中最大的一头公羊活重31.75公斤,胴体重15.54公斤,屠宰率为48.8%,网油重3.18公斤,,占体重的10%。青山羊作为多胎高产的羔皮山羊,产肉脂的能力是比较高的。如果加大措施,促进肥育,肉脂的生产能力还可提高。
  青山羊的产品还有肠衣、小羊胃、羊毛、蹄、角等,都是出口物资和工业原料,、应积极组铝收购。
  表7—79屠宰试验统计单位:公斤
  60日龄的胎儿,眉毛、睫毛、髯毛开始露出皮肤。毛为黑笆,.毛囊和毛囊附近的皮肤也为黑色,它们的间隔相当于三个毛囊直径。在粗毛毛囊间、细毛毛囊也形成了毛囊管,间隔相当两个毛囊直径。羊角已开始突起,有半个绿豆粒大。角的前面和顶部出现了大量的黑细毛毛囊管。头、体躯、四肢、尾部出现了密集的毛囊原基结节,间隔相当于 —1.5个结节直径。
  80日龄胎儿,全身黑色毛囊已形成毛管,白色毛囊管很少见。眉毛、.睫毛、髯毛已长出皮肤0.2—0.4厘米。上下眼脸间有一无毛囊区,县上下眼脸间隙。在上下眼睑下面还有两列象人的上下牙齿一样的亚白色齿状物。
  100日龄胎「儿”全身毛囊増多,黑白毛都露出了皮肤,角基变黑,黑色面直径大约1厘米。蹄壳上沿已变黑色,”耳部毛比较稀。眉,毛、睫宅、.髯丢已出皮肤0.6-1.4厘米。头部毛长0.3厘米,颈部毛长0.2厘米,肩部毛长0..1厘米,.体侧和尾部毛刚露出皮肤.
  120日龄胎儿,头部毛已达1.3—1.8厘米,体躯毛长0.8—1.8厘米,耳部毛短细,盖不住皮肤,蹄壳已黑三分之一,上下眼睑可以张开。
  140日龄胎儿,全身被毛出齐-,毛长达0.8-2厘米,耳部毛已盖住皮肤.被毛花弯已形成,体壳一半变为黑色。
  从以上观察和表中可以看出青山羊羊毛生长规律:先生粗毛、后生细毛;先头部后
  体躯;先生黑毛后生白毛,白毛比黑毛晩生15—20天。
  表7—80毛囊结节毛囊管形成出皮日龄
  二、骨骼生长发育
  
  从表中可知,140日龄时体高达23.97厘米,体长23.31厘米,胸围21.25厘米,前肢高和管骨长令别为15.88厘米和5.5厘米」在胎儿期,骨骼的生长规律并不是直线上升的。60—80日龄体高、体长分别増加4.85厘米和5.22厘米;80—100日龄体高、体长'分别增加3.26厘米和2.68厘米;1.0.0—120日龄体高、体长分别増加8.81厘米和7.12厘米,120—140日龄生长速度小。
  七、一饲养管理
  1.饲养方式
   (1)圈养:我区是个农区,没有牧场,以圈养,为主。羊圈多设在墙角、屋旁,也有的专门建设羊圈,1羊1绳,拴在圈内。除严冬季节'或阴雨天气外,基本上都拴在院内。
  (2)放牧:我区养羊放牧的方法有3命,一是牵牧:农户养羊不多,‘辅助劳力利用空闲时间,牵,羊在村边、地头、路旁、树下、河坡放牧,回家饮水。二是拴牧:把羊拴在草地上,这里吃完了再换一个地方。三是群放:主要是集体羊群或联户羊在荒滩、河坡、茬地、树林里放牧。
  2.饲养管理
  为了保证种羊有充沛的精力和配种能力,每天要补充一些精料、青绿饲料和矿物质。'
  母羊怀孕后期,适当增加一些精料,以保证胎儿正常发育。母羊在哺,乳期也要补充一部分.精料,有的还饮小米汤、胡萝卜汤等,以促进产乳。
  公、母羊一般不要合群放牧或同圈饲养。怀孕后期的母羊不要远放,不吃冰霜草,不饮冷水。另外羊圈要通风透光,清洁干燥,水槽、饲槽要经常打扫洗刷。
  不作种用的公羊,要尽早去势。去势的方法有四种:一是睾丸切除法;二是结扎法;三是捶打打法;四是奶阉法。对母羊采取卵巢摘除法。公、母羊去势后,性情温顺、肥育快、肉质好。
   青山羊胎儿生长发育的观察
  青山羊是我国优良的羔皮品种。羔皮是在羔羊初生1-3天剥取的。羔皮品质是胎儿期奠定的.为了掌握胎儿的生长发育规律,提高青猾皮的质量,1979年9月山东省农学 -院、菏泽地区农业局在曹县家畜配种站作了解剖观察。当时根据配种记录按照方案选择怀孕母羊13只,怀孕天数分别为40、60,80、100.120、140天,对母羊进行了剖腹取胎,对胎儿外貌形态、毛生状况、体尺体重、内脏器官等作了观察记录,拍摄了照片,选留了标本。弄借助解剖镜对胎儿羊毛生长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分析。
  一、外貌特征
  40日龄的胎儿象花生果那么大,外部器官已有雏形。用肉眼能分清头、躯干、四肢和尾,公羊睾丸、阴茎包皮,母羊阴户以及耳、目、口、鼻都能直接看到,胎儿体长2.5厘米以上,高约1.5厘米.在解剖镜下,胎儿眼睛象一个透亮的晶体,眼底一层黑色的薄膜,眼球突起,眼球上下由两群发亮的谷粒状粗毛,毛囊原基结节,呈月牙形围向眼球;上下眼睑边沿、上下唇边沿各有两列毛囊结节突起,分别为睫毛毛囊、髯毛毛囊原基.耳为乳白色,耳尖成三角形,盖在边孔上。整个体表表皮透亮,富有弹性。透过皮肤可以看到粗细不等的白色骨骼条纹和脑脊髓。
  表7—81各日龄胎儿体尺统计
  三、体重和内脏
  青山羊从受精卵着床到40日龄体重仅有2.6克;40—60日龄体重增加34,98克,平均日増重1.75克;60—80日龄体重增加158.67克,平均日增重7.93克;80—100日龄体重增加176.47克,平均日增重8.82克;100—120日龄体重增加737.84克,平均日增重36.89克;120—140日龄体重增加129.44克,平均日增重6.47克。在胎儿期间40—60日龄日增重最小,100—120日龄日增重最大。
  表7-82各日龄体重内脏重统计单位:克
  胎儿的内脏器官,生长发育规律和体重增长速度基本一致。80-120日龄心脏增加10.82克,肝增加30.1克,肺增加23.4克,分别占140日龄心、肝、肺重量的82.16%、88.09%和70.54%。120—140日龄心增加0.7克、肺增加3.67克、肾増加1.27克、小肠增加12克、肝减少7.13克、大肠减少0.36克、前三胃减少5.3克、第四胃减少1.3克。由此可见,120日龄胎儿期体重基本完成,体内大部分器官也陆续发育成熟。内脏器官从产生到器官开始工作以前有一个成熟期。在成熟期前,器官内充满液体,在成熟期,器官内液体减少。如肝脏120日龄时重量大,是浅棕色水肿状态,质地比较硬脆;140日龄时肝呈深棕色,质地变软,重量变小。又如胃肠变化;120日龄时,四个胃都充满胶状粘液,前三胃总重和第四胃重量基本相当;140日龄时,前三胃液体大量减
  少,重量变轻,第四胃重量稍减,小肠液体増多,重量增加。胃内液体减少,重量减轻.小肠重量增加,胃肠已成熟,开始蠕动,这是胃内液体进入小肠造成的。大肠由于吸收能力强,未积液体,积累了相当多的黑色粪球,重量仍比120日龄为小。另外肺脏在120,140日龄时都充满了液体,呈水肿状态,还没成熟。从上述情况看,内脏器官在成熟前有一个积水期,相当于农作物的腊熟期。胎儿在出生前也同样有这样一个阶段。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畜牧志

《菏泽地区畜牧志》

《菏泽地区畜牧志》是一部地方专业志,它如实地记述了菏泽地区畜牧资源、畜禽品种、饲养管理、配种繁殖、疫病防治、饲草饲社、畜禽社研、技术服务、基地建设、国际交往和畜牧机构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发展规律和演变过程。

阅读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