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酒泉” 相关
共 4616 条 51 / 308
751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酒泉县境内蒙古族为数甚少,散居于祁连山北麓及北山道湖、花城湖、嘉峪关外黑山湖、大草滩等地,逐水草游牧,居无定址,生活极为艰苦。
752
满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酒泉有满族40多人,有的从事教育,有的参与行政等工作,有的是因抗日战争移徙而来。
753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三十四年,酒泉有维吾尔族536人。
754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哈萨克族原有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拼写而成的。后又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畜牧业,后逐步转向定居游牧。散居酒泉县境的哈萨克族多从事工商业。
755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酒泉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各民族信奉着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宗教。
756
佛教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在酒泉县境内保存的佛寺有救生寺、吉祥寺、石佛寺、弥陀寺、接应寺、金佛寺、西沟寺、转轮寺、清泉寺、新添墩庙等150多处。
757
道教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中期,酒泉尚有道士数十人。文殊山寺、定湘王庙均有出家道人。
758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酒泉部分民众又信天主教,在仓后街建有天主教堂。同时在大众巷建有福音堂和医院。
759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酒泉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各民族风俗各民族习俗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760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以来,承袭明清旧制,男女求婚大多数为父母包办,少部分由自己选择,然后由父母承办的。男婚女嫁有一整套程序。
761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酒泉人民,自古至今是以土葬为主。
762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节日风俗,是民族文化风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酒泉人民有酒泉的节日风俗,现摘其要者以记之。
763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酒泉是中国西部古代名胜古迹较多的区域之一,历代保存下来的名山古刹、长城烽燧、名泉秀水、古城遗迹、汉晋古墓等较多,是瑰丽的古文化宝库。
764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内容包括:古寺名胜、古城遗迹、长城遗迹。
765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内容包括:文殊山寺、文殊石窟、古酒泉、白塔、钟楼寺、西沟寺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