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贾久民” 相关
共 40 条 1 / 3
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委员会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会师时建立的委员会、省党代表会议选举的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等。
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9年8月,福建省委机关设立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等机构。此后,随着形势与任务的变化,省委工作机构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撤并。1968年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省委工作机构被全部撤销。1971年恢复省委后,逐渐恢复和增设了各类工作机构。...
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9年9月,福建省委在省直机关建立党组,负责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完成各项任务。“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党组被撤销,之后重新建立。至1994年底,共有114个党组和57个党委。
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共福建省委在建国初期建立了一系列的地委和市委,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变动,这些地委和市委的数量和所辖范围也发生了变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市)、县委领导机构普遍受到冲击并被非法夺权。之后,这些地委和市委的数量和所辖范围又重...
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在1966年起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该运动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旨在揪出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运动中,学生和造反派批斗了一些权威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称他们为“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运动逐渐升级,导致福建省政府...
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了严重的社会混乱和经济损失。在该省进行整顿的过程中,由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涉,整顿工作遭受严重干扰,冤假错案未能全部平反。然而,在中央的支持下,福建省继续推动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在有限的条件下取得了一些成绩...
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主党派是中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福建省有8个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包括民革、民盟、农工党、民建、致公党、台盟、九三学社和民进。
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福建省顾问委员会的成立、发展、换届和结束的历史过程,涉及到了政治制度改革、领导职务终身制、新老干部交替等政治议题。
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82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福建省政协的组成和职权,包括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省政协每届任期5年。
1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政协全体会议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第一届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
1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6年至1982年,福建省政协通过召开座谈会、进行调查研究以及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就高等学校工资改革、机关工资全面改革、森林资源保护、城建规划等方面展开了多项工作。其中包括讨论高校工资标准问题、对福州市国药系统进行调查、专家提出...
1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总概述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在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并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时期。在中共八大精神指导下,福建积极调整经济关系,加强农业发展,调整工业计划,加快地方工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
1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总概述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委在1973年至1975年期间,开展了批林批孔、全面整顿等工作,以安定团结为重点,促进经济建设。但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仍有“左”的影响。
1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府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人民委员会1955年2月至1968年8月的情况。
1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府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革命委员会1968年8月至1979年12月的情况。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