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批林批孔”到全面整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省志·总概述》 图书
唯一号: 130020020230006109
颗粒名称: 三、从“批林批孔”到全面整顿
分类号: D652
页数: 3
页码: 124-126
摘要: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委在1973年至1975年期间,开展了批林批孔、全面整顿等工作,以安定团结为重点,促进经济建设。但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仍有“左”的影响。
关键词: 福建省 批林批孔 阶级斗争

内容

中共十大以后,中井福建省委一方面传达贯彻党的十大路线与方针,同时继续抓紧批林整风工作,深入开展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教育;一方面布置各地落实党的政策,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1973年12月底,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全国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命令,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与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对调。
  1974年1月,毛泽东发动“批林批孔”运动,企图从思想根源上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同时通过批判历史上孔孟之道以及儒家思想,以防止“复辟倒退”和“修正主义”。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这一运动,转移批林整风的方向,把斗争矛头指向周恩来、叶剑英,大反所谓“复辟回潮”,派人到军队“放火烧荒”。
  这场运动很快在福建引起新的混乱。中共福建省委得到中央关于开展“批林批孔”的1974年1号文件以后,马上于1月30日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开展“批林批孔”斗争。会议决定,要把“批林批孔”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纠正“不认真、不严肃、不理解、不得力”状况,并且强调这场斗争的主力是工农兵。同时,福州军区和中共福建省委联合召开有2万人参加的动员大会,号召全省干部群众积极参加。中共福建省委为防止动乱,稳定局面,要求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把握斗争大方向,不搞层层检查,揭批斗争要讲究方法。
  江青反革命集团直接插手福建,派人到福建省军区搞运动试点,煽动派性,任意揪斗干部,抓捕省军区和中共福建省委领导,纠集人员冲击省委,严重干扰正在逐渐恢复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引起干部群众的不满。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和省委领导批评了这些活动,制止事态的发展。但是,江青反革命集团借机兴风作浪,向中央诬告省委压制群众、“捂‘批林批孔’盖子”。3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1974)9号文件。中央认为,福建前一段的“批林批孔”犯有方向性错误,对福州军区党委和中共福建省委提出严厉批评,要求彻底揭开福州地区“批林批孔”斗争的盖子,并要求中共福建省委、福州军区党委、省革委会和省军区党委共同召开全体委员参加的联席会议(简称“四联会”),对前一阶段“批林批孔”中的错误进行检查。
  中共福建省委按照中央的要求,立即召开“四联会”。福州军区党委和中共福建省委对前一段“批林批孔”运动中所犯的“方向性错误”分别作了检查。会议强调开展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着重揭发批判原中共福建省委主要负责人在“第十次路线斗争”中追随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问题;会议还清查、批判了周赤萍的《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同志》小册子。
  “四联会”从3月10日开到9月28日,在这期间,中共福建省委不得不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集中于贯彻中央9号文件,全力以赴搞“批林批孔”。在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煽动下,一些人公然把斗争矛头指向周恩来,提出“批林批孔批周公”,揪斗中共福建省委领导和老干部。社会上的派性又再次抬头,拉山头,搞串连,打派仗,印发派性小报。一些地区的单位和领导班子受到冲击,使得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经过艰苦努力刚刚趋向稳定的政治局势和有所发展的经济建设,重新遭到严重破坏。
  毛泽东对江青等利用“批林批孔”另搞一套的图谋有所察觉,对他们多次批评,并且采取一系列措施,制止动乱局面的发展。1974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决定在最近期间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知传达毛泽东的意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八年。现在,以安定为好。全党全军要团结。”中共福建省委向全省传达毛泽东的指示,并且采取措施,加强各地区、各单位的稳定和团结的工作。此后,福建的“批林批孔”运动逐渐停止,公开地拉山头、打派仗和搞串联的混乱现象逐渐消失。同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调派廖志高担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革委会主任。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再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确定以周恩来、邓小平为核心的国务院领导人选。会议闭幕后,周恩来病重,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他根据毛泽东提出的要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排除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对各项工作展开全面整顿。
  中共福建省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坚持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部署,抓紧清除派性,整顿各级领导班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整顿,使全省形势有了明显好转。省委根据中央的要求,首先对铁路和钢铁生产进行整顿。从3月5日开始,福建大张旗鼓地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整顿铁路秩序,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同各种破坏行为作斗争。省公安局在福州召开铁路沿线26个地、市、县公安处、局长紧急会议,部署铁路沿线的治安保卫工作。福建铁路全线行动,花了近1个月时间打击和惩办一批杀人抢劫、煽动停产、制造事端和哄抢盗窃铁路器材物资的破坏分子。经过整顿,福建铁路运输状况迅速好转。
  铁路整顿带动了整个工业,首先是钢铁工业的整顿。福建省委从6月份开始,根据中央关于对钢铁工业进行整顿的部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工业生产的领导,调整充实企业领导班子,认真落实政策,消除派性,加强企业管理,首先把钢铁生产搞上去,带动整个工业生产。
  中共福建省委在对各项工作开展整顿的过程中,坚持毛泽东在当时提出的“学习理论、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三项重要指示,在理论指导上坚持贯彻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左”倾思想,但在实际中又极力按照邓小平关于全面整顿的部署展开工作。同年8月,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福建省委的工作汇报,作出重要指示。中共福建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马上就福建各级领导班子、派性、工农业生产问题作了研究和部署,对福建各项工作的整顿,起了重要作用。
  邓小平从全面整顿一开始就强调,整顿的核心是党的整顿,关键是领导班子。经过整顿,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敢”字当头的领导班子。中共福建省委在领导班子的整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全省各级领导机构,首先是省级领导机构。9月4日,中共福建省委常委会提出省级机关机构设置的意见,确定省委设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省革委会设办公室、计委、建委、政法办、工业交通办、农林水办、文教办、财贸办。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和省革委会办公室暂时合署办公。成立中共福建省委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主持日常经济工作。这项意见报中央批准以后,于11月发布执行。二是起用一批老干部参加各级领导班子。中共中央先后任命马兴元、林一心、金昭典、魏金水、伍洪祥、刘永生、贾久民、王禹、梁灵光、许亚等一批地方干部进入省委、省革委会的领导班子,中共福建省委还任命一批复职的老干部担任省直各部委、办和局的领导职务。三是清理领导班子的派性,对领导班子中闹派性或有严重问题的人坚决加以清除,或者予以组织审查。
  中共福建省委要求全省各级领导班子都应加强建设,务于9月底以前将县以上各级班子,特别是一二把手和组织、公安等重要部门充实加强,调出搞派性的人,以保证领导班子的团结。
  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中共福建省委在全面整顿期间加强落实党的政策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对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审查、清查等运动中被整错的人,区别不同性质,分别予以平反、纠正、改正或否定。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中共福建省委专门成立了落实政策领导小组,展开调查研究,并且拟定了复查要求和复查后对落实政策人员的政治定性、工作安排、工资调整、生活待遇、遗属和家属的安置等方面的意见。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的局限,这项工作未能深入彻底地做好,但也力所能及地做了不少工作,解放了一大批干部,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全面整顿的1975年,中共福建省委还花了很大精力抓农业学大寨工作。2月19日至3月7日,省委召开有各级党委、全省学大寨先进单位代表2200多人出席的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大会。会议还特别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和中共中央委员、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郭凤莲等人到会指导并介绍经验。这次会议之后,全省农业战线掀起学大寨的热潮。
  由于大寨的根本经验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大批修正主义、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左”的错误的产物,而农业学大寨运动又是一场强制推行的群众运动,脱离了本地区实际,致使农村经济遭到破坏。
  总的来说,福建省按照邓小平主持下的党中央的部署,认真抓整顿,批派性,促进了安定团结,使1975年的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这一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0.97亿元,比1974年增长6.2%。其中,工业总产值44.44亿元,增长9.4%;农业总产值26.53亿元,增长1.2%。粮食取得好收成,总产量达到129亿多斤,农田基本建设也取得较大成绩。全省财政收入9.58亿元,也比1974年增加3.2%。
  在1975年全面整顿期间,福建省虽然在实际工作中突出了经济建设,但也十分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中共福建省委多次召开大型会议或发出指示,采取许多措施,抓紧“理论学习”,要求各地通过学习,解决“批判资本主义问题”,解决城乡基层“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问题”。因此,全省在思想政治方面,“左”的影响仍然十分突出。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总概述

《福建省志·总概述》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4年,简要综述福建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尤其是反映全省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为提挈福建省志的纲要。

阅读

相关人物

韩先楚
相关人物
皮定钧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江青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叶剑英
相关人物
周赤萍
相关人物
林彪
相关人物
廖志高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马兴元
相关人物
林一心
相关人物
金昭典
相关人物
魏金水
相关人物
伍洪祥
相关人物
刘永生
相关人物
贾久民
相关人物
王禹
相关人物
梁灵光
相关人物
许亚
相关人物
陈永贵
相关人物
郭凤莲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