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费县” 相关
共 180 条 3 / 12
3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最早的与临沂直接有关的灾情记载是汉文帝元年(前179):“齐、楚地震,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溃出;琅琊海曲大水。”更为确切的是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的记载:临沂、东海、琅珊海曲大水。此以下,至1668年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前后,有史记载...
3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伊斯兰教,我国旧称回教、天方教或清真教。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通称为“穆斯林”(我市主要有回族群众信仰)。临沂市伊斯兰教,自元代末期随着回族的迁入而传入,后经明、清两代回族的陆续迁入而发展扩大,到清代末期已在全市分布开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
33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天主教,亦称“公教”、“罗马公教”、“加特力教”,有时又被称作“旧教”,以区别于基督教新教,属基督教的一派,与正教、新教并称基督教三大派别。“天主”一词,为明末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借用中国原有名称对所信之神的译称,取意为至高至上的主宰,...
34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佛教传入临沂市历史较早。据史志记载,东晋南北朝时,即有高僧竺法汰、朗公、昙观等人,隋代有名僧胡灿,唐代有名僧智永,宋代有名僧普和,明代有名僧观公、王询,清代有名僧柏弘诚、妙敬、石和尚等在我市弘扬佛法。这些名僧有临沂市人,也有外地人。有的对佛...
35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大约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国天主教圣言会由兰山传入费县一带。先后进入费县任教的主要有布恩溥、白明德、柏德华、华德胜(又名华得胜)、伯德禄(又作伯意思、)等神甫。他们低价强购或强行霸占田产,创教会、划教区、立教堂、设医院(或诊所)、办学校,...
36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塔山林场,位于蒙山东部秀丽的塔山。塔山,又名洋山,距县城21公里,背靠玉皇顶,前临浚河,海拔929米,是蒙山东段高峰之一。因峰奇谷秀,气势雄伟,状似宝塔而得名。山体由太古界泰山群片麻岩构成,土质肥沃,水源丰富,适宜树木生长。塔山林场场部在塔...
37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徐子氽鼎这件罕见珍品的出土,显示了当地先民铸造青铜工艺的辉煌成就,也反映了当时人类对大山河川的虔诚崇拜。此鼎出土后,省和中央文物部门曾着人专来费县借用,先后在山东和北京博物馆展岀,受到考古学家的重视。国家文物部门鉴定为稀世珍品,这件难得精品...
38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唐朝著明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与其从兄颜杲卿祖籍琅琊临沂。颜真卿在平定叛军之后,被封为鲁郡公、擢为太子太师,后死于叛军李希烈之手。费县城温河岸畔,建有“双忠祠”,祠前立有鲁公碑,碑阴所刻的《鲁公仙真记》,是宋代著明书法家米芾所题。
39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费县师范讲习所创办于1931年,1932年1月正式开学。这所学校是由费县教育界知名人士贾尔卓、商景修等人发起,在省教育厅注册的一所民办学校,旨在为费县培养小学教师。校址原在西关南大街路西民众教育馆处,后迁至城内城隍庙东魁文阁书院小学,并将书...
40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费县城最大的商号“德和祥”,老板商玉杰是临沂营房街人,原以草木灰熬咸为生。1945年8月7日,我军收复费县,不久日本无条件投降。“德和祥”未及复苏,蒋介石又发动内战,鲁南又成了激烈的战场。1947年2月26日,国民党军又占领费县城,...
4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九合成”是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区第一个经济合作社。1947年打退国民党进攻后,“九合成”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九合成”的股金于1950年由沂南县供销社退还给了群众。
4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临沂的蚕丝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起,就开始植桑养蚕,自古享有“齐鲁之桑甲天下”的美誉,丝绸产品也闻名遐迩。1976年临沂金雀山九号汉墓出土的西汉时期桑丝帛画,织工相当精巧,薄细程度属全国上乘,展示了当时丝织业的发达。这一国需民邕的...
43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费县城南15公里处的许家崖乡以东,玉环山之阳,有古庙一座,曰丛柏庵,创修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至三十七年(1558)。重修以后,又逾2年,始立玉环山丛柏庵碑记,今犹可考。及至清代,屡次重修,载之甚详。庙宇中有玉皇殿、泰山殿、关公殿、灵...
44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费县朱田乡苑上是个山村,位于朱田西1.5公里处,背靠牛头山,怪石嶙峋,沟壑纵横,却终年流水潺潺,久旱不涸。 出村东行百余米,是商代文化遗址一一古台,又称“神仙台”,长60米,宽40米,台高4米,东北西南走向,台北有古窑遗址,遍布碎瓦陶片,还...
45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玉泉观位于费县城北17.5公里,上冶东岭西侧,紫荆河东岸,依岭傍水,清幽雅然。清流自地下石隙中涌出,如沸水翻滚,喷雪溅玉;汽泡由水底吐露,晶似珍珠,久旱不涸。此泉历史悠久,到明代才定名“玉泉”.为全县29处名泉之冠;也列沂蒙山区八大名胜之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