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蒙山” 相关
共 19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辛氏三代 | 类型: 正文
二姐辛锐自1942年1月牺牲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五十多年来我时时思念她。五十多个春秋日暖沧桑,斗转星移,想来,我由“八路军”中一名韶颜稚齿的“小鬼”变成了白发老妪。人到晚年,更加思念过去。而且昼思夜想,变得更加清晰了。人老了,就更加怀念...
2
知识出处: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郑城抗日烈士纪念碑位于今平邑县郑城西岭,始为1944年11月费南民众共建,因原无避雷设备,1964年为雷电击损,1965年平邑县人民委员会拨款按原貌重修。费南在坚持抗战、创建阵地的斗争中胜利地渡过来了!又有三十年夏之费南事变,这是费南最大的...
3
知识出处: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蒙山旅游区的诸多景点中,最令人注目、令人向往的莫过于景点白云岩了。凡到此旅游的人们,无不在此驻足。是摩崖石刻一一“山清水秀”四个大字使他们忘记了疲劳,流连忘返。它就是抗日战争时期闻名蒙山根据地、被群众赞誉为百战百胜的白马将军彭雄司令员所题...
4
知识出处: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蒙山,又名东山、东蒙,主峰龟蒙顶座落在平邑县境内,是山东省的第二高山。蒙山在古代曾是一座宗教文化名山,有“岱宗之亚”的称号,近代又因是沂蒙山区革命老根据地而闻名遐迩。但它为什么以“蒙”称名,古籍没有记载,也未见今人论述,作者不揣翦陋,略陈管...
5
知识出处: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正文
蒙山主峰龟蒙顶位于平邑县境北部,海拔1156米,因酷似一只巨龟伏卧于云端天际而得名,为山东第二高峰,与泰山堪称伯仲,被誉为“岱宗之亚”。龟蒙顶之阳有东、西、中三条登山道路。中路,为当今登临蒙山的主道,是由一条蜿蜒曲折的大峡谷形成的。从万寿宫...
6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为了创建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中共山东省委率四支队于1938年两次南下进驻蒙山,点燃了沂蒙山区抗日救国的峰火。
7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1941年11月,日寇纠集5万余人,在其侵华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亲自指挥下,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铁壁合围”大“扫荡”,妄图一举消灭山东八路军主力和党政军领导机关,摧垮沂蒙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11月30日,我机关后勤人员4000...
8
上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上冶镇位于费县西北部,总面积76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4.8万人,系半平原半丘陵地区。以农业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地瓜、花生。经济作物以西瓜、蔬菜为主。近几年庭院栽培葡萄、河边水塘养鱼颇盛。
9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蒙山有悠久的人文史迹,秀美的自然景观,富饶的物产资源,是北方山脉中少有的仙境富地。经有关部门、专家多次考察,1993年1月6日,山东省林业厅将蒙山北麓蒙阴县境内天麻林场及林场周围风景区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见山东省农林场〔1993〕1号文件)...
10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全蝎,俗称蝎子。最早记载见《诗经》,谓之为“虿”。《说文解字》中载:“蝎,虿尾虫也”。全蝎入药始见于《蜀本草》,已有1100年的历史。《本草纲目》中为蝎子起了个雅俗共用之名“全蝎”。沂蒙全蝎是贵重特产动物药材之一,地产者为节肢动物门,蛛形纲...
1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临沂红枪会成于民国十四年(1925)夏,正是张宗昌督鲁之际。其组成人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袁永平自建武装及收编地方大刀会众共五百余人;一是侯六合在抱犊崮山区孙美瑶集团所率旧部共收拢二百余人。是年八、九月间即发展为一千七百多人,多是临、郯、...
12
前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蒙阴文史资料第三缉 | 类型: 前言
13
知识出处: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8年为了创建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中共山东省委率四支队两次进驻蒙山,在这里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组建了抗日武装,点燃了沂蒙山区抗日救国的烽火。
14
知识出处: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8年6月初,省委派统战科长赵笃生来蒙山一带检查工作。赵笃生听取工委负责人李伯瑾的汇报后,就建立抗日武装问题作了重要指示。他指出:蒙山一带山多崮险,便于进退回旋,加之这一带人民强悍,富有勤劳勇敢的品质和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在与残无人道的...
15
知识出处: 平邑县文史资料选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8年山东省委两次开进蒙山,扭转了这一地区抗日的被动局面,对创建蒙山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