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胡宗南” 相关
共 16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是由原国民政府主席西北行营再三更改的最后名称。名称虽几经改换,其职权始终未变。它是统辖甘、宁、青、新四省党政军大权的机构。兹就其演变及其覆灭经过,略述其梗概如下。
2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西北行辕概况。
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由西北行辕改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的编组情况以及其覆灭概述。
4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正文
1949年金秋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 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共中央西北 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 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彭德怀将军统帅的大军,云集河西走廊。祁连山 下,玉...
5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原国民党四十二军军长杨德亮在抗日战争期间曾驻防陕、甘、宁、新四省区近二十年的经历。内容包括:进驻兰州接管防务;挺进宁夏助马斗孙;入川堵击长征红军;进军武威智斗马步青;进军额济纳旗肃清日本间谍;指挥兰州防空;任用吴鸿宾放走杨希珍;驻防...
6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正文
1933年春派嫡系胡宗南 之第一师由陕南汉中调驻甘肃陇南一带,师部驻在 天水城内,接替了陕军孙蔚如部的防务。当时第一 师辖四个旅、十二个团,杨德亮任第二旅第五团上 校团长。朱绍良主甘后,要求胡宗南派嫡系部队进 驻兰州。胡考虑到兰州是回民比较...
7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正文
1934年2月中旬,孙、马在宁夏混战激烈,蒋 介石亲自指挥驻甘肃一直观望的胡宗南师袁朴旅从 平凉进军宁夏。杨德亮团进驻入甘门户、军事重镇 宁夏中卫县,接替马军防务,坐收渔人之利(杨时 任袁朴二旅五团团长)。杨的部队驻黄河北岸公路沿 线。团部...
8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正文
记述1935年4月正当红军长征向川北集结之际,蒋介石调驻甘肃天水一带的中央军胡宗南第一师所属 四个旅12个团入川进行堵截。当时该师第二旅旅长 李文入川,进军序列是六团在前,杨德亮五团在中 间,四团在后。杨部于4月初自天水出发,先到康 县,约...
9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正文
1938年初,河西走廊修筑甘新公路,接运苏联援 助抗战物资,甘肃兰州成了抗日后方的国际交通要 道。日本侵略者除派蒙奸、汉奸、日本间谍潜入西北 各地秘密进行间谍活动外,同年2月20日日本侵略 军空军出动轰炸机十八架,对宁夏中卫县和兰州市 空袭...
10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正文
部队分驻隆德、西吉、庄浪一带,保护西兰公路,四十八师仍驻防兰州。这次移防的目的,是为了增强陇东防务,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封锁。在防区构筑碉堡工事,增设岗哨,严密封锁,盘查行人,一切物资不许通过。一九一师接防后,曾发生个别冲突事件。当时杨德亮为保...
11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正文
杨德亮在西北,苦心经营,一帆风顺,由团长升任军长,一直担任军事要职。进入南疆这个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地区,自感是发挥才能最理想的境地,满腔热忱欲为“党国”效命,万没想到竟丢掉军权。他个性很强,接到调令,未等新任军长赵锡光到职接替,就先离开部队和...
12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1949年9月下旬,大西北的第一野战军同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部在甘肃酒泉举行了意义重大的“酒泉和谈”,达成了和平解放甘肃河西和新疆地区的历史性协议。
1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党中央派邓力群为联络员,假道苏联,来到伊宁。于9月15日由伊宁飞抵迪化,会见陶峙岳和鲍尔汉,将张治中电文交付他们。张治中的电报,坚定了陶峙岳和鲍尔汉等军政人员和平起义的决心,他们表示尽快实现起义。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陶峙岳一面积极准备起义,...
14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1949年9月在解放军第二兵团沿甘新公路酉进,解放武威的同时,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将军)由西宁北翻祁连山,出扁都口,在民乐消灭了骑十五旅,旅长王世谊被俘,副旅长董毅为被击毙。随即解放了河西第一重镇——张掖。时长官公署及八补司令部人员,...
15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1948年秋,陶峙岳就任 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河西警备总司令和新疆 瞥备总司令。1949年9月,先后领 衔酒泉、新疆国民党军队和平起义。爱国将领陶峙 岳为新疆、酒泉的和平解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 出了特殊的贡献。为了表彰他的历史功绩,...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