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和谈纪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545
颗粒名称: 酒泉和谈纪略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13
页码: 14-26
摘要: 1949年9月下旬,大西北的第一野战军同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部在甘肃酒泉举行了意义重大的“酒泉和谈”,达成了和平解放甘肃河西和新疆地区的历史性协议。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陶峙岳 和谈

内容

酒泉和谈纪略
  陈绪生 穆文尧
  1949年9月下旬,鳌战在大西北的第一野战军 同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河西警备总部 司令、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部在甘肃酒泉举行了 意义重大的“酒泉和谈”,达成了和平解放甘肃河西 和新疆地区的历史性协议。9月24日,陶峙岳、曾 震五将军领衔通电,宣布河西所部三万余人起义;9 月25日,陶峙岳将军再次领衔通电,宣布新疆所部 七万余人起义;9月26日,国民党新疆省政府主席 鲍尔汉、迪化市市长屈武领衔通电起义。值此,国 民党在西北地区苦心经营多年的最后堡垒土崩瓦 解,我第一野战军和平解放甘肃河西和新疆地区,提 前完成了解放大西北的光荣任务,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开国大典献上了一份丰厚的礼物。
  (―)甘肃河西地区同新疆毗连,是通往新疆和中亚 的咽喉要道。1948年秋,陶峙岳就任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河西警备总部司令和新疆警备 总司令。早在国共合作的抗战时期,陶部就同我军 有过来往,比较了解我党我军的方针和政策。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 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 于4月23日攻占南京,宣告国民党统治集团的覆 灭。与此同时,其它各路解放大军则以排山倒海之 势,向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挺进,年内解放全 中国的大局已定。为了争取和平解放新疆,加快西 北解放的进程,早在1949年5月,毛泽东和周恩来 就委托原国民党西北行署主任、国民党和谈代表团 团长张治中,经绥远转发电报,劝导陶峙岳等将领 着力维持新疆稳定,准备走和平起义的道路。5月 底,周恩来密托国民党和谈代表团顾问、迪化市市 长屈武先期返回新疆,进行和平起义的舆论准备。基 于全国军政形势,陶峙岳将军也表示了和平起义的 意向。
  8月14日,党中央派邓力群为联络员,假道苏 联,来到伊宁,奔走于伊宁、迪化之间,同国民党 军政要员秘密接触,传达中共中央意图,征询他们 对和平起义的意见。8月29日,刚刚进驻兰州的人 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热诚拜访和约见在兰的 新疆各族各界知名人士,给他们讲解共产党的政策,转达希望新疆和平解放的信息。9月8日,毛泽东在 中南海约见张治中,向他介绍西北战场形势,希望 张治中电告新疆军政当局,督促他们尽快起义。9月 10日,张治中致电陶峙岳和鲍尔汉:今大局演进至 此,大势已定,且兰州解放,新省孤悬。力劝陶、包. 以革命大义,及时表明态度,正式宣布脱离广州政 府”归回人民.民主阵营。
  邓力群接电后即于9月15日由伊宁飞抵迪化, 会见陶峙岳和鲍尔汉,将张治中电文交付他们。张 治中的电报,坚定了陶峙岳和鲍尔汉等军政人员和 平起义的决心,他们表示尽快实现起义。但是,当 时陶峙岳名为总司令,但能掌握的部队不多,而国 民党整编第七十八师师长叶成,整编骑一师师长马 呈祥和军统特务罗恕人几个顽固派,则掌握整个北 疆的全部兵力。他们依仗蒋介石、胡宗南的权势,自 恃兵权在握,沆瀣一气,指责和谈之议,图谋变乱。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起义时机不当,则可能招致内 讧,而使起义夭折。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陶峙岳 一面积极准备起义,一面以主要精力对付内部肇乱, 以期稳定局势,待机起义。
  (二)1949年8月26日,第一野战军攻克西北重镇 兰州,打开了进军大西北的门户。国民党西北军政 长官公署及防守景泰和靖远之敌第九十一军、第一 二0军等部,沿河西走廊向张掖、酒泉等地逃窜。宁 夏马鸿逵援兰兵团也由兰州以东迅速龟缩。据此,第 一野战军奉命挥师西进,追歼逃窜之敌。第一兵团 在王震的指挥下,攻取临夏后,于9月初在永靖、循 化强渡黄河,相继解放民和、化隆,直捣马步芳部 的最后巢穴西宁。9月5日解放西宁,尔后沿西 (宁)、张(掖)公路横越祁连山脉,以迅雷不及掩 耳之势,直插张掖,拦头截住了妄图逃向新疆之敌 的退路。第二兵团在许光达、王世泰的率领下,沿 甘新公路急速西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连克武 威、永昌、山丹等地,于9月21日进抵张掖。我军 一、二兵团胜利会师,士气高昂,势如洪涛。十九 兵团在杨得志、李志民的率领下于9月2日向宁夏 之敌攻击前进。在短短的二十天中,突破了宁夏之 敌的三道防线,全歼马鸿逵部四万余人,解放宁夏 全境。至此,第一野战军三个兵团的进攻锋芒直指 甘肃河西和新疆地区孤悬之敌。
  我军强大的军事攻势威慑着河西和新疆之敌, 迫使国民党军政要员迅速作出何去何从的抉择,从 而加速了敌人营垒的分化,为起义创造了良好的外 部条件。逃至酒泉的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参 谋长刘仁,第一二〇军军长周嘉彬等高级官员看见 兵临城下,急乘飞机逃往重庆。逃亡酒泉的甘肃省 政府代主席丁宜中等要员也如惊弓之鸟,纷纷离开 酒泉,逃往哈密。新疆的顽固派叶成、马呈祥、罗 恕人等眼见大势已去,也改变初衷,同意交出兵权, 出走外国。和平解放甘肃河西和新疆地区的时机已 经成熟。我一野决心实行“军事政治双管齐下"的 方针,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加强政治攻势,以期 争取河西和新疆地区国民党军队和平起义,早日解 放河西和新疆地区,为即将举行的开国大典献礼。
  (三)9月21日,我第一兵团二军攻占张掖,威逼酒 泉门户高台。五师副参谋长刘振世(原国民党整编 第二十九军参谋长,1948年瓦子街战斗中投诚)奉 命给故友、第一二0军参谋长宋耀华通话,告诉张 治中将军在北京率和谈代表团起义的消息,并晓以 当前军情利害,请他劝周嘉彬部起义。同时,刘振世又同新疆陶峙岳将军的随从参谋洪涛通话,请其 转告陶峙岳将军,我军业已攻克张掖,可速派人前 来接洽,商谈和平起义问题。
  9月22日,陶峙岳下令酒泉西北军政长官公署 各部原地待命,不得擅自行动,并委派第八补给区 中将司令曾震五赶赴酒泉,商谈和平起义问题。曾 震五到达酒泉后即来到高台我二军五师,表明自己 的和谈代表身份,要求我军暂停攻击,并求见一野 首长,商谈起义事宜。五师师长徐国贤,政委李铨 等会见曾震五,并派遣刘振世陪同曾震五赶到张掖, 面见王震,转达陶峙岳将军意向。王震即下令停止 攻击,并委派刘振世持亲笔信前往高台,商谈停战、 和谈一事。而曾震五即取道酒泉飞往兰州,晋见彭 德怀,面陈陶峙岳关于和平起义的意见。
  刘振世到达高台后,守军国民党第二四六师师 长沉芝生将停战议和情况电话报告西北军政长官公 署副参谋长彭铭鼎。彭铭鼎当即乘车由酒泉赶到高 台,同刘振世见面。彭刘系多年故友,两人相见不 胜惊喜。稍事寒喧之后,彭铭鼎取下佩枪双手交给 刘振世,郑重地说:“我表示向解放军放下武器。”刘 辰世欣然接枪,直诚地说:“我代表解放军欢迎你参 加革命。”当时,我军攻打高台的战斗部署已开始实施。骑兵部队已先时出发,迂回包围第二四六师沈芝生部。 鉴于此种情况,为避免两军接触,造成不必要的损 失,双方商定第二四六师当夜西撤酒泉附近待命,并 确保玉门油矿安全,听候和平起义通告。
  和平起义谈判取得初步进展之后,兵团首长研 究决定刘振世前往酒泉,与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保持 联络,以早日实现和平起义。
  刘振世抵达酒泉后,联同彭铭鼎,拜见河西警 备总部参谋长汤祖坛,商谈起义问题。汤祖坛原系 刘振世同窗好友,对起义甚为赞同。于是汤祖坛又 出面联络身居要职的好友曾国辉、毛际盛、崔景汉 等人,共商起义大事。经过商谈,大家认为起义时 机已经成熟,应当尽快起义,回归人民民主阵营,但 是,少数高级将领借机制造事端,企图阻止起义。国 民党第九十一军军长黄祖勋反对起义,但从者甚寡。 黄祖勋孤掌难鸣,于是纵火烧毁了直东会馆军用仓 库,带领心腹人马狼狈逃往祁连山。
  酒泉和谈取得成功之后,刘振世便同陶峙岳和 陶晋初将军直接通话,研究通电起义的时间问题。原 起义方案预定新疆、河西同电宣布起义。但是,新 疆顽固派叶成、马呈祥、罗恕人等还未离职出走。急 则生变,过早起义,叶等会被逼上梁山,以兵刃相 见。为稳妥起见,陶峙岳将军决定河西起义和新疆起义均由他领衔,分先后举行,河西即日起义,新 疆暂缓一步。同时要求我军.暂缓进驻酒泉,待起义 通电发出后,起义既成事实,再进驻酒泉,以防不 测,我方表示完全同意。
  1949年9月24日晚9时许,彭铭鼎同刘振世 来到河西警备总部,召开起义通电签名会议。彭铭 鼎、彭月翔当场起草了以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河西警备总部司令、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将军及 国民党第八补给区司令曾震五将军领衔的起义通 电。电文宣读后,在场的河西警备总部参谋长汤祖 坛、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参谋长彭铭鼎和彭月翔、国 民党第二四六师少将师长沈芝生、第九十一军少将 参谋长郑壮怀、宪兵第十六团上校团长曹叔希欣然 签名。不在场的第二四五师师长刘漫天、第二三一 师师长田子梅、第一七三师师长李焕南由彭铭鼎电 话联系,征得同意代为具名。当晚十二时,起义通 电正式发出,郑重宣布河西地区三万八千名国民党 官兵和平起义。电文是:兰州人民解放军并致彭副总司令钧签:抗战八年,继以内战,人苦兵劫,渴望和平。峙 岳等为革命大义,我西北诸袍泽亟应表明态度,正 式宣布与广州政府断绝关系,归向人民民主阵营,在 中央人民政府未成立前接受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之领导。谨此电达。
  陶峙岳曾震五汤祖坛沈芝生刘漫天 郑壮怀李焕南彭铭鼎彭月翔田子梅 曹叔希叩。申敬印。
  9月25日,我军举行了和平解放酒泉的入城 式,上午九时许,起义将领彭铭鼎、汤祖坛等出城 迎接我军进驻酒泉城,人民解放军迈着雄健的步伐, 高唱战歌,从南门进入市区,受到起义官兵和人民 群众的热烈欢迎。与此同时,我军在没有停工停产 的情况下,完整地接管了当时西北最大的石油生产 基地——玉门油矿。
  河西和平解放之后,新疆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 9月25日晨,经陶峙岳斡旋,叶成、马呈祥、罗恕 人等顽固派在财欲满足后,携带金银财物和家眷离 开迪化,取道南疆逃亡印度。新疆局面完全掌握在 陶峙岳手中,起义条件已经成熟,于是陶峙岳将军 于25日再次领衔率新疆所部七万余人通电起义,通 电说:“现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大会正举 ■行集会,本国人民殷切期成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 诞生,新中国已步入和平建设之光'明大道。……峙 岳等谨率全军将士,郑重宣布:自即日起,与广州 政府断绝关系,竭诚接受毛主席之八项和平声明与 国内和平协定。全军驻守原防,维持地方秩序,听 22候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及人民解放军总部之命令”。 对此,彭德怀当即复电嘉勉起义官兵的革命行动。电 文曰:迪化陶峙岳将军勋签:敬、有两电均悉。将军等率部起义,脱离反动 阵营,甚为欣慰。甚望坚持进步,彻底改造部队,为 共同建设各族人民的新新疆而奋斗。
  彭德怀申寝彭德怀的复电,鼓舞了河西和新疆的国民党军 起义官兵。9月26日,国民党新疆省政府主席鲍尔 汉和迪化市市长屈武通电起义。27日,陶峙岳、鲍 尔汉联名发布了《新疆省警备总司令部、新疆省临 时人民政府布告》,要求全省人民在当前的转折时 期,加强民族和军民团结,稳定市场供应和社会秩 序,从而控制了新疆局势,为和平解放新疆做出了 重大贡献。28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 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复电嘉勉陶峙岳和鲍尔汉,高度 赞扬他们和平起义的革命行动,希望他们“团结军 政人员,维持民族团结和地方秩序,并和现在准备 出关的人民解放军合作,废除旧制度,制定新制度, 为建设新新疆而奋斗毛泽东、朱德的复电安定了 民心,极大地鼓舞了起义官兵。连日以来,甘肃河 西、新疆地区都沉浸在和平解放的欢乐之中。
  10月1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这天,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隆重的开国 大典。河西和新疆地区的人民解放军、起义官兵和 各族人民群众举行盛大的集会和游行,欢庆和平解 放,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四)甘肃河西和新疆和平解放后,驻守河西的第二 兵团成立了编遣委员会,对河西起义部队进行了改 编,除原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和河西警备总部的高级 将领编成一个军官大队,调兰州学习外,其余部队 共编为八个团,分别编入第二兵团第三、第四、第 六军序列中,成为光荣的人民解放军。
  9月29日,第一野战军前委命令第一兵团进驻 新疆。新疆居住着十三个民族,古称西域,为我国 西部门户,国防地位十分重要。为了顺利完成进驻 新疆的任务,第一兵团十月上旬于酒泉召开党委扩 大会议,专题研究进军新疆的问题,从思想上、组 织上、军事上做好入疆准备。10月5日,彭德怀、甘 泗淇、张文舟等从兰州乘飞机来到酒泉,参加一兵 团的党委扩大会议。陶峙岳、鲍尔汉也从迪化来到 酒泉同彭德怀面晤,汇报新疆情况,请求和商讨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和起义部队的整编问题。张治中 将军也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会谈。经过商定,决 定新疆起义部队待一兵团进疆后,以团为单位,按 照人民解放军建制改编。
  在此期间,陶峙岳在第一兵团党委扩大会议上 还就新疆问题作了报告,彭德怀、甘泗淇也就进疆 的政策及注意事项作了重要指示。
  10月11日,新疆临时人民政府派迪化市市长 屈武为首,组成各族各界迎接解放军入疆代表来到 酒泉,热情慰问第一野战军,并代表新疆人民欢迎 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新疆各族人民也积极行动起 来,筹集粮食和衣物,为部队进驻新疆做好了充分 的物质准备。
  10月12日,第一兵团第二、第六军在四个汽车 团和四十架运输机的支援下,以空运、车运、一徒步 的立体行军方式,从玉门、安西、酒泉,向新疆开 始了气势磅礴的大进军。
  11月6日,王震率第一兵团指挥部飞抵迪化。 17日,新疆军区宣布成立,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 王震为第一副司令,陶峙岳为第二副司令,赛福鼎 为第三副司令。12月下旬,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 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陶峙岳任司令员,王震为 政治委员。下辖第九军、骑兵第七、第八师。1950年9月25日,在新疆和平解放一周年之际,中央人 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授予第二十二兵 团以光荣的“八·一"军旗和公章,第二十二兵团 正式列入了我军的编制。
  “酒泉和谈”距今已经四十周年了。四十年前, 和平解放河西和新疆地区,使这里的人民群众免受 战争灾难,使这里的厂矿得以继续生产,使这里的 文物古迹得到完整的保全,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四 十年来,人事沧桑。当年参加河西战役,把握和平 解放河西和新疆地区进程的老一辈革命家和具有远 见卓识的起义将领中许多人已作古。但是,共和国 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与世 长存! (转自《酒泉地区党史资料汇编》〉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委员会

本书为甘肃省酒泉市的史料,内容分为政治军事、人物轶事、文教体卫、财税经济、社会、历史、民族宗教、咏诗抒情七个栏目,收入资料三十余篇。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绪生
责任者
穆文尧
责任者
陶峙岳
相关人物
陈绪生
相关人物
穆文尧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朱德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张治中
相关人物
彭德怀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胡宗南
相关人物
马步芳
相关人物
许光达
相关人物
王世泰
相关人物
彭铭鼎
相关人物
刘振世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酒泉和谈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