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亮在西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3403
颗粒名称: 杨德亮在西北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41
页码: 23-63
摘要: 本文记述原国民党四十二军军长杨德亮在抗日战争期间曾驻防陕、甘、宁、新四省区近二十年的经历。内容包括:进驻兰州接管防务;挺进宁夏助马斗孙;入川堵击长征红军;进军武威智斗马步青;进军额济纳旗肃清日本间谍;指挥兰州防空;任用吴鸿宾放走杨希珍;驻防陇东封锁陕甘宁边区;平息沙沟回民起义;进驻河西走廊;“机智”解决武威要案;进入新疆丢掉军权;重掌军权走向末路。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杨德亮

内容

杨德亮在西北李敬宝苏复涛李正科原国民党四十二军军长杨德亮在抗日战争期间可曾驻防陕、甘、宁、新四省区近二十年,是一个需要提及的历史人物。笔者李敬宝、苏复涛曾在杨德亮身边工作多年,仅就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回忆所及,摘其要者,概述如下,以供研究西北近代史者参考。惟时隔近半个世纪,不免挂一漏万,希知情者补正。
  杨德亮,字惠畴,回族,云南省昭通市人。高中文化,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父亲经商,兄弟六人,本人排行二,是一位虔诚的伊斯兰教徙,无论驻防和行军途中,遇有清真寺必前往拜谒,每逢星期五必到清真寺或在家中做“主麻”(礼拜)。利用“主麻”的机会,广泛接触地方民族宗教上层人士,如兰州的郭南甫、王月波;固原的马云山;西吉的马振;张家川的崔公甫;平凉的达甫生等人,倾听他们对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意见。曾在兰州为办回民小学,捐赠伍佰元。在平凉以军部节余经费办力行中学一所。
  他崇拜中国封建伦理哲学,受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思想影响较深,有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思想。但有一定政治偏见,对夕卜来政治思潮都视为 “邪说”。因此,一贯效忠蒋介石、朱绍良,是国民党的嫡系,是最先派驻甘、新的中央军,在西北活动近二十年,但最后随蒋家王朝覆灭而去台湾。到台以后,即隐姓埋名,不问国事。1975年8月28日,病逝台中寓所。
  进驻兰州1931年甘肃政局混乱,连续发生雷、马夺权,吴佩孚复辟等事件。1932年陕军孙蔚如入甘主政,引起甘、宁、青回汉关系紧张。马福祥(马鸿逵之父,拥蒋)控制甘肃失败,要求国民党中央直接派人主甘。蒋介石为了控制西北,派朱绍良为西北绥靖公署主任兼甘肃省主席。1933年春派嫡系胡宗南之第一师由陕南汉中调驻甘肃陇南一带,师部驻在天水城内,接替了陕军孙蔚如部的防务。当时第一师辖四个旅、十二个团,杨德亮任第二旅第五团上校团长。朱绍良主甘后,要求胡宗南派嫡系部队进驻兰州。胡考虑到兰州是回民比较聚居的地区,又是甘、宁、青、新政治交通中心,杨德亮是回族,有利于处理好民族关系,即令杨德亮团于1933年春进驻兰州,接管防务。
  杨德亮治军比较严明,他经常向官兵说:“军纪者军队的命脉。军队不守纪律,便为匪。军民是鱼水关系,鱼无水则死,军无民则溃。”杨的部队进驻兰州后,首先严格军风纪。当时国民党嫡系军,官兵薪饷及伙食费较地方优厚,发放及时。官兵全部驻在营房,公买公用,没有任何摊派。他主持成立了军警联合督察处,自兼处长,组织巡查队,颁布《社会治安条例》,营房机关和城内外增设岗哨,警戒森严。社会秩序较之以住安定,市面繁荣,军民、回汉关系融洽。赢得了市民的好评,从而受到了朱绍良的初步信任。
  挺进宁夏助马斗孙1933年秋,孙殿英参加赤峰抗日退驻绥西包头一带。蒋介石为消灭异己,玩弄两面手法,先令 “孙殿英为青海西区屯垦督办”,令其经宁夏向青海开拔后又授意西北绥署主任朱绍良组织甘、宁、青地方军堵截。同年冬孙殿英为了争夺地盘,积极扩充军力,秘密联络晋、陕军给予支持。中共遂派顾问团协助政治工作,欲控制这支抗日武装。宁夏旅北平学生会的地下共产党人,也派数名宁夏青年学生,随军来到宁夏,在银北组织地方武装,配合反马。并提出“陕、甘、宁联合,打通新疆,停止内战,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1934年元月中旬,孙率领五万大军向宁夏挺进,很快占据了磴口、石嘴山、陶乐、平罗等银北地区。银川被困,攻城甚急。马鸿逵恐慌万分,向朱绍良告急求援。蒋介石在孙马双方交战两败俱伤之际,又授意北平军分会何应钦撤销“孙殿英青海西区屯垦督办”,制止孙部西进,撤回磴口整编。朱绍良电令陕、甘、宁、青诸军:“孙部勾结‘匪共’抗命西进,扰乱地方,自应予以痛击,除已派马鸿逵、马步芳为两路讨孙前敌总指挥外,并派甘军邓宝珊、中央军胡宗南组织讨孙后援兵团。”1934年2月中旬,孙、马在宁夏混战激烈,蒋介石亲自指挥驻甘肃一直观望的胡宗南师袁朴旅从平凉进军宁夏。杨德亮团进驻入甘门户、军事重镇宁夏中卫县,接替马军防务,坐收渔人之利(杨时任袁朴二旅五团团长)。杨的部队驻黄河北岸公路沿线。团部驻在东元乡史湖村我的同学史郁文家里。他到中卫后,即率本团军官到胜金关沿长城内外选择制高点布防,筑工事,阻击孙军入甘。2月下旬孙军攻银川未克,蒋介石除派飞机轰炸孙军阵地外,并调晋军占据绥西,陕军进入陕北,形成四面夹击包围之势,引起孙军内部分裂,被分化瓦解,西进失败,向后套撤退。胡之嫡系袁旅沿公路北进,追击到平罗。后来孙军残部被晋军收编缴械。杨德亮来宁助战在联合庆祝讨孙胜利庆功会上受到马鸿逵、马步芳礼遇,从而建立友谊关系。
  杨在中卫县驻留月余,对宁夏“塞上江南”、“引黄灌溉”和风物人情,赞赏留恋。对马鸿逵的封建统治,流露出不满。他为争取宁夏青年学生对中央军产生好感,临走时鼓励中卫青年学生史郁文说: “甘肃天水设有一个西北军训班,为胡宗南师长主办,第二期秋后招生,你们青年学生如愿投考,我负责介绍,届时给你们来信通知。”同年十月史郁文接到杨的来信说:“西北军官训练班就要招考,即速到秦安县找我,来时能多约宁夏青年学生更好。”我和史郁文共约了四名学生同往。
  当时交通不便,徒步行程误了考期。杨派人给我们解决了住宿,晚上和我们谈心,为我们解决伙食问题。同年底给我们四人都安排了工作,我留在团部当上士文书。该团二营中尉书记官康国祯也是中卫县青年,他是杨德亮在宁夏时吸收工作的。此后抗日战争时期,杨的师、军司令部先后吸收许多宁夏中卫青年,担任官佐职务。
  入川堵击长征红军1935年初,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会议,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北上抗日。元月底渡过赤水,北上入川,以便与川陕边界红四方面军会合。蒋介石调集重兵,封锁长江,阻止红军北上。中央红军旋在云贵高原展开灵活机动的运动战,不仅冲破了国民党军的重围,由被动转为主动,并奇袭娄山关,再克遵义城,歼灭蒋介石二十个团的兵力,取得了长征途中第一个大胜利。
  与此同时,原在川陕边界的红四方面军,在张国焘的指挥下,因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军事失利,丧失北上抗日的信心,从川陕边界的宁强、白水,过剑门关向西康、青海边远地区逃跑,来到川西北平武、松潘地区。
  1935年3月底,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粉碎了蒋介石封锁长江、围追堵截,于1935年4月南下云南,抢渡金沙江、大渡河,过泸定桥,经天全、宝兴等地到达川康边境。6月12日翻越夹金山,进占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军集中在懋功、两河口一线。
  1935年4月正当红军长征向川北集结之际,蒋介石调驻甘肃天水一带的中央军胡宗南第一师所属四个旅12个团入川进行堵截。当时该师第二旅旅长李文入川,进军序列是六团在前,杨德亮五团在中间,四团在后。杨部于4月初自天水出发,先到康县,约住半月于5月底向武都挺进。在甘川边界的碧口短暂停留,补充了食品给养做好入川准备。
  过了碧口,进入川境,全是高山峻岭,没有车马大道,半山腰间,仅有曲折的一条栈道,只通行人,车马无法通过。杨令全团骡马留守在碧口镇,轻重机枪、迫击炮和弹药全用人抬和肩扛进入川北平武县附近,与红四方面军接触。杨组织突击队亲自到前沿指挥,经过数次猛攻,守军主动撤退,杨部占领了平武城北高地。遂以优势火力,集中向平武县城轰击。红军撤出平武县城,渡过涪江,隔江据守。杨部进入平武城后,城内百姓多已逃避,在一所中学获得红军征集的大米两万多斤,补充了给养。但见城墙街道到处写着“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对外”,“反对投降,拥护抗日”,“打倒蒋介石,活捉胡宗南” 等大字标语。杨令部队一面据守江北阵地,一面准备渡江。两军以江为界,相持竟达半月。6月26日红军主力经两河口会议决定了北上的战略方针(在陕甘川建立根据地),向松潘、毛儿盖集结,仅留少数兵力,隔涪江掩护。
  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于8月20日在毛儿盖召开会议,央定红军分左右两路继续北上抗日的方针。胡宗南获悉红军主力向毛儿盖集中时,即电令杨德亮向松潘挺进。杨团从平武出发,第一天渡涪江支流上的一个索桥,两个营过去后因绳断桥塌,一整排的官兵落入水中,第三营只得沿河绕道渡过这个支流。次晨部队刚出发,就被涪江对岸红军优兵发觉,从树林中集中射击,杨德亮指挥向对岸红军阵地轰击。激战片刻,红军伏兵主动撤离,中校副团长文于一在指挥战斗中脚部受伤,不能行动,抬回后方医治。杨团过河后追击红军,于第三天到达松潘附近。在杨团到达松潘的前一天,该师第二旅六团(团长李用章)与红军在南门外遭遇,曾发生一场规模较大的遭遇战,双方都有很大伤亡。当杨德亮五团和罗历戎四团增援到松潘附近后,红军已早一日撤离松潘。
  胡宗南第一师第二旅攻占松潘后,由于前锋部队六团被红军击溃,留在松潘休整,重新调整民斗序列。命令杨德亮率五团担任先锋,走在前头,向南追击。出、松潘南门十里铺,两面高山,地势十分险要,杨令二营机枪二连正面攻击该堡,另派两连兵力,绕道侧攻两面高山。经过一场激烈战斗,红军撤离该堡。杨团虽然占据了十里铺,但连长曹某和两名排长阵亡,并伤亡士兵五十多人,机枪二连全被击溃。
  杨德亮团初战获胜,胡宗南电令继续向南进攻二十里堡(平夷堡)。该堡北靠大山,红军在这座山上筑有碉堡工事三座,驻兵据守,居高临下,组织火力网,封锁前进道路。杨德亮亲自瞭望侦察后召开排长以上军官会议,研究进攻方案。他自恃武器装备精良,士气旺盛,战斗力强,强令部队采取夜间偷袭行动夺下这三个碉堡。杨德亮动员令下达后,一营一连连长黄仪自告奋勇说:“这任务交给一连完成。” 黄仪是黄埔军校第七期毕业,是全团作战最英勇的连长。杨即派一连主攻,另派三连侧应。经过夜间偷袭,侧应部队猛攻,红军又主动放弃了二十里堡。第二天黎明,一营长黄华镇从前沿给杨德亮打来电话说:“一连拿下了北山高地,一营占据了二十里铺,但黄连长阵亡,并伤亡士兵三十多人。” 杨德亮赶到现场,看到这次攻击,红军没有多少伤亡,眼前倒下的是黄连长和自己士兵的尸体,顿时感到不安和悲伤。
  自这次进攻平夷堡战斗后,杨德亮开始接受教训,认为红军用兵神出鬼没,他们虽然步步推进取得了胜利,但付出了不少血的代价,从此格外谨慎,不敢轻意冒进。在二十里铺屯兵不动,只派个别排班佯攻,侦察红军动向,形成两军对峙局面。8月中旬发觉红军仅留少数兵力在毛儿盖外围掩护,主力部队已北进班佑,在川甘边界的巴西地区集结。
  松潘四周,全是高山峻岭,交通极不方便,给养弹药,全赖人背。该县人口稀少,全是少数民族,国民党还未到来前老百姓就闻讯逃跑进山,粮食也随着带走或藏了起来,城内空旷无人,给养缺乏。
  由于粮食运不进来,部队发生粮荒,派人进山采购粮食,牧民不使用“法币”,蒋介石用飞机空投银币只能买点青稞大麦。士兵每天只喝两顿青稞面糊糊,有时吃点野菜、牛肉。如此困守生活,整整熬了一个多月,病号日增,医药紧缺。士兵天天死亡,军心涣散,官佐赌博成风,部队处于饥饿死亡线上,军纪无法约束。杨德亮一再向胡宗南告急,请求补给粮食。同年9月上旬,忽接师部电令:“红军主力在俄界召开会议,已过草地,继续北上,翻越岷山,北进甘肃境内,9月17日突破甘南腊子口。着令该团撤离川北,径往陇南堵截”。杨德亮接令后,当晚传令各营连开始行动,经漳腊北上,过南坪、白龙江经甘南岷县、礼县沿途不敢停留。但由于病号掉队,官兵厌战,行军十分缓慢,于9月底才撤退到甘肃甘谷县。这时中央红军已越过岷山,9月17日攻克腊子口,于半月前经过甘谷县,击退了甘肃地方杂牌军的堵截,翻越六盘山,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与陕北红军会合,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
  杨德亮团奉命撤回甘肃,驻甘谷县土桥村休整。这次胡宗南亲自率第一师王牌军入川堵击红军,损失惨重。由于官兵疲于奔命,身体好的还能随军行动,伤病号遗弃掉队,死亡很多。杨德亮团仅局部和红军少数掩护部队接触,全团未投入激烈战斗,结果两个连全被击溃,伤亡官兵一百余人,而病死饿死者竟达三百余人,损失兵员数占全团官兵总数的25%以上。官兵不仅避战厌战,而且怨声载道,有的甚至逃跑,丧失了战斗力。
  杨部住定后,国民党嫡系第一师还召开了入川总结大会。胡宗南在会上表扬说:“此次入川堵击, 杨德亮团战功不错,军风纪好,伤亡人数较少,回来的官兵多,应评为第一。”由此可见,胡宗南入川堵击红军的其他各团,损失就更加惨重了。
  进军武威智斗马步青1936年夏,杨德亮任西北补充旅少将旅长,调驻陕西潼关整编,补充兵源。同年5月陕北中央红军西征,攻占环县,予旺、七营、黑城子等地。6月攻克陕北三边,宁夏盐池、同心、下马关等地。7月包围韦州,金、灵危急。马鸿逵向蒋介石求援,胡宗南派两个旅到陇东增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从四川腊子口入甘,向陇南挺进,并在静宁、,会宁一带与中央红军会师。11月红军在陇东山城堡一带击溃了胡宗南的援军,红军赢得了西征会师的胜利。
  当时张国焘率领四方面军先头部队组成西路军,从靖远县渡过黄河,进入永登县,对兰州形成腹背包围形势。蒋介石派嫡系二十五师关麟征部进驻宁夏入甘门户中卫组织“围剿”。西北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电令杨德亮旅用汽车输送到兰州增援。杨部到兰后,在拱星墩营房住了两天两夜,补充了枪枝弹药。由于张国焘率领的西路红军向河西走廊挺进,武威告急。马步青向朱绍良求援,朱令杨部过黄河徒步向武威进军,杨部经永登花庄子跟踪,向大靖追击。在干柴洼发现红军和马步青的守军曾在这里发生过一场激烈的遭遇战,红军已于三天前又向武威挺进。杨部在干柴洼停留一天,杨巡视战场,看到双方伤亡人员极多,尸体还遗弃在山坡上,血迹染红了山头工事,情景十分悲惨。杨德亮虽奉命追击红军,但他可能是出于伊斯兰教徒的人道主义精神,令部队及当地群众将阵亡尸体,不分红白,均妥为掩埋。第三天经清凉寺向古浪县进兵,到达县城看到南城门洞里躺着两名负伤的战士。杨走到跟前问道:“你是哪个部队的? ”伤员有气无力地低声回答:“红四方面军的,负伤掉了队。”杨愣了一下,令担架队包扎后,抬送到附近老百姓家里休息。
  古浪县是武威的门户,处于祁连山峡之间,马步青驻重兵防守,红军于三天前包围了这座山城。马步青命令守军纵火突围,致使城内房屋,几乎全被烧光,群众逃散。杨德亮目睹古浪遭劫的惨景,闷闷不语,命令部队当晚宿营在古浪城二十里外的一些村庄里。杨这次奉命增援武威,“追剿”红四方面军,深知部队扩编伊始,新兵较多,未经作战训练,战斗力不强,唯恐一击即溃,所以始终采用缓兵后进的策略,尾随在马步青部的后面,不图战功,和红军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正面交锋。俟红军过了武威城后,才缓慢向武威进兵。
  武威城垣较大,处于平川地带,无险可守,东北三里处有新城一座,马步青骑五师司令部驻新城,利用外围兵力,守卫武威老城。杨的部队到后,一律扎在城外附近的村庄。杨德亮旅增援武威,受到马步青和当地绅商、宗教人士的欢迎,并接到交际处下塌,由李兰轩处长招待。旅部住在山陕会馆。当晚马步青到交际处与杨会晤,马建议说:“你(杨)的部队就驻在武威防守吧!红四方面军已溃不成军,向西逃窜,由我部追歼。”杨德亮欣然回答:“这很好,我们会电报朱主任。”这场政治交易,实际各有心计。当时马步青的骑兵第五师辖两个旅四个骑兵团、炮兵团、特务团等分驻在永登、古浪、武威、民勤、永昌、山丹、民乐七个县。张掖由韩奇功驻防,酒泉以西由马步康旅占据。青海马步芳势力早在三十年代初就趁机占据了河西走廊,控制着该地的政治经济,唯恐他人进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那怕是他们马氏家族兄弟,也是寸土不让。朱绍良派杨德亮增援武威,本有向河西走廊渗透的目的。此刻红军西去,武威解围,马步青提出让杨德亮驻防武威,一是出于畏嫉之心,怕嫡系伸入,挤占了他的地盘。二是为了战功,可以和蒋介石讨价还价。而杨德亮受过“剿匪”的教训,此次远道而来,只身合兵“征剿”,官兵都无战斗信心,孤军深入,对马氏兄弟这些残暴的大军阀,也不得不提防。兵进武威城后,也盼望屯守休整,坐山观虎斗。不久接胡宗南密电:“孤军深入,不无忧虑,应停止前进。”未凡,发生了 “西安事变” ,马步青一改最初热情欢迎的态度,用强硬口气,向杨德亮提出要求说:“我的部队子弹打光了,损失很大,新式机枪太少,部队装备很差,你们前来‘围剿’红军,毫无损伤,给我们借点子弹和机枪怎么样? ”杨机警地回答:“这得向上面请示。”马不悦说:“你可以做主,报展斗消耗么!”杨应付说:“我们请示。”马走后,杨对借武器的要求,极为吃惊和不安,召集了团长以上军官秘密商讨对策,杨当时分析说:“看来马步青趁西安事变有吃掉我们的可能。如果一旦发生军事吞并,我住在人家的交际处,行动和安全将会受到严格的控制和威胁。如果搬回旅部来,反倒引起马的怀疑,给发生军事吞并以借口。为此决定:旅部和直属部队由刘鸿勋副旅长指挥,准备战斗,突围出城。城外部队由康庄团长统一指挥作行军战斗准备,向兰州方向撤离。”一面电报朱绍良请示,一面加强了警戒,防止军事吞并事件发生。当时双方军事行动,若矢在弦上有一触即发之势,形势十分紧张。12月15日何应钦电令:“着你部昼夜兼程,火速向陕西凤翔集结讨逆。”杨接电后,向马辞别,当日从武威出发,经靖远过黄河,直奔陕西凤翔,一场虚惊,顿时烟消云散。
  杨的部队到达凤翔时,西路“讨逆”军总司令朱绍良的总部,已在凤翔成立多日。杨部编入战斗序列,负责总部卫戍任务。
  37再驻兰州身兼多职1937年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实现了国共合作。杨德亮的西北补充旅,奉命调来甘肃定西、榆中一带训练。同年夏第二次调驻兰州东教场接管了城防。卢沟桥抗日战争爆发后,朱绍良任第八战区司令长官兼甘肃省主席。这年11月西北补充旅扩为一九一师,杨升任少将师长,师部驻在兰州市中心。接着杨兼任了甘肃省保安处长(该处设在省府后花园内)。同年冬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国民党在后方大量征兵,在甘肃省成立了二十六补充兵训练处(该处设在省政府东侧院内),杨德亮又兼任处长。当年接收新兵十个团,分驻陇东、陇南各县。1938年春,沦陷区的抗日救国团体、进步人士、爱国青年纷纺流亡到兰州大后方宣传抗日,寻觅工作杨德亮热情接待,适当安置。
  1938年夏,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西安设立中央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在兰州东教场设立军官学校第十五期第三总队,招收学生五百人,杨德亮兼任总队长。他每天早晨到军校参加早操,讲话,内容从 “四维八德”、“孔孟之道”、“修身治国平天下” 到“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国的死敌”,“挽救危亡、匹夫有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等思想教育学员。1939年春,又招收第十六期五百名,绝大部分是甘肃籍的青年学生,这为扩编四十二军,培训了大批下级军官。
  1938年冬,武汉三镇失守,国民党中央政府迁都重庆,亲日派散布“亡国论”。在中共全民抗战. 的主张下,西北抗日宣传团,由国民党陇海铁路专员王月波(回族)为团长,率名演员白杨(回族) 等进步人士到兰州宣传全面抗战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杨德亮积极配合,组织成立了兰州市“回教救国促进会”,吸收回族上层人士参加,杨自任理事长。派军警维持剧场秩序,官兵观看演出节目,有的宣传团人员被吸收到师政治部工作。他又捐助 “回教救国促进会”法币五佰元,办回民小学一所, 并支持在小西湖成立了兰州西北中学,宣传团员马德礼(回)任校长。其间,中共地下党人杨希珍、吴鸿宾多次到一九一师师部和杨德亮接触,联系抗日宣传活动。
  杨德亮在政治上虽然反对共产主义,但他主张抗日。在当时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政治形势下,他顺应抗日潮流,团结兰州市各界上层人士,积极参加抗日宣传,动员群众参加抗战,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他虽身兼多职,而工作谨慎勤劳,对部属赏罚严明,所管单位工作秩序井然,军民关系融洽。
  1939年春,甘肃地方宗教人士,给他赠送,万民伞”,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就此事还通报嘉奖。
  进军额济纳旗肃清日本间谍1938年春,日本间谍人员通过蒙奸,秘密从绥西来到额济纳旗(额里子河),并和蒙王塔旺嘉布勾结,修筑飞机场,妄想进一步侵略河西走廊,切断甘新公路,动摇大后方,迫使国民党投降。额旗当时属宁(夏)马(马鸿逵)辖区,位于张掖、酒泉北部,地处甘、宁、新三省和外蒙交界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当时河西走廊又是青(海)马(马步芳) 军事势力范围。日本间谍在额旗秘密活动,建立军事基地,宁、青二马均采取观望态度。国民党蒋介石为了控制额旗这一军事战略据点,保全苏联援助国民党抗日国际交通补给线,稳住二马地方势力,命令杨德亮派兵镇守额旗。杨派所属一九一师五七二团夏禹卿团长,率三个营乘汽车日夜兼程到额里子河,捉拿日本间谍。日谍、蒙奸共三十多人,飞机一架,汽车两辆,在额旗征集牧民修筑飞机场。当夏团到达时,多数日伪间谍已乘飞机、汽车逃跑,而分散在各地的十七名日本间谍人员全部被活捉,当即用汽车押送到兰州,交八战区司令部管押审讯。
  为了政治上稳住额旗蒙王塔旺嘉布,1938年秋,杨德亮亲到额济纳旗视察,受到塔旺嘉布的热情招待。在额旗住了一周时间,除了召集军事会议,布置防务,搞好民族关系外,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与塔旺嘉布的私人交谈中。他发现塔旺嘉布为人忠厚,无政治主张,主要是受了蒙奸的威胁影响。他向蒙王晓以大义,谈吉论今,以成吉思汗、忽必烈、史可法、郑成功等历史英雄人物感召塔旺嘉布的民族爱国精神,历诉日寇对中国各民族野蛮侵略压迫的罪行和独吞中国、掠夺中国资源、侵略西北的野心。指出当亡国奴是走向民族灭亡,叛变中国是民族败类,没有好下场,将遗臭万年。分析中国抗日已得到英、美、法、苏等国家援助,我国抗战一定胜利,日本侵略中国激起世界各国的反对,最后必然失败。经过几昼夜的倾心交谈,消除了塔旺嘉布“恐日”、“亲日”的错误思想,提高了民族自尊心。表示认罪悔过,不再做民族分裂,背叛祖国,出卖领土的勾当。塔旺嘉布为了表示忠于国民党政府的决心,遂向杨提出要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十岁)拜给杨做于儿子,与杨德亮结为干亲家。杨为了国事,尊重蒙族习惯,当即允诺。离别前塔旺嘉布邀集贵族、僧侣隆重举行结亲礼仪,热情款待杨部驻军。杨邀请蒙王到兰州游玩。
  塔旺嘉布与杨德亮结亲的用意,主要是表示悔过自新;其次是为了投靠一个中央嫡系将官作为靠山以巩固自己的小天地——额旗。杨德亮为了根绝这个蒙王的叛心,用一个十岁的孩童作为纽带,政治上可以把这个蒙王置于国民党中央的控制和监视之下。杨当时自认为这是极其微妙的政治手段,为国民党效忠而感到自慰,然而却遭到国民党内亲日派的忌妒,反问下罪来。
  1939年春,塔旺嘉布夫人儿子一行来到兰州,吃住都在杨德亮家里。杨并陪伴游览了兰州五泉山等名胜古迹,观看了东教场驻军,以示军威。先后在兰州住留二十多夭。杨与蒙王拜干亲和塔旺嘉布到兰州观光一事,被军统特务汇报到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何应钦和胡宗南来电指责:“该师长身为国家将帅,竟与蒙王结义拜亲,有辱党纪军法,着令检查汇报。”杨接电后,气愤万分,当即分别电复解释说:“我与蒙王结义拜亲,是为了保全疆土完整,根治民族分裂后患,使蒙王效忠党国不为日寇所利用,别无他意,请中央放心。”此电回复后,风波始平息,杨部镇守额旗,政局稳定。1940年额旗五七二团扩编为十八旅,直至1944年撤离额旗移住新疆。
  指挥兰州防空1938年初,河西走廊修筑甘新公路,接运苏联援助抗战物资,甘肃兰州成了抗日后方的国际交通要道。日本侵略者除派蒙奸、汉奸、日本间谍潜入西北各地秘密进行间谍活动外,同年2月20日日本侵略军空军出动轰炸机十八架,对宁夏中卫县和兰州市空袭,炸死炸伤无辜群众多人。为此甘肃兰州防空司令部在五泉山上成立,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兼任防空司令,杨德亮兼任防空副司令(专职)。杨到职后首先命令各专区、县、市,成立防空防护团体,各团设团员若干人,其任务是负责发出空袭警报、避难、灯火管制、消防、肪毒、救护等工作。并印制 《防空常识》分发各地,张贴大街小巷,同时,发动民众和机关单位、部队在五泉山和白塔山上,挖筑防空壕、洞,政府、军事机关修建地下防空设施,收藏公文档案。在敌机经过的各县村镇,设立防空哨所,架设联络电话专线,举行防空大演习,一旦发生空袭,杨立即到防空司令部,亲自收听情报,分析判断敌机动向和目标,指挥防空。
  当时在兰州配备高射炮一个连,苏式高射炮四门,探照灯四座。在白塔山、四墩坪各设一个阵地,配备高射炮一门、探照灯一座,主要保护兰州铁桥和市区。飞机场外围,设两个阵地,各配备高射炮一门、探照灯一座,为兰州防空和空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38年春,苏联派来一个空军旅,配备各种飞机. 数十架,在兰州拱星墩筑飞机场,作为空军基地。杨部一九一师担任机场和市郊警戒任务。苏联空军人员,住在省府励志社和东教场路招待所,配合中国空军多次在兰州上空和敌机展开激烈的空战,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39年12月敌轰炸机48架,夜袭兰州。目标是飞机场、黄河铁桥和市区。苏联驱逐机、战斗机英勇顽强的迎战,在敌轰炸机群中上下翻腾、冲击,破坏敌机队形,击落敌机八架,活抓日本飞行员五人,收尸体两具。击落的敌机残骸运往兰州中山林展览,群众目睹,人心大快。在空战中先后击落敌机二十多架,使敌机不敢在兰州上空任意盘旋,寻觅轰炸目标,只有盲目投弹后仓皇逃遁。苏联空军人员为支援中国抗战,献出宝贵生命者一百多人。在多次轰炸兰州的空战中,敌机虽投下炸弹、燃烧弹数百枚,但由于苏联空军勇敢作战,地空配合默契,均未击中要害。仅炸毁兰州城郊房屋数十间,市内电讯交通中断,市民伤亡数十人,西关内商场发生大火。
  杨德亮指挥兰州防空,措施得力,受到了朱绍良的嘉奖。胡宗南亦来电慰问。
  1939年9月,欧洲德寇侵袭波兰,接着英、法、美、苏先后对德、日、意宣战,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久苏联空军撤回,此后兰州再无空袭。
  扩编四十二军1939年春,广州沦陷后,日寇诱降国民党。汪精卫叛国,落介石实行“对日妥协,对内反共”的政策,秘密颁布《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积极准备反共军事活动。同年11月将杨德亮的一九一师和在甘肃省的第二十六补充兵训练处所属十个团合并,扩编为陆军第四十二军,杨升任为中将军长,军部住在兰州东教场。所属一九一师(师长吴允周),调往宁夏中卫县,接替宁马防务。四十八师(师长罗列) 移住兰州,接替一九一师防务。预备第七师(师长严明)驻静宁及西海固一带。驻在额旗的五七二团扩编为新编第十八旅,调军参谋长徐汝诚为少将旅长,移往酒泉及额旗。
  任用吴鸿宾放走杨希珍1939年12月杨德亮任命吴鸿宾为军部中校秘45书。吴系甘肃天水市人,回族,北京大学毕业。1938年冬,与杨曾在兰州回教救国促进会有过接触。吴沉默寡言,举止文雅,一派学者风度。当时为杨撰写上呈文稿及私人应酬函件,到职不久 (40年春),他曾给杨写过一份建议书,大意是: “要求提高政工人员的待遇,加强部队的抗日宣传和爱国教育,严格部队军风纪,提高官兵政治觉悟,搞好军民关系”云云。1941年军部移驻平凉 后,有一天杨突然对我(李敬宝)说:“吴鸿宾是共产党,你们机要室人员,不能和他接触。”以后不久就派吴到平凉力行中学任教,继又代理该校校长。1943年冬,吴才脱离四十二军他往。解放后吴曾任兰州市长。
  1941年冬,四十二军驻平凉时,八战区长官朱绍良曾给杨发过一个密电:“兰州青年学生杨希珍,走向陕北,投靠共产党,着该军长在平凉堵捉送部。”接电后杨希珍果然到了平凉,并到军部着望杨德亮,杨在兰州曾经常与之接触,关系也好,遂把他放走,复电朱绍良说:“杨希珍未曾过平。”检阅部队联络宁马1940年2月,杨德亮率领军部参谋人员,乘汽车经靖远县到中卫检阅一九一师驻防部队,重览 “塞上江南”风光,专程到银川拜访马鸿逵,研究共同防务,联络情谊。随行者有军部参谋长徐汝诚,四十八师师长罗列,预备第七师师长严明及随从人员。当天下午五点,汽车到达南门外谢家寨时,马鸿逵已率领宁夏的军政要员在谢家寨等候迎接。当晚,马鸿逵设宴招待杨德亮一行,并秘密进行防务会谈。次日请杨德亮一行到银川检阅了宁马部队,马当场向杨诉苦说:“部队装备太差,都是些淘汰武器,数量不够,一切都不如中央军。请杨军长向朱司令长官汇报建议,多给我们补充装备” 等语。杨在马的陪同下,到银川清真寺礼拜,会见了宁夏伊斯兰教人士。离开银川时马送给杨德亮贺兰石砚、栽绒毛毯、二毛皮筒等物多件,杨分赠给随从人员。
  杨德亮一行离开宁夏后,取道固原、平凉沿西兰公路对所属部队检阅之后,回到兰州。
  驻防陇东封锁陕甘宁边区1940年3月,四十二军奉命调驻陇东,沿西兰公路一带,军部移驻平凉杨家花园。所属部一九一师从宁夏中卫移驻甘肃固原县黑城子,时部驻祁家堡。数月后,该师移驻庆阳。所属部队分驻正宁、宁县、泾川一带,师部驻西峰镇,后接替了九十七师韩锡侯部的防务。韩部移驻固原,亦归杨德亮指挥。
  预七师师部驻静宁,部队分驻隆德、西吉、庄浪一带,保护西兰公路,四十八师仍驻防兰州。这次移防的目的,是为了增强陇东防务,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封锁。在防区构筑碉堡工事,增设岗哨,严密封锁,盘查行人,一切物资不许通过。一九一师接防后,曾发生个别冲突事件。当时杨德亮为保存自己军事力量免受损失,告诫部队尽量避免冲突,不让事态扩大。所以对峙两年多时间,未发生重大军事冲突。
  1940年冬,胡宗南曾到平凉检阅四十二军,部署防务计划。曾令四十二军参谋长余辉庭写过一份 《防御共军作战计划》,因不顺乎杨的心意,以 “工作能力不能胜任”呈报胡宗南撤换,调朱侠为四十二军参谋长。
  部队进驻平凉后,正值抗战处于低潮,青年学生,苦无出路,纷纷奔赴延安,进入抗大学习。杨为阻止青年学生继续外流,将原一九一师及二十六补训处十个团的结余经费,提取十数万元设立力行中学,招收陇东各县青年学生,使其勿赴陕北。这笔结余经费,在国民党军队中,一般都归长官纳入私囊。而杨将此钱用来兴办学校,不管用意如何,总为地方造就了人才,这在当时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也是少有的。
  平息沙沟回民起义早在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西北大后方的驻军,以抗战为名,征兵征粮,贪官污吏,横行霸道。原甘肃省西海固沙沟的回民群众,生活本就极端贫困,因不堪忍受当地政府的残酷剥削和民族压迫,曾在1939年内,两次揭竿而起,提出“打倒欺回灭教的国民党政府”、“杀贪官、灭土豪,打富济贫”、“反蒋抗日寻找民族活路”等政治口号,遭到国民党八战区八十一军军长马鸿宾、九十七师师长韩锡侯等部“追剿”。甘肃省政府代表团,利用回族上层人士组织“宣抚慰问团”,欺骗瓦解、诱捕杀害了回民起义头目,从而激起当地回民群众的义愤,特别是参加过暴动的群众深感没有活路。
  1941年农历四月初八,原甘肃沙沟起义头目马国磷、马思义、马国番为反对国民党“以回制回” 血腥屠杀回民的反动政策,又在海原县白凿乡、大寨沟等处聚众起事,开展肃霸、除奸活动,杀死劣绅、保长、自卫队长等三十多人,占据山寨多处,群众从者达五千余人,准备进攻县城。海原县长孙宗濂,向八战区长官朱绍良和甘肃省政府主席谷正伦告急,朱令驻在陇东的四十二军杨德亮派兵“平乱”。杨坚持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指挥驻在静宁的预备第七师师长严明,驻在固原的九十七师师长韩锡侯,及驻在西峰镇的一九一师师长吴允周,派部“围剿”。在海原县的白崖山、稍竹林、石山,清水县的大麻子山、张家川,西吉县北沙沟,固原县的马东山等多处,回民起义军与四十二军所属预备第七师黄锄非团,一九一师郑俊团等发生激烈战斗,双方伤亡很大,黄锄非团的两个连被回民军歼灭。在追击中国民党反动军官惨无人道地用机枪扫杀逃难途中的无宴回民妇幼数十人,造成了 “官逼民反”不可收拾的局面。
  当回民军转移到固原东山接近陕甘边界时,朱绍良唯恐与八路军会合,电令杨德亮加强防务。杨自感“围剿”失败,改用安抚政策,进行政治瓦解,亲自派车接西吉马振武、马锡武、马继周、拜伟、郭南浦、达甫生等回民军政上层人士,齐集平凉,组成回教军政代表团到西吉沙沟,同马国磷、马思义、马国番谈判。当时马国磷对谈判抱有幻想,回民军内部意见分岐。平凉专员马继周,海原县长孙宗濂,趁机对马国磷的父亲马忠武、二哥马国瑗威胁株连家族,施加压力。马国磷在内外夹攻四面楚歇的困境中,自感势单力薄,思想动摇,致使军心涣散,从者多逃散回家。马国磷放下武器接受了安抚。当时协议,凡参加起拿放下武器者,由四十二军发给“良民证”,回家就业,既往不咎。马思义等人,看穿了国民党实行民族压迫的一贯政策,“安抚”即诈骗的本质,接受了两次定义失败的教训,坚决走彻底革命和民族解放的道路,率领回民起义军千余人,投奔八路军去了。
  这次沙沟回民暴动,杨德亮忠实地奉行了朱绍良、谷正伦的镇压政策。令其部团长郑俊、营长杨德祥,协助八嘏区处长拜伟将马国磷诱捕,押送兰州交八战区军法处杀害。杨自食其诺言,重蹈“以夷制夷”的覆辙,而迁罪于西海固沙沟回族人民,自感内疚。
  进驻河西走廊1938年,国民党为了争取国际援助,令驻在河西走廊的青海马家部队,以国防工程援助专款修筑甘新公路,年底筑成通车。苏联空军支援中国抗日,在兰州建立空军基地,苏联陆军也随之进入新疆内地。不少爱国青年和中共地下党人也到新疆宣传抗日,发动群众,组织救国团体,发起募捐购买飞机,支援抗战。
  1939年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南沿海港口、城市,河西走廊不仅地处甘、宁、青、新四省交界处,而且又是国际交通运输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当时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只有汽车,石油全靠进口。玉门油田是当时我国后方唯一可以开采的油矿,国民党为了控制河西走廊,开采玉门油矿,1941年蒋介石任命马步青为青海柴达木屯垦督办,命令所属骑兵第五军和马步康的一百师移驻青海。并派大批军统特务接管河西走廊地方行政、党团机关和交通电讯等要害部门。
  河西走廊是多民族杂居区,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保安、裕固、哈萨克等。特别是游牧在祁连山的哈萨克族,原定居新疆地区,被盛世才分化,部分哈萨克族部落被赶到甘、新边境的马鬃山、阿尔金山一带,因草原纠纷,与当地蒙古族不断发生冲突,影响着甘新公路国际交通线的安全。其他各民族也因受当地驻军(青马)无止境的征兵、征粮、征马、征工(筑路)残酷剥削和压迫,社会经济文化长期落后,群众生活十分贫困,民族隔阂严重,矛盾复杂。
  朱绍良为了控制河西走廊这一战略重地,1941年初成立了祁连山林警总队,辖两个团(相当旅) 装备捷克式轻重武器,任命周熙龙(浙江诸暨人,黄埔六期毕业)为少将总队长,进驻永登。1942年编一为新编第四师,和驻在额旗的新编十八旅徐汝诚部,南北呼应,迫使马步青、马步康部撤离河西走廊,移驻青海。
  1942年9月,杨德亮奉命从陇东全部调往河西走廊,接管武威以西沿甘新公路各县的防务,军部移住酒泉。一九一师从西峰镇移驻玉门,担任嘉峪关外三县防务。预备第七师从静宁移驻张掖,担任沿线防务。四十八师仍驻防兰州。住在永登的新编第四师周熙龙部,也归四十二军指挥。
  杨德亮来到河西走廊后,接受了 “官逼民反” 的教训,特别重视处理好民族关系。在酒泉首先召集地方党政首脑会议,掌握情况。并以回教徒的身份邀集各民族上层人士,座谈军政、军民关系,听取意见。向各界人士讲解:“本军驻防河西,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各民族的利益,解决民族纠纷,要求各民族团结,和睦相处,发展地方工农牧业,繁荣经济,支援抗战”等。并以丰盛的宴会,热情招待各族首领,从而消除了各民族上层人士的疑虑。1943年夏,发动酒泉党政机关、玉门油矿、商会企业等单位,筹集资金在酒泉郊区举办为期三天的物资交易和赛马大会,杨德亮亲自主持。会前给各族头目、各界代表、宗教人士发了请柬,邀请参加。这次赛马大会,规模很大,远在关外的哈萨克族、蒙古族、裕固族等群众,赶着牲畜,驮着帐篷、皮毛、山货,携老带幼,齐集酒泉观看盛会。酒泉古城,一时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既有经济贸易,又有赛马、叼羊、摔跤、歌舞等表演比赛。四十二军配合进行了步炮兵军事大演习,宣耀军威。杨德亮亲自给优胜者颁发奖品和锦旗。各族头人向杨敬献珍贵礼品或哈达,从而稳定了河西走廊的政治局势。
  杨在驻防酒泉期间特别重视整修古酒泉名胜,派了两个连队驻扎泉湖挖湖辟池,修环湖路,建置泉亭和东、西湖心亭,重建昭忠祠,纪念酒泉籍抗日阵亡将士,使泉湖焕然一新,取名“泉湖公园”。还重视植树造林,曾率部在酒泉泉湖公园和沿街马路植树造林。1943年冬季,酒泉天气特冷,燃料奇缺, 军民乱砍乱伐树木的事件时有发生。杨获悉后,深感不安,以酒泉警备司令的身份,召开了一次各机关会议。当即通过严禁军民砍伐树木的禁令,如有犯者,严加惩处。同时规定举报者有赏。当地居民深知杨司令秉性耿直,令出必行,因而伐木之风,顿时大敛。一日,突有一男孩看见其居所门前马路上的树被一匹马啃棹树皮,即到警备司令部报案,当即被值日官接受,立刻向杨请示。杨回答说:“ 这是取信于民的大好良机,将马头砍下挂在被啃的. 树上。”当马头被砍下挂在被啃的树枝上时,祁连山林木管理所,正走失一匹马,到处寻找。终于我到挂马头的树前,发现正是该所走失的马匹。该所所长乃赴警备司令部要求杨司令赔偿。杨接见了该所所长,劈头就问:“召开各机关首长联席会议的目的就是为贵所保护林木。如今保护树木机关的马匹毁坏林木,就说明贵机关不重视自己的职责,玩忽法令。本来马犯法杀其主人才对。两相权衡,取其轻,我只有下令杀马,以儆玩忽,免再傚尤。” 该所所长被杨指责后,只好唯唯而退。此后,不仅伐树毁林之事不再发生,就连地方治安也大有好转。
  在酒泉期间,他的父母先后去世,在酒泉教民的帮助下,将父母埋葬在酒泉东关东南隅的田间,人称“杨家坟”。杨德亮也以酒泉为其第二故乡,並令其六弟德旺在酒泉守坟。
  “机智”解决武威要案1944年,四十二军由酒泉移防凉州(武威) 后,杨依例任当地最高军事首长,兼武威警备司令,负责维护地方治安。
  一天,甘肃缉私处武威缉查所忽接重庆来电: “南京汪伪组织,密派间谍,携有电台,由包绥潜赴河西,近期抵凉,希即严防。”电到后不久,适有宁夏商驼百余峰,运棉花等大批货物抵凉州,分住东关三家马家客栈。查缉所为了严查汪伪间谍,分三组前往三家商栈查验手续,警察局及保甲长参与进行。检查结果,未发现电台,却发现了四大块大烟土,每块三十斤,共计一百二十斤。据押货人声称:“原货主是宁夏马主席,交货处是青海马主席。”按当时宁、青两省,虽也宣布禁烟,实际上大烟土反而成为无税的商品,仍然黑市流行。押运人员当时提到了两位马主席的大名,固然有吓唬查缉员的用意,但一次就运来120斤的黑货,自然不是普通小商人所为,如要查办,会引起三省的不和。
  正当两难之际,查缉所门外,突传小汽车喇叭声响,当时凉州坐小汽车的.仅杨德亮一人。查缉人员立即出门迎接,杨下车,急步走来。开口就说: “东关马家客栈,要和贵所生事,你知道不知道? ”查缉所长李郁塘回答说:“我们已经知道。” “你知道就好,此事非常严重,他们要以命案来冲淡烟案。现在来了几十个人,横刀怒目,誓守烟土,决不让缉走。如贵所硬缉,他们就要拼命,这样一来双方就有伤亡,不知贵所如何处理?此事处理失当,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李郁塘就将查缉所查缉没有结果,放又放不得的苦衷,向杨表明。杨得知此情,就接着说:“只要贵所不加过问,一切后果我来负责。”他说罢即刻告辞。李当即指派陆组长搭杨的小车,赶赴现场将查缉员与武装税警全部撤回,以配合杨的行动。
  杨乘车赶到现场,以警备司令的身份,当着在场的人大声说:“那四块烟土,根本不是真货,查缉所要查的是走私、漏税的货物,假黑货他们还会过问吗?你们还不穿上衣服,去清真寺做‘主麻’谁再动刀弄棒,我就以扰乱治安之罪,军法从事。”这一场眼看演成人命的大案,在杨的呵斥下结束了。此事过后不久,传抵兰州,谷主席为了维护他的声誉,曾派专人前往调查,只是走了个过场。事后曾向甘肃省国民党元老田昆山,暗赞杨德亮的机智与负责精神,给他解决了一件棘手事件,也保持了甘、青、宁三省当局的体面与感情。
  进入新疆丢掉军权盛世才,是个极其残暴的封建军阀,割据新疆数十年,杀人不计其数,新疆各族人民恨之入骨。国民党为控制新疆,1943年元月在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的时候,命令嫡系四十二军杨德亮把所属新编第十八旅,从额济纳旗、酒泉运送到迪化(乌鲁木齐)的门户军事重镇奇台县。这把尖刀,伸到新疆腹地,打开了新疆的大门。军统特务随之进入新疆,美国陈纳德的飞机,开辟了重庆、西安、兰州、迪化民航班机,控制了陆空交通线。四十二军装备了美式炮兵营和运载装甲车,做好了入疆的一切准备。
  1945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以盛世才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头衔(按:一说是调任农林部长),朱绍良多次亲赴新疆和盛世才进行政治交易,但盛始终不甘心让出自己的封建王国。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朱绍良刻不容缓地一面集结大批兵力摆在入疆门口,做好入新准备,一面利用军统特务,经过严密计划,采用孤注一掷办法,强制盛世才离疆。据说: 朱最后一次入疆促驾,盛世才陪同到机场送行,话别后朱登上飞机,突然又到机门口招手呼唤盛到机前有要事相告,盛未加提防,走到机前被特务顺手架上飞机飞离迪化到达兰川,随后又护送到重庆。
  1945年秋,国民党中央政府让朱绍良兼任新疆省政府主席。杨德亮奉命率四十二军全军进入新疆,八战区调来美式装备的汽二、汽四两个汽车兵团,把军直属部队由武威运送到南疆政治军事中心阿克苏。所属一九一师运送到喀什、于田、和田一带,预备第七师运送到库车一带。继续增调新一军(按:一说为谢义锋新二军。)和骑五军,分驻北疆地区。
  阿克苏、喀什接近苏联边界,处于国防前线,双方前哨阵地相距数十里,这里民族关系相当复杂,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以维吾尔族为主,还有乌兹别克、塔吉克、吉尔吉斯、俄罗斯等民族。在八年抗日时期,中苏在这里贸易交往,这些民族中的上层人士和苏联中亚的居民,有着民族血缘关系,有的并有秘密的政治交往。苏联情报和贸易人员,也常在这里活动。当时苏联在迪化设有领事馆,国民党派有外交人员和苏联打交道。杨德亮在兰州担任防空司令时,曾和苏联空军人员接触,那时是国共合作,公开接受苏联国际援助,团结抗日。此时,抗战胜利,苏军撤离,国民党投靠美国,国际国内政治形势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杨德亮深受朱绍良的提携,率大军进入新疆,认为新疆的大门是国民党依靠美国的交援打开的,因此他忠实地执行着蒋介石“依靠美国,控制新疆,防苏反共,统一全国”的路线。战后美苏两大阵营和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此刻也反映在新疆地区。美蒋特务,在新疆进行反共活动,逮捕迫害各族爱国民主人士和共产党人。
  1946年春,第八战区撒销改为西北行营,朱绍良调任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派张治中将军担任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他到任后,在兰州公开发表演说:“中国经过长期内战和八年抗日,已经民穷财尽。虽然抗日胜利,但经济文化落后于时代近二百年,人民需要和平环境休养生息,进行经济建设。”他主张国共两党继续合作,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一一苏联,为实现国内和平和维持世界和平而努力奋斗。他到新疆时受中共周恩来代表的重托,把被盛世才管押在迪化监狱的130余名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营救出来,得以返回延安。当时他还担任国民党代表,忙于军事调处和政治协商活动,为实现国内和平而奔走。西北行营的日常工作,由副主任陶峙岳主持。1946年10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破坏政治协商,依靠美国的军事援助,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国内形势恶化。 1947年秋,人民解放军粉碎了蒋介石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国内反独裁政治和反美爱国民族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日益高涨。国民党内部的爱国民主派,积极参加反蒋活动,支持全国蓬勃兴起的爱国民主运动。张治中为了影响杨德亮走向光明,发扬黄埔革命精神,从迪化发电报绐阿克苏的杨德亮说:“该军处于国防前线,国际事务复杂,应秉承总理(孙中山)遗训,顺应世界潮流,并遵守国际协定,审慎处理国际国内一切政治事务,为实现世界和平和停止内内做出贡献。”杨接电后,亲自回电:“我非苏联中山大学毕业,信奉总理遗训《三民主义》,克尽军人保疆卫国夭职,不负党国重托。”不久西北长官公署发来调令:“四十二军军长杨德亮调升西北长官公署参谋长。军长遗缺由西北长官公署政治部主任赵锡光接替。”重掌军权走向末路杨德亮在西北,苦心经营,一帆风顺,由团长升任军长,一直担任军事要职。进入南疆这个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地区,自感是发挥才能最理想的境地,满腔热忱欲为“党国”效命,万没想到竟丢掉军权。他个性很强,接到调令,未等新任军长赵锡光到职接替,就先离开部队和新疆。
  1947年9月杨德亮调到兰州西北长官公署任参谋长后,自感和张治中政见不和,明升暗降,心情苦闷,不多管事。1948年7月请假到西安投奔胡宗南,胡派他到咸阳任十八绥靖区代理司令官。同年12月调任十七军军长,重掌军权,指挥阻止解放军进军关中,又踏上了反人民的歧途。十七军因不是杨的基本队伍,底子不清,指挥失灵。随着国民党的全局军事失利,1949年3月,杨又兼任西安警备司令,为胡宗南收拾残局。
  1949年春,华北解放战争胜利结束后,4月下旬解放军百万雄师渡长江,西北解放战争也揭开序幕。陕西关中平原无险可守,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于5月初逼近西安。胡宗南南逃,杨德亮的十七军城防部队,奉令担任胡宗南兵团撤退的掩护任务。1949年5月19日,十七军所属一一四师警卫营撤离西安时起义投诚,影响该军官兵军心,杨德亮未待解放军进攻西安,就于5月21日将防务和社会治安交给地方保安团接管,率军部警卫营撤出西安城,连同郊区掩护部队第十二师及第七师,突破重围,经子午口过秦岭退到陕南。
  当时胡宗南欲派杨德亮回到新疆(此时张治中已到北京),担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妄想联合二马,困守西北,负隅顽抗。但杨德亮看到国民党大势已去,蒋家王朝已彻底垮台,西南、西北也难保全,,就借病请假离开了十七军到成都住院。1949年7月下旬,国民党又调升杨德亮为第七兵团副司令官,十七军军长遗缺由副军长周文韬接替。杨德亮深感自己的命运拴在蒋氏王朝的战车上已经走向末路,心情十分懊丧,决心趁机摆脱戎马生活,住在成都医院养病,未到第七兵团任职。同年10月中旬,国民党国防部给杨德亮送来四张飞机票,但因其家属仍留在甘肃酒泉(按:其时杨德亮之妻,已由其五弟杨德祥送返昆明),只带四弟杨德贵及其家属飞往台湾。
  注:本文为李敬宝、苏复涛撰,李正科补充搜集整理。李敬宝原为国民党四十二军机要室主任,苏复涛原为该军军需处股长。李正科系酒泉行署民族宗教处副处长。
  夜宿酒泉飞机场招待室纪闻董必武在昔称绝塞, 石油多始掘, 岂地爱其宝? 自当家作主,将为工业区。煤铁富无虞。缘人迷了途。荒地变膏腴。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文史資料突出了亲历、亲见、亲闻的特征,或以史料性见长,或以趣味性取胜;或状写历史陈迹,发思古之幽情;或描摹风情民俗,究文化之渊源;或见景生情,赞山川之壮美;或睹物思人,话世事之沧桑。文笔或典雅隽永,或平易拙朴,从不同的视角,对我区人文景观、历史事件、逸闻趣事等作了全方位的展示,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姿的历史人文画廊。入书的部分稿件,或被国家有关专业学会列为专题研究,或被有关报刊转载,很多史料成为城乡中小学、企事业单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区情教育的乡土教材,还有部分史料为地方志编纂、文化旅游景点建设以及党政机关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本辑包括:政治军事、人物轶事、社会历史、文教卫生、民俗辑粹。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敬宝
责任者
苏复涛
责任者
李正科
责任者
杨德亮
相关人物
李敬宝
相关人物
苏复涛
相关人物
郭南甫
相关人物
王月波
相关人物
马云山
相关人物
马振
相关人物
崔公甫
相关人物
孙中山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朱绍良
相关人物
吴佩孚
相关人物
孙蔚如
相关人物
马福祥
相关人物
胡宗南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北京大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云南省
相关地名
昭通市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甘肃
相关地名
陕西
相关地名
重庆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