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图书馆
金华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金华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0条
析出资源
10条
知识出处
全部
蘭江三家禮解鈔
检索条件
与 “張元吉” 相关
共 10 条
1
/
1
1
補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蘭江三家禮解鈔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主要讲述了礼的重要性以及圣人如何通过制定礼来治理国家。其中,礼有“仁”和“义”之分,但两者并无高下之分。仁是礼的根本,义是礼的节文。只有明智的人才能根据情况的不同而加以权衡,以礼来约束仁义,并加以推行。
2
曲禮五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蘭江三家禮解鈔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文字讲述了人的行为准则,强调了谦虚、有度、谨慎、尊重老者的态度。其中提到,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满足,快乐不可过度。敬之反为傲,情之动为欲,志满则溢,乐极则反。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操几杖以从非谓长者所无也,执弟子之役其...
3
王制三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蘭江三家禮解鈔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字讲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有功德于民的人给予奖励,包括加地进律,即根据功德大小在土地分配上给予奖励。君子和庶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好德之士不能失职,孝敬之老不能徒食。方千里者作为一方的标准,百里者百作为田地的计算单位。
4
月令一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蘭江三家禮解鈔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字讲述了蟋蟀和鹰的学习行为。蟋蟀在凉风未至时就开始鸣叫,这是因为它们能感知到凉气的微弱变化;而鹰在杀气未肃之前就开始猛飞,这是因为它们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5
少儀一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蘭江三家禮解鈔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字讲的是与人交往的态度,其中提到“不窥竨”,即不东张西望,不嬉皮笑脸,不念旧故,不轻言戏谑。这些行为都是与人交往时应该注意的细节。
6
樂記五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蘭江三家禮解鈔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内容讨论了天地、礼乐、动静的关系。天地有高低贵贱之分,礼乐也有差异。礼乐是天地之间的表现,也是人类社会的规范。天地之间的运动产生了万物,而礼乐则调和了人类社会。
7
祭義四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蘭江三家禮解鈔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字讲述了孝、弟、仁、义的道理,认为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仁以事亲为根本,义以从兄为顺序。孝弟是王霸之业的根本。同时,还讲述了“致反始”、“致鬼神”的含义,以及天子巡狩、诸侯待于竟的礼仪。
8
哀公問一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蘭江三家禮解鈔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讲述了礼的重要性,认为物耻可以振,国耻可以兴,为政先礼,礼是政治的根本。同时,还讲述了鲁国微弱,哀公想要振兴国家而不知道礼的重要性,所以孔子以此告诉他。
9
孔子閒居一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蘭江三家禮解鈔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讲述了嵩山之高,象征着文武之德和三代之王。其中提到“清明在躬,气志如神,耆欲将至,有开必先”等诗句,表达了天降时雨、山川出云的景象。同时也提到了周之翰及四方于宣等词语,描述了周朝的疆域和政治格局。
10
表記四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蘭江三家禮解鈔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字是孔子对三代之治的看法。孔子认为三代之治各有优劣,但至德之道不再出现。他批评了夏商周三代的治理方式,认为它们各有弊端。夏代过于重视形式,商代过于远离物质利益,周代过于繁琐的礼仪和利益巧取。因此,孔子呼吁人们反思三代之治的缺陷,追求至德...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