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崇仁县” 相关
共 1187 条 14 / 80
196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执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相结合流通体制,商业企业扩大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调动广大商业干部职工积极性,市场活跃,商业繁荣,开创商业最好时期。
197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49年7月至1950年,临川县在温家圳设贸易推销组,各县均在城关镇成立国营商店或贸易推销组。1958年年初,国营商业机构实行“国企合一”,各县(市)专业经营公司分别改称经理部或批发部(组)。
198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80年,抚州市直属经营机构有7个专业公司和肉联厂、食品厂、饮料厂。临川县直属经营机构除医药公司划归县经委代管外,余为8大公司、51个批发企业、7个食品经营处及县以下32个食品站。
199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商会域内商会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临川县城商会,此后至民国33年(1944),各县相继成立商会。商会名义上代表工商界利益,实际是维护大商户利益。理事、监事特别是理事长、会长,均属商界“寡头”,欺行霸市,利用职权,谋取本商号私利...
200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商会改组,各县先后成立工商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20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54年,各县(镇)对私营、个体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政策,首先对经营棉布私营商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02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种经济成分的饮食服务业蓬勃发展,尤其是个体门店(摊点)发展速度迅猛。
20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域内饮食业由恢复走向发展。各县(市)对原有私营餐馆、酒楼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或合作经营,并保留少数私营饮食店。各级人民政府积极开办国营饮食店。1958年“人民公社化”造成市场物资供应紧缺,饮食业原材料得不到满足,不少...
20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私人开设客栈在抚州古已有之,大小规模不等,经营饭菜兼住宿。
20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前,域内挑担提箱流动理发匠颇多,亦有少量理发店坐等顾客上门。理发工具有手剃刀、手推剪、梳子、毛刷和人拉风扇等简单几种。民国35年(1946),广昌县倪世棠独资开设理发店始用“洋凳”“洋剪”“洋刀”。
206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州历代官府重视商品仓库建设,多以粮油盐商品仓库为主。清末民国初,临川、黎川、崇仁、乐安、宜黄等县城外来客商采购夏布、茶叶、苎麻、土布等产品,设邸舍、旅店、堆栈、货栈,前栈住人,后栈存货。新中国成立前夕,域内个体私营商户5118户,多为前店...
207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前,域内陆路交通阻塞,商品运输大都靠水运,辅之以木单轮、手推车或手提肩挑。新中国成立初,商品运输仍以小木船、竹筏为主,辅之人力、土车。60年代商品以水运为主,辅之汽车、拖拉机。80年代以公路汽车运输为主,辅之铁路中转。到90年代,...
208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鹰厦线途经域内资溪到福建;北有浙赣线途经东乡至沪杭;西有向乐线自乐安江边村经崇仁、临川、抚州市到南昌。计划经济时期,铁路成为全区进出口商品转运中心。抚州地区商业储运公司承担全区12县(市)商品中转、调拨任务,年平均吞吐量50万吨。1956年...
209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初期,军队用粮均由部队出具领条,向当地国家粮库支领。从1950年初起,改按军用粮票供应。军用粮票分“供给粮票”(无价)和“价购粮票”(有价)两种。
210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由地(专)、县(市)粮食局负责粮食征购和调运。1950年—1953年,粮食以计划调拨为主。为支援大城市和缺粮区,抚州专区在调粮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开展粮食调运红旗竞赛,仅1952年就调集大船千余只、竹筏297只参加运输。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