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535条
基础文献
2条
析出资源
251条
图表
282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屏南文史资料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
屏南文史资料
宁德市文化志1993...
屏南文化遗产
检索条件
与 “屏南” 相关
共 535 条
10
/
36
136
(五)乱弹戏班社习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清初以来,我县曾有30多个村庄办过乱弹戏班,其中有“初学班”与“招班”两种组织方法。
137
3、砌末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乱弹戏常用的道具有文房四宝、銮仪器仗、刀枪旗帜、公堂刑具、神佛祭品、布城以及水旗、车旗等。
138
舞台装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乱弹戏舞台装置早期很简陋,凭借庙台或戏台正中板壁上的“福禄寿喜”、“天官赐福”、“蝙蝠团寿”等画面为背景,将左、右两门题为“出将”、“入相”或“出风”、“入雅”,供演员上下场。
139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讲述了寿山乱弹戏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140
主要特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屏南
乱弹戏特征表现于以下几方面:保存原始的吹腔、梆子腔特色、表演的雅俗组合特征、与宗教民俗关系密切之特征。
141
(一)保存原始的吹腔、梆子腔特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乱弹戏的音乐唱腔保存原始的吹腔、梆子腔特色,是研究清代花部乱弹戏的标本。
142
(二)表演的雅俗组合特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乱弹戏的演出多将世俗生活中的笑话、诨语以及地方掌故穿插运用于科诨中,使演出呈现生动性。
143
(三)与宗教民俗关系密切之特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乱弹戏流行于民间,与民众世俗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给人以生活的真实感。
144
重要价值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屏南
乱弹戏历经四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仍能在深山中遗存,其历史、科学及文化价值体现于以下:音乐具有明快优美的审美价值、剧目具有雅俗共赏的审美价值、地方戏曲发展史的历史研究价值、文化交流和旅游开发的文化价值几方面。
145
(一)音乐具有明快优美的审美价值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屏南
乱弹音乐轻松明快、旋律优美,唱起来琅琅上口,易记、易学。
146
(二)剧目具有雅俗共赏的审美价值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乱弹剧目最受群众尤其是农村妇女喜爱的是家庭戏,如《双合缘》《龙凤配》等。
147
(三)地方戏曲发展史的历史研究价值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屏南
乱弹戏演出的流行过程中,根据当地社会的需求和观众的欣赏需求低量改变了窗同剧目,因此可见乱弹戏的戏曲文化积淀并印证对于地方戏曲发展史的历史研究价值。
148
(四)文化交流和旅游开发的文化价值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屏南
乱弹戏,作为福建目前仅存的剧种,在国内外之文化交流中具有珍稀地方剧种的比较与对外交流价值。而在
屏南
及福建地方旅游开发中,以地方特色文化展示给游客,既可以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也可以取悦观众。
149
第四节 杖头木偶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杖头木偶戏,原出于黄河流域,南宋时流传南方,因戏偶之头部与偶身为一根木棍连成一体,形如木杖而得名。南方杖头木偶较北方杖头戏偶小巧,且其杖用竹,偶头与一竹竿插入竹棍中,可作上下伸缩和左顾右盼表演,因形制略小,亦称小杖头木偶。
150
历史渊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杖头木偶于宋元时期由北方传入福建,在明代古田
屏南
一线就是木偶艺人活动记载。据清郑祖庚篡、朱景星修《侯官县乡土志·政绩录》记载:刘日升、字扶生,庐陵人。万历庚辰进士,选福州司理,摘发如神。……尝观篆古田,道逢负傀儡者,遽命传之,曰:“而,盗魁...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