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宁夏” 相关
共 52 条 3 / 4
31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正文
1940年2月,杨德亮率领军部参谋人员,乘汽车经靖远县到中卫检阅一九一师驻防部队,重览 “塞上江南”风光,专程到银川拜访马鸿逵,研究 共同防务,联络情谊。随行者有军部参谋长徐汝 诚,四十八师师长罗列,预备第七师师长严明及随 从人员。当天下午...
32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正文
部队分驻隆德、西吉、庄浪一带,保护西兰公路,四十八师仍驻防兰州。这次移防的目的,是为了增强陇东防务,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封锁。在防区构筑碉堡工事,增设岗哨,严密封锁,盘查行人,一切物资不许通过。一九一师接防后,曾发生个别冲突事件。当时杨德亮为保...
3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正文
1944年,四十二军由酒泉移防凉州(武威)后,杨依例任当地最高军事首长,兼武威警备司令,负责维护地方治安。甘肃缉私处武威缉查所忽接重庆来电: “南京汪伪组织,密派间谍,携有电台,由包绥潜赴河西,近期抵凉,希即严防。”电到后不久,适有宁夏商驼...
34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正文
张积德生于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回族。 其先祖世居酒泉城东关,祖父、父亲均以开皮坊维 生。积德幼年因家中生意萧条,无力供其读书,即 随其父在店中做生意。成年后,因其善于经营管 理,很快发家。民国初年兄弟几人在酒泉东关成立 了规模较大的...
35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正文
张积德的商业在抗战以前就有了很大发展,其 本人不仅在酒泉商界有较大声望,在新疆、兰州、 宁夏的商户及回民中也有一定影响。因此于民国二 十四年(1935年)被工商业者推选为酒泉县商会会长。任职期间除动员工商户认真纳税支援抗战外, 还利用开会和...
36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1949年8月26日,第一野战军攻克西北重镇兰州,打开了进军大西北的门户。我军强大的军事攻势威慑着河西和新疆之敌,迫使国民党军政要员迅速作出何去何从的抉择,从而加速了敌人营垒的分化,为起义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37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1969年8月至1974年底,是农建十一师的重要转折时期。中央决定改组农建十一师,划归兰州军区指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司令员由兰州军区司令员张达志同志兼任。政治委员由军区政委韩先楚同志兼任。原农建十一师改组为一...
38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继建国初期创建的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六十年代中叶创建的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之后,1968年以来,又创建了黑龙江、内蒙古、福建(包括海南岛)三大生产建设兵团。从祖国东北黑龙江、内蒙古到西北新疆; 东南到福建、海南岛一带,形成了长达17000...
39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讲述1930年土匪抢劫清水堡的情况
40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民国十九年(1930年)河西地区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张掖地区的灾情更为严重。西北的驻军大部东调,地方空虚。
41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十九兵站分监部设酒泉,配属河西总部指挥,担任整个河西守备部队的补给,并兼应新疆;而人事管理仍直属八补给区司令部。十九分监部所辖直配属部队,计有:直属监护连一个,另由河西总部拨给指挥使用的兵力一个连;直属汽车连一个,另由辎汽三团调拨使用的一个...
42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市博物馆是全市唯一的一家文物工作机构。其任务为:(1)收藏文物标本,研究并展出、宣传古代文明;(2)文物的管理检查;普查与维修保护;(3)文物考古与抢救。二十年来酒泉市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为保护抢救酒泉文物,宣传酒泉古代文化付出了艰辛的...
4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博物馆的展览:1.酒泉市历史文物展览;2.酒泉市人文地志展览;3.酒泉古代农业发展展览等。
44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同治十二年(1873年)四月底,马文禄欲夺回礼拜寺,挑健卒轮番猛攻4昼夜,均被官军击败,退入城中。七月初,左宗棠抵肃后,详细了解诸年战况,并亲临城下视察阵地,选择进攻道路,准备指挥破城。 八月二十一日,左宗棠增兵于城西、南、北三面,饬令官军...
45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作者回顾,1936年的春节前夕,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范长江来到酒泉,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深入西北考察,在《大公报》上公开如实的报道了西北的情况。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