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博士” 相关
共 16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刘尧夫(1146—1189年),字淳叟,抚州金溪人。年十七即为陆九渊等人弟子,曾师事陆氏三兄弟,为陆氏高弟。乾道五年入太学,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及第,历官国子正、太学博士、隆兴府通判。淳熙五年七月经吕祖谦引荐,入闽访朱熹,到崇安...
2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刘尧夫(1146—1189年),字淳叟,抚州金溪人。年十七即为陆九渊等人弟子,曾师事陆氏三兄弟,为陆氏高弟。乾道五年入太学,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及第,历官国子正、太学博士、隆兴府通判。淳熙五年七月经吕祖谦引荐,入闽访朱熹,到崇安...
3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许文蔚,字衡甫,号环山,徽州休宁人。年幼家贫,力勤苦学。淳熙三年受学于婺源,时朱熹归老家,与论陆子静顿悟之非。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余复榜进士出身,治《易》。为通州教授,改海陵丞。时有旨审察,因耻于干进,杜门不出六年。嘉定初始赴调,差...
4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杨万里(1125—1207年),字廷秀、庭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及第,调零陵尉。张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遂以诚斋名书房。隆兴初知奉新县,以荐为国子监博士。后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
5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黄裳(1146—1194年),字文叔,号兼山,隆庆府普城人。青年时拾遗还珠成美谈。与张栻门人陈概游。登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第,任巴州通江尉,后任兴元府录事参军。经四川制置使推荐,应召对论蜀兵民大计。光宗登基,迁升国子博士,进秘书...
6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沈有开(1134—1212年),字应先,常州无锡人。先后从张栻、吕祖谦、薛季宣、陈傅良游,也问学于朱熹,有书信往来。由处州教授累迁太学博士,与诸生讲学罢,杜门读书,不事请谒。淳熙十六年为太常博士,与朱熹、留正交情深厚,同年六月,谏劝右相留正...
7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罗点(1150—1194年),字春伯,号此庵,抚州崇仁人。登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第,授定海节度推官,受到漕运使赵汝愚的赏识,荐为太学博士。累迁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迁秘书郎兼皇太子宫小学教授。淳熙间曾致书与陆九渊论及朱熹与林栗论...
8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詹体仁也是朱熹的高足,淳熙十五年为太学博士,绍熙四年除太常少卿,长期生活在都城,在杭州录得歌谱,回老家浦城令乐工以俗乐谱《诗经》中的风、雅、颂篇章,教人音乐,又以笙管吹习古诗“二南”、“七月”之属,其歌调却只用太常谱,尚可听。后吹《文王》诗...
9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人称东莱先生,婺州金华(今浙江省金华市)人。少从福州林之奇、玉山汪应辰学,又曾从崇安胡宪游,故吕祖谦与朱子有同门之谊。隆兴间(1163—1164)举进士。历官太学博士、严州教授、秘书郎、国史院编修官、实...
10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绍兴进士。历官太常博士、太子侍读、秘书监、江东转运副使等职。诗与尤袤、陆游、范成大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在学术上,则以《易》学见长。早年从学于张浚,受其影响,力主抗金...
11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彭龟年(1142—1206),字子寿,号止堂,临江军清江(今江西省樟树市)人。性颖异,青年时,研读二程的著作,废寝忘食。曾从朱子、张栻问学质疑。 乾道五年(1169)举进士,历官宜春尉、安福丞、太学博士、国子监丞、吏部侍郎兼侍读等。议论忠鲠...
12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 时代: 不详
潘友端 潘友端,字端叔,婺州金华人,潘畤之子,潘友恭之兄。淳熙甲辰(1184)进士,历官太学博士。曾先后师从张栻、吕祖谦,淳熙十三年(1186)又与弟友恭一起从朱熹学(参“潘友恭”条)。《文集》卷三五《与刘子澄》书十一对其有如下评价:“潘德...
13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 时代: 不详
杨楫(1142—1213) 杨楫,字通老,人称悦堂先生,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历官司农寺簿、国子博士,后出任湖南提刑、江西运判,著有《悦堂文集》。 清全祖望据黄干《杨恭老敦义堂记》(勉斋集》卷十七)中所云“吾与通老从游于夫子之门二十年矣”,...
14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 时代: 不详
傅诚 傅诚,字至叔,兴化军仙游县(今属福建)人。淳熙二年(1175)进士,历官永福尉、太常博士。《宋元学案》卷六九、《道南源委》卷三等均列为朱子门人。 《文集》无书信往来,《语录》有其问疑两则。见载于卷一〇五,“傅至叔言:‘伊洛诸公文字,说...
15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 时代: 北宋
黄鉴,字唐卿,浦城人。少敏慧过人,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补桂阳(今湖南桂阳)监判官,升为国子监直讲。杨亿喜爱他的文词,收为弟子,由此知名。累官至太常博士,为国史院编修官,同修国史,国史修成,升为直集贤院,以母老通判苏州(今江苏苏州...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