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体仁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唯一号: 130830020210000210
人物姓名: 詹体仁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01/001
起始页: 0457.pdf
非亲属: 朱熹

传略

詹体仁也是朱熹的高足,淳熙十五年为太学博士,绍熙四年除太常少卿,长期生活在都城,在杭州录得歌谱,回老家浦城令乐工以俗乐谱《诗经》中的风、雅、颂篇章,教人音乐,又以笙管吹习古诗“二南”、“七月”之属,其歌调却只用太常谱,尚可听。后吹《文王》诗,则其声都不成模样。这是朱熹访詹体仁时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之后的感受。朱熹又说:“然亦只做得今乐,若古乐必不恁地美。人听他在行在录得谱子。大凡压入音律,只以首尾二字,章首一字是某调,章尾即以某调终之。”朱熹列举数首后批评道:“元善理会事,都不要理会个是,只信口胡乱说,事事唤做曾经理会来。如宫、商、角、徵、羽,固是就喉、舌、唇、齿上分,他便道只此便了,元不知道喉、舌、唇、齿上亦各自有宫、商、角、徵、羽。何者?盖自有个疾徐高下。”《诗三百首》,既然分成风、雅、颂,名既不同,其声想亦各别,但詹体仁却没能区别对待,盲目套用,这与朱熹强调事事理会的格物致知的学问方法相去甚远,朱熹直接批评其下学工夫不足。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大教育教朱熹》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前半部分详细地讲述朱熹生平近五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之过程及受学者之资料,后半部分为朱熹教育思想之研究的若干片段之组合,兼论朱熹的教学教法与读书法。

阅读

相关专题

博士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