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刘德成” 相关
共 10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讲述1949年在酒泉县发生的大事记。
2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在三万四千多人口的酒泉城内仅有酒泉师范、国立肃州师范、国立河西中学三所中等学校,俗称“酒泉三校”。在酒泉教育史上享有声誉。
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为了唤起群众觉悟、用新的文艺形式向农民宣传党的土改政策,使他们团结在农会的周围,争取土地改革运动顺利进行和完全胜利。酒泉县人民政府责成县三科(文教科)从城市各中、小学抽调了三十六名教师组成了酒泉县教师业余文工团。
4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酒泉市各个小学的历史沿革。
5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国立河西中学解放前的概况,包括河西中学的创建过程、河西中学的规模、河西中学的机构设置、河西中学的教师阵容、河西中学的特点。
6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河西中学创建过程。
7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河西中学机构设置情况。
8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师范从创办起,重视对学生的爱国教育,以进步思想教育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由於学校面积狭小,教室少,每年只收一个班,不能满足全区青年求学之渴望。1943年起每年招收两个班,次年改为三年学制。1931年后由於军阀混战,压制进步思想,在学...
9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正文
1955年8月,县文教科从西大街小学抽调赵登魁老师负责,在县委各机关招收了一个高小班,有50余名学员。教室设在市区中心的鼓楼上,每天早上利用机关的学习时间,学习两小时文化。 1957年春天,酒泉地区的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由雷祖庙(今大众巷)...
10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教育
国立河西中学附属小学:原址酒泉城内西南隅石佛寺(今职业中学)北侧。一九三九年创立,并附设幼稚园,主任黎彦宜。一九四四年八月改名“酒泉县立河西实验小学”,校长杨进崇。一-九四六年复名“河西中学附属小学”,校长刘德成任职至解放。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