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临沭县政协” 相关
共 13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科技卷 | 类型: 正文
导沭工程,是解放战争期间遵照毛主席“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的指示,在1948年下半年淮海战役的隆隆炮声中勘查、测量,于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同一天正式开工的。当时是华东解放区最大的建设工程。所以,要恢复和发展苏北鲁南...
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1938年6月17日,在今临沐县大兴镇乡盐店官庄村(当时属郯城县第五区乐沙乡),发生了一起官兵屠杀大刀会众和无辜村民42人的大血案。制造这起血案的罪魁祸首就是国民党鄕城县县长兼保安团头目梁钟亭(绰号梁麻子)。
3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郑亦桥(1901—1977),名继玄,字亦桥,别名百堃,江苏省东海县南辰乡郑庄村人(1971年前属临沐县)。1938年7月参加革命,历任八路军一五师东进支队联络员、国民抗敌自卫军独立团团长、滨海军区参议室参议、华东军区高级参议室参议、山东省...
4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徐金六是临郯一带知识界中有名望的人,一生勤学,博览群书,学以致用。他从17岁步入教书生涯,直至晚年参加革命,教书育人近50年。从临鄰到苏北都有他的学生。在旧社会,教书人没有地位,被贬称为“教书匠子”,且常受失业之苦。但徐老却乐此不疲,基本上...
5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1925年,在临沂县五区(今临沐县)苍山周围,岀现一支名为“红旗大刀会"(以下简称“红旗会”)的民众组织。先类似帮会,后聚啸于苍山,活动于苏鲁边界,极盛时达万人。为首者田思清、曹建德,系百里闻名的“草头王”。当时的官府对他们十分害怕,多次组...
6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临沭县,韩村镇大地主王鼒为其父王英标出大殡的事虽已逾百年,但在民间流传很广,其原因是这次大出殡诱发了一场大火,烧死400余人,造成了一次大惨案。
7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清道光年间,广大农民不满清廷统治,迭起造反。为维护封建政权,清政府指令各地绿营兵扩军,充实军力,以镇压农民起义军。咸丰年间,朱樊村贫民王绪岳为生活所迫,两次入伍官军。改名王得胜,取字捷三。其后,他参加了镇压太平军的多次战役和“平幅”、“灭捻...
8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闫丽天是个阴险毒辣、非常狡猾、遇人奸笑、肚里长牙的人物。
9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许兰笙,1905年出生于郯城县大哨村(现临沐县曹庄镇大哨村)一户地主家庭。他自幼上学,务过农,当过乡长,干过土匪行当。后来,他投靠日寇,干了汉奸,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物。
10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魔爪很快伸到了鲁南地区,临沂、郯城等地相继失陷。回族人民同各族人民一样,陷入水深火热之中。1938年4月,日军制造了残无人性的临沂大屠杀惨案,在罹难的3000名同胞中,有不少就是回族兄弟姐妹。敌占区的回民不堪蹂躏,有...
11
知识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文史资料工作是周恩来同志生前倡导的,也是各级政协大力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12
知识出处: 临沭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不详
陈兆永,青云乡广播站编辑,临沭县政协委员。
13
知识出处: 临沭文史资料第五辑 | 时代: 不详
刘徳全,男,白旄乡刘屯村人,临沭县工艺美术公司著名柳编设计员、全国劳动模范、县政协委员。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