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亦桥生平纪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9329
颗粒名称: 郑亦桥生平纪略
分类号: K825.2
页数: 6
页码: 274-279
摘要: 郑亦桥(1901—1977),名继玄,字亦桥,别名百堃,江苏省东海县南辰乡郑庄村人(1971年前属临沐县)。1938年7月参加革命,历任八路军一五师东进支队联络员、国民抗敌自卫军独立团团长、滨海军区参议室参议、华东军区高级参议室参议、山东省文协理事、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济南市博物馆副馆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第三和第四届委员。
关键词: 郑亦桥 生平纪略

内容

郑亦桥(1901—1977),名继玄,字亦桥,别名百堃,江苏省东海县南辰乡郑庄村人(1971年前属临沐县)。1938年7月参加革命,历任八路军一五师东进支队联络员、国民抗敌自卫军独立团团长、滨海军区参议室参议、华东军区高级参议室参议、山东省文协理事、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济南市博物馆副馆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第三和第四届委员。
  坎坷青春路救国意未已
  郑亦桥出身于书香世家,6岁入私塾受启蒙教育,13岁入其父郑德轩创办的大兴镇新式学堂读书,1918年考入山东省立临沂第五中学。毕业后,1923年升入济南私立美术专科学校深造。结业后进读上海美专,逾年因家给不足而退学。
  他生于清末,长在民国初年。目睹清末政治腐败的社会现实,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20年代初,军阀张宗昌盘踞山东,孙中山派岳西峰召集苏鲁豫一带的同盟会会员,扩大革命武装,在河南省组织起国民军第二军;并派李继才挥师进攻张宗昌。其时,郑亦桥刚由上海美专退学,即经人引荐,参加了驻鲁南的新编第四师,任宣传队副队长。李继才部“讨张”战役打响后,第四师也于1925年从临沂县卞庄(今苍山县城)发动起义,兵袭临沂城,打跑了张宗昌的爪牙——临沂镇守使翟文林。这次起义虽然很快就被军阀孙传芳派兵遏止,但威震临郯,也深深影响了郑亦桥。
  1926年7月,北伐军从广东出征,消息传来,北方的革命势力十分活跃。8月,一批革命者在徐州成立了地下的苏鲁边区办事处,为首的政治特派员冷相祐(共产党员)和军事特派员傅鹤亭,都是郑亦桥在临沂五中时的同学。他参加了办事处的工作,担任联络员。办公地点设在天华药房,以卖药为掩护,联络地方进步人士,组织力量,迎接北伐。但行动不到两个月,该办事处即被军阀察觉而被迫解散。
  1927年初。为迎接北伐,苏鲁义军建立。郑亦桥先任义军第二师卫队营营长,后任一团团副、联络处处长。该部归属北伐军东路指挥白崇禧麾下之后,奉命攻打临沂。当时驻临沂城的军阀方永昌,作困兽斗,顽固据守。义军攻城,久持不下。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以后,北伐主力军调回,郑亦桥任职的义军一团撤驻赣榆县沙河镇待命。延至旧历七月,部队解散。
  卞庄起义的失败、办事处的被迫解散、北伐战争的半途天折,这一连串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给予郑亦桥接二连三的打击,他愤慨不已,隐退回家,1929年与杨晓结婚。婚后不久,经王正甫举荐,夫妻同到赣榆县立欢墩埠完小任教。半年后,他又应聘去青口镇前宫完小当教员,后转任义诚中学美术教员。1931年,因他在《赣榆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针砭时弊的短文《一只鸡》,惹起了义诚中学校长吴若愚的不满,将其解聘回家。1932年,去大兴镇小学任教。1933年辞教从商,在大兴镇开起一家小杂货店,经营日用品,兼代销小学教科书,不久又添开中药铺。“七七”抗战爆发后,他毅然关闭了杂货店,把药铺无偿地赠给徐宝斋医师,离家外出寻求抗日道路。
  矢志救祖国统战尽劬劳
  1938年春,他赶到赣榆县城青口镇,找到平素交往甚密的国民党县长朱爱周,了解抗日局势。朱县长视野开阔,又富有民族气节,积极主张抗日。郑亦桥欣感遇到了知己,在朱县长门下连住3个月,并协助朱做县内上层人士的工作,经常舌战亡国论调。在他的热情感染下,朱爱周把县内主张抗战的刘宗萍、张树仁、陶均宴、陈俊卿等知名人物先后安排到县政府和县保安旅内任职,为迎击日寇作准备。
  1938年六七月间,身在赣榆城的郑亦桥得知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已到临沂西部,便辞别了朱爱周,化装西去投奔。他先到现苍山县车辆村朋友宋鲁泉家打听消息。一见老宋,他就急不可待地问:“东进支队在哪里?”老宋第二天就带他到了傅家涌泉,与东进支队负责人韩去非、贺健等见了面。韩、贺经与交谈后,委派他为联络员,先回家乡,做郯城、赣榆两县统战工作,团结和争取上层人士,迎接东进支队。
  他接受了韩、贺2位首长交给的任务,立刻赶回家,首先向父亲郑德轩介绍了会见情况,劝父亲利用在地方上的名望,也帮助共产党做些统战工作。然后他开始走访乡朋里友,做宣传舆论工作。没过几天,东进支队的政委韩去非、司令员贺健和工作人员王献亭三人秘密来到郑家,会见了郑氏父子,对共产党的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作了进一步解释和阐述,要郑亦桥再去青口做朱爱周的工作,以防其变卦。
  1939年旧历二月,东进支队进驻沐河西岸黄庙村。这段时间内,由于郑亦桥工作扎实,朱爱周已决心抗日。一天,朱派家侄朱明远和范叔平到郑家,请郑亦桥带他们去和东进支队接头。次日,郑领朱、范二人到黄庙,见到了韩政委。这次不平常的会见,一方是共产党员,一方是国民党县长的私人代表,在抗日战线上走到了一起(朱爱周于1940年在一次抗日战斗中牺牲)。
  1939年冬,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计划攻打青口。为了减少人员伤亡,教导二旅敌工科长符浩和统战科的樊复哉找到郑亦桥,要他通过关系安排一位同志潜入青口,绘制城内街道和军事布防图。这是一项风险很大的任务,郑亦桥二话没说,接受了送人任务。这张地图为后来部队攻城起到重要作用。
  在这段时间内,教导二旅政委符竹庭、敌工科长符浩、统战科长李奎元和樊复哉等同志,经常到郑家落脚,商谈工作。共产党人为抗日所表现出来的豁达大度,不仅感染了郑氏父子,也教育了临(沂)、郯(城)、赣(榆)方圆数百里的士绅名流,使他们在抗日时期大部分倾向共产党,比较开明。
  为了巩固新开辟的抗日根据地,壮大抗日力量。滨海军区教导二旅统战科的樊复哉、抗协苍马办事处马培卿主任等多次找到郑亦桥,要他做利用“三番子”势力盘踞东陇海铁路沿线的股匪头目高振东的工作,接受共产党的改编。郑亦桥参加过“三番子”,在该组织中地位很高。1940年高振东在王,宅子医生王正甫家治伤,也曾拜郑为师。郑亦桥深知说服高振东是共产党委托的抗日大事,即使赴汤蹈火也应尽力为之。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多次找到高振东陈述利害,晓以大义,用共产党的统战政策对高展开“攻心战1941年5月,高振东终于靠拢共产党,组建抗敌自卫军独立团。高振东部接受改编之后,共产党方面派马培卿任该团政治部主任,郑亦桥任团长,高振东任副团长。
  高部的被收编。轰动了沐河两岸,老百姓除了一大心病,而新编的“抗敌救国自卫军”旗号一打开,许多想抗战的基本群众也纷至沓来。看着队伍壮大,身为团长的郑亦桥激动不已,为了筹备军饷,他毅然卖掉自己分家时所得的30亩良田。
  1941年10月,上级决定改编自卫军独立团,郑亦桥和高振东奉命率部队赶到赣榆县刘福村听候安排。独立团的500多名战士、400支枪、200多匹马分别编入滨海军区四、六两个团,使这两个团实力得到扩充。
  独立团改编之后,郑亦桥先后任滨海军区参议室参议,华东军区高级参议室参议等职。
  改武再从文香墨绘青史
  1946年冬,郑亦桥同志转业,任山东省文化协会理事。济南解放后,他在省图书馆任职。他勤奋工作,有时冒着敌机空袭的险情,带人在战争的废墟里扒找藏书,经一段艰苦努力,从瓦砾中挖出2万多册明、清年代版本书籍。1949年4月,他调离省图书馆去省文管会,又以同样的热情搜集和整理文物,直到1952年。三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这一时期省文管会收集到的珍贵文物,80%以上渗透着他的心血与汗水。他还积极为领导出谋献策,参与了大明湖和趵突泉的整治工程,修复了铁公祠、历下亭、辛稼轩纪念祠、李清照纪念堂等一批名胜古迹。园林处的同事们为他忘我的精神所感动,有的说:“郑老对济南林园建设贡献很大,子孙后代都不会忘记他。”
  他于1959年任济南博物馆第一副馆长,1963年任省政协驻会委员,并参加文史资料研究小组,兼文教组组长、文史资料选辑编辑。
  1964年,他经潜心构思,编写了《山东名胜古城——济南》一书,全面介绍了济南的名胜古迹。文化大革命中他蒙冤被斗,身心受到沉重的折磨!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举国欢庆之日,郑亦桥又得新生,不久便病倒不起,就医于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1977年逝世,终年76岁。
  郑亦桥同志逝世后,山东省政协为他治丧,召开了追悼会,对他的一生作了较为公正的评价:“郑亦桥委员参加革命工作后,几十年来,热爱共产党,热爱毛主席,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为革命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抗日战争时期他热情投入抗日救国运动,在我军困难的情况下,资助了我军部分经费,并在协助我军扩军方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解放战争时期,他随我军转战各地,在团结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对敌斗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全国解放后,他拥护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临沂文史集粹第二册》收入临沂历史沿革、临沂古地名考略、费城、郯城旧时婚丧习俗、沂南乡风民俗漫话、幅军军师刘淑愈事略、僧格林沁与临沂僧王庙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时麟
责任者
赵东鲁
责任者

相关机构

临沭县政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郑亦桥
相关人物
孙中山
相关人物
张宗昌
相关人物
傅鹤亭
相关人物
刘宗萍
相关人物
张树仁
相关人物
陶均宴
相关人物
陈俊卿
相关人物
郑亦桥
相关人物
朱爱周
相关人物
朱明远
相关人物
符浩
相关人物
樊复哉
相关人物
符竹庭
相关人物
李奎元
相关人物
马培卿
相关人物
高振东
相关人物
济南市博物馆
相关机构
山东省文化协会
相关机构
临沂县卞庄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徐州市
相关地名
赣榆县沙河镇
相关地名
大兴镇
相关地名
沐河西岸黄庙村
相关地名
赣榆县刘福村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