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0850条
基础文献
75条
析出资源
15337条
图表
10528条
人物
3638条
机构
380条
事件
1918条
地名
1259条
专题
4594条
作品
2556条
实物
565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0850 条 2513 / 2724
37681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陪客 福州地区畲族群众热情好客,不论来客路途远近与亲疏,主人及其同房亲人、邻居的男女老少皆热情招呼接待,主人常宰鸡备酒为来客洗尘。款待客人时,主人的同房亲人或邻居常主动上门同主人一起陪客饮酒,如果事先不知道,临时登门碰上主人正在请客,就应...
37682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对歌 福州地区畲族自古有唱山歌接待来客的风俗。凡村里有远道客人,村民亦不约而至,唱山歌欢迎,尤其青年人特别活跃。唱歌会客的仪式,先由主人方唱有关欢迎客人到来之类的歌,即称“开歌头”。“歌头”开过,便是你来我往的对唱,实成赛歌。对歌忌只唱半...
37683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接亲家伯 畲族迎亲的前一天,男家要选择一名机灵善歌的同辈男子挑礼担到女家做“亲家伯”。亲家伯未到之前,女方所在村便筹备迎接。迎接的多为年轻姑娘。当亲家伯礼担到时,姑娘便一涌而上接担,趁交接礼担之机,姑娘们把事先准备好的锅底灰抹到亲家伯的脸...
37684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请亲家舅 福州地区畲族新娘在翌年农历正月要回娘家做大客(新婚3天,夫妇第一次回娘家称回门,本次称做“大客”)。做客结束后,女家的同胞兄弟或堂兄弟必须送新娘返回男家。男家村上的人不但有“看人客”之俗,并自我介绍互相认识。男家的同房族人必须敬...
37685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春节,福州地区畲族称“做年”,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连江畲族除夕晚饭后,要捞蒸一甑米饭,烧一壶开水,叫“隔年饭”、“过年茶”。晚上,家家灶膛里要烧一段树根或段木,烟火整夜不息,以兆来年吉利,也有称之为“留隔年火种”。节日期间,到处喜气洋...
37686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俗称上元节、做元宵,是最热闹的节日之一。罗源的白塔、西兰、飞竹、霍口、松山、起步、洪洋一带畲村此日有喝喜酒之俗,由上年生孩子的户携带酒肴款待村人。酒后,各家各户提灯,敲锣打鼓绕境游灯,意为庆贺太平丰收,祈求新一年发财,...
37687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福州地区畲村的拗九节俗称“孝九节”,又称孝顺节。是日凌晨,家家户户用糯米、米豆、花生、红糖煮饭,敬祖宗、天、地神灵。敬毕,全家开始进餐。山区一带畲族,是日送糍到娘家,以示孝顺。
37688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二月初二是畲族传统的做福日,由于畲族祖祖辈辈从事农业耕种,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已成为他们的美好愿望,因而对这天特别重视。做福后,要等下雨才吃饭,若天不下雨,也要到屋顶洒点水,以象征下雨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的普及,年轻一代对这一习俗已逐渐淡...
37689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三月二日为畲族特有的传统乌饭节。这一天,畲族男女老幼都起早上山采摘乌稔树叶或果,煮成汤,色呈黑色,然后将糯米泡在汤里数小时,捞起后放在木甑里蒸熟。这种饭色泽蓝绿乌黑,带有油光,香软可口。 有关“乌饭节”节俗,福州地区畲族有几种说法:一说畲...
37690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农历三月的清明节,畲族的传统是拜盘瓠王。节日前,由族长牵头,各户自觉凑糯米一筒,用来蒸酒。祭祀之日,各户再凑半斤猪肉。祭时礼仪简捷。仅用“三牲”、斋等献祭。祭毕,由各户均分祭品带回家食用。并按畲族规矩到祠堂焚香拜祖宗,不上坟。 大部分畲族...
37691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罗源畲族有立夏日吃夏饼习俗。夏饼用刚收成的小麦磨浆加糖或加咸煎成,旧俗有乡邻相送,意为庆贺春收作物丰收,祈祝夏秋作物好收成。畲族俗规,是日忌坐门槛。
37692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畲族地区农历四月初八为牛生日。据说当日天上有三个半馒头丢下来,牛吃了可以长到千斤重。因此,这一天不让牛耕地,养牛户应早早地把牛赶到山上,让它去抱馒头以求身壮力大。故有“牛歇四月八,人歇五月节”之谚语。
37693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畲族也与汉族一样,家家户户做粽。与汉族不同的是,汉族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畲族在端午节主要是拜祖宗或盘瓠王。包的粽子形状也与连江县的“四角粽”不同,而是扎成筒形。亲戚之间送粽子,大都是长辈送给晚辈。中午,家家户户都做几...
37694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分龙节 具体日期每年都不同,就是夏至之后遇到第一个辰日为“分龙节”。相传这天玉皇上帝给畲山各地分龙,这些龙各带雨水,以保不闹干旱,使五谷丰登。这一天家家还备酒菜祭土地神,免秽污、不晒衣、不挑粪,以免分不到龙而致天旱。
37695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尝新米 连江畲族在六月辰日为尝新米节。即将刚收成的早稻碾成新米下锅煮熟。届时如稻谷未完全成熟,则割少量谷穗碾成新米,和陈米一起下锅。煮熟后,米汤先给牛喝,表示新谷收成有牛的功劳,后让老人吃,意为尊敬长辈。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