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0005条
析出资源
2561条
图表
1687条
人物
2793条
机构
931条
事件
8204条
地名
807条
专题
2138条
作品
544条
实物
334条

检索条件

共 20005 条 155 / 1334
2311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讲述了舟曲县古代石器、陶器、金的相关介绍。
2312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自宋、元起至解放前,寺、庙、观及居民古住宅遍布县境。50年代初陆续拆除。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大部古建筑拆毁,仅存数处。”文化大革命”时期,重遭厄运,原留建筑破坏殆尽,幸存者极少。1978年后,部分陆续复建。
2313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西固(舟曲)八景明《巩昌府志》(卷五)载西固八景。
2314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舟曲县盛产药材,但解放前医疗卫生事业极其落后,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流行蔓延,得不到治疗。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关心各族人民的健康,发展卫生医疗事业,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地方病和传染病基本上得到控制,卫生医疗质量和人...
2315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西固县人民政府成立后,于1949年12月设卫生科,人员编制2名。1954年7月改称舟曲行政委员会文卫科,1955年4月为舟曲县人民委员会文卫科,分管文教和卫生工作,科长、副科长、工作人员3名。
2316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讲述了舟曲县卫生事业机构讲述发展的相关内容。
2317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本县卫生防疫缺医少药,人民又缺乏卫生知识,一旦罹灾染病,便求神问卦,或“送瘟神”,听天由命。但,大疾病依旧流行,许多人死于疫病。据统计资料,民国初到解放前,全县流行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而得不到治疗死亡的有3500多人。1933年伤寒、...
2318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本县无妇幼保健机构,妇女生育皆由接生婆接生,产妇临产和“坐月子”,在光板床或光土炕上生产,缠裹婴儿皆用脏布。若遇难产,便给菩萨烧香叩头,致使许多妇女死于难产,许多婴儿死于“四六风”(4—6日内抽风)。产妇生产后,饮食单调,不让吃肉菜...
2319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县内民间汉族医生多毕业于私塾,家道殷实,有祖传医书、医术、医方,主要分布在城关、坪定、憨班、巴藏、官亭、沙湾、大川.弓子石、中牌诸乡,大多以工、商、农、教育兼医。其中,以农兼医甚多。少数中医和“阴阳”并行。
2320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舟曲县盛产药材,分布广泛,素有“千年药乡”、“千年药库”称誉。特别林区,发展药材潜力很大。据调查:全县共有药材600余种,已开发利用200余种。大宗收购的有70多种。现在,出口品种有纹党、猪苓、蚕羌、柴胡、节麻黄、冬花等10多个品种。但在解...
2321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舟曲县盛产药材,分布广泛,素有“千年药乡”、“千年药库”称誉。特别林区,发展药材潜力很大。据调查:全县共有药材600余种,已开发利用200余种。大宗收购的有70多种。现在,出口品种有纹党、猪苓、蚕羌、柴胡、节麻黄、冬花等10多个品种。但在解...
2322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经营及品种解放前,县内经营药材的人不多。除坐商“天成西”(陕西人经营)、“荆生茂”(河南人经营)、刘长春(河南人)三户贩运外,每逢药材收获季节,有陕西、河南、四川等地商贾来此收购、贩运药材。县内零星销售的中药材,一是由个体行医者经营,自采自...
2323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历史上,舟曲县人民受中原文化影响,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文体娱乐熔为一体,散见于喜庆节日和日常生活中。相传明清,县内有“练武场”、“跑马滩”之类场地,习功练武,强身自卫。身有绝技者,四乡不乏其人。清未,县城丁振海的拳术和八楞花园沟农民练...
2324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历史上,舟曲县人民受中原文化影响,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文体娱乐熔为一体,散见于喜庆节日和日常生活中。
2325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11月,县医药公司成立制药厂,工人60名,设备有:打丸机、粉碎机、切药机等。研制和生产的木香顺气丸、六味丸、利肺丸、杞菊地黄丸、补中益气丸、附子理中丸、菊花丸、归脾丸、固精丸、黄连上清丸、明目地黄丸、朱砂安神丸、安神补心丸、还心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