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药品经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31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药品经营
分类号: R282
页数: 3
页码: 567-569
摘要: 经营及品种解放前,县内经营药材的人不多。除坐商“天成西”(陕西人经营)、“荆生茂”(河南人经营)、刘长春(河南人)三户贩运外,每逢药材收获季节,有陕西、河南、四川等地商贾来此收购、贩运药材。县内零星销售的中药材,一是由个体行医者经营,自采自炮制。县内不产的药材从外地购进。二是私人开设专营中药铺。全县中药铺21家,其中县城中药铺6家,即北街刘克宽、刘克勤经营的“忠恕堂”、“忠信堂”,李忠义、朱光义经营的“义兴永"、“万义春”;西街张仲矩经营的“荆发春”及西关韩志勤经营的中药铺。部分药铺解放前夕倒闭。
关键词: 舟曲县 药品经营

内容

经营及品种解放前,县内经营药材的人不多。除坐商“天成西”(陕西人经营)、“荆生茂”(河南人经营)、刘长春(河南人)三户贩运外,每逢药材收获季节,有陕西、河南、四川等地商贾来此收购、贩运药材。县内零星销售的中药材,一是由个体行医者经营,自采自炮制。县内不产的药材从外地购进。二是私人开设专营中药铺。全县中药铺21家,其中县城中药铺6家,即北街刘克宽、刘克勤经营的“忠恕堂”、“忠信堂”,李忠义、朱光义经营的“义兴永"、“万义春”;西街张仲矩经营的“荆发春”及西关韩志勤经营的中药铺。部分药铺解放前夕倒闭。
  解放后,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私人药铺并入县药材公司,实行公私合营,折价入股资金1598元。随股合营的3个从业人员,并入国营单位任营业员,中药品统一归县医药公司经营。
  县医药公司成立后,经营中药材和西药,其品种、数量少。1960年,经营中药185种,西药105种。1980年,经营中药品种251种,西药品种425种。1990年,中、西药品种的经营分别增加到315和615种,分别比1980年增长255%、44.70%,比1960年分别增长70.27%、485.71%。
  中药材购销I960〜1961年因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未完成购销任务外,其余年份购销逐步增长,1959年购销总金额22万元,是年,收购党参1898.5公斤,大黄1305公斤,黄芪2626公斤,贝母159公斤,当归2.64万公斤,麝香139两(旧制16两),大力子5830.5公斤,猪苓2.17万公斤,羌活3.1万公斤。1970年,中药材收购17.67万元,销售18.68万元。1980年收购77.26万元,销售66.13万元,其购、销比1970年分别增长143%,110%。是年,调拨少,有库存,但未改变1975年以来“蓄水池”经营状况。
  80年代,改革经营管理后,经济效益逐年增长。1988年购、销分别为105.85万元,71.32万元,为本时期最高年份,但仍有库存。比1980年分别增长37.01%、7.84%。1990年中药材收购44.29万元,比1988年下降,但销售额为96.73万元,比1988年增长35.6%,购、存全部调拨销售。除满足县内各医疗单位、药店用药外,大量供应外地。
  西药品购销自西医药进人本县后,到60年代,购、销额增长速度与中药相当。1962年中药材销售亏损,而当年西药销售额9.74万元。1965年销售32.68万元,比1962年增长235%。
  1966年西药批发库增营药品、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玻璃器皿及兽药批发,销售西药8.78万元。1978年销售药品收入39.33万元比1966年增长347.97%,满足全县医疗单位和人民用药的需要,至1990年,西医药品销售增加到55.82万元,比1982年增长41.90%。
  1990年,全县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制中、西药房74家,个体中、西药房86家。(附表)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