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防疫灭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31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防疫灭病
分类号: R183
页数: 8
页码: 556-563
摘要: 解放前,本县卫生防疫缺医少药,人民又缺乏卫生知识,一旦罹灾染病,便求神问卦,或“送瘟神”,听天由命。但,大疾病依旧流行,许多人死于疫病。据统计资料,民国初到解放前,全县流行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而得不到治疗死亡的有3500多人。1933年伤寒、痢疾、鼠疫、霍乱、麻疹、白喉等传染病和地方病患者705例,死亡172人,占总数的24.4%(缺少3、8、9月份统计资料),其中,痢疾246例,死亡107人,霍乱89例,死亡23例,鼠疫5例,死1人(4人结果无资料),1934年伤寒、副伤寒、麻疹、痢疾患者626人,死亡73人。1944年,本县农村发生天花,系因“点花先生”用鼻苗种痘所引起。死者甚多。
关键词: 卫生防疫 防疫灭病

内容

解放前,本县卫生防疫缺医少药,人民又缺乏卫生知识,一旦罹灾染病,便求神问卦,或“送瘟神”,听天由命。但,大疾病依旧流行,许多人死于疫病。据统计资料,民国初到解放前,全县流行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而得不到治疗死亡的有3500多人。1933年伤寒、痢疾、鼠疫、霍乱、麻疹、白喉等传染病和地方病患者705例,死亡172人,占总数的24.4%(缺少3、8、9月份统计资料),其中,痢疾246例,死亡107人,霍乱89例,死亡23例,鼠疫5例,死1人(4人结果无资料),1934年伤寒、副伤寒、麻疹、痢疾患者626人,死亡73人。1944年,本县农村发生天花,系因“点花先生”用鼻苗种痘所引起。死者甚多。
  1946年,防疫接种21人,预防接种29人。
  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地方病和各种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出“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开展防疫灭病工作。使一些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控制,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一、传染病防治
  1950年3月,甘肃省卫生厅防疫宣传队来本县开展接种牛痘及防疫宣传工作。1952年,为粉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细菌战,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全县各族人民群众中开展卫生防疫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培训一批医务工作者,开展计划免疫接种工作,各族人民群众开始接受传染病的预防注射。
  1958年春夏之际,全县人民响应国家号召,掀起“除四害”,讲卫生”的爱国卫生运动,垫污水坑,改造厕所,修建牲畜圈棚,清理垃圾,粉刷墙壁。据有关部门统计,灭鼠12.45万只,灭雀415万只,灭蝇14万两(16两制),灭蚊240两。1959年灭蚊蝇9495斤,鼠1.78万只,麻雀10万只(上述数字,时因突击任务,有虚列现象);改造修补厕所113所,新建27所,疏通沟渠1350米,修垫道路14条,整平污水街道4680米,粉刷墙壁房屋2.8万平方米,2065间,填污水坑5984平方米,喷洒“六六六”药粉807户,药粉132斤,灭犬138条。形成村村户户讲究卫生的良好风气。是年,卫生大检查9次,小检查46次,评出卫生模范单位10个,卫生模范生产队4个,卫生模范自然村20个,卫生红旗手15名,使全县传染病发病率降底。此后,每年夏秋季节,县卫生防疫部门定期在县城主要场所喷洒敌敌畏、“六六六”等药物,灭蚊、灭蝇。
  为预防传染病流行,1959年,全县接种牛痘苗1.6万人,初种百日咳疫苗6764人,另有554人接种三联疫苗,用三仙丹、“606”治愈梅毒62人。1962年秋接种牛痘2500支。1965年接种牛痘45万人,普种率97%。接种白百咳苗4000人次。1955〜1990年,本县急性传染病发病的有痢疾、猩红热、麻疹、疟疾、黑热病、百日咳、传染性肝炎、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及副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波状热、白喉等14种。已经绝迹的传染病有霍乱、鼠疫, 疟疾等;1981〜1983年后再未出现的病例有脊髓灰质炎、乙脑、白喉等。
  1979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县防疫站抽调技术骨干,从城镇到农村,对0〜12岁儿童施行计划免疫,即预防接种工作。主要接种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菌)苗及卡介苗等,普遍建立《计划免疫卡片》。1988年底,经州防疫部门严格考核检查,舟曲县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和四苗覆盖率达到98.57%,已超标完成任务。
  1981年4月,县内发生伤寒735例,死亡1人。疫情分布在立节、憨班、坪定、城关等5乡。县卫生局抽调30名高、中级医务人员,分4个小组赴疫区进行治疗。是年,池干、三角坪等乡发生麻疹596例,死亡6人,疫情发生后,即采取治疗措施,州卫生局及时拨款8万元,进行集中治疗,使疫情及时得到控制。从当年起, 本县主要流行的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死亡率大大减少,部分流行病基本消灭。据1987年调查,痢疾、麻疹、传染性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副伤寒等6种传染病总发病率263例,已全部治愈,无一死亡。与1964年比较,发病率减少72.9%。1987年,本县计划免疫协调领导小组成立后,集中普及免疫工作。到1990年,痢疾流行37例,麻疹82例,传染性肝炎65例,发病率比1989年分别上升94.73%,12.66倍,6.22倍。是年,插岗乡突发麻疹,并在扩延,县上接到疫情报告后,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麻疹病的蔓延,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50年代本县流行黑热病被灭后,1990年又突发9例,已全部治愈。疟疾、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百喉等已绝迹、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传染病再未出现。(表二)二、卫生监督
  县卫生防疫站又为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设监督员8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87年起,对全县196户国营、集体、个体食品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251人实行每年1次卫生检查,发放卫生许可证,落实“三防一消”(防蝇、防尘、防鼠、消毒)卫生措施。是年,共检查4530户(次),没收销毁变质发霉食品9251公斤,价值1498元,罚款29户(次),1120元;责令停业改进8户,停业1户。1990年,监督检查2379户次,没收销毁变质发霉食品641公斤,价值1.47万元,责令停业改进1户。
  三、地方病防治
  本县地方病主要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克汀、氟病和麻风病等。尤以地甲病、克汀病流行较广。对人民健康和民族优生危害甚大。由于县境部分地区地质缺碘,加之偏僻山区历来卫生条件差,故为地甲病和克汀病自发的古老病区。解放前,国民党政府无力防治,任其发展。
  解放后,党和政府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广泛宣传地方病防治科学知识,投放大量口服碘化钾食盐片、食用海带、注射碘油针剂,供应加碘食盐,口服碘油胶囊胶丸等药物,大搞爱国卫生运动,除害灭病,并选点对克汀病人服药观察治疗,经多年防治,地甲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克汀病新发病显著减少。
  据1959年普查,本县有地甲病2264例,梅毒207例,克汀病37名。
  50-60年代,人民政府给病区定期发放口服碘化钾食盐片及海带药物进行防治。但成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地方病掌握不清,技术力量薄弱,防治范围小,药物投放数量有限,防治技术差,设备少。针对以上防治差距,1970年始对全县地方病进行全面普查,有地甲病1.06万例.患病率18.8%;克汀病1540例,患病率1.98%。是年起,大量投放碘化钾食盐片,并对大峪等乡重病区投服中草药、海带进行治疗。1971年对全县地甲病及病区水、土、粮等作出详细调查和检验,给病区群众发放大量碘化钾食盐片及海带等中西药物,并进行碘化钾溶液腺肿内注射和针刺疗法。1975年在19个乡,9.38万人中查出地甲病患者1.08万例,患病率11.6%,克汀病患者1365例,患病率1.46%.
  1980年,全县21个乡(总人口99692人)中查出地甲病患者4721例,克汀病1105例,患病率分别降到5.05%,1.18%。与1975年相比,分别下降56.47%、16.31%。地甲病患病率最高的大峪乡为12.73%。其次南峪11.0%,再依次为武坪、大川、铁坝、插岗、立节、拱坝和城关7个乡,患病率在9.82〜4.60%之间。其余12乡患病率在4.45%以下,其中最低的中牌乡为0.78%。城关居民患病率为4.33%,机关职工患病率0.21%。克汀病患病率最高的南峪乡为2.73%,其次是巴藏和峰迭乡分别为1.81%,1.74%。最低率弓子石乡为0.2%,居民为0.05%,职工无。是年,地甲病患病率女为6.94%,男3.14%。男女病率之差,其因不详。1982年,县卫生防疫站将本县克汀病率最高的南峪村选为防治试点。是年,克汀病85例,男女均以15〜19岁组发病最高。男41.46%,女36.36%。投放甲状腺素片为治疗主药,以钙片及多种维生素类营养滋补剂为辅助药,经过5年疗效观察,显效15例,一般有效25例,总有效率78.82%,改善患者的体力和智力,比较重,型患者,能够自理生活。轻型病人能参加劳动。
  1984年对江盘、城关等11个乡27个村1105例地甲病人投服海带作治疗(代菜片)。两年后观察:江盘乡原定治疗组20例中7例痊愈,5例缩小,4例无效,总有效益80%。城关乡对治疗的144例抽查25例,4例痊愈。10例腺肿缩小,有效率56%。期间,由于本县防治地方病工作成效斐然,江盘乡卫生院获甘肃省地方病防治先进单位称号;张勤、张理德获甘肃省地方病防治先进工作者称号,王得铭获甘肃省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地甲病患者2930例,克汀病人1072例,分别比1970年减少73.5%、30.38%。其他地方病:1990年氟中毒696例,患病率0.60%,比1986年增加8.15倍:麻风病16例(迁入1例),实行固定疗后,比1986年减少2例。是年,举办地方病治疗学习班6期,培训人员51名。(表三、四)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