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308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卫生
分类号: R19
页数: 18
页码: 550-567
摘要: 舟曲县盛产药材,但解放前医疗卫生事业极其落后,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流行蔓延,得不到治疗。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关心各族人民的健康,发展卫生医疗事业,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地方病和传染病基本上得到控制,卫生医疗质量和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至1990年,全县医疗机构(县属)达40个,病床187张,人员353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5名,是1949年的46.86倍。
关键词: 舟曲县 卫生

内容

本县盛产药材,但解放前医疗卫生事业极其落后,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流行蔓延,得不到治疗。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关心各族人民的健康,发展卫生医疗事业,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地方病和传染病基本上得到控制,卫生医疗质量和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至1990年,全县医疗机构(县属)达40个,病床187张,人员353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5名,是1949年的46.86倍。
  第一节管理机构
  西固县人民政府成立后,于1949年12月设卫生科,人员编制2名。1954年7月改称舟曲行政委员会文卫科,1955年4月为舟曲县人民委员会文卫科,分管文教和卫生工作,科长、副科长、工作人员3名。
  1967年10月,舟曲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设文卫办公室。1969年6月,改卫生革命办公室,工作人员3名。1970年3月,称舟曲县革命委员会民卫组,组长、干事4名。1973年4月,称舟曲县革命委员会卫生局,主管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等工作。1978年7月,改称舟曲县卫生局,工作人员11名。1979年8月,计划生育工作析置。至1990年,局长、副局长3名,工作人员11名。
  1963年3月成立舟曲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79年9月,建立地方病办公室。
  第二节事业机构
  一、舟曲县人民医院
  1939年西固县卫生所成立,址西街,1943年3月改立西固县卫生院,院长、医务人员2名,属文县卫生院分支机构,月经费(法币)1000元,包括药费400元。1945年卫生院门诊292人次,在学生中诊病41名。1948年起,卫生院办理全县卫生行政、诊疗业务,并推行卫生教育。是年12月,甘肃省卫生处统管,医务、勤杂人员5名。1949年增加护士、助产土、卫生员、事务员、司药各1名,助产护士2名 (女1名)。
  1949年12月,西固县人民政府接收原西固县卫生院,医务人员留用,租民房开展业务。1954年6月,改为舟曲县卫生院,医护人员7名。开展常见病的医疗预防工作,无手术室,不能开展手术。1956年,在县城西关新建卫生院门诊部(土木结构平房),医务人员除门诊外,还巡回医疗。是年门诊14500人(次)。1957〜1962年,医护人员逐年增加,增设住院部,设病床20张。1960年10月,成功完成本县第一例宫外孕手术。1962〜1966年,调进几位医学本科毕业生,设化验室、透视室。除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预防工作外,始做阑尾切除,肠梗阻、剖腹产等手术。
  "文化大革命”中,医院贯彻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6•26”指示,医务技术人员下放基层,直接为贫下中农患者服务。1975年修建门诊楼1幢。1978年7月,舟曲县医院革命领导小组改称舟曲县人民医院。
  1979年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门诊与住院部分开,另建医技科室楼,设病床50张,利用率100%,临床科室设有内科、普外科、妇产科、五官科、中医科、理疗科、手术室;医技设检验科、放射科、B超、纤维胃镜等;行政管理部门有办公室、会计室等。随着科室规模的扩大,医疗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
  内科在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础上,已能诊断治疗一些疑难病及危重病人和各种中毒急性病抢救,并能进行胃镜、心电图、心电监护、B超等检查项目。
  普外科能开展多种普外手术。如溃汤、骨CA根治、骨部切除及全骨切除; 肝、脾破裂修补和脾脏切除以及各种腹部手术;急诊手术抢救急性阻塞性胆管炎。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治疗成功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86%以上,在血色素不到5克的情况F,用手术抢救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多例均获得成功。骨外科能进行各种骨折复位、关节复位、手术内固定和各种骨科疾病手术治疗及关节融合术。骨肿瘤科开展骨移植、小儿麻痹矫正术及烧伤病人植皮术。
  妇产科在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能进行子宫全切、子宫次生全切及子宫脱垂修补,妇科肿瘤清扫、阴道成形及宫外孕手术等。此外,还作剖腹产毁胎术、产钳等。五官科开展白内障囊内外摘除术、白内障针拨术、眼装置术、眼球摘除术、眼内容挖出术等眼内科手术以及扁桃摘除术、鼻息肉摘除术、上颌窦穿刺术、龋牙填充、镶牙等。
  放射科透视拍片、各种造影、全消化道造影、胆囊、肾盂造影等。
  检验科能进行各项临检及生化、肝功、乙肝三系统检验,细菌培养、药效试验、胃影象检查及病理检查。
  1990年门诊4.39万人(次),住院814人(次),病床周转率24.61次;平均住院14日,县医院成为全县医疗技术指导中心。
  医院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925平方米。现有职工72名,其中医疗技术人员59名,内中西医结合高级医师1名,中、西医主治医师,护、检师等10名;中、西医土,护、检土等47名;其他技术人员1名。行政管理3名,工勤6名。
  二、舟曲县卫生防疫站
  1959年10月,成立龙迭县卫生防疫队,属县卫生局领导。1974年成立舟曲县卫生防疫站,编制2名,并入妇幼保健站,暂用县医院住院部1间病房开展业务。1976年3月,拨款6000元,修建原城关公社房屋,迁入办公.1978年4月,拨款5万元。于城南白龙江畔修建砖混结构单面楼1幢,建筑面积436平方米。是年底,启用新楼办公。翌年,分设卫生、防疫、妇幼组。1980年4月,修建检验楼和妇幼保健站楼,检验楼建筑面积120平方米。1981年“两站”分署办公。至1990年防疫站建筑总面积604平方米,设卫生股、防疫股、地方病股、检验股、后勤股及站务办公室,有救护车1辆,各种用途的冰箱11台,培养、干燥,性温水浴箱6个,冰排速冰器1台,显微镜2架,冷藏箱18个,冷藏包248个,另有水浴锅、振荡器、中型离心机、真空泵等检验仪器各1台。职工24名,其中技术人员20名,内有医药师和检师4名,医、药土和检土等15名,行政及其他人员4名。
  三、舟曲县妇幼卫生保健站
  60年代,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由县人民医院兼管,1973年9月与卫生防疫站合署办公,工作人员2名。1982年在城关西街建3层楼1幢。建筑面积390平方米。设门诊、检查、手术室等。至1990年,有50毫安X光机1台和其他备用医疗设备。内设妇科、儿科、咨询室、计免室、治疗室、婚检室、手术室、中、西医药房及办公室。有职工10名,设站长1名,其中主治医师1名,医士、助产士等9名。
  四、舟曲县药品检验所
  舟曲县药品检验所1987年成立,隶属县卫生局。是年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本县境内的中、西药经营进行监督检验。7〜8月,对城关地区18家医疗卫生单位及药品经营单位的“三证”(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制剂生产许可证)和“四无”(无批准文号、无产品批号、无注册商标、无生产厂家)药品进行执法检查,查出不合格中、西药“四无”药品及失效淘汰药品343种,6354瓶,价值8052元。翌年1月,舟曲林业局邀请县卫生医药管理单位,对局属卫生单位药品进行检查,查出价值1.7万元的“四无”药品对以上“四无”伪劣和失效淘汰药品,在当地卫生、公安、工商部门的监督之下当众销毁。
  五、舟曲县卫生学校
  I960年由县卫生院代办卫生学校,是年底停办。1979年11月,舟曲县人民医院东侧建成二层楼1幢,面积544.5平方米(占地面积700平方米)。翌年,举办一期放射和妇幼专业学习班。此后,曾多次举办乡村医生、卫生员学习班,现有3名教师。
  六、地区中心卫生院
  1990年底,全县有立节、大川、拱坝、大年、插岗等5所地区中心卫生院,中心卫生院是连接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的中间环节。除承担本院医疗任务外,还对附近乡、村卫生院(所)及医疗站的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医疗技术援助。
  立节中心卫生院
  1965年建立卫生医疗小组,1966年成立中心卫生院,设中、西医科室和门诊,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医疗工作。1972〜1973年,设病房两间,病床6张,接收治疗常见病的住院病人。1974〜1975年增设15毫安X光透视机1台,扩建病房75平方米,病床增至12张。1976年后,增置30毫安X光透视机1台,陆续开展胃穿孔修补,肠梗阻解除、阑尾切除、疝修补、宫外孕、卵巢囊肿切除等中小型普外手术;骨科开展四肢骨折的整复、牵引、截肢、关节及脱臼整复等,并承担计划生育手术。1986〜1988年,扩建28间砖木结构双面平顶楼1幢,建筑面积291平方米,维修旧房22间,增设化验室及其设备1套,现有医务人员10名,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大川中心卫生院
  1964年8月成立,1968年建成中心卫生院。1972年进行1例3年死胎破腹产手术成功。后,进行截肢、阑尾切除术、宫外孕、难产术、子宫破裂修补、卵巢囊肿摘除、肠梗阻等手术。1975年8月进行一例胃溃疡穿孔大部胃切除术。1976年扩建平房6间。1982年建单面楼1幢,增添医疗器械。1983〜1984年抢救农药中毒患者19名。1986年派员赴外地进修放射、普外、检验等专业。至1990年,已能开展胸透视及三大常规化验、针拨白内障、接肢复位;中医可治肝炎、胃溃疡、阑尾炎、肺气肿等症。现有医务人员12名。
  拱坝中心卫生院
  1986年在原有卫生院基础上扩建1幢砖混结构平顶楼(3层),内设门诊部和住院部。现有专业医务人员9名,开展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多发病、常见病的预防治疗及放射、检验等卫生医疗业务。
  七、乡卫生院
  1958年“大跃进”时期,在盲目超前大办文化县的高潮中,各公社纷纷创办卫生所。1959年底,全县人民公社有14所公办卫生所,6个社办卫生所。此后,其余公社卫生所都在大队卫生所基础上建立起来。1962年,设立大年、坪牙卫生所,并将武坪、八楞、拱坝、铁坝、博峪人民公社卫生所调整为公办卫生所。1963年,坪牙、博峪卫生所划出。是时,社办卫生所有城关、坪定、井坪、巴藏、除瓦、立节、大峪、憨班、杜坝、大川、南峪、坪里、中牌、江盘、石门、三角坪、峰迭17所。公办及社请卫生医务人员56名。1965年,武坪公社改卫生所为插岗地区医院。立节卫生所改为公办。是年8月,全县社办卫生所缩并为14所;石门并大川,井坪并坪里,杜坝并峰迭。1968年公办卫生所7所,社办卫生所减少到12所。1973年9月,立节、大川、大年卫生所和插岗医院改建为中心卫生院。社办卫生院一律改为公办。1980年,成立江盘、池干公社卫生院。1984年,博峪卫生院复归舟曲。1986年,拱坝卫生院建成中心卫生院。1990年,全县共有22所乡卫生院。
  城关乡卫生院1958年,由6名个体老中医创办城关人民公社卫生所,租借4间简陋民房开展医疗业务。19力年更名城关卫生院,是年建院房14间,建筑面积250平方米。至1984年,年均收入数千元。1985年租借县手联社房屋设门诊部,方便城内患者就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85年门诊人次7273余例,门诊收入1.6万元;1986年门诊人次1.18万余例,门诊收入2.88万元。1990年开展中、西医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及牙科病的治疗门诊收入5万元。现有医师5名,医士4名,其他技术人员1名。
  大峪乡卫生院1958年6月,由河南籍游医梅子丹自办“老地乡农村医院”。1969年,该乡党委发出“全民动员,自力更生、勤俭办医院”的号召,全乡大队资助经费,修建15间房屋、购置毛毯、被褥,接收住院病人,开展医疗业务。1977年县卫生局拨款扩建平房7间。流动资金2.2万元,固定资产4000元。1970年,院长朱生华在治疗一位头部严重烧伤女孩时,将自身一块皮肤割卜.,移植患者身上,使其很快康复。
  南峪乡卫生院1958年3月,南峪恒星社设立卫生所,工作人员4名。1970年春组建卫生院,初租民房3间,开展门诊业务。财政拨款修建土木结构平房13间,简易平房4间,分设门诊部、手术室、住院部、中西医院房。现开展阑尾炎、宫外孕、卵巢囊肿切除、女性结扎等手术。院长李春芳为一患者输血100毫升后,又为其作剖腹摘除术,取出囊肿2公斤多,患者很快康复。卫生院下设医疗站6处,村村有医有药,基层卫生网初步形成。
  池干乡卫生院1980年4月建立,购村旧库房5间开展医疗。现在除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外,还能治疗部分疑难病症。1985年始接收危重病人住院治疗。附全县乡级卫生院机关情况。(表一)八、行政村医疗站
  行政村医疗站前身为大队合作医疗站。合作医疗站是农村3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的最基层组织。担负广大农村医疗、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卫生知识宣传和卫生科技普及任务。
  1968年,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诞生,遵照“三土"(土医、土药、土法)上马,“四自”(自采、自种、自养、自制)的方针,创办全县各生产大队合作医疗站。是年11月,培训29名半农半医“赤脚医生”,按“社来社去”办法分配。1976年,大部生产大队办起合作医疗站,各站均有“赤脚医生”。是年6月,培训生产大队“赤脚医生“180名。
  1978年后,全面整顿大队合作医疗站。1983年9月,县卫生局为99名乡村医生颁发“乡医证”。1984年,改大队合作医疗站为行政村医疗站,“赤脚医生”改名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987年,县卫生局为合格乡村医生颁发第二批“乡医证,至1990年,全县改建村医疗站97所,其中,集体办58所,乡医办18所,其他形式21所,有村医236名(包括卫生员),农村接生员75名。
  九、舟曲林业局卫生院(所)
  舟曲林业局及其厂(场)属卫生院(所)7所,卫生技术人员60名(已聘任28名)。其中副主任主治医师2名;主治医师、主管药师3名;中、西医士23名,其他尚未聘任医士(中医、护、检)等人员32名。
  舟曲林业局机关卫生院设有透视、化验等医疗检验设备,能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一些疑难症的医疗。
  第三节防疫灭病
  解放前,本县卫生防疫缺医少药,人民又缺乏卫生知识,一旦罹灾染病,便求神问卦,或“送瘟神”,听天由命。但,大疾病依旧流行,许多人死于疫病。据统计资料,民国初到解放前,全县流行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而得不到治疗死亡的有3500多人。1933年伤寒、痢疾、鼠疫、霍乱、麻疹、白喉等传染病和地方病患者705例,死亡172人,占总数的24.4%(缺少3、8、9月份统计资料),其中,痢疾246例,死亡107人,霍乱89例,死亡23例,鼠疫5例,死1人(4人结果无资料),1934年伤寒、副伤寒、麻疹、痢疾患者626人,死亡73人。1944年,本县农村发生天花,系因“点花先生”用鼻苗种痘所引起。死者甚多。
  1946年,防疫接种21人,预防接种29人。
  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地方病和各种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出“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开展防疫灭病工作。使一些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控制,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一、传染病防治
  1950年3月,甘肃省卫生厅防疫宣传队来本县开展接种牛痘及防疫宣传工作。1952年,为粉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细菌战,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全县各族人民群众中开展卫生防疫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培训一批医务工作者,开展计划免疫接种工作,各族人民群众开始接受传染病的预防注射。
  1958年春夏之际,全县人民响应国家号召,掀起“除四害”,讲卫生”的爱国卫生运动,垫污水坑,改造厕所,修建牲畜圈棚,清理垃圾,粉刷墙壁。据有关部门统计,灭鼠12.45万只,灭雀415万只,灭蝇14万两(16两制),灭蚊240两。1959年灭蚊蝇9495斤,鼠1.78万只,麻雀10万只(上述数字,时因突击任务,有虚列现象);改造修补厕所113所,新建27所,疏通沟渠1350米,修垫道路14条,整平污水街道4680米,粉刷墙壁房屋2.8万平方米,2065间,填污水坑5984平方米,喷洒“六六六”药粉807户,药粉132斤,灭犬138条。形成村村户户讲究卫生的良好风气。是年,卫生大检查9次,小检查46次,评出卫生模范单位10个,卫生模范生产队4个,卫生模范自然村20个,卫生红旗手15名,使全县传染病发病率降底。此后,每年夏秋季节,县卫生防疫部门定期在县城主要场所喷洒敌敌畏、“六六六”等药物,灭蚊、灭蝇。
  为预防传染病流行,1959年,全县接种牛痘苗1.6万人,初种百日咳疫苗6764人,另有554人接种三联疫苗,用三仙丹、“606”治愈梅毒62人。1962年秋接种牛痘2500支。1965年接种牛痘45万人,普种率97%。接种白百咳苗4000人次。1955〜1990年,本县急性传染病发病的有痢疾、猩红热、麻疹、疟疾、黑热病、百日咳、传染性肝炎、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及副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波状热、白喉等14种。已经绝迹的传染病有霍乱、鼠疫, 疟疾等;1981〜1983年后再未出现的病例有脊髓灰质炎、乙脑、白喉等。
  1979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县防疫站抽调技术骨干,从城镇到农村,对0〜12岁儿童施行计划免疫,即预防接种工作。主要接种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菌)苗及卡介苗等,普遍建立《计划免疫卡片》。1988年底,经州防疫部门严格考核检查,舟曲县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和四苗覆盖率达到98.57%,已超标完成任务。
  1981年4月,县内发生伤寒735例,死亡1人。疫情分布在立节、憨班、坪定、城关等5乡。县卫生局抽调30名高、中级医务人员,分4个小组赴疫区进行治疗。是年,池干、三角坪等乡发生麻疹596例,死亡6人,疫情发生后,即采取治疗措施,州卫生局及时拨款8万元,进行集中治疗,使疫情及时得到控制。从当年起, 本县主要流行的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死亡率大大减少,部分流行病基本消灭。据1987年调查,痢疾、麻疹、传染性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副伤寒等6种传染病总发病率263例,已全部治愈,无一死亡。与1964年比较,发病率减少72.9%。1987年,本县计划免疫协调领导小组成立后,集中普及免疫工作。到1990年,痢疾流行37例,麻疹82例,传染性肝炎65例,发病率比1989年分别上升94.73%,12.66倍,6.22倍。是年,插岗乡突发麻疹,并在扩延,县上接到疫情报告后,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麻疹病的蔓延,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50年代本县流行黑热病被灭后,1990年又突发9例,已全部治愈。疟疾、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百喉等已绝迹、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传染病再未出现。(表二)二、卫生监督
  县卫生防疫站又为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设监督员8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87年起,对全县196户国营、集体、个体食品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251人实行每年1次卫生检查,发放卫生许可证,落实“三防一消”(防蝇、防尘、防鼠、消毒)卫生措施。是年,共检查4530户(次),没收销毁变质发霉食品9251公斤,价值1498元,罚款29户(次),1120元;责令停业改进8户,停业1户。1990年,监督检查2379户次,没收销毁变质发霉食品641公斤,价值1.47万元,责令停业改进1户。
  三、地方病防治
  本县地方病主要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克汀、氟病和麻风病等。尤以地甲病、克汀病流行较广。对人民健康和民族优生危害甚大。由于县境部分地区地质缺碘,加之偏僻山区历来卫生条件差,故为地甲病和克汀病自发的古老病区。解放前,国民党政府无力防治,任其发展。
  解放后,党和政府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广泛宣传地方病防治科学知识,投放大量口服碘化钾食盐片、食用海带、注射碘油针剂,供应加碘食盐,口服碘油胶囊胶丸等药物,大搞爱国卫生运动,除害灭病,并选点对克汀病人服药观察治疗,经多年防治,地甲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克汀病新发病显著减少。
  据1959年普查,本县有地甲病2264例,梅毒207例,克汀病37名。
  50-60年代,人民政府给病区定期发放口服碘化钾食盐片及海带药物进行防治。但成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地方病掌握不清,技术力量薄弱,防治范围小,药物投放数量有限,防治技术差,设备少。针对以上防治差距,1970年始对全县地方病进行全面普查,有地甲病1.06万例.患病率18.8%;克汀病1540例,患病率1.98%。是年起,大量投放碘化钾食盐片,并对大峪等乡重病区投服中草药、海带进行治疗。1971年对全县地甲病及病区水、土、粮等作出详细调查和检验,给病区群众发放大量碘化钾食盐片及海带等中西药物,并进行碘化钾溶液腺肿内注射和针刺疗法。1975年在19个乡,9.38万人中查出地甲病患者1.08万例,患病率11.6%,克汀病患者1365例,患病率1.46%.
  1980年,全县21个乡(总人口99692人)中查出地甲病患者4721例,克汀病1105例,患病率分别降到5.05%,1.18%。与1975年相比,分别下降56.47%、16.31%。地甲病患病率最高的大峪乡为12.73%。其次南峪11.0%,再依次为武坪、大川、铁坝、插岗、立节、拱坝和城关7个乡,患病率在9.82〜4.60%之间。其余12乡患病率在4.45%以下,其中最低的中牌乡为0.78%。城关居民患病率为4.33%,机关职工患病率0.21%。克汀病患病率最高的南峪乡为2.73%,其次是巴藏和峰迭乡分别为1.81%,1.74%。最低率弓子石乡为0.2%,居民为0.05%,职工无。是年,地甲病患病率女为6.94%,男3.14%。男女病率之差,其因不详。1982年,县卫生防疫站将本县克汀病率最高的南峪村选为防治试点。是年,克汀病85例,男女均以15〜19岁组发病最高。男41.46%,女36.36%。投放甲状腺素片为治疗主药,以钙片及多种维生素类营养滋补剂为辅助药,经过5年疗效观察,显效15例,一般有效25例,总有效率78.82%,改善患者的体力和智力,比较重,型患者,能够自理生活。轻型病人能参加劳动。
  1984年对江盘、城关等11个乡27个村1105例地甲病人投服海带作治疗(代菜片)。两年后观察:江盘乡原定治疗组20例中7例痊愈,5例缩小,4例无效,总有效益80%。城关乡对治疗的144例抽查25例,4例痊愈。10例腺肿缩小,有效率56%。期间,由于本县防治地方病工作成效斐然,江盘乡卫生院获甘肃省地方病防治先进单位称号;张勤、张理德获甘肃省地方病防治先进工作者称号,王得铭获甘肃省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地甲病患者2930例,克汀病人1072例,分别比1970年减少73.5%、30.38%。其他地方病:1990年氟中毒696例,患病率0.60%,比1986年增加8.15倍:麻风病16例(迁入1例),实行固定疗后,比1986年减少2例。是年,举办地方病治疗学习班6期,培训人员51名。(表三、四)第四节妇幼保健
  一、接生
  解放前,本县无妇幼保健机构,妇女生育皆由接生婆接生,产妇临产和“坐月子”,在光板床或光土炕上生产,缠裹婴儿皆用脏布。若遇难产,便给菩萨烧香叩头,致使许多妇女死于难产,许多婴儿死于“四六风”(4—6日内抽风)。产妇生产后,饮食单调,不让吃肉菜,身体久久不能恢复,甚至造成许多“月子病”,新生婴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妇幼保健事业。1950年3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卫生处负责人吴中率领医疗队来西固,宣传新法接生,举办接生员训练班。1956年培训保健接生员85人,是年,县卫生院设助产、保健卫生人员各2名。在全县内开展新法接生。1959年8月,培训农村保健员、接生员1501名。1978〜1990年共举办6期新法接生培训班,培训接生员229人(次)。1985年,县卫生局批准16名医生为妇幼保健站“妇幼兼干”。1990年新法接生1691名,接生率达65.3%,婴儿破伤风发病率降至1%以下,产妇死亡率下降到万分之三以下。接生率低,主要是原有老接生员退休多,新接生员力量不足,又加本县进入生育高峰期,接生工作不适应生育发展的形势。
  二、儿童保健
  1983年以来,每年对人口集聚区的0〜12岁儿童免费体检1次,对城关一小5〜12岁儿童进行大便化验2272人(次),发放蛔虫药8次,治疗蛔虫症1.75万人 (次),驱虫率95%以上。同时,对人口集聚的独生子女和部分散居婴幼儿、新生儿、体弱儿、残疾儿实行每年一次的系统化复查。(表五)
  1990年底前,对全县0-6周岁婴、幼儿进行计划免疫工作。截止是年底,全县计划“四苗”(卡介苗、百日咳、麻疹、脊髓灰质炎)注射覆盖率达到98.57%。
  三、妇女保健
  1979年10月,县妇幼保健站普查出妇女子宫脱垂Ⅰ57例;Ⅱ108例;Ⅲ79例尿屡29例,即进行治疗。
  1983〜1990年,对妇女“两病”(子宫脱垂、尿痿)每年免费普查,共治疗患者427例。其中:子宫脱垂422例,治愈397例,治愈率99.07%;尿屡5例,治愈4例,治愈率80%。普查中,对患其他炎症的妇女均予普治,大部痊愈。(表五、六)第五节医生医术
  一、民间医生
  解放前,县内民间汉族医生多毕业于私塾,家道殷实,有祖传医书、医术、医方,主要分布在城关、坪定、憨班、巴藏、官亭、沙湾、大川.弓子石、中牌诸乡,大多以工、商、农、教育兼医。其中,以农兼医甚多。少数中医和“阴阳”并行。
  清至民国时期中医杨青莪、谈生新、杨俊德、张仲矩,为改变家乡疾苦,勤奋自学医术,颇重医德。
  民国至解放后中医有谈生新授徒的谈宗义、谈志义。杨俊德授徒张维铭(城关北街人)、薛志龙(弓子石人)。另有大川奂显谟、北街刘克勤、巴藏赵国祥、官亭沈澍霖等医生施药治病,有疗效。
  赵国祥学医于朋友,擅长治疗跌打损伤,晚年精于接骨术。
  薛志龙医方有:用柴胡、羌活治疗小儿发烧。用芫荽籽治小儿麻疹。用生大黄粉和鸡蛋清贴无名肿毒等有疗效。
  河南籍名游医梅子丹,在大峪和上河一带行医40多年,实践验方有:小产三胎,用“奠定二天汤”服6剂,痊愈。阳萎病,用“八味地黄汤”加淫羊血,鹿茸、锁阳、阳起石、羊睾丸、牡蛎、龙骨配9剂服,即愈。流产大出血,用四物汤加重止血药阿胶、艾叶、棕炭一剂即止,5剂痊愈。
  解放前,县内无藏医。解放后,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扶持藏医藏药,临床应用赢得藏汉患者的赞誉。
  藏医赵高乔(县政协常委,民主人士),1963年拜师碌曲藏医加羊米玛,现碌曲县藏医院院长)学医1年,掌握多种解毒法和“吹气艾灸法。”钻研藏医中,采集300多种动、植、矿药物,加工炮制成“索玛尼吉”丸、“赞旦丸”(沙河柳丸),专治小儿麻疹。
  二、公派医生、科研成果
  解放后,国家培养和调进大批卫生专业人材,他们扎根山区,不畏艰苦,发扬 “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为发展卫生医疗事业和解除人民痛苦贡献出青春年华.
  60年代初,始调入医学院校大专和本科毕业生。至1987年,共调入大专和本科毕业生39名,其中,外籍27名,他们在工作多年后已调出20名。另考取研究生1名。至1990年底,本县有医学院大专以上毕业生12名,各卫校毕业的中专生298名。现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有中、西医结合高级医师1名;中、西医师,中、西药师、护师、检验技师等中级技术人员133名;中、西医士、护士等初级技术人员201名,其他技术人员2名。
  医务工作者不断总结医疗经验。其科研论文有(部分目录):《静注氨茶碱应注意什么问题》(兰俊彦),《维脑路通治疗脑外伤偏瘫12例疗效观察》(刘保珍),《巨脾手术一例》(白干藏),《甲硝哒唑磺胺增效剂为主治疗慢性腹泻30例疗效分析》(杨寿辉),《舟曲1781名妇女宫脱普查报告》(王爱玲),《系膜包理法在女性绝育术中的应用》(刘家齐),《舟曲县第一次结核病普查痰检结果分析》(惠建军),《浅谈骨下垂的中医诊治体会》(鲁中荣)。《前房积血》、《中草药外敷和熏疗法在眼科临床的应用》(严培金)。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