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1386条
基础文献
31条
析出资源
28024条
图表
7735条
人物
5302条
机构
2780条
事件
9753条
地名
585条
专题
2279条
作品
4372条
实物
52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走遍抚州
黎川县志
宜黄县志
汤显祖与罗汝芳
临川文化史
上顿渡镇志
抚州地区粮食志
王荊文公詩箋註
抚州特色养殖业
东乡县志
临川古今名人略傳
连城鄉誌
临川区志(1987-...
抚州检察志
大岗镇志
抚州农家美食
趙醒儂传
莲乡山水
唱凯镇志
抚州特色农产品
抚州地区教育志
湖南乡志
乐安县志
南丰县志
抚州市志:全5册
广昌县志
抚州金融志
崇仁县志
南城县志
金溪县志
临川市企事业单位组织...
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179
/
4093
2671
第二节 集体收益分配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集体收益分配,是农业合作化以来的主要分配形式,每年两次,分夏季预分和年终决分。分配原则,以劳动工分为尺度,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2672
第三节 农民家庭收入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社员自留地公社化以后,根据党的有关政策规定,从集体土地中划出小面积耕地给社员种植,产品由社员支配。全县社员自留地面积曾有过几次变动。1957年,自留地面积为1.13万亩。1958年,许多地方取消自留地,社员自留地面积下降到0.3万亩。196...
2673
社员自留地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公社化以后,根据党的有关政策规定,从集体土地中划出小面积耕地给社员种植,产品由社员支配。全县社员自留地面积曾有过几次变动。1957年,自留地面积为1.13万亩。1958年,许多地方取消自留地,社员自留地面积下降到0.3万亩。1961年又调整...
2674
家庭副业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家庭副业因地而异,除家畜家禽之外,平原地区主要进行小量农副产品加工等,山区主要搞“小秋收”,砍杂木棍,制笋干、编竹器等,城郊和圩镇附近主要从事种菜、打柴等。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正当的家庭副业收入约占整个家庭收入的20%。
2675
第十二章 农业机构及国营农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一节 农业行政机构 第二节 国营农牧场所
2676
第一节 农业行政机构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初,农牧渔业等项事业统由县人民政府建设科管辖。1952年分设农林科,1956年改为农林局。不久合并为农林水利局。1961年,撤销农林水利局,改设农业水利局。
2677
第二节 国营农牧场所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一、水南良种场 1952年建场,场址里塔水南村。面积1071亩,生产粮食、甘蔗、花生、猪、牛等。1960年,县大源垦殖场并入该场,改名水南垦殖场,并将里塔、睦安15000亩山林划归该场经营。1979年以后,以繁殖、推广水稻良种为主,每年提供...
2678
一、水南良种场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2年建场,场址里塔水南村。面积1071亩,生产粮食、甘蔗、花生、猪、牛等。1960年,县大源垦殖场并入该场,改名水南垦殖场,并将里塔、睦安15000亩山林划归该场经营。1979年以后,以繁殖、推广水稻良种为主,每年提供水稻良种70多万...
2679
二、园艺场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68年建场,地址县城南门外郭家洲。经营沙地180亩,曾种桑树5万棵,以生产蚕桑为主,称蚕桑场,归县林业局领导。后因养蚕业不景气,改桑为桔,划属农业局领导,1979年改称南城县园艺场。1985年共有职工22人,手扶拖拉机1台,经营柑桔65...
2680
三、畜牧良种繁殖场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创建,地址在县城北门外盱江西岸飞机场,县政府拨款10万元建猪舍20栋,有耕地63亩。主要任务是引进、推广、繁殖家畜良种。先后引进了巴克夏、长白、苏白等优良猪种,南洋牛、荷兰牛等优良牛种,对“南城黑猪”进行提纯复壮等。1985年有职...
2681
卷十四 水利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据统计,1950至1985年,国家用于水利建设的投资总额达1213.04万元(不含洪门水库),全县人民总投工数为3687.69万工日,完成土石方约5888.4万立方米,新建成的大小水利...
2682
第一章 蓄水工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于1956年冬建成第一座具有示范性质的小(一)型水库石溪水库,为全县兴修水利工程摸索了经验。1957年年底,下坊、箬岭、松源、山坳等水库动工兴建,是为全县水利建设的示范推广期。此后进入水利建设的高潮期。从1958年以后,每年冬春全县...
2683
第一节 大型水库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洪门水库位于黎滩河下游,库区跨南城、黎川两县县境。主要工程设施坐落在南城县境内。是以发电为主,兼防洪、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性水利工程。
2684
第二节 中型水库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型水库有麻源、徐坊两座。
2685
第三节 小型水库情况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全县共有小型水库176座。其中:小(一)型水库18座,小(二)型水库158座。另有山塘水库1380座。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