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8208 条 70 / 2548
1036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特别是浅池藕开发已成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和主导产业。乡党委以浅池藕开发作为农业发展的切入点,在不占用良田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本乡的水资源和广阔的荒滩、河滩,把莲藕产业从污染日趋严重的下游坑塘湖面迁于上游,闯出了一条节水型水生植物高效种...
1037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大力发展畜牧业乡党委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北部山区、库区的荒山荒滩面积大,饲料丰富和传统的养殖技术优势,决定把发展畜牧养殖作为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路子,大力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养殖和饲草型、节水型畜牧。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广大农民的养殖积极...
1038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一是全乡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形成了“不怕困难怕落后,万众一心争上游”的合力。二是各级领导班子团结协调, 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巩固党的领导这个核心, 把正常分工与超常运转相结合,形成了“破难攻坚、 迎难而上”的战...
1039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2001年,峄山镇党委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六个好”党委为目标,认真履行抓基层组织建设职责,实现了党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全面有效的领导,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镇社会总产值达4.5...
1040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2001年,峄山镇党委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六个好”党委为目标,认真履行抓基层组织建设职责,实现了党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全面有效的领导,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镇社会总产值达4.5...
1041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峄山镇共有基层党支部82个,党员1945人, 其中农村党支部47个,党员1308人。一是实施一项治软整瘫工程。坚持思想整顿与组织调整相结合,因村制宜,加大后进村治理力度。二是着重选拔培养“两支”队伍。重视选拔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农村后备干部“...
1042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在深入调查研究、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新一届镇党委确立了建设工业重镇、旅游名镇和经济强镇的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加大工作力度,取得明显成效。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努力扩大蒜薹、山药、毛芋头等蔬菜种植面积...
1043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农民增收渠道拓宽按照“因地制宜、价值规律、市场导向、科技先导”的原则,大力度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努力扩大蒜薹、山药、毛芋头等蔬菜种植面积,新建大小拱棚及日光温室大棚100多个,扩大蔬菜面积2000亩。...
1044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突出抓好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镇里建立了领导成员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经营场地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围绕峄山旅游,大力发展停车、餐饮、住宿、文化娱乐、兴办旅游纪念品等第三产业。充分...
1045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小城镇建设逐步推进,村镇面貌发生明显变化进一步完善了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有关政策,并注重加强管理,多方融资500多万元,新增建筑面积2700多平方米,初步构筑起邹南旅游型城镇的框架。村庄规划和村庄面貌有了新变化, 乡村道路和供电、供水、通...
1046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 始终坚持“三为主”,积极推行“三结合”,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村级自治能力逐步增强,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连续九年获得邹城市目标考核责任一等奖,较好地实现了人口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
1047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一)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切实体现客观公正、 科学合理、激励进取的要求对管区、村、镇直部门全年的任务目标实行百分制考核,年初召开签状大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二) 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发挥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的阵地作用发挥镇党校、村党员活...
1048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切实体现客观公正、 科学合理、激励进取的要求对管区、村、镇直部门全年的任务目标实行百分制考核,年初召开签状大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在责任目标的制定方面,按照注重实用、便于操作、易于考核的原则,量化指标,特别对党的建设、社...
1049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发挥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的阵地作用发挥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的阵地作用,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以及全体党员进行集中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去年以来,已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参训人员1600多...
1050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 类型: 正文
建立考察测评机制,切实加强镇、村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把考核作为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成立考评工作领导小组,狠抓年初目标制订、半年初评和年终总评三个环节,对村支部的工作量化打分,排出位次。对“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每半年进行一次考察测评,考...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