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320020210001022
颗粒名称: 邹城市
分类号: D564
页数: 65
摘要: 2001年,峄山镇党委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六个好”党委为目标,认真履行抓基层组织建设职责,实现了党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全面有效的领导,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镇社会总产值达4.5亿元,财政收入实现 621.4万元,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一是实施一项治软整瘫工程。坚持思想整顿与组织调整相结合,因村制宜,加大后进村治理力度。二是着重选拔培养“两支”队伍。三是开展三项活动。
关键词: 党委工作 党组工作

内容

2001年,峄山镇党委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六个好”党委为目标,认真履行抓基层组织建设职责,实现了党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全面有效的领导,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镇社会总产值达4.5亿元,财政收入实现 621.4万元,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峄山镇共有基层党支部82个,党员1945人, 其中农村党支部47个,党员1308人。
  为适应农村工作新形势的要求,镇党委大力实施党建“一、二、三”系统工程,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实施一项治软整瘫工程。坚持思想整顿与组织调整相结合,因村制宜,加大后进村治理力度。对财务管理混乱的西参、北龙河、峄山等村,组织工作组全面清理财务;对班子不健全的,拓宽选人渠道,尤其是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去年调整村支部书记14名。二是着重选拔培养“两支”队伍。 重视选拔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农村后备干部“两支”队伍,要求各村每年至少确定2-3名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并填表建档纳入镇党委统一管理,对已具备党员标准的及时吸收入党。三是开展三项活动。开展“双带双富”活动。通过开展活动, 有35个农村党支部创办了支部示范园、示范林、示范场,80%的农村党员掌握了 1—2门实用技术,并带动5000多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达到了以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目的。开展以德治村活动。强化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伦理道德教育,深入扎实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和“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共评选“十星级文明户” 1000多户,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400多人。开展镇村联创活动。按照乡镇党委“六个好”的目标要求,镇党委制订了创建“六个好”党委的意见,明确了创建目标、标准及具体措施;农村党支部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就加强什么的原则,创建“五好村党支部”30个。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在深入调查研究、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新一届镇党委确立了建设工业重镇、旅游名镇和经济强镇的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加大工作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一)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农民增收渠道拓宽按照“因地制宜、价值规律、市场导向、科技先导”的原则,大力度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努力扩大蒜薹、山药、毛芋头等蔬菜种植面积,新建大小拱棚及日光温室大棚100多个,扩大蔬菜面积2000亩。林果业以峄山西万亩梨园一期工程和“绿色通道”建设为重点,新发展凯特杏、 红香酥梨等经济林3000亩。积极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区域化布局,建成了以峄山西千亩石榴园、 千亩梨园为主的观光农业示范区,以纪王红根蒜苗、沈庄早熟梅豆、存里毛芋头、大故山药为主的特色种植示范区,以峄山村果树、照山村草莓、郭参村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49杨树为主的林果高效栽培示范区,以店南肉鸭养殖为主的畜牧养殖示范区。
  (二) 突出抓好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镇里建立了领导成员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经营场地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围绕峄山旅游,大力发展停车、餐饮、住宿、文化娱乐、兴办旅游纪念品等第三产业。充分发挥石材资源优势,采取集体、个体、联合体一起上等多种形式,发展采石场达80多处、石材加工场20多家,年生产加工花岗岩、石灰岩石子30多万方,实现年销售收入1500万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8个,引进资金达1000多万元,店南屠宰场、邹城市第八加油站相继开业。目前,全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发展到650户,注册资金1835 万元,从业人员3000多人。
  (三) 小城镇建设逐步推进,村镇面貌发生明显变化进一步完善了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有关政策,并注重加强管理,多方融资500多万元,新增建筑面积2700多平方米,初步构筑起邹南旅游型城镇的框架。村庄规划和村庄面貌有了新变化, 乡村道路和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完成了 46个村的电网改造,程控电话发展到 3660部,入户率达28%。有线电视主体线路已架设开通,镇驻地300多户群众看上了闭路电视。
  (四) 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 始终坚持“三为主”,积极推行“三结合”,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村级自治能力逐步增强,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连续九年获得邹城市目标考核责任一等奖,较好地实现了人口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普法、调解、帮教等项工作,认真做好信访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及时消除一些不稳定因素,实现了社会安定、政治稳定。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也都获得了新发展。
  三、创新与经验(一)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切实体现客观公正、 科学合理、激励进取的要求对管区、村、镇直部门全年的任务目标实行百分制考核,年初召开签状大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在责任目标的制定方面,按照注重实用、便于操作、易于考核的原则,量化指标,特别对党的建设、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农业结构调整、民营经济等一些重点工作,加大考核比重,切实体现客观公正、科学合理、激励进取的要求。
  (二) 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发挥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的阵地作用发挥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的阵地作用,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以及全体党员进行集中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去年以来,已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参训人员1600多人次。
  (三) 建立考察测评机制,切实加强镇、村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把考核作为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成立考评工作领导小组,狠抓年初目标制订、半年初评和年终总评三个环节,对村支部的工作量化打分,排出位次。对“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每半年进行一次考察测评,考察结果差的分别予以谈话、警告、诫免等处分。去年,对1个村级班子予以黄牌警告,3名村干部诫免半年,13名干部进行谈话教育。
  (四) 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切实创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考核结束后,镇党委及时召开奖惩兑现大会,公布考核名次,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镇党委研究制订了《村级干部管理办法》和《农村干部退休规定》,提高了村级干部的工资标准,并设立农村党支部书记奖励基金,对做出突出贡献、光荣退休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 完善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镇、村两级工作程序和办事原则重新修订完善了镇党委 12项制度和农村党支部10项制度,进一步规范镇村两级的工作程序和办事原则。制订了《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的意见》,推行农村会计考聘制和财务收支会签制,各村建立了党员代表议事会和村民代表议事会,健全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选举。
  附:峄山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宋波副书记:李志强孙祥林李晔250中共济宁年鉴委员:宋波李晔屈耀武李志强孙祥林陈凡平陈学成贾令海看庄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常兆会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看庄镇地处邹城市南部,地貌为半山区半平原,辖7个管区,39个行政村,3. 8万人。2001 年,共有基层党支部74 个,党员1603名,其中农村党支部39个,党员1252 名。
  一年来,镇党委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39元,财政收入完成73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3 %和8 %。
  (一) 加强了党委自身建设镇党委建立了周一党委会、周二学习日制度,长年坚持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廉洁自律“六不准”和中央“八条规定”,杜绝了公款吃喝、奢侈浪费、“走读”等不良现象。
  (二) 加强了村级组织建设围绕开展创建“五好村党支部”活动,坚持建、帮、促、育、管并举,村村建立了较高标准的党员活动室,90%的村建起了党员电化教育点,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干部管理的暂行规定》,实行目标管理和结构工资制,推动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全镇80%以上的村党支部达到了“五好”标准,形成了一批以土豆、大葱、黄姜为主导产品的特色种植专业村。
  (三)加强了干部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了岗位目标责任制,实行挂牌办公、承诺服务等制度。开展了社会结对救助活动,先后有175名党员干部结对救助贫困户85户、285人,共捐款1万多元。大力实施了党员干部双带动工程,1000多名党员干部办起了示范田,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镇党委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关键抓改革”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收和保持农村稳定,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镇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好调整增收的路子立足看庄的产品优势,坚持走“区域、规模、 特色”的路子,努力建设“土豆、黄姜之乡”、“蔬菜专业镇”。重点实施了“五靠带动”战略:一是靠规模带动。研究制订了《看庄镇蔬菜发展五年规划》,立足强辐射、上规模,一步步抓好落实,建立了“山东省农科院双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山东省微生物学会邹城市食用菌种厂”,通过了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验收,成为目前济宁市唯一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二是靠政策带动。专门设立了 “镇长蔬菜发展专项基金”,采取了在发展初期无偿提供农膜,提供扶持资金和贴息贷款,对村干部按蔬菜发展面积进行奖励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三是靠科技带动。直接到黑龙江省黑河、讷河引进良种,以优惠价格供应农民;大力强化科技宣传培训, 多次组织村支部书记到寿光、莱阳等地参观考察, 聘请4名省级专家和一名寿光土专家为技术顾问, 面对面培训农民;健全了土豆生产销售协会、黄姜生产销售协会等群众组织。四是靠示范带动。实施了农业科技示范园二期工程建设,按照高中低、 大中小、土洋“三结合”的原则,建设了 5个专业示范区,其中2001年度新建一个养殖示范区,并建立了“中国农科院无土栽培示范基地”,被评为济宁市 “先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省级科普示范基地”;另外,有12个村办起了村级示范园,1000多名党员干部办起了示范田。五是靠服务带动。注册成立了蔬菜生产销售服务公司,开发生产了“七贤宝”牌土豆、黄姜、毛芋头等一系列特色农产品。全镇蔬菜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51复种面积已达2.9万亩,发展蔬菜温室大棚和大中小拱棚3000多个,建成了万亩大樱桃“园中园”,基本形成了以三辣(葱、姜、蒜)、两薯(马铃薯、毛芋头)、一菌(食用菌)为主导的蔬菜种植格局,蔬菜总产8万吨,产值达4200万元,农民人均蔬菜收入达 1300多元,比2000年增加300多元,被济宁市政府命名为“特色农业乡镇”。
  (二) 狠抓付楼河生态经济带开发,走好固本强农的路子付楼河是纵贯看庄南北的一条季节河, 旱季赤白一片,雨季洪水泛滥。镇党委坚持按照 “三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两配套”(与樱桃园水利工程、双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相配套)、“一结合”(与拦河补源相结合) 的原则,大力实施了付楼河生态经济带开发工程建设。该工程是防汛、灌溉、固沙、护桥、吃水、养殖、 行路、观光“八位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工程完成后,可蓄水30万方,提高流域内水位3米,扩大改善水浇面积2.5万亩,新增蔬菜和林果面积1.5 万亩以上,预计年可新增经济效益600万元。被邹城市委、市政府列为重点工程,并被省计委列入重点扶持工程。目前,该工程一期土方、石方工程已全面完成,二期工程已完成土石方41万方,完成投资767万元。
  (三) 狠抓企业改制,走好发展民营经济的路子按照“公退民进”的要求,采取整体岀售、贴资转让、 破产等形式,将全镇18家企业全部改制为民营企业,盘活存量资产1116万元。先后建成了民营经济一条街(工农路东段)、个体私营商城、蔬菜专业批发市场、付楼牲畜交易市场等,进一步改善了生产经营条件。目前,全镇民营业户达到920家,民营经济总收入达7434万元。分别比2001年新增加130家和2200万元,同时,扩大招商引资渠道, 筛选了种、养、加等十多个项目,多次派员参加北京、青岛、厦门、西安、曲阜等地的各种交易会,年内引进外资2600多万元。
  (四) 狠抓小城镇建设,走好载体建设的路子抓住被命名为“省级中心镇”的契机,着重抓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使镇驻地小城镇达到了水通、路通、 电通、电话通、有限电视通、因特网通、开发区域平整的“六通一平”标准。突岀抓了镇驻地工农路建设,全长3华里,路宽35米,按国家二级路标准水泥硬化,总投.资400多万元。建设了镇中心幼儿园、卫生院病房楼、看庄中学学生公寓、老年公寓等。投资82万元实施了镇驻地万人吃水工程。采取预留建设用地、公开拍卖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加快小城镇开发建设步伐,农民进城开发户已达240 户,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
  三、创新与经验镇党委坚持务实开拓,不断创新,通过加大投入,把产业调大,结构调优,档次调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优化升级。
  (一) 实现了由“传统种植”方式向“围绕市场种植”方式的转变面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着眼于农业的未来发展,镇党委坚持以科技为先导, 引导农民发展适销对路产品,扩大蔬菜、畜牧、林果等优势产业的面积和规模。2001年,全镇新增经济作物面积5000余亩,全镇达2.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其中有2.2万亩耕地实现三种三收,部分达到了四种四收。
  (二) 实现了一元化经济到“多元化”经济发展的转变坚持多种成份一起要、多种经济共发展的原则,通过建设省级中心镇、个体私营商城、蔬菜、 畜牧专业市场、路带经济,广泛吸引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国家税收38.7万元、地方税收106万元,占全镇总税收的60% 。
  (三) 实现了干部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镇村两级干部适应农民的需求,努力由管理型向服务型、技术型转变,为农民提供产前的良种良法、产中的管理技术、产后农产品销售等服务,进一步密切了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附:看庄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常兆会副书记:王涛李宪国赵秀英(女) 贾祥猛(挂职)陈玉清(挂职) 委员:常兆会王涛李宪国赵秀英(女) 贾祥猛(挂职) 陈玉清(挂职) 冯玉亭赵文华徐庆海徐凡洪252中共济宁年鉴香城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张玉彬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香城镇是邹东山区一个农业大镇,2000年底由原王村乡和香城镇合并而成。全镇总人口 8.4 万,100个行政村,设有 16个党总支,13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910名,其中农村党支部99个,农民党员2201名。2001年, 镇党委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切实把组织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抓实抓好。
  (一) 从严要求,切实加强镇党委自身建设首先是抓学习,加强思想建设。建立完善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成员培训制度,组织党委成员积极参加市委党校及其他形式的理论培训。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较好地解决了在农业结构调整、民营经济、企业改制等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其次是抓合力,提髙班子的整体效能。 即坚持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党委成员责任明确;坚持搞好班子协调配合,做到相互支持配合;坚持思想沟通交谈,增强了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第三是树形象,加强作风建设。签订了廉政建设责任制,专门制定下发了《改进作风建设的意见》,切实搞好镇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了干部包村责任制,开展了“百村千户调研”活动, 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形象。
  (二) 因村施治,积极推进后进村班子转化按照村级班子状况和有关标准,本着一类班子上水平,二类班子上台阶,三类班子变面貌的原则,对全镇100个农村党支部进行分类排队,因村制宜,突出抓了后进村班子转化。通过“两推一选”、机关干部挂职等方式调整支部书记16名;通过派驻工作组、合建党支部等形式,为落后村建起了强有力的支部班子。
  (三)强根固本,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严格标准,规范程序,着力抓好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全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64名,发展62名,培养后备干部183名,选拔使用36名。进一步强化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投资20多万元充实完善了镇党校、党员活动室、电教播放点的设施,全年举办培训班4期, 培训党员900多人次。及时查处涉及计划生育、经济等问题的违纪、违法党员72名,纯洁了党员队伍。广泛深入开展了争创“六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支部”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激发了各级组织争先创优意识,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发展。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镇党委在抓好党的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财政收入增长17%,荣获了邹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工作、计划生育、结构调整、发展经济、林业生产五项大奖。同时被济宁市人民政府授予“林业四项工程先进单位” 荣誉称号。
  (一) 以植桑养蚕为重点,突出林果优势,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制定了“一拉、两引、三扩、四园”的总体规划。栽植桑苗500多万株,新建桑园 5000亩;新栽植石榴25万棵,大枣15万株,凯特杏 4000亩,形成了双万亩石榴园、双万亩枣园、万亩杏园。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全年引进推广林果、粮食、畜牧等新品种15个,先进技术6项。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畜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 40%以上,加快了农民的增收步伐。
  (二) 以大投入创大效益,加快山区开发步伐突出营林、治水、改土、修路四项重点,加快了对陈岭流域、钟山流域、刘庄流域、大黄东岭的开发。新打石榴大枣树坑12万个,修建大小桥涵17座,流域路300华里,维修新建水利配套工程68处,扩大水浇面积5000亩,整岭改土 6000亩,改善了山区自然条件,提高了山区农业生产效益。
  (三) 以改革扶持激发活力,推动民营经济、镇村企业稳步发展采取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对镇农机厂、西砖厂等18家镇村企业进行了改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53制,盘活资产700万元。通过领导包企业、制定优惠政策等措施,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培植了大自然纯净水厂、石材加工、木材加工、花生米加工等私营大户18户,总投资600多万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签订引资合同3项,合同利用外资2600万元,已到位资金200多万元。
  (四) 以强有力的措施作保障,力促计划生育工作上水平坚持大投入、大宣传、大落实的原则,彻底澄清育龄妇女、流动人口的底子。积极推进村民自治,全镇有40%的村达到了村民自治要求,初步形成了“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综合治理” 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格局。
  (五) 以群防群治综合治理为基础,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制度、 组织和阵地建设,建立健全了基层治保会,提高了防范能力;及时调整充实了信访办人员,加强了镇村信访、调解组织的力量。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领导接访、领导包案,有效预防了集体、越级、重复上访案件的发生。
  三、创新与经验(一) 以创新精神推进党员干部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1.严把入口。实行发展党员“五制”管理。 即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制,实绩考核记录制,考察、考核结合制,公示制,各支部发展每一名党员都要严格遵守上述制度,严把关口,确保合格人员进入党组织的大门。2.百分量化。各支部将每名党员参加活动、税费收缴、带头发展经济、党员联系户、落实上级安排的工作等全部以年度目标责任书形式细化量化,明确到项到人。对责任书的完成情况每季度考察评比一次,半年初评,年终总评,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条件。3.民主评议。各支部每半年组织全体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对每名党员进行百分评议,评议结果在村内公开后,存入本人档案。优秀者进行表彰奖励,不合格按程序处置。
  (二) 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地方特色1.科学定位,确立园区发展规划。将全镇划分为五大区域,即东部的大枣生产、青山羊养殖区,钟山流域的石榴生产区,南部马河水库沿岸的水产养殖区,西部的桑蚕养殖区,北部刘庄流域的凯特杏生产、玉米种植区。大力实施“良种工程”, 优化品种结构,坚持走农业以质量、以特色取胜的路子。2.多措并举,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推广了东张沟、辛沟大枣专业村,西羊皮石榴丰产栽植园,王庙、马营等村的植桑养殖大户,以及唐邱村农户的凯特杏生产和杨桃、西洪洋的越冬甘蓝和香瓜生产等示范基地。岀台了《关于加快园区建设的优惠政策》,从资金、技术、信息上予以扶持。实行合同化管理,镇与村、与护林大队、村与农户层层签订管护合同,保证树木的存活率,签订了蚕茧保护价回收和技术指导合同。3•加强管理,凸显园区经济优势。强化科技培训,定期举办植桑养蚕、林果生产、 畜牧养殖以及病虫害防治培训班;先后与市桑蚕站、省果科所、平邑石榴研究所、山农大等单位进行了联姻,选派人员到北京、山农大进行学习深造,聘请了日本、以色列、法国等瓜果、蔬菜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完善服务体系,成立了邹城市石榴研究所, 加大了石榴的管理、销售和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建立健全了镇、管区、村三级科技服务组织,及时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拉长链条,使园区的发展走向产业化之路,着力培植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组建各种销售服务组织,加快园区的产业化进程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附:香城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刘文贵(7月离职) 张玉彬(7月任职) 副书记:王友卓王呈华李治锋刘景霜詹红梅(女)委员:刘文贵(7月离职) 张玉彬(7月任职) 王友卓王呈华李治锋刘景霜詹红梅(女) 刘凤勋时均民郑伟苗存岩贺勇254中共济宁年鉴张庄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孙惠平张庄镇位于邹城市东部山区,总面积180平方公里,辖74个村,总人口 6.8万,耕地面积7.1 万亩。2001年,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张庄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努力实践“三个代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完成了既定目标。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2.16 亿元,比上年增长13% ;财政收入达167万元,增长12%。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全镇共有100个党支部,其中一类党支部68 个,二类党支部21个,三类党支部11个;共有党员 2470 名。
  镇党委坚持以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突破口,大力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争创“六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活动,基层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按照 “爱民、为民、富民、安民”的要求,狠抓了党委自身建设,党委成员树立了扎根基层、艰苦创业的精神。 农村党支部班子得到加强,调整充实了一批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全年调整支部书记12人。通过充实调整,全镇农村支部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得到优化,思想素质、文化水平、工作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员队伍素质不断提高。通过举办专题学习班、党员学习日、三会一课等各种形式,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加强了党的基本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科技知识的学习教育,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建立了民主推荐、 培养考察、培训上岗的党员发展工作机制,全年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两期,培训170人次,发展新党员78名,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先后举办“党在我心中”演讲赛、党建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活动, 热情讴歌党的丰功伟绩,使广大党员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自2001年10月以来,在全镇74个村深入扎实地开展了村级“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经过动员准备、集中学习、对照检查、查摆整改四个阶段,真正达到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活动期间,共听取群众意见、建议3000余条,为群众解决问题1200多个,受到了群众的拥护,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农村经济得到协调发展张庄镇认真贯彻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投入,调整结构,推广科技,强化服务,从而使全镇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变,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是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全镇坚持条带式开发和区域性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形成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新格局。 种植业确保了一个重点,抓好了两个区域建设。一个重点就是以稳定花生的种植面积为重点,确保了花生在全镇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地位,种植面积达到4.8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其中地膜覆盖面积达到4万亩,占花生种植面积的80%以 ±。两个区域就是蔬菜种植区和瓜果种植区。全镇种植面积达6000亩,收入700余万元。林果业突出抓了两区建设,即万亩梨园和万亩柿子园建设。西片新栽植优质梨20万棵,大樱桃9万棵, 杏、石榴6万棵;东片新发展柿子3000亩,栽树12 万棵。果树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畜牧养殖业重点抓了蛋鸡、生猪、大牲畜、青山羊四个基地建设。到目前,全镇大牲畜存栏量达1.3万头,肥猪存栏量8.5万头,羊22.3万只,鸡36.8万只。畜牧总收入7500万元,人均收入1100元。畜牧养殖业真正成为山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二是努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各村结合本村实际, 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开发项目,宜水治水,宜林治林,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55宜田治田,宜路治路,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掀起了水利设施建设热潮,各村在适宜的地形打大井,建塘坝,实现层层拦,节节堵。全镇共打机井20眼,建塘坝58座,建拦沙、拦水谷坊60 余座,增加了灌溉面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二) 民营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集中力量对镇属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到目前,全镇16家镇属企业已成功改制15家,其中拍卖13家,破产1家, 股份制1家,盘活资产270万元,解除债务包袱310 万元。经过改制,为企业注入了活力,出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全镇实现企业总产值4995万元,利税875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44%和25%。同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了税费等各项优惠政策,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17户,总数达1200户。
  (三) 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秩序稳定镇里成立了综合治理委员会,村村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办公室,健全了治保、调解组织,完善了各项保障制度。在民情责任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联户联防责任制,狠抓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促进了全镇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同时坚持“打防并举,以打促防”的原则,加大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收枪治爆活动取得了显著战果,消除了一大批治安隐患。信访工作摆上了讲稳定、讲大局的高度,通过开展民情恳谈和民情责任区制度,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四)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加强村文化大院建设,做到了有阵地、 有设施。在全镇范围内继续开展创建文明村庄、文明单位、十星级文明户活动,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教育工作摆上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成绩明显提高,成人教育成绩突出,培养了一大批农村科技人才。卫生工作狠抓卫生一体化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和乡村卫生一体化开始实施,群众的健康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文明路街创建活动卓有成效,目前,已有张庄等10个村庄建成基本符合标准的“文明一条街”。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认真落实了目标责任奖和“一票否决”制,严格奖惩,增强了全镇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压力感,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全镇共岀生婴儿686人,计划生育率97. 5%,晚婚率 96.8%,圆满完成了各项人口计划。
  三、创新与经验2001年,镇党委不断深化完善“听民声、察民情、顺民意、解民忧”为主题的民情恳谈制度。在全镇党员干部中积极开展了争“三杯”活动:一是“公仆杯”,让那些一心为民、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干部登台领奖,用榜样的力量,来带动和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二是“民意杯”,授予那些听民声、察民情、排民难、解民忧等方面的典型,进一步加强和群众的联系,真正让党员干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三是“献计献策杯”,鼓励党员干部踊跃献计献策,积极寻找经济发展路子,尽快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同时,还开展了“民意日”活动。年底,由村“两委”成员向民意代表和18周岁以上的村民述职,接受民意测验。满意率在60%以下的,第一年给予黄牌警告,第二年自动辞职。通过争“三杯”活动,把镇村干部纳入到一种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中去,有效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附:张庄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孙惠平副书记:赵铭鲁张士勇(5月离职) 时均礼王福成委员:孙惠平赵铭鲁张士勇(5月离职) 时均礼王福成王洪照白金锋徐兴安寇常新詹庆华256中共济宁年鉴城前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倪学贵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城前镇位于邹城市东部低山丘陵地区,总面积182平方公里,辖8个管区,111个行政村,8.5 万人。全镇现有9个党总支,180个党支部,3288 名党员。2001年,城前镇党委以“机关抓作风、干部抓廉洁、基层抓班子、党员抓管理、全党抓教育”为党建工作思路,着重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860万元,分别增长 12% 、11.5%。
  (一) 思想政治建设针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实际,镇党委从自身抓起,制订了《关于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实施意见》和《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学习活动中,做到了时间、人员、内容、 效果“四到位”,采取领学、看录像、举办讲座、创办干部夜校等形式,组织全体机关党员干部系统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知识。通过组织培训、学习,全体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 基层组织建设2001年,镇党委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突出抓了五项工作:一是调整村支部班子。制订了村支部班子培养调整规划,共调整村支部班子77个,选拔任用支部书记32名,充实调整支部成员178名,培养造就村支部后备干部 400人。二是做好党员的发展和后备干部的培训工作。按照“高标准、严要求、严格程序、慎重发展” 的原则,培训入党积极分子397人,新发展党员182 人,转正48人。新发展的党员中,35岁以下的112 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80人,党员的年龄、知识结构明显改善。同时,注重后备干部的重点培养, 经民主推荐、支部审报、党委考察,确定了 155名后备干部,并建档立卡,进行了 7天的教育培训。采取交任务、压担子等办法,实施跟踪培养,实现了村级班子的动态优化,使党的基层组织发展后继有人。三是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活动。在全镇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名党员一面旗”活动,树立了党员新形象,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得到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全镇评选出 100名优秀党员,在崇尚文明、发家致富方面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四是积极开展“五好村党支部” 创建活动。各村党支部按照标准要求,努力争创 “五好村党支部”:抓好村级班子的自身建设,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素质和决策能力;搞好队伍建设, 党员积极参加支部活动,学科技用科技,实施党员联户制度,成为群众科技致富的领路人;支部成员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找准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一起上,人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建立一套好体制,积极完善二轮土地延包手续,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多方筹资兴建水利设施和配套工程,维修生产路,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条件;建立一套好制度,建立健全了村民大会、 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会、党员议事会等组织和活动制度。通过综合考评和群众推荐,年终有32个村党支部被评为“五好村党支部”。五是搞好各级党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条”规定,突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先后共查处党内违纪案件8起,对18名违纪党员干部给予党纪处分,其中开除党籍5人,保持了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三)干部作风建设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中, 镇党委严格执行考勤、考核和开支制度,大力倡导为政清廉、勤奋工作的良好作风。严格按照《镇干部工作守则》和“镇机关干部形象三字歌”,规范机关干部行为。在干部队伍中,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努力做到思想上求实,工作中务实,形成讲真话、下真劲、想实招、办实事,政令畅通、立说立行的良好风气。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镇党委立足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57本地实际,确立了“城前人民要想富,远抓林果近抓牧”的发展思路,把林果和畜牧业作为先导产业来发展。在林果发展上,依照“六区”、“十基地”、“十二个样板园”的总体建设规划,2001年新栽苗木 108万株,其中大樱桃2500亩,大枣2000亩,板栗 1500亩,地堰柿子5000亩,补植银杏5000棵,砸栽紫穗槐10万棵,其他绿化树20余万棵,金银花60 万墩,发展林果大棚300个。畜牧养殖,岀台优惠政策,发展养殖专业村70个,规范养殖户3000家, 网箱养鱼200余箱。突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以镇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发展樱桃谷肉鸭养殖大棚12个,年出栏15万只,引进波尔山羊、白玉蜗牛特种养殖,引进河南固始鸡13万只,日存栏量 8万只,发展植桑养蚕1000亩,旱地养藕200亩,盖膜土豆4000亩,大蒜1500亩。
  (二) 山区开发建设取得新成绩综合治理了连青山、康王、梨杭三个流域,总面积56平方公里, 修筑生产路210公里,整地改土 2万亩,修建大小桥涵300个,整修河道6000米,新建维修水利工程 426个,新增灌溉面积8600亩。
  (三) 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得到新发展对镇属10个企业采取租赁、拍卖、股份制等方式全面实施改制,使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采取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发展村办和个体私营经济。至2001年底,全镇村办个体企业达到300家,年总产值达 6000万元,实现利税700万元。
  (四) 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再创新水平完善 “兴达商城”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明星村庄”创建活动,单庄村被命名为“省级明星村庄”,大崇村被命名为“济宁市明星村”,土门、北王、小岔河建起小集贸市场。106个村庄完成电网改造,66个村庄完成了自来水饮水工程,近 6万人用上自来水。程控电话发展到4000多部,10 个村架通了有线电视,农民存款余额为3600万元。 在开展“宣传教育进村,婚育新风进家”活动中,荣获“全国双进活动先进乡镇”称号,计划生育工作获全市一等奖。2001年度,城前镇被邹城市委、市政府授予“人口目标责任一等奖”、“农业结构调整先进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三、创新与经验城前镇党委针对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普遍偏低的实际状况,创办起干部夜校,党委书记任校长,分管书记任副校长。利用晚上,让青年党员干部参加系统的学习、培训。每期培训40人,学制为一年,每周二晚开课辅导。采取聘请专家辅导、专题讲座、观看英模人物事迹和实用技术电教片等形式,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农业科技、法律知识、农村工作领导方法等。学员成绩记入个人档案,成绩合格发给结业证书。通过干部夜校的集中学习辅导,党员干部中积极学习的多了,混天聊日、吃喝玩乐的少了;学以致用、努力工作的多了, 不思进取、当天和尚撞天钟的少了。学员把学到的知识自觉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带领群众发展经济, 促进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城前镇党委在重视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重视加强了村级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党委、政府编辑出版了《城前镇村级工作规范》,《规范》包括“党建工作规范”、“村民自治工作规范”、“干部管理工作规范”、“农村重点工作规范”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五编内容。通过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贯彻执行,有效地克服了农村工作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推动全镇村级工作向着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迈进。
  附:城前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倪学贵副书记:孙林胡勤华董衍民席秋鸽委员:倪学贵 孙林 胡勤华席秋鸽 董衍民 刘德军沈传刚 张家新 贾庆朴唐启征 谢业龙 258中共济宁年鉴田黄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刘文炳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田黄镇位于邹城市东部,处于邹城、曲阜、泗水两市一县的结合部,属山区丘陵地带,总面积 108平方公里。全镇共有 81个自然村,51个行政村,4.7万人;镇党委下辖8个党总支,8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654名。
  2001年,镇党委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力推进党的建设,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针对部分村干部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工作方法落后等问题,镇党委以创建“六好党委”、“五好村党支部”为目标,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了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完善了村“两会一组”制度,使党委意图落到了实处。积极推进后进班子建设,狠抓综合整治,共调整村支部书记8人,支部委员13人。注重加强后备干部管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和“四化”标准,建立了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档案,在严格标准、严格把关的前提下,加快党员的发展速度,全年共发展党员27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73名。 深入开展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和“实施民心工程,争做人民满意公仆”活动,坚持以转变作风为重点,在全镇广泛推行了“一线工作法”,要求镇机关干部深入村户调查研究,着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到了了解民情在一线,宣传政策法规在一线, 落实措施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融洽感情在一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政治觉悟明显提高,号召力和工作能力明显增强,工作作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1年,镇党委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的要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山区优势搞好适应性调整,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狠抓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全镇经济总收入达到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 ;财政税收完成134.7万元,比上年增长16%。
  (一)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大力推广花生地膜覆盖和地瓜脱毒繁育, 初步形成了 2.5万亩的花生覆膜生产基地和2万亩的脱毒地瓜生产基地,各类瓜菜种植面积达到 1.1万亩,发展温室大棚100个,粮经比例达到4: 6。 大搞林果基地建设,全镇先后建起板栗、柿子等10 个特色林果生产基地,特色林果产量达500万公斤。畜牧业着力发展食草牲畜养殖基地,突出抓了良种的引进推广,引进改良品种60余个,养牛(羊) 专业村达到18个,畜禽存栏量达到40万头(只), 畜牧收入占镇农业总收入的40%以上。
  (二)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科技贡献率大大提高大力推行良种良法、科技示范、实用技术培训“三项工程”,推广地膜覆盖、种子包衣、果品套袋、畜种冷配等技术19个,先后引进各类良种71 个,其中花生、地瓜23个,蔬菜12个,干鲜果品6 个,畜禽30个。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50%以上。
  (三) 狠抓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确立了“引商兴工”的工作思路,制订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对兴办加工企业的民营大户在水、电、路等方面予以优先照顾,并协调银行、信用社与个体工商大户建立协作关系,建立银企联手、银企合作的工作机制,为民营经济贷款1720万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共引进项目4个,达成投资合作意向6个,实际利用外资 400余万元,从曲阜引进的令方花生米加工厂、从泗水引进的四通油厂,从青岛引进的假发厂等一批项目建成开业。目前全镇发展个体工商户833个, 民营企业13家,工商税收同比增长20%。
  (四)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乡村面貌得到改善全面加强小城镇建设,对镇政府驻地重新进行了设计规划,加大拆迁改造步伐,以拆促建、促开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59发、促发展,规划设立了工业园区和农贸市场,新建了栖峪集贸市场和下鲍蔬菜批发市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投资70万元实施了镇驻地吃水工程,解决了 5000余人的吃水问题,基本完成农电网改造任务,增强了镇驻地的载体辐射功能。投资 500多万元完成拐子河河道一期治理工程,改善和扩大水浇地面积3000多亩,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积极倡树文明新风, 全镇形成了敬业爱岗、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见难相助的良好社会风气。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深入开展“三五”普法教育,促进了农村法律知识的广泛应用。坚持不懈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认真清查整治,进一步解决了瞒报、漏报和改年龄等现象的发生。认真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为了信访“三无”乡镇。积极推进教育、 文化、卫生事业,实现先进文化的广泛宣传和群众医疗卫生服务的改观。
  三、创新与经验(一) 更新观念,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重点解决了老少边穷意识、市场观念不强意识和经济中心淡薄意识,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理清了发展思路。一是按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抓好畜牧业、特色林业、创税农业、瓜菜种植业和地瓜、花生加工项目, 形成“周边林果中间桑全镇抓饲养,农产品加工和瓜菜种植一起上”的格局。二是按市场要求培育流通要素。重点完善了镇驻地市场建设,新建了栖峪村集贸市场,增强承载流通作用。三是按市场扩张要求发展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
  (二) 改进作风,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将镇级领导成员与全体机关干部混合编为若干个“一线工作小组”,常年深入到村(企业、部门),调查研究, 解决问题,实现了干部的“四个转变”。一是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方面,由过去只注重当“播音员”,转变为在上情、下情与市场经济“行情”的最佳结合点上进行再创造。二是在调查研究方面,由过去只注重当“摄影师”,转变为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求真务实的最佳着力点上进行再创造。三是在处理问题方面,由过去只注重当“消防员”,转变为在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敏感预见的最佳推进点上进行再创造。四是在指导工作方面,由过去只注重当“指挥官”,转变为在改进作风、树立形象、密切干群关系的最佳支撑点上进行再创造。
  (三) 把握经济重心,开展“四个”服务主要是紧紧围绕经济工作目标的落实,开展了四个方面的服务。一是“解难”服务。与示范户、龙头户结对子,听取意见和建议,为其排忧解难。二是提供“绿色政务”服务,组织执纪部门联合办公简化程序,提供配套联动服务。三是提供科技、信息、人才等综合服务,及时向民营大户和企业提供市场动态和生产经营信息,推荐、推广高新技术。四是治理“三乱”,提供护航服务,对全镇所有经营户发放《交纳税费联系簿》、《收费明白卡》,定期对保护效果进行跟踪调查。
  (四) 立足落实到位,狠抓工作监督考核为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按照注重实用、便于操作、易于考核的原则,建立了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细化标准,量化指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特别对招商引资、农业结构调整、民营经济、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一些重点工作,加大考核比重,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附:田黄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刘文炳副书记:马一川(5月离职) 吕郁(5月任职) 黄桂萍(女,5月离职) 岳祥华孟祥利(9月任职) 委员:刘文炳马一川(5月离职) 吕郁(5月任职) 黄桂萍(女,5月离职) 岳祥华孟祥利(9月任职) 卜斌孙士军陈炎郭秋浓(9月任职)260中共济宁年鉴大束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谷峪大束镇是2000年12 月初由原匡庄乡和大束镇合并成立的一个新建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辖11个管区,77个行政村,7. 6万人。一年来,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广大人民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及时明确了“抓基层,强班子;抓经济,跳圈子;抓整治,摘帽子;抓发展,富袋子”的工作思路, 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大束镇辖13个党总支,103个基层党支部,有党员2784名。其中农村党支部77个,农村党员 2040名。2001年,镇党委以创建“六好乡镇党委” 为目标,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狠抓了党的全面建设。
  (一) 深入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在全镇机关部门和村级领导班子中扎实认真地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二) 切实加强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点发展了高中毕业生、退伍军人、 科技致富能手和民营经济大户等优秀青年入党,全镇共发展党员92名,为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 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进行轮训和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建立健全党内外考核监督机制,加强了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
  (三) 以“五个好”为目标,切实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胆革新,不拘一格,选贤任能,使一大批年富力强、乐于奉献、懂经营、善管理、能致富的中青年被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优化了结构。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完善了村级工作,增进了村两委班子的团结。
  (四)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委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基层,解民难,除民忧,切实树立起了“为民、帮民、富民、安民”的新作风、新形象。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八条规定”、“小立法”等规章制度,全面推行村干部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部门“三乱”行为,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2001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72亿元,增长12% ,财政收入达到 560万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36 元,增长5.9%。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大力发展蔬菜、林果和畜牧养殖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以“一线、两园、四片”建设为重点,狠抓了大枣、苹果、葡萄、早春双膜西瓜、 黄花菜、药材、玉米制种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镇共投入500余万元治理小流域三个,修建大小桥涵36个,整地改土 1500 亩,维修渠道8000米,新建维修各类水利工程90 余处,修筑镇村道路150公里,发展各类经济林20 余万棵。同时,采取租赁、拍卖、股份等形式,搞活了林权、地权、产权、使用权,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加大改革、改制力度,大力发展了民营经济。按照 “一改、两保、三破”的工作思路,先后投入600余万元,对冷藏厂进行了大规模技改扩建,并确保了冷藏厂和水泥厂的正常生产经营;对镇两个水泥厂、 一个钢窗厂依法实施破产。采取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村办、个体企业发展。目前,全镇村办、个体企业已达到30余家,个体私营户达到600余户,成为镇财政收入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着眼于培植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共落实项目3个, 招商引资总额近500万元。
  (二)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了“文明路街”创建活动,全镇共投入200余万元,建成70余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61条文明路街,净化了环境。以省级文明村庄土旺村为示范点,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了群众生活,提高了群众素质。全镇上下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点滴抓起, 从小事做起,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高。教育、 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特别是计划生育工作在被市委、市政府纳入2001年度重点管理的严峻形势下,镇党委自我加压,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入手,软件、硬件一齐上,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使全镇的计划生育工作,不仅一举甩掉了后进管理的帽子,而且还获得了二等奖。
  (三)努力保持社会稳定强化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加强了村委会建设,理顺了村两委关系,强化了村级整体功能。全面推行财务会签和财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健全了“村账镇管”制度,最大限度地扩大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要求和愿望。完成了 “三五”普法任务,制定了“四五”普法规划,提高了各级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按照政策要求,切实做好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认真落实了减免缓政策和救济措施;完善了第二轮土地延包,理顺了承包关系;广泛开展了干部下访和“四民”活动,实行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包案制度,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解决在了基层;深入开展了“严打”、“打黑除恶”、“收枪治爆”等专项斗争,深入持久地开展了群防群治活动,使全镇保持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创新与经验大束镇后进班子所占比例较大,严重阻碍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尽快转化后进,年初在市委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对东山头村进行集中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坚持依法整顿,综合治理,又对其他后进村集中时间进行整治。
  (一) 治瘫为主,强化了班子通过内选、下派、 挂职、聘任等多种形式,调整后进村党支部书记13 名,委员30多名。
  (二) 治乱为重,整顿了秩序综合严打整治等专项斗争的开展,对长期治安混乱的重点村进行了集中整顿,抓捕了一批横行乡里的村霸、地霸、市霸等坏分子。抓住热点、难点问题入手,集中整顿了村级工作秩序,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三) 治穷为本,加快了发展广泛开展了“联村共建”、“双学双带”活动,在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民营经济、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每个后进村都找到了发展经济的路子,加快了发展步伐。
  (四) 加大投入,强化了阵地建设镇党校配齐了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料,教学活动进一步深化。全镇77个农村党支部建起了党员活动室,有16个支部建起了高标准的电教室,配备了电教器材、资料, 落实了电教人员,党员电教工作步入了正常化。由于我们注重了后进村的综合整治工作,全镇后进村得到很快转化。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相继召开现场会,推行了大束镇的先进做法。
  附:大束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谷峪副书记:王代玉 盛春海 秦玉祥委员:谷峪 王代玉 盛春海秦玉祥 王振兵 刘淑琴(女)秦岩 曹胜敏 中心店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时爱东中心店镇党委以创建“六个好”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推动了全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200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98亿元,财政收入18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66元,先后荣获山东省乡镇经济综合实力100强、济宁市经济强乡镇和党员电化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镇党委被邹城市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党委和“六好乡镇党委”。262中共济宁年鉴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中心店镇共有党(总)支部92个,党小组269 个,党员2478人。镇党委坚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推动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以创建“六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支部”活动为总抓手,全面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强化基层领导核心作用。
  (一) 注重理论学习坚持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扎实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并且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做到以学习促讨论,以讨论促发展。整个党委班子形成勤学习、善思考、勇于实践的良好风气,党委成员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 扎扎实实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实行党政成员工作目标责任制,实现了责任、目标、任务、人员四到位,使党委班子内部形成积极进取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 切实搞好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条规定和上级有关廉洁自律规定,完善并落实了生活招待、公物使用、民主理财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严格财务管理,实行五人会签制度;严格落实了公务接待标准。在此基础上,认真抓了廉洁自律向部门和村级的延伸。成立审计科和预算外资金管理科,严格实行了预算外资金统一管理;完善了村账镇管机制;各村成立民主理财小组,依法履行监督权利;全面实行两公开两监督,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 全面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镇党委按照党规国法和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中心店镇村级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和《中心店镇基层干部工作考核意见》,进一步明确、理顺了村两委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促进了村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对后进村班子全面帮促转化升级,制订了“党委成员包、镇直部门帮、先进支部带”的帮扶措施。坚持摸实情,帮助寻找致富路;送实招,帮助更新观念换头脑;办实事,帮助排忧解难;求实效,帮助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目前,全镇所辖村无软、懒、散班子,无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无集体经济“空壳”、无社会治安混乱的村,“五好村党支部”占70%以上。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镇党委按照全党抓经济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班子建设促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强班子建设,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一) 突出重点,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1.大力发展高效高税农业。投资70多万元,实施了玉皇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栽植凯特杏800亩,新开发可种栽面积2000多亩,新修道路11条,完成引水上山工程,解决了三个村庄5000人的吃水问题。 在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园的基础上,扩建了 2000亩的科技示范园黄开新区,整修道路6条,铺设微灌、喷灌管道2000亩,新引栽日本甜柿300亩。同时,积极协调信用社发放贴息贷款150万元,新发展中药材300多亩、蔬菜3000亩、林果2000亩,全镇粮经比例达到4: 6,种植业结构趋于合理。2.加快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利用水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垂钓、休闲、餐饮服务,建设旅游观光农业区。重点实施采煤塌陷区治理。采取滚动开发一次成田的综合治理模式,规划复垦耕地2500亩,鱼塘500 亩,新建养鸭场二处,道路、塘坝全部进行了绿化、 美化。3.巩固壮大畜牧业。主抓了畜禽结构的优化,使全镇蛋鸡饲养总量达到200万只,新增食草节粮型牲畜4万头(只),各类养殖专业村达28个, 并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中心的作用,聘请专家举办技术培训班。同时,从韩国、山东农学院、黑龙江等地引进一批畜禽良种,提高了品种档次,使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步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轨道。
  (二) 多措并举,招商引资再创新高成立由镇长任组长的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建立招商处,确定经贸委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及各村主要负责人全力配合。优化招商方式,以全民招商为基础,以优质服务为保证,全方位多渠道招商引资。在进一步完善镇驻地工业园、东付私营园区和双桥方兴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新规划了 1平方公里的科技工业园, 并被批准为市工业园区的分园。成立了园区管委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63会,岀台了优惠政策,重点抓好园区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计划投资1000万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申请入园企业已达13家,其中7家企业完成规划设计,即将入园建设,总投资额达 1500多万元。
  (三) 强化扶持,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富民强镇战略的重要举措,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心水泥有限公司通过企业改制,扩股融资200多万元,年产达到13万吨,销售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在抓规模扩张的同时,注重总量的提高。目前,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900户,私营企业累计发展到45 家,注册资金930万元,个体私营经济已突破商、 饮、运、服等传统行业,向科技型、规模型发展。
  (四) 加大投入,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完善设施。重点进行了邹鲍路拓宽硬化工程,对沿街建筑拆迁改造。绿化工程、亮灯工程、透明墙工程和驻地街巷的道路硬化工程正在积极实施。同时, 建成了全市首批电话镇,开通程控电话6000多门; 积极发展有线电视,光缆覆盖33个村,有线用户 5000余家。二是建好市场。进一步完善大型工农商城、煤炭专业批发市场,并动员沿街居民改换门庭,变单一居住为经商、加工多种经营,先后建成三条商业街,增加了城镇的经济容量。三是强化管理。严格实行一书两证制度,做到“审批一支笔、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口”。进一步完善了镇、矿、村、户“四位一体”的联合管理形式,并结合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了创建文明城镇活动, 驻地各村都建成文明一条街,丰富了小城镇的内涵。李官桥村率先制订了村庄建设发展规划,在反复考察论证、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实施了小康楼建设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目前126户搬进小康楼,第3期工程正在施工。
  三、创新与经验(一)完善机制,努力推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在建立健全并落实党委职责和干部岗位责任制、双重生活会等制度的基础上,镇党委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重点完善了三种机制:一是科学的考评机制。 按照目标责任制,定期考核实绩,并组织机关干部评议,将每个党委成员的考核结果记入档案。二是有效的监督机制。镇成立了监督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检查监督党委成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 制订并落实了同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对干部思想、 工作、生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能做到及时提醒和纠正。三是完善的自我管理机制。党委成员根据各自的工作情况,及时检查自己,定期写出总结,每年都要向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作述职报告,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增强了党委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党委的威信。
  (二)转变作风,注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党委成员从自身抓起,坚持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 严格遵守车辆管理制度,干部下基层一律骑自行车,严禁机关干部到村、企业大吃大喝。坚持并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工作联系点和蹲点调查制度,实行领导干部包村责任制,包村人员每星期要抽出二天时间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化解热点难点, 并搞好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每年写出1-2篇有分量的调查报告。
  附:中心店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时爱东(女)副书记:秦贞红田祥龙孙玉龙孟祥坤(12月任职)委员:时爱东(女)秦贞红田祥龙孙玉龙孟祥坤(12月任职) 刘广华刘宪科张灿生盛保国264中共济宁年鉴北宿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李景鹏邹城市北宿镇辖45 个村,总人口 8.3万,其中农业人口 5万,辖区面积7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万亩。2001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完成 9.02亿元,全镇财政总收入达到28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60元。先后蝉联第一、第二届“中国乡镇之星”、“齐鲁乡镇之星”,连续16年保持了 “省级文明镇”荣誉称号,镇党委先后被济宁市、邹城市两级评为“六好乡镇党委”,2001年被山东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北宿镇党委下设5个党总支,77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45个,现有党员2218名,其中农村党员1326名,建国前老党员14名。
  镇党委坚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 按照“机关抓作风、村级抓班子、干部抓廉洁、党员抓管理、全党抓教育”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了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村级组织建设。
  (一) 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及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通过多层面的培训与教育,提高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凝聚了班子成员的聪明才智,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 组织建设不断调整充实了支部班子,对 45个村支部班子进行全面整顿和考核,调整充实村支部书记12名,支部委员27名,配齐配强了村党支部书记,三类支部全部转化,“五好村党支部”占70%以上,支部书记平均年龄39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75%,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三) 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对违规违纪的不合格党员严格按党纪进行公开处理。 注重培养选拔后备农村干部,制订了《培养选拔农村后备干部的实施办法》,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确定90名农村青年进入村级后备干部库。坚持用制度规范约束干部行为。实行了镇领导班子包片、 党员干部驻村责任制;特别是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加大了机关干部驻村蹲点的责任制力度,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帮助农村、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树立了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
  (四) 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廉政制度,加大预算外资金管理、任期审计、离任审计、 任前公示等措施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贯彻“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的指导思想,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镇党委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确定了“农业抓调整、企业抓改制、个体抓载体、民营抓规模、招商抓服务”的发展思路。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以建设高产、高效、高税农业为宗旨,以蔬菜、特果、畜牧养殖、塌陷地治理为重点,多方投资1000余万元,完善了占地920亩的“镇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积极引进培育名特果菜、花卉苗木,推进规模化生产,创办了 1600亩“优质高档鲜食葡萄特色园”,形成了以示范园为引导,以岚济公路为轴线,东自吴官,西至马楼,长4公里的“北菜南果”高科技种植业综合开发区,全镇果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与兖矿集团联合创办了 6万头生态养猪场—北晨养殖有限公司,扶持镇建筑公司创办了万头生猪场,实行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 全镇生猪存栏量达20万头,配套1200吨的冷库已投入使用;采煤塌陷地治理方面:拓宽投资渠道,投资4000万元对东西故村6000亩矿区塌陷地进行了综合开发,建高标准蔬菜花卉大棚94个,复垦土地1400亩,深挖精养鱼塘85个,建10万只养鸭场、万只养鹅场各一处;镇村企业发展方面:采取拍卖、兼并、零资产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镇属13家集体企业全面完成改制,村办企业改制完成95%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65以上,盘活存量资产3600万元,全镇民营企业发展到60余个,个体工商户达1866个,从业人员6370 人;先后创办金鹏园艺、华强园艺、康华明胶等11 个合资、合作项目,投资33亿元的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已动工建设,将有力地拉动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 围绕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小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自1998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以来,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循序渐进、协调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小城镇建设的特色路子。配合岚济公路的拓宽改造工程,镇政府投资近300万元对镇中心大街进行了净化、绿化、美化。投资2亿余元的“三丁”压煤搬迁的小康村、小康楼建设正逐步实施。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 100%,新建住宅新区5处,住宅楼100余幢,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平方米,镇驻地发展到6.5平方公里,镇矿驻地小城镇居住人口达到3.9万人。
  (三) 坚持民主科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化在全面推行村务公开的基础上,推行了镇级政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围绕全公开、真公开、常公开做文章,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将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镇级事务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公开。健全了民主管理组织,把群众的意愿作为镇党委、政府决策的“第一信号”,畅通了“民情通道”, 健全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民主理财小组等组织,全面推行“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制度。
  (四) 坚持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大见成效建立治安防范机制,稳定工作扎实有效。建立了 “分片布防、联户拉岗、村村联网”的治安防范机制, 完善了村干部夜间带班巡逻制度。加大对各类霸头的打击力度,建立了司法解决中心、“民情恳谈督办中心”,认真做好信访工作,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计划生育措施得力,加大了工作力度,充实完善工作队伍,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了济宁市一流的计生服务大楼,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了规范化管理。 文教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镇文化站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教育工作顺利通过省普九验收,被济宁市评为“双基教育先进单位”,实行了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水平。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明村庄”、“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评先树优活动。
  三、创新与经验2001年,镇党委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要求,采取“依法建制,规范管理,转变职能,服务群众”的乡镇工作规范化建设路子,坚持以规范为遵循,把党委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制订了《北宿镇党委工作规范》,形成了目标明确、决策科学、有章可循、 高效服务的良好运行机制。
  (一) 依法建制,实现工作规范化依据《党委工作规范》,配套完善了《北宿镇人大工作规范》、 《北宿镇政府工作规范》,并将此延伸到村、部门单位和学校。
  (二) 规范管理,实现决策规范化镇党委始终坚持“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聘请专家考察论证一 —党委研究决定”的决策程序,坚持“三个不决策” 原则,即凡是没有两个以上方案的不决策,没有充分调查研究的不决策,没有经过集体表决的不决策。促进了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
  (三) 转变职能,实现领导方式规范化按照 《规范》中“精干、统一、效能”的原则,精简机构,压缩人员,进一步明确党委领导成员及各职能部门的职能与任务,建立了目标责任内容管理运行机制, 全镇上下能够集中精力想经济发展大计,思强镇富民之策。
  (四) 服务群众,实现干部行为规范化在《规范》中明确规定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倡导“讲事业不辱使命,讲创业不图安逸,讲敬业不计名利”,开展了“提供一条致富信息,引建一个致富项目,解决一个致富难题,帮助一个困难家庭,捐助一名困难学生”的联户帮富“五个一”工程,有效解决了农民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附:北宿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李景鹏副书记:杜厚廷刘儒武委员:李景鹏杜厚廷李福亮孔祥杰李福亮刘儒武孙希忠266中共济宁年鉴宋庆华张养全徐凡平(12月任职)唐村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肖延德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唐村镇下辖5个管区、29个行政村(居),现有党支部50个,党员 1002人,其中农村党支部 29个,党员696人。2001 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4. 27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9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551元。
  (一) 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形成坚强战斗堡垒镇党委十分重视自身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领导班子。一抓学习,努力提高党委一班人的素质。党委规定,每周一、四为集体学习日,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党委成员还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理论研读相结合,每天读书至少一小时, 每月至少写出2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或体会文章。二抓制度,规范党委一班人的言行。建立健全了党委职责和干部岗位责任制度、民主评议党委班子及其成员制度等。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属重大问题,都经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不搞“家长制”、“一言堂”。班子成员自觉维护团结,形成了风正、心齐、鼓劲、实干的良好局面。三抓廉洁,树立领导班子的良好形象。按照中央“八条规定”、“廉政准则”等党规党纪来教育规范党委一班人的行为,先后研究制订了机关干部廉洁六不准、戒酒规定等十多项制度。
  (二)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干部队伍良好形象注重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广大党员干部奉公守法,敬业爱岗,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镇党委坚持半年、年终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级负责人对部门、站、所进行评议,接受社会监督,促进了作风的转变。
  (三)多措并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整体素质镇党委十分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利用党员冬训、纪律教育月对党员进行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在镇机关部门、村中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研究修订了《关于争创“六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支部”活动的意见》,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基层支部,落实了创建计划和措施。对村级班子坚持做到了半年一考核,对群众意见大、懒软散的班子及时进行充实调整,促其转化升级。全镇基层支部班子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有了很大改变,村居班子职数齐全,党员干部队伍思想稳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1年,镇党委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六个好”目标和要求,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被邹城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委”、“六好乡镇党委”称号,被济宁市授予“发展民营经济先进乡镇”称号。
  (一)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围绕大棚、蔬菜、畜禽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全镇共发展大棚293个,发展优质果品生产基地500 亩,植桑养蚕面积500亩;以白庄村为龙头的早熟西瓜辐射到周围七八个村庄,面积达600亩;以侯庄、马庄、秦刘村为主的蔬菜面积达到2000余亩, 蔬菜保护地栽培达到800余亩。以西龙村为主的花生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达到700余亩。畜禽养殖业突出养猪、养鸡、养羊,通过组织参观,提供科技服务,培植大户等措施,促进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建成各类规模较大的养殖场12处,各类规模养殖户180余户。把实施二期世行项目区作为基础设施的重点,投资120余万元,修筑生产路、环镇路12条,新打、维修机井15眼,大口井6眼,开挖蓄水池90余个,建大中桥涵30余座,铺设地下灌管8000余米,整治低产田1500亩,新增耕地500余亩。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67(二) 工企经济发展迅速一是加大了企业改制力度。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因企制宜, 一厂一策,全镇10家镇办企业全面完成了改制任务。二是加大了对企业的帮扶力度。帮助友开植物油厂筹集资金400万元进行了技改和扩建,使该企业迈入全市五大民营企业之列。三是区域经济迅猛发展。广泛开展与驻地大企业的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强地企联合的意见》, 地方依托驻地大企业联合新上项目达10余个,实现经济效益近1000万元。四是民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大力发展商业、饮食、服务、维修、运输等第三产业,形成了门类多样、多业并举的格局。发展民营企业24家,个体工商户1246户。五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共达成合作意向项目5个,引进外资 3260万元。
  (三)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邀请省建筑工程学院专家制定了新一轮小城镇建设整体规划,小城镇功能定位是: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活方便舒适。规划区总面积11.93平方公里。加大道路建设投资力度,去年累计投资330万元,硬化路面4800平方米,更新和修复路面32400平方米,拆除商品房85间,面积2244平方米。加强了电话镇建设。全镇装机3700部,电话入户率达到了 64%,12个村建成了电话村。
  (四) 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全镇计划生育率、晚婚晚育率均达到100%,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00:97.7,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全市第一名,连续8年保持了一等奖的位次。积极开展争创 “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风尚。2001年共用于教育事业投入达200余万元,新建省级规范化、高标准完全小学1处。目前,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教育质量和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圆满完成了 “三五”普法任务,并扎实开展了 “四五”普法工作。
  三、创新与经验镇党委大力推行以“知民情、懂民意、解民忧、 排民难、助民富”为主要内容的“民心工程”,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了实处。
  (一)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头脑,干部心中树“民心”采取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典型引导与舆论监督并重,充分利用党校、成人技校等阵地, 多次邀请党校、高等学校及上级业务部门领导,来镇分层次、多渠道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全年举办各类教育培训班10余期,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通过教育,提高了各级干部执行党的路线的自觉性,切实做到常怀为民之心,把群众的冷暖、疾苦、安危挂在心头。
  (二)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调活经济聚“民心” 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实施“民心工程”、搞好 “三个代表”教育的首要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和镇财力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调整促发展。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扩大规模,相对集中”的原则,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加大了调整力度,农业结构趋于优化。
  (三) 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用先进文化争“民心”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三学三争” 活动,即动员各级干部学理论、学科学、学法律,争当人民公仆、争当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争当实践“三个代表”的典范,力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四) 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增进理解顺“民心” 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维护稳定、建强班子三项重点, 分层次、多形式开展谈心活动,一是各级领导班子班长与班子成员谈、班子成员之间谈,消除误解,统一思想,增进团结;二是镇党政班子成员分别与分管部门和机关同志谈,了解自己和班子成员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改进工作,树立良好的形象;三是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谈,沟通思想,化解矛盾,增进理解,维护稳定。先后开展各类谈心活动3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
  (五)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民办事赢“民心” 严格蹲点包村制度,规定党政成员、机关干部每年蹲点包村时间不得少于30天,与群众同吃同住,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对机关部门坚持从刹吃喝风入手,狠刹 “三乱”等不正之风,切实转变干部作风。268中共济宁年鉴附:唐村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肖延德副书记:崔德桥孟庆国王永玲(女)委员:肖延德崔德桥孟庆国王永玲(女)马志珍刘郑季晶晶(女) 程学友孙守华太平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宋景春太平镇位于邹城、任城、微山三县市区交界处,是邹城市的“西大门”。全镇面积8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万亩,人口 6.4万,辖9个管区,62个行政村。2001 年,社会总产值达到5.5 亿元,增长2.1%;财政收入1211万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01元,增长5%。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小城镇建设中心镇”、“创安工作先进镇”;被济宁市评为“发展民营经济先进镇”、“信访工作先进镇”。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全镇共设97个党(总)支部,有党员2192名; 其中农村党支部62个,农村党员1563名。镇党委坚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六好乡镇党委”的目标要求,抓紧抓好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狠抓党委自身建设年初制定了创建“六好乡镇党委”的规划和措施,明确了任务目标,落实了责任。坚持周一党委中心组学习日制度,党委中心组成员全年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体会文章20余篇。坚持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凡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事,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牵扯大项财务开支的问题,都提交党政联席会讨论决定,并每年不少于两次召开民主生活会。积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履行各自职责,充分发挥各自作用,镇人大率先在济宁市开展了“代表向选民述职,选民评议代表”活动,并作为济宁市唯一代表在省人大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2001年,被邹城市委评为“六好乡镇党委”。
  (二) 狠抓作风建设,树立公仆良好形象每位领导成员和机关干部都联系一个村,认真做好民情日记,年驻村时间不少于30天;每年都拿岀近1/3 的时间走村串户,调查研究,熟悉乡情民情。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党政干部廉政建设守则》,重点开展了清借欠公款、清公费电话、刹公款吃喝等专项治理活动,党政成员没有一人以权谋私、违法违纪。
  (三) 狠抓村级组织建设先后对62个村支部班子进行全面测试和考核,并按照是否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进行了充实调整,共调整支部书记13 名,支部委员28人,全部配齐了村支部书记,三类支部全部得到转化,“五好村支部”占70%,全镇支部书记平均年龄38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 64%,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制订下发了《关于培养选拔农村后备干部的暂行办法》,对村级后备干部采取“两推一定一公示”制,目前已有98名农村青年进入了后备干部库。同时,加大村级财务审计力度,镇审计站定期对村干部离任、村级财务进行审计,严格了财经纪律。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镇党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保障,各项工作都得到了全面发展。
  (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发展高标准冬暖式大棚达到1980个,大小弓棚1万多个,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500亩,花卉面积300亩,中药材面积 200亩,初步形成了蔬菜、花卉、瓜果、中药材四大种植区域。规划建设了万亩现代农业示范方,2500 亩节水灌溉示范区及1500亩的北亢高标准防渗渠。畜牧养殖业稳步发展,规模化、科技化、区域化程度明显提高,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总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69量达到78万只(头)。按照上级部署,高标准完成 9公里的“绿色通道”建设任务。
  (二)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对镇属11家企业全面进行了改制,全镇个体私营户已达1768户,从业人员4320人。其中,产值过500万元、利税过50万元的企业4个,产值过100万元、利税10万元的企业21个。里彦特钢公司、巨星索具公司、展程五金公司被邹城市列入“513”工程项目。里彦特钢有限公司、屹立新型塑料公司、展程五金公司等引资项目已投入运营,里彦新材料工业园、太平港扩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全镇引进项目10个,引进利用外资2亿多元。
  (三) 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完成镇驻地近期、 远期综合规划,特色产业型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已经国家计委批复。交通、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迈出较大步伐,开工建设了镇农贸市场、太平港航运处办公大楼、地税分局办公楼、安上 10KV线路改造、鲍太(太黄)两路施工等一批工程项目。集中对镇区及村容村貌进行了综合整治,镇驻地安装了西班牙式路灯、铺设了路沿石、花砖,镇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四) 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认真开展了严打集中整治和专项整治活动,全镇刑事发案率控制在万分之五以内,人民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严格执行农民负担一定三年不变的政策,全镇未发生一起因农民负担而上访的案件,也没有出现一例乱集资、乱摊派、乱提留的事件。严格遵守信访条例, 做到了发现矛盾及时,处理矛盾迅速,把问题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全镇没有发生一起集体访、越级访,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人口目标执行情况出现了“三高两低”的好势头,婴儿出生性别比达到正常比值。
  三、创新与经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践无穷尽,探索无止境。 作为乡镇党委,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如何避免因决策的失误或偏颇而损害群众切身利益情况的发生,是新形势下需要研究的新课题。在这方面,太平镇进行了有益探索。在推行镇务公开的基础上,镇党委于2001年3月份成立了民主议政会,建立了规范的决策流程图。民主议政会由36人组成,设主任1 人,副主任4人,议政会下设政策议政组、经济议政组、科教文卫议政组、社会议政组,议政会成员从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老党员、致富能人、群众代表中推荐,由党委批准产生。议政会在镇党委领导下,对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和重大事项进行民主监督,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政议政。每名议政会成员都有各自联系的村民代表,采取定期召开村民代表会、实地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书面咨询等形式,加强了与村民代表的联系,铺平了镇党委政府与农民群众联系的快捷通道。重大决策,决策前公开决策意向,大事先让群众知道;决策中,公开各种决策方案,让群众反复比较,优中选优;决策后,公开实施过程,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决策之前先通气、重要问题先通气、 认识不一先通气,使决策的过程成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的过程,成为宣传引导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抓好实施的过程,实现了镇重大问题决策无一失误,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山东通讯》、《支部生活》、《山东政报》、济宁 《组工通讯》等刊物详细介绍了太平镇开展镇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做法,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附:太平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宋景春副书记:郑长生李凌志杨兴瑞委员:宋景春郑长生李凌志杨兴瑞陈广平高然军高胜韩建军270中共济宁年鉴平阳寺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唐庆华平阳寺镇地处邹西平原,位于邹城、兖州、任城三市区交界处,辖3个办事处、30个行政村,2.7 万亩耕地,5.9万人,其中煤矿非农业人口 2.9 万。
  2001年,平阳寺镇党委政府坚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充分发挥矿区优势,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突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完成4.8亿元,财政收入实现8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3499 元,分别比 2000 年增长6.6%、20.3%、4.1%。 被济宁市委、市政府授予“经济强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平阳寺镇党委下设5个党总支,55个党支部, 其中农村党支部30个,共有党员1389名,农村党员896名。平阳寺镇坚持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为抓手,通过党委成员职责定位,任务定标和考核定性,形成了抓党建的合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
  (一) 适应形势,因村施治强班子在用人观念上,注重把握好四点,即:不用“守摊型”干部,不用 “老好人”干部,不搞一错定终身,不搞年龄“一刀切”。在选拔方式上,采取内选、回请、下派等多种方式,配齐配强了支部班子。
  (二) 突出培训教育,建设一支硬队伍积极实施“换脑”工程,深入扎实开展了村级“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强化了理论和村务管理知识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电教基地,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接受教育。利用镇科技示范园,各类特色种养基地,邀请土专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现场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了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三) 立足矿区,积极探索富民强村新路子立足矿区,发挥农民种菜、养殖传统优势,探求出工矿服务、专业种植、专业养殖等六种类型村级发展经济路子,全镇农村整体经济总量和质量有新的提高。
  (四) 强化服务,建设一个好体制认真落实了双层经营体制,大力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达到了沟渠连,路桥通,旱能浇,涝能排,30个村全部实现“耕、播、灌、防、收”五统一。
  (五) 加强管理,建设一套好制度出台了《关于建立七项制度规范村级管理的意见》、《关于实行千分制考核加强村干部管理的规定》和《关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建立了村民代表议事会和民主理财制度,实行了村账镇管制度。 把农村工作分为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能业勤4大项、20个小项,对每位村干部分半年和年终两次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建立了“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竞争激励机制。 全镇农村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围绕农民增收、集体增收和财政增收这一目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突出抓了四项工作:(一)结合本镇情况,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品种改良工程,挂靠山农大、山东农科院、北京林科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引进了优质专用麦和优质专用玉米,荷兰百利西红柿、美国七彩椒、日本西葫芦,稀珍林果凯特杏、日本雪梨等20多个新品种。推广了冷冻精液配种、胚胎移植等6项先进技术,引进了一批优质种猪、波尔山羊、大东肉狗等,全镇农作物,畜禽品种优良率达80%以上,建立起基地化配种、专业化饲养、农户散养三位一体的新型畜牧养殖模式,养殖效益逐步攀升。实施名牌产品工程,立足优质专用麦,后韩西红柿、稀珍林果、84K杨、无籽西瓜、波尔山羊等优势产业,培植出6个名牌产品,形成了特色农业。实施龙头带动工程,以平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建成万亩优质专用麦、无籽西瓜和日本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71甜柿、84K杨苗木生产、邢村稀珍林果、食用菌生产加工、波尔山羊繁育等十大特色农业基地,初步形成起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
  (二) 发挥矿区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挥矿区优势,制定优惠政策,优化经营环境,引导农民围绕煤矿生产生活上项目,新上了正强洗煤厂,昕欣编织厂等16家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全镇民营企业发展到72家、个体工商户1200户,从业人员达7000多人,形成了煤炭运销、加工制造、商品零售、生物化工、建筑建材、饮食服务六大民营经济体系,民营经济成为镇财政重要力量。
  (三) 发挥优势,扩大招商引资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招商处,实施全民招商战略。多方优化软硬环境,完成小城镇建设二期工程,规划了横河、 马厂两个矿区村民营经济园,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绩。全年签订招商引资合同8项,合同引进资金 1270万元。其中镇政府与美国唐山通用贸易公司、横河煤矿等四家联合建立邹城市威格生物化工公司建成投产,两年后年产值将过亿元,将成为亚洲最大的酶化工基地。
  (四) 夯实基础,进行新一轮小城镇建设聘请市建筑设计院、山东建工学院制定了以“一场四区” 为主的新一轮小城镇建设规划。大胆借鉴外地经营城镇的经验,引入市场机制,先后投融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镇百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建成了 8000 平方米、500个摊位全封闭式大型农贸市场,规范了镇驻地经营秩序。完成了机关公益事业区建设, 高标准修建了镇中心街,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 绿地面积达8600平方米。完成了东部商贸经营区建设,引导张庄村36户村民,在中心街建了 36栋下店上居式两层商贸楼,镇驻地面貌焕然一新。
  三、创新与经验平阳寺镇党委、政府积极锐意进取,不断推进改革创新,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突岀抓了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和“三问”工作法的创建。
  (一)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地,彻底变害为利在完成平阳寺镇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即北林千亩塌陷地治理后,镇党委、政府多方争取和努力,2001年启动了二期工程,即综合治理平阳寺、 前鲍等五村6000亩采煤塌陷地,工程已于11月初开工,竣工后,可造地4000亩,挖精养鱼塘80亩, 网箱深水养鱼近2000亩,将有效解决矿区村的人地矛盾。
  (二)建立“三问”工作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研究制定了《关于建设“三问”工作制度的实施意见》,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展“三问”活动,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转变工作作风,扑下身来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主要内容是“三问”,即一问群众柴米油盐,二问群众忧愁困难,三问群众经济发展。主要措施是:一是建立“三问”工作日志。镇印发“三问”日志簿,所有党员干部人手一册,每人都要认真填写“三问”工作开展情况。二是建立“三问”工作制度。建立包村干部“三问”责任区,每名包村干部都要在责任区内确定10—20户农户作为联系点。每名党员干部每周要拿出两天时间下村入户,访寒问暖,进行“三问”。镇每月召开一次“三问”工作例会,集中“三问”工作情况,研究制订有关问题解决的措施、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进行解决。三是严格考核奖惩。把“三问”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每名干部主要工作业绩之一,半年一考评,年终总考核,奖优罚劣,建立起竞争激励机制。
  附:平阳寺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于立武(11月离职) 唐庆华(11月任职)副书记:唐庆华(11月离职)刘卿杨振德委员:于立武(11月离职)唐庆华刘卿杨振德张一祥郑义董富林樊相东王广胜(12月任职) 陈福楼(12月任职)272中共济宁年鉴郭里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陈兆存2001年,郭里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扎实实践“三个代表”,在充分掌握镇情民情的基础上,理清工作思路,突岀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以 “三增一稳”为工作目标, 狠抓了党委自身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全镇社会总产值完成25573万元;财政收入实现54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997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了 9% 、14%和4,7%。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郭里镇辖6个管区,39个行政村,4.6万人。 全镇共有农村党支部38个,党员1495名,支部成员124名。一年来,镇党委狠抓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为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党委自身建设上,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增强执行政策的坚定性、自觉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和岗位目标制,重大问题提交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坚持用党的事业这个共同目标,把班子成员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坚持廉政建设各项制度,严于律己,敬业奉献,做廉洁勤政的表率。基层组织建设上,大力加强村级班子建设,2001年全镇充实调整支部书记10人,支部委员24人,通过调整,增强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出台了《村级干部管理办法》,使村干部管理走上了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党员发展坚持“三个培养”,即将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将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将党员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村干部。通过培养使100余名党员成为村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上,充分利用镇党校、电教室、党员活动室,对广大干部进行党建、科技、计生、法律法规等内容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好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上,进一步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了镇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村级进一步完善了村级财务、资金双代管制度,实行村级财务会签,并狠抓了村务、财务公开,畅通了民情恳谈、民主决策渠道,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 农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种植业,规划了水浇条件比较好的11个村进行越冬蔬菜种植, 建设了郭里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建寿光第三代土堆式日光温室大棚36个,2001年棚均效益达1万元以上,被授予济宁市“百千万”科普示范工程科普示范基地,年底全镇已建各类大棚120多个,蔬菜种植面积已扩大到近3000亩。启动了郭里镇“万亩桑园工程”,力争奋战三年达到1.2万亩。全镇共栽植桑苗260余万棵,3100亩。畜禽养殖业,规划建设10处养殖小区,投资440余万元,用于扶持畜禽养殖业,培植养殖大户,改良畜禽品种。提供科技服务,拓宽营销渠道,引进优良品种30余种,良种畜禽养殖推广率达80%左右。林业生产,继续推行林权改革,在宫庄、西郭等流域新发展国杏、凯特杏3000亩,香椿1000亩,2001年全镇森林覆盖率增加到16.3%。启动了“万亩核桃园”建设工程,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在凫山山系建设万亩核桃园。
  (二) 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2001年,郭里镇把注册资金超过50万元的近圣工贸有限公司、农业水利设施有限公司、泉德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等五个民营企业纳入重点扶持,促其扩大规模,快速膨胀。选择了一批基础好、实力强、辐射力大的特色农业种植大户、经济林大户、农副产品加工大户予以重点扶持,增强他们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带动整个民营经济上档升级。把民营经济与企业改制相结合,鼓励民营经济大户大胆参股、租赁、承包或收购镇属企业。2001年完成了镇水泥厂、毛巾厂、地毯厂、五金厂等12处企业和4个村办企业的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73改制,盘活了镇政府存量资产,激发了企业内部活力。引进了一批外资项目。按照“四通一平”的要求,在太黄路开发建设了郭里镇民营经济园区,园区全长2000米,当年就有60户个体私营大户与镇政府签订了合同,入园经营。
  (三)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01年,完成了 10KV农电主干线路的改造,降低了电价,满足了经济发展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需要;新修了太黄路,打开了这条加快郭里经济发展的黄金要道; 扶持11个村进行了机井配套,全镇39个村全部通了自来水;新竣工商业楼7处,公用建筑楼3处;依法进行了宅基地清理,解决了土地纠纷,严格了土地执法,使土管工作走向规范化。
  三、创新与经验(一) 探索、推行了“一长两会一组”的村级管理新体制“一长”即一家之长,从每个家庭年满18 周岁成员中,选出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的人参政议政。“两会”即村民代表会和村民议事会。 村民代表会由每10户家长中选出一位村民代表组成,主要是听取和审议村委会工作报告,讨论村内主要工作,向村委会提出批评、意见等;村民议事会由各经营组选出1—2名代表组成,侧重对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生育、农民负担、土地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民主评议。“一组”即村民理财小组。 成员从村民议事会成员中选举产生,每月对村里收支情况进行评议,合理的加盖理财组印章方可到镇经管站入账报销,在每季首月的16日对财务和村务情况向村民公开。通过推行“一长两会一组”,基层政权得到加强,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二) 率先推行了“联户拉岗、分片布防、村村联网”的治安联防新模式“联户拉岗”指各村从 18—25周岁的青壮年中选出一人兼任治安员,进行义务站岗巡逻;“分片布防”指各村依据人口、地理位置等设立责任片和治安执勤点,实行办公用品、防卫器械等五统一;“村村联网”指各村成立由村主任任大队长、治保主任任副大队长的治安巡逻大队,对各责任片统一指挥,开展群防群治工作。 这样就使全镇形成了大的联动助网,组与组联合, 片与片联合,村与村联合,点线面结合,构筑起全镇治安防范的铜墙铁壁,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三)圆满完成了企业改制严格按法定程序, 对12个镇属企业、4个集体企业逐一进行了改制。 对改制企业认真进行了清产核资、资金评估和产权界定,做到企业资产不遗漏,不低评,不漏评。在出售转让对象上,打破人员、地域限制,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价出售。通过改制,盘活了镇政府存量资产,激发了企业内部活力。
  附:郭里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陈兆存副书记:谢显正张传秋 黄伦环委 员:陈兆存 谢显正 张传秋 黄伦环 屈云常 王修东 孙利 张继来 石墙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康建国石墙镇位于邹城市西南部,是2000年12月乡镇规模调整中由原石墙镇和原古路口乡合并的新镇,辖13个管区,76 个行政村,总面积139.83 平方公里,总人口 8.3 万。乡镇规模调整后,新一届镇党委以“建设石墙、美化石墙、繁荣石墙”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经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202.4万元,比上年增长11%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19元。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全镇共有基层党支部112个,党员总数2714 名。其中:农村党支部76个,农民党员1906名。274中共济宁年鉴乡镇合并后,新一届党委把加强班子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
  (一) 抓班子,强队伍针对乡镇规模调整后部分干部情绪不稳定,工作疲于应付的实际情况,在摸清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对后进村级班子进行了整顿,实行“两推一选”、内选、下派、外返、挂职、异村任职等多种形式,配齐配强了支部班子。一年来, 先后调整村级班子32个,调整支部成员49名,调整支部书记27名,使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同时还选拔培养后备干部324名,发展新党员46名。
  (二) 抓教育,强素质扎实深入地开展村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村干部认真查找问题,分析差距,理清思路,落实整改措施。利用党校集中辅导、以会代训、收看电教片等形式,常年开展形势教育、政策教育、党风党纪教育,提高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16名同志被市委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28名同志被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三) 抓管理、促实干建立健全了以“三会一课”制度为主的九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开展“建功立业”创建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为两个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面对石墙镇的实际,新一届镇党委领导班子深入到村户、部门企业,听民情、察民意,听取广大群众的呼声,在广泛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镇党委确定了以山区抓核桃、平原抓桑蚕,积极改制实现资产重组,招商引资大兴民营经济,发挥优势, 加快小城镇开发,繁荣集贸市场的发展思路。
  (一)以核桃、桑蚕为重点,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继续巩固发展了“双万亩名优核桃示范园”。2001 年,邹城市委、市政府在石墙镇成立了邹城市核桃研究所,建设了 160亩核桃“精品园”,配备专业人才,专门从事核桃生产研究。核桃园被列入“十五” 期间国家级研究课题——“核桃产业化综合开发” 项目。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落实保证措施,积极稳妥地发展桑园1500亩。在养殖大户的带动下,全镇养殖业向规模化、区域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建成了蚕鸡养殖专业村6个、牛羊养殖专业村5个、养猪专业村4个。去年,全镇林业总收入、畜牧总收入分别达到1021万元、5228万元。以面坊特色蔬菜基地及南刘、岳庄早熟西瓜基地为中心,全镇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500亩,总面积达到5000亩。
  (二) 以企业改制和招商引资为动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坚持政策上放宽、经济上放活、服务上提高的原则,放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去年新增业户130多家,全镇民营业户达到786家,民营企业发展到12家。其中,民营企业大季铸造厂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职工60人、年生产各类铸件1000多个品种、创产值400多万元、利税 40多万元的铸造企业,跻身于邹城市十强民营企业行列,多次被济宁市、邹城市授予“先进私营企业”荣誉称号。对水泥厂、球墨铸造厂、华兴精密铸造厂等三家严重资不抵债的乡镇企业实施了破产改制,保温材料厂等五家企业正在实施企业破产或重组。通过企业改革,全镇甩掉债务包袱5000余万元,镇水泥厂破产后公开拍卖,现已成为年产水泥10万吨、上交税收近百万元的民营企业。现在又有6家乡镇企业正在进入破产程序。在招商引资上,发挥资源优势,先后引进了国家科研课题“核桃园项目”、硅熔胶生产线、樊白山红土开发项目、 石化加油城四项外资,预计总投资900多万元。
  (三) 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对镇驻地和中心片济枣公路沿线,进行了集中拆迁建设,实行了连片开发。2001年,全镇新建商业楼3500平方米,“一纵两横”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另外,积极争取市供电局投资近400 万元,从面坊变电站至洪山口的4000伏高压电路进行全部改造,改变了全镇的电力供应现状。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全年共维修道路66公里,修建各项水利工程50项,打机井44眼、深井5眼,建设塘坝5座,修渠5470米,扩大水浇面积7800亩。张楼村在搞好农田水利、村庄道路建设的基础上,搞起了商品楼、小康楼开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全镇76个村吃上了自来水,46个村通了水泥路或柏油路,48个村完成了农电网改造,12个村架上了路灯,4个村通了有线电视,村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四)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75设坚持毫不放松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计生率为 96%,晚婚率为99.4%。深入开展了“打黑除恶”、 “缉枪治爆”等专项斗争,破获一批刑事治安案件, 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为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创建“文明路街”为重点,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镇有10个村、7个部门被邹城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庄”、“文明单位”。科技、 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新的发展。
  三、创新与经验(一) 思想解放天地宽新石墙镇是由两个经济条件较差的乡镇合并而成的,是“弱弱联合”。面对发展优势较少的实际,镇党委首先在全镇广泛开展了一场“解放思想看石墙、实事求是评石墙、集思广益兴石墙”的大讨论,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提高了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带领全镇群众走出一条靠核桃、桑蚕致富,靠企业改制激活企业的路子。
  (二) 班子建设是基础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必须首先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镇党委一班人首先当好“五个模范”,即学习的模范,奋发向上、追求进步的模范,实干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团结的模范,为全镇干部做出了表率。突出抓了群众敏感的村级财务问题,实行村账镇管、财务会签、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组织纪委、信访、财政、审计等部门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明确取消了村级招待,狠抓村务、财务公开,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杜绝了腐败行为,化解了干群矛盾,进一步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13个管区进行了优化组合,对32个后进村级班子、弱班子进行了整顿。其中,对姜坝村还采取了异村任职的方式进行了调整,全镇80%以上的后进村转化升级,村级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 真抓实干是关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一年来,全镇各级干部自觉与镇党委保持一致,做到令行禁止。认真贯彻落实党委决策,平均每名干部在村工作200天以上,通过走村入户,把工作做到群众身边,不仅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附:石墙镇党委成员名单书 记:康建国副书记:田慎华王修玉 刘训志 陈伟委 员:康建国 田慎华 王修玉 刘训志 陈伟 马祥学 孔庆彩 刘玉 刘冰 张厚香钢山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党工委书记刘敏钢山街道是2000年 12月撤镇设立的三个街道之一。街道辖14个村,8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35.2平方公里,总人口 11万。一年来,街道党工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促进了经济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2001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 2亿元,比上年增长14%;财政收入实现 1777.6万元,增长2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131元,增长4.05%,被济宁市授予“经济强镇街” 荣誉称号,被邹城市委、市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镇街”“模范街道办事处”、“人口目标责任一等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信访工作先进单位”、“镇街经济发展二等奖”、“发展民营经济二等奖”、“党政机关先进集体奖”荣誉称号。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街道共设5个党总支,53个党支部,1012名党员,其中村、居支部35个,支部委员68人。党工委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六个好”为目标,坚持从严治党,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276中共济宁年鉴加强党的建设。
  (一) 加强党工委自身建设,形成了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健全完善了《党工委工作职责》、《党工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每周一、五两天不少于2个小时的集体学习时间,加强理论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的学习。领导班子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的坚强战斗集体。通过举办培训班、电化教育专题讲座等,努力提高村两委成员的理论和技能,使村级干部受教育面达 98%以上。
  (二)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新发展党员39名。按照干部“四化”标准,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强对村级干部的管理,先后调整支部书记2人,支部委员3人。同时,加大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每个村、居配备 2—3名30岁左右的后备干部。
  (三) 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各项工作的规范化、 制度化街道党工委建立健全了党工委工作职责、 党务工作目标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党建工作例会、 民主生活会、包村联系点制度、民主评议党工委班子及其成员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村居,全面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条不紊,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1年,街道坚持“农业抓调整,工业抓招商, 全党抓经济”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和城郊资源优势,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努力推进经济强街建设。
  (一)立足优势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大力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一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扩大经济作物面积,使粮经比例达到4:6。二是立足城郊优势,建设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基地,建成以垂钓、餐饮于一体的休闲娱乐基地8个,以观光为主的林果、花卉基地4处。三是建成一定规模的鸡、羊、猪、奶牛养殖场10处。 其中,朱山村建成百亩综合养殖区,后八村建成30多亩的养殖加工基地。四是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投资300万元,修路20 条,长85公里,架桥30座,建农业科技示范园2 处,实施了岗山流域生态农业综合治理项目,扩大改善灌溉面积3000亩,完成重点流域治理3平方公里以上。
  (二) 深化改革盘活企业资产,带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坚持“先出售后改制,企业班子控大股”的工作思路,对街、村87家集体企业进行全面改制, 盘活了资产2200万元,解除债务包袱1400万元, 实现产权的彻底明晰和经营机制的有效转换,企业自求发展意识和内在活力明显增强。
  (三) 强化培植扶持,拉动规模企业上档升级采取抓重点带全盘的方法,重点抓好了鲁邾牌家具、钢鹏牌起重设备、宝仁堂制药等名牌的培植,争创省级以上名牌。加大投入力度,2001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08亿元,实施技改和新上项目110 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个,500万元以上的项目4个,1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
  (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改进招商方式,运用市场机制,突出抓好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小团队跟踪招商、委托代理招商等。 完成招商引资2000多万元,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10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
  (五) 抓好载体建设,争创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围绕民营经济由经济增长点向经济增长源的转变这一根本目标,狠抓了载体带动、外部环境推动等措施,力促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北关社区居委会投资600多万元,建设北兴商厦,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孟庄社区居委会投资500万元,扩建昌平市场,新增摊位1000个;东方集团投资1500万元,新建东方花园小区,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通过抓载体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市场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1年全街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6.7亿元,利税7178万元,占全街财政收入的60%以上,分别同比增长75%和 69%。新发展个体私营业户200家,培植注册资金超100万元的民营企业大户10家、上交税金超10 万元的个体私营户30家。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77三、创新与经验(一) 建立“三会”制度在新的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了建立一种常抓不懈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村工作大发展,实现“双强双富”的目标,在各村、居建立了“三个例会”制度:两委成员碰头例会,每天早晨上班前汇报昨天的工作,研究部署当天的工作;支部成员例会,每半月召开一次,学习街道文件,研究下步工作;全体党员例会,月底召开, 主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WTO有关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科学知识,通报支部工作情况,通过重大事项。“三会”制度的严格执行,使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及时学习中央、省、市和街道文件精神,学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 学习法律、法规和科学技术等知识,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开放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找准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还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计划,树立超前思维、积极谋划的新观念,把各项工作都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来思考。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村、居党支部的整体素质和领导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 严格村级招待费管理为有效制止和减少农村非生产性开支、铺张浪费、村干部为政不廉等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 根据中央关于取消村级招待费的有关部署要求,统一在18个村、居中制作和悬挂起免招待“敬告牌”, 一律取消村级招待费。同时,发动村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街累计为群众办实事200余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35件,帮助群众提供致富信息160余条,全街没出现一例集体上访和大的越级上访案件。
  附:钢山街道党工委成员名单书记:刘敏副书记武伯奇 朱以明 委 员 刘敏 武伯奇 朱以明刘保纯 张中正 王莉(女)赵吉鸿千泉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党工委书记刘士同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千泉街道辖区面积 36平方公里,人口 6. 4 万,共有党总支5个,党支部57个,党员1172 名。千泉街道党工委自 2000年12月9日设立以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 “六好”街道党工委、“五好”村党支部为目标,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面推进街道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一)狠抓教育,思想政治建设迈上新台阶街道党工委始终把理论武装工作作为一件大事,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首先,认真抓好党员教育管理。 充分利用街道党校、村居党员活动室,组织广大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知识、 科技文化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全年举办8期党员培训班,培训党员干部3980人次,东关居委会党员活动室被评为省级“先进党员活动室”。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帮”的方式,组织党员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请先进单位、优秀党员作专题报告;“七一”前夕在党员中开展了“学党章、温誓词、树形象、做贡献”活动。 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二)狠抓基础,基层组织建设再上新水平为切实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街道党工委把加强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党组278中共济宁年鉴织的重点来抓。一是抓整顿,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以村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为主线,组织党支部班子成员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整顿思想作风。二是抓调整,优化班子结构。按照“四化”要求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对8个村的支部班子15名支委成员进行调整,使支部成员的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进一步优化。三是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对村居后备干部进行考察培养,及时提拔使用,及时充实到村级班子。每个支部始终保持2— 3名后备干部。四是抓后进,促使转化升级。对 “软、懒、散”的村支部班子,采取果断措施进行调整,把德才兼备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入领导班子,并建立党政领导成员联系点制度,进行重点扶持帮助。五是抓目标管理,促进党务工作规范化。组织党务工作考核小组对全街道23个村居支部班子进行综合评比考核,对二、三类班子制订了转化升级的针对性措施。
  (三)狠抓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加强党风党纪教育。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学习了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规定》等有关规定,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明显增强。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街道实际,党工委研究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关于机关招待规定》、《关于机关后勤管理规定》、《关于机关车辆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实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推动了各级有关规定的落实,全街道党员干部的作风进一步好转。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1年,千泉街道党工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有力地推动了全街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1年,全街道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 9980万元,比设街道之初增长7% ;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6.2亿元,增长20%;实现利税5200万元,增长16.5%,财政收入完成1105.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45.2万元。工作中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牢固确立农业基础地位。针对本街地处城郊,农业村居占绝大多数的实际,坚持立足实际,发展城郊型农业。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全街共建成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400个,拱棚800 个,蔬菜面积发展到800多亩,郭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初步建成,名优稀特品种不断增加,种植效益进一步提高;鼓励发展水产、畜牧养殖业,新上养鱼网箱300个,规范养殖场发展到50多家,畜禽总量达到50万头(只);积极抓好林业生产,全年共密植、补栽枣树3万棵,万亩大枣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新植其他林木2万棵,完成了东外环绿色通道建设任务。二是着力抓好企业改革和招商引资。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坚持因企制宜,一厂一法的原则,完成镇村企业改制68个,改制面达到 87%;加大企业新上项目和技改工作力度,完成固定资产投入5600万元,新上、技改项目12个;立足优势,抓好招商引资,共引进大型项目6个,引进资金51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000万元,其中投资 2500万元的千泉装饰城开工建设。三是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力优化环境,制订优惠政策,构筑发展载体。投资480万元新建了崇义路农贸市场,全街建有各类市场12个,年商品交易额达到3亿元。 2001年,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800户,新增200 户;私营企业发展到80家,新增22家。
  (二)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新发展计划生育工作,做到经常性工作与集中活动相结合,突出宣传教育、拉网清查、严管重罚等工作重点,荣获邹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一等奖。稳定工作,突出重点,攻克难点,认真开展严打集中整治斗争,狠抓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城区街巷建设,采取措施,实施了综合整治,共投入资金200万元,硬化、美化街巷14760平方米。社区服务、社会保障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三、创新与经验(一)强化社区党组织建设每一个居委会建一个支部,街道机关、所属企业和居民区各支部也先后建立党员责任区,从机关抽调了 12名德才兼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79备的中青年干部充实到新设立的农坛、华龙、唐王湖三个社区居委会,全街社区居委会达到7个,并全部建立了党支部。积极拓宽社区党建工作领域, 加强与辖区内党组织的横向联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区建设,东关、南关、马庄、大胡四个社区居委会广泛开展了文明小区共建、警民共建、双拥共建、街企共建等“结对共建”活动,充分发挥了辖区内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二) 抓好岗位培训街道党工委对社区内党员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并定期组织两委成员进行培训,使居委会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依法办事的水平和兴办社区服务事业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 实行规范化管理对于新设立的农坛、华龙、唐王湖三个社区居委会,街道党工委帮助建立党员活动室,统一制作“党支部”和“社区党员活动室”标志牌;党支部建立了党建工作园地,设立了 “五簿一册一卡”,做到了各项制度上墙和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化。
  附:千泉街道党工委成员名单书记:刘士同副书记:乔志强委员:刘士同郑士鹏张兆民乔志强张兆民冯兴岱来佑秦凫山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党工委书记魏洪才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凫山街道成立于 2000年12月9日,是撤销原邹城镇设立的三个街道之一,地处城矿区、 市工业园区,辖13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居委会, 总面积21平方公里,总人口 8.1万;共有22个党支部,603名党员,其中村级党支部14个。
  2001年,凫山街道党工委在邹城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发扬“团结实干、争创一流”的精神,坚持 “工业立街”思想,不断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有力地推进了全街道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财政收入达到739万元,增长25%。全街道呈现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心思上、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员活动日、电教室等的阵地作用。
  (二) 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健全、完善民主集中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党建方面的文件13 个,促进了后进班子的转化升级。
  (三) 认真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加大党员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力度。发展党员13名,举办了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狠刹公款吃喝、请客送礼等不正之风, 机关设立“廉政灶”下发“廉政令”。
  (五)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和社区党建工作, 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组织专门班子对非公有制企业、社区的党建工作进行调研,经过反复论证,在280中共济宁年鉴金鼎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党支部,为新建社区居委会建立党支部做好了准备工作。
  (六)找准载体,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以“学党章、整作风、强素质”为主题的“基层组织建设月”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工作的新路子。以“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为目标,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基层组织建设月”活动,党员干部的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政治素质、服务本领进一步增强。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后庙农业示范园建设初具规模, 筹备成立了邹城市精品水果研究会,发展100亩珍稀精品水果;在东沙村建设了一处占地200亩的北方道路绿化用苗木周转林;开发长3000米的五里河,建成了公园长廊,带动了河两岸农业观光区建设。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发展养殖加工专业村4 个,规模养殖户12户,畜牧总产值实现4100万元, 巷里村投资200万元建设了一处30亩的养殖场, 投资1000万元、占地33亩的清真食品城正在紧张施工。
  (二)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实施抓大扶小战略, 培植规模骨干企业,形成了金鼎股份公司、锦纶长丝厂、奔腾油漆厂、田庄明胶厂等一批规模龙头企业。实施地企联动战略,兴建地企联合项目,先后与兖矿集团联合新上锦纶长丝厂、兖生源乳制品厂等合作项目10多个,合作利用资金近亿元。街道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形成了商业、饮食、服务、维修、运输、旅游等多业并举、经贸繁荣的格局,共发展个体工商户1266 家,民营经济营业收入达3.2亿元,年实现利税 4300万元。
  (三)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开工建设田庄食品工业园、前庙工业园、工业园区星火园三处工业园区。抽调10人充实到招商处,明确一名副科级领导具体负责,对来凫山投资的客商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开展多渠道招商,借助媒体,进行网络招商,奔腾漆业公司通过互联网与广东江门市制漆公司达成协议,新上高档聚酯木器家具漆项目,总投资 1000万元,新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2000多万元。借助中介,开展委托招商, 从德国引资20万美元组建宏发制袋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开展以商招商,周庄村先后招引项目4 个,引进资金390万元。目前,全街道签订招商引资合同25个,已到位资金1.5亿元。
  (四)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党工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加投入,改善教育工作环境,投资200万元、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东沙小学教学、办公楼正在筹备。实行抵押金、机关干部包村(居)等制度,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建成高标准文明街巷 20多条,实现村村有文明路街目标,5个村达到排水沟畅通、绿化、美化、硬化、亮化“一通四化”标准。
  三、创新与经验凫山街道党工委在工作中立足实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狠抓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做好新形势下的街道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 建立了机关学习日制度把每月的第一个周六定为理论中心学习组学习日,全天学习党的政策、上级的文件和会议精神、理论文章等;每周二定为全体机关人员学习日,实行点名制,定期组织机关人员宣读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学习效果与工资奖罚挂钩。
  (二) 建立计划生育包村(居)抵押金制度100 余名机关人员分成14个包村工作组,每个村(居) 都有工作组,每人拿出抵押金,年底根据工作情况, 与村干部同奖同罚。实行村(居)计生人员工资统筹制度,在市里统一对村计生主任每月补贴80元的基础上,街道再补助20元,并对计生服务员再补助30元,作为对他们的奖惩资金,依据工作成绩兑现奖惩。
  (三) 建立村(居)工作量化管理制度制订了 《村(居)考核奖励实施意见(暂行)》、《关于农村基层干部退休的规定》,完善了村(居)干部考评制度、 村(居)干部退休制度。街道对村(居)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主要负责人的工资待遇根据年度考评结果进行浮动,并作为退休后享受待遇的重要依据。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81(四)建立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包保制度副科级以上领导成员,每人包一个重点企业,联系一个重大项目,明确任务指标,落实奖惩措施,从环境、 信息、资金上面给予支持、协调,定期走访、定期调研,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跟踪全方位服务,工作成绩与年终评先树优挂钩。同时,开展了以集中培训机关、村(居)干部,深入开展谈心活动,走访农户调查研究,倾听民声办实事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组织建设月”活动。活动中共发放征求意见表900 份,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600余人次,入户走访 2700户,共征求意见606条。街道、村(居)根据意见和建议,立足实际,发挥优势,转变作风,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街道投资29万元铺设维修自来水管道,解决了 970户群众的吃水问题;投资84万元,修路10000米,建桥涵8座;投资19万元打机井18眼,建坝5座,修渠2000米,扩大水浇地面积440亩。后庙村投资24万元建成一处农贸市场,增加了村民收入。前庙村投资1500万元的综合市场已开工建设。
  附:凫山街道党工委成员名单书记:魏洪才副书记:王德安程广胜委员:魏洪才王德安程广胜陈贵生刘绪宝薄祥国薛怀芳微山县韩庄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顾军韩庄镇位于山东省最南端,苏鲁交界之处, 总面积170.8平方公里。 全镇辖10个管区,83个村街,总人口 7.2万,是国内水陆交通咽喉之地, 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在境内与著名的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交汇贯通,区位特殊,位置重要。
  2001年,镇党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推进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加快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先进进程为重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力实施“以民营经济强镇,渔湖富民,建镇兴镇,旅游富镇”战略,振兴了韩庄经济。同时,全面加强了以党的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基础工作,围绕拉长“七条线”再上新台阶的目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6.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完成4.7亿元,农业总产值完成2.1 亿元,财政收入完成5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30元。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委自身建设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镇党委从实际出发,不断强化班子自身建设,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活力。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 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突破口,围绕党委建设“六个好” 目标,制定并落实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牢固树立了“爱民、为民、安民、 富民”意识,并始终把廉政建设作为民心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一方面,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整个党委领导班子形成了一个廉洁奉公的整体。另一方282中共济宁年鉴面,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健全了党委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书记办公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 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严格决策程序, 凡属重大问题由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党委班子成员都能做到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和集体权威,自觉扎根基层,艰苦创业,埋头苦干,争创一流业绩。自制度实行以来,全镇领导干部思想作风有了很大转变,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镇党委实行了包村工作责任制,党委成员包后进村,机关人员包一般村, 包村人员驻村蹲点,走村入户,积极帮助群众想法子,理思路,快致富,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实行党员“四制”管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乡镇规模调整后,镇党委首先从多年没有发展党员的村抓起,注重发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把发展党员工作落实到实处。2001年为三年没发展党员的村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6名,真正消除了空白村。并强化措施,加大力度,使每个农村党支部都发展2—3名培养对象和一名新党员;在发展的新党员中,25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占70%以上,妇女占20%以上。第二,突出重点,着重解决后进村发展党员中的难点问题,帮助村里仔细分析制约发展党员的主要原因。认真培养上进心强,一心为民的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第三,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公示制、预警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实施发展党员公示制,在公示过程中,镇党委引导党员、群众把监督发展对象的素质与监督基层组织的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双向制约,确保了发展党员公示制取得成效。2001年全镇共举办了 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60余名,发展农村党员85名。同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对每个村街2名以上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训,定期考核。
  针对农村党员文化水平低,对理论学习不深不透的特点,在全镇开展了争当“五好党员”活动,定期举办党员培训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和培训,把自学与集中学习、专题讨论、运用典型等结合起来,取得了好的效果。同时加强对学习教育活动的督促检查,召开调度会、座谈会、通报会及时掌握学习情况,并把党员干部在活动期间的表现,作为考察、使用、培养干部的一项依据记录存档。在学习过程中,抓住关键,大力加强基层班子建设,以党风带民风,深入开展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和文明户活动。树文明家风、村风和民风,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通过学理论、学技术,增强了全镇党员的理论素养和党性观念。通过抓思想教育,抓作风转变,使党员干部学习的意识明显增强,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并将学习理论武装头脑与改造世界观紧密结合,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明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目前全镇建立党员联系户1226户,其中872 户通过党员帮资金、帮技术走上富裕之路。
  三、深入扎实开展“送民情卡”活动,切实转变机关作风为把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落到实处,镇党委针对当前农村中存在的问题,从畅通群众表达意愿渠道、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着眼, 广泛开展了“送民情卡”活动。一是发民情卡。由镇党委、政府统一制作,内容包括联系户干部的基本情况和职责、被联系户的基本情况等。每个机关干部联系3-5户,被联系户中要有一个个体工商户、一个贫困户、一个普通农户。通过“民情卡”架起了镇党委、政府与村民联系的桥梁。二是连村民心。联系人每月定期回访2—3次,从被联系户中了解来自群众中的民声、民愿;了解群众对各级组织的看法、意见和建议;了解村民中存在的矛盾、不满情绪、苗头性倾向;了解群众对某个干部或某个部门的意见等。并及时将上级和镇党委、政府的决定、政策反馈给联系户,使群众了解各级党委、政府的决定、政策,从而释放民怨,化解矛盾,畅通党群干群沟通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知村民情。通过联系户了解掌握该村的社情民意,重点掌握该村的生产、生活问题,发展、稳定问题及教育、 计划生育、宅基地划分、土地承包、村务财务公开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四是帮村民富。 联系人从联系户中调查了解所掌握的情况,对该村两个文明建设提出建议和意见,做好所包村的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促其解放思想,更新观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83念,理清发展的思路,帮助他们分析村情,制定发展措施,使村民尽快地富起来。同时积极为被联系户寻找致富的路子,提供各种服务和致富信息,使个体工商户增实力,贫困户早脱贫,普通户达小康,最终实现全体村民共同富裕的目的。“送民情卡”活动以来的开展,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群体性上访事件明显减少,村民情绪比较稳定,机关工作和村民生产井然有序;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民情联络员的解释说明,村民们明白了有关政策,党群干群之间加强了对话,关系明显好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税收、计生等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 使村务全面公开,给村民一个明白,加强了群众监督,减少了村里的一批不合理开支;促进了机关干部作风的明显转变,主动自觉地铺下身子,经常深入到所包村街了解社情民意,为党委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带动和促进了全镇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自活动开展以来,全镇共办理群众意见、建议 141条,为群众筹资30余万元,办好事、实事186 件,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使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顺利贯彻落实。
  四、以村级班子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上级要求,全镇在党建工作中,实施工作重心下移,积极探索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途径,使全镇基层组织建设迈上了新台阶。一是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结合实际,制定了党建工作目标,分别与管区、村街签订目标责任书,积极组织实施,严格考核程序,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二是以村级班子建设为重点,集中整顿后进村。组织专门人员,对全镇83个村街进行摸底调查,分类排队。 根据调查结果,认真分析总结,制定整改方案,使其早日转化。工作中,一方面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分类举办经济强村、中间状态村、后进村及后备干部等不同类型培训班,注重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实施“以强带弱、中间突破”的战略,对中间偏下村、后进村党支部采取重点帮扶制度。采取结对子的形式,先进带后进,帮助后进村建班子、想法子、找路子,仔细分析落后的原因和症结,从统一思想解决疙瘩入手,抓整顿,促转化, 齐头并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充分发挥各村优势,面向市场,转变观念,宜工则工、宜农则农,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全镇形成各类专业村32个,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此外,注重增强村级干部的感性认识,组织支部书记、村主任到外地参观学习,引进外地先进技术经验。同时,采取经验交流会的形式,让近年来率先达标的“五好”村党支部和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现身说法,介绍先进经验,以鼓励鞭策后进。通过典型带动,一些中间、后进村不甘落后,认真总结经验,先进面前找不足,激发了后进班子的干劲,并仔细查找原因,成员之间主动交流谈心,及时消除了矛盾,有效地提髙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为切实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镇党委采取得力措施规范了村两委关系。第六届村委会换届后,针对有些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不协调、互不服气、各自为政的现象,镇党委制定了《关于规范村两委工作的意见(试行)》、《村级干部工资福利待遇制度》,就新时期抓好农村两委工作提出了新思路,建立了新机制,确立了村党支部、村委会之间的职权范围,消除了矛盾,为正确处理农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落实困扰多年的村级干部的待遇问题, 整体上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提供了政策依据。
  工作中健全完善并实施了 6项制度,即村委会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制度、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村干部对上对下承诺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诫勉谈话制度、停职待岗制度。制度健全后,镇党委重点加强经常性的检查指导,实现了干部管理制度化。
  通过规范农村两委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农村两委干部的职责,理顺了关系,掌握了工作方法,做到了说话讲原则,办事讲规矩,一些班子消除了隔阂, 增进了团结。一些原来和村主任合不来想“摞挑子”的党支部书记打消了顾虑,理宜气壮地出来工作,有4个不协调班子发生了明显变化,有2名向党支部发难的村主任主动向党支部书记道了歉,有 4名非党员村主任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支部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普遍增强。《关于规范村两委工作的意见(试行)》的实施,保证了农村工作决策的284中共济宁年鉴民主化、科学化,全镇各村定期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已成为制度,形成了干群同心谋发展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实施对农村两委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措施,是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实现村民依法自治的着力点,是促进村两委班子团结,形成凝聚力、 战斗力,进而创造出强大生产力的落脚点,对推动全镇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附:韩庄镇党委成员名单微山岛乡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王洪岩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微山岛乡位于微山湖中,四面环水,总面积 9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4006户,1.44万人; 总土地面积7500亩,其中林果面积3000亩,人均地0.33亩;环岛水域20万亩,人均水面13.9亩。2001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1.36亿元,财政收入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80元。全乡共有两个基层党总支部,14个农村党支部;共有党员503名;全乡党组织健全,干部平均年龄44岁,农村党支部书记交叉任职的8 人。党支部都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党员之家”、 电教室、阅览室,各项设施齐全,党员活动丰富多彩。基本坚持“三会一课”,“四簿一册”齐全。农村党支部都建立了党员议事会和群众代表理事会制度,实行了“四民主,两公开,一监督”。党委十分重视组织发展工作和注重基层党支部后备干部的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全乡共纳新党员13名, 培养后备干部20名,入党积极分子50名,保证了基层党组织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保持了党组织的先进性,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搞好组织建设的同时,狠抓了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了“宗旨教育、世界观教育”,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开发建设以来,乡党委紧扣时代发展的强大脉搏,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知难而进。制定并实施了“渔果富民,旅游强乡”的发展战略。不断增强“旅游兴岛,旅游强乡”的意识,正确建立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改善旅游环境,广开旅游资源,带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
  旅游业累计投资达2200余万元,完善了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古墓陵园游览区、果树种植观赏区、淡水养殖垂钓区、休闲度假游乐区等10多个旅游小区。修复古典门楼、殿宇、陈列室、塑像、碑亭等古迹基础建设,建成铁道游击队纪念碑暨微山湖抗日英烈纪念园。现为济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完善了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每年来岛游客达20万,产值超过千万元。
  农林业不断加大农林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抓了产业的规模化,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集观赏型、娱乐型、效益型于一体。完成了 1500亩老龄果树的更新换代,引进油机柿子、石榴、冬枣、银杏等优良品种,形成了以优质苹果为龙头,高价值干果作补充的新格局,果品年产量达 350余吨,产值120余万元,获微山县林业生产强乡称号,为全乡支柱产业之一。
  渔湖业积极调整渔业养殖结构,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和湖产品品位。建起了万亩以河蟹乌鲤为书记:顾军副书记:胡勤贵周建国宋永文程佑全委员:顾军胡勤贵周建国宋永文程佑全马绪东屈凡光孙艳(女) 姚善田刘斌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85主的名优产品养殖基地。通过横向联合,引进了南京、苏州等地客户的资金和技术,发展养蟹业。养蟹总面积达到1.7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90 吨,总产值1300余万元。为全乡支柱产业之一。
  畜牧业重点以食草类畜禽养殖为主,注重培养专业大户,规模化饲养,形成了以鸭、鹅、鸡、羊为主,牛、兔、猪为辅的畜牧产业结构。养殖总量达到 14万只(头),总产值400余万元。
  乡镇企业重点抓了企业改制,抓大放小,保基础企业,发展小型企业和民营经济,重点加强了乡航运站、码头管理站、建筑公司、旅游服务公司等企业的扶持与管理。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3500余万元,利税400万元。
  个体私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在旅游业的带动下以种植、养殖、农渔牧产品加工、造船、水陆运输、商贸、餐饮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培植了一批种植、养殖、运输、加工、制造营销大户。个体私营经济实体发展到30余家,年产值达到2500 余万元。实现利税300余万元。
  公路建设在上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下,修通了环岛公路,穿山公路,环湖观景路等,铺设了柏油路面,总里程35公里,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公路网络,总投资达353万元,在全县第一个实现村村通柏油路,岛上旅游景点全线贯通,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交通运输全乡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发展,水陆客运货运能力不断增强。岛上有机动车辆170 余辆,机动船、游艇达到800艘只。渡口船只往返仅需20分钟,客运量每年达到100余万人次,货运量达到50000余个吨位。组织实施了微山岛陆岛工程建设,改建了货运码头,扩建了旅游客运码头, 码头建设总面积达到10000余平方米。
  小城镇建设和商业根据济宁市规划设计院微山岛2010年发展规划方案,加快了湖滨城镇建设步伐,先后建成了商业区,旅游步行一条街,农贸市场,码头广场及码头商业小区等。总投资达到 1500余万元。全乡有商业网点240余个,摊点700 余个,形成了具有湖岛和旅游品位的商贸经济网络,年贸易额达到1000余万元。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邮电通讯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加强了科学技术的学习、推广与应用,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强。全乡科技普及率达到 75%以上。科技示范户、专业户达到1000余户,占总户数的25%以上。教育不断加大学校“四制”改革和投资力度,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提高,乡一中、希望小学顺利通过了市级规范化学校达标验收。完成了电话乡建设工作,安装程控电话 1800余门;邮政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和提高。全乡电视普及率达到98%以上,有线电视安装达到 1200余户。群众文艺创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卫生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乡卫生院新盖了门诊大楼,配齐了 B超机、透视机、CT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思想政治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通过创建“精神文明一条街”、评选 “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加强干部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狠抓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措施开展了以“打霸除恶” 和整顿秩序、治理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严打整治”活动,取得了“抓治安、保稳定、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了巩固和提高,落实了“四民主、两公开、一监督”,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农村稳定人心思治,出现了良好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全乡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附:微山岛乡党委成员名单书记:王洪岩副书记:张宗仁刘伯年孙允网委员:王洪岩张宗仁刘伯年孙允网朱思萍张玉涛徐霆马强286中共济宁年鉴夏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卜昭林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夏镇位于微山湖东岸,微山县中部,东接枣庄市薛城区常庄镇,西连微山湖,北靠欢城镇,南邻韩庄镇,地处城区、矿区、湖区,是县政府驻地镇,于2000年12月由原夏镇、昭阳乡、彭口闸乡合并而成。全镇总面积156.0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3.8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62.19平方公里,辖103个行政村(居),其中居民委员会1个、纯渔业村8个,有27个村沿京杭运河而居;总人口 14.15万,其中农渔业人口9.8 万。
  2001年,镇党委按照“加快发展带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党建工作为总抓手,党的建设成就斐然。一是以“六个好”目标为要求,狠抓了镇党委的自身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学习,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打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基;扎实转变作风,牢牢坚持中央“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廉洁从政、勤政为民”,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牢了拒腐防变的堤防。二是以 “五个好”目标为要求,狠抓了村党支部的建设。按照“抓强促弱、中间突破、强基固本”工程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双强双富”活动。一类支部赶先进, 实现“强中强”、“快中快”;二类支部上水平,尽快实现转化升级;三类支部打基础,彻底扭转软弱涣散的局面。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1年,夏镇经济发展迅猛,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规模化畜禽养殖、高效作物种植、渔湖牧产品加工、航运煤炭开采加工运输、建筑建材、旅游和商贸服务是当前全镇的八大主导产业,许楼、金源、昭阳三处煤矿建设和民营经济已成为夏镇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城区、矿区经济、沿路沿航经济、特色渔牧农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已跃居全市经济强乡镇行列。全镇按照新世纪初所确定的“全党抓经济,三年建强镇,全民促开放,五年达到明星镇”的发展战略和“以工贸立镇、以民营经济强镇、以旅游服务兴镇、以湖牧富民、以科技农业固本”的工作思路,充分依托和发挥“三区”(城区、矿区、湖区)、“两道”(104国道、京杭运河航道)的优势,认真做好城矿经济、沿路沿航经济、个体私营经济、特色渔牧农经济和现代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文章,全力推动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快速、健康、稳步发展。
  (一)大力实施“民营经济强镇”和“工贸立镇” 战略,全方位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始终坚持把民营经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举全镇之力,努力把发展民营经济的文章做大做强。一是扩大开放抓招商。着力抓了引资3000万美元的鹅肥肝生物工程项目,引资1300万元的造船项目,引资1200万元的煤炭洗选加工项目,引资1000万元的水产品加工项目,引资600万元的稀土深加工项目,引资500 万元的台虎钳出口项目,引资160万元的塑料啤酒周转箱生产线等项目洽谈和投产扩产工作。二是突出重点抓载体。着力抓了微山湖批发市场、四季青农贸市场、新世纪商贸城、爱湖水产品批发市场、 城后木材销售市场、后鲍楼有机建材市场以及同广州客商引资1000万元的家具与装饰材料批发城建设。采取政府租地完成“五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后再招商的方式,规划建设了许楼、金源、昭阳矿等民营经济园区,以及旺湖路两侧的民营工业园区。三是铺天盖地抓发展。大力发展农渔牧产品加工、贮藏、储运、销售等项目,加快发展了航运业和城乡建筑业,积极引导发展信息咨询、商贸联销、 旅游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截至2001年底,全镇个体私营总户已发展到8000余户。四是培植大户抓骨干。重点培植了一批科技型和外向型企业大户,把彤普太阳能、航宇造船、恒兴包装、 鲁盟墙材、佰伦实业、昭阳网具、康旺和康乐食品、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87龙泰禽蛋、民丰面粉、微山湖园艺等民营企业大户纳入重点帮扶范围,鼓励他们做大做强,向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进军。突出抓了黄埠庄型煤厂、 纸坊面粉厂、石坝化工厂、周庄石棉瓦厂、微山湖禽蛋加工厂等新上项目的启动建设。同时,组建了集船舶修造、旅游客运、货运于一体的航运集团公司和渔牧农产品经销公司,强化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拓宽了镇机构改革机关人员的分流渠道。
  (二)大力实施“渔牧富民”和“科技农业固本” 战略,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性进展按照“南渔、北菜、西牧、东瓜”的整体布局和产业化发展要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广泛推行标准化生产□ 渔湖业,在继续巩固发展河蟹、乌鳢两大主导产品养殖规模的同时,大力发展青虾、红鳍、鳜鱼、水蛭等名优水产品养殖,推广密放精养和工厂化养殖等科学养殖模式。以建设生态渔业示范园为目标,推行上粮下渔、上果下渔、上牧下渔、上菜下渔等立体种养新模式,着力抓了后北、大捐水产科技示范园建设,全镇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1.5万亩。畜牧业,大力发展“合同鸭”、“合同鹅”饲养,广泛推广旱地养鸭、大棚养鸡和特种畜禽养殖,扩大了鲁西黄牛基地的养殖规模。着力培植专业村和专业大户, 突出抓了三孔桥、青山的蛋鸭,南门外、古楼的肉鸭,猛进、辛庄的肉鹅,大小官口、黄桥的肉鸡、肉鸽,西万的长毛兔,以及寨子特种畜禽的规模膨胀, 年畜禽养殖总量已达450万只(头)。种植业,继续培植壮大优质瓜菜、设施林果、园艺花卉等主导产业,以镇机关干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为龙头,重点抓了以黄埠庄、三孔桥、纸坊等开发区为主的1万亩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建设,以部城、彭口闸、殷庄为主的万亩反季节瓜菜和优质林果种植区建设,以及洛房的万亩西瓜园建设,初步搭成了环城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发展的主体框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拉长产业发展链条,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抓了蒋集河南水产品加工冷藏、龙泰禽蛋加工、永桥禽蛋加工等原有骨干企业的扩产改造, 新上水产品加工冷藏项目4个、鸭鹅宰杀生产线2 条。新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等经济合作组织30余家。加快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广泛发展“订单农业”和“合同渔牧业”。
  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始终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强农固本、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按照“方田起步、林网上路、水利先行、综合配套”的要求,坚持以涝洼地改造为主攻方向,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为目标,大打治水兴利攻坚战,统一规划实施了以“三条线、五大片”和老运河治理为骨干项目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三条线”即: 104国道沿线、薛微路沿线、旺湖路沿线;“五大片” 即:黄埠庄、彭口闸、殷庄、南庄、西万五大农业综合开发区。目前,以五大开发区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区土方工程已全部完成,其中,黄埠庄、彭口闸开发区已纳入国家级土地复垦项目区规划建设。同时, 完成了 15公里的104绿色通道建设和5.8万亩的林网建设任务,总植树量38万株。先后修筑田间生产路86条、7.8万米,开挖排水沟8.4万米,治理老运河2400米,改造涝洼地5.6万亩,动用土石方 196万方,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三) 大力实施“旅游兴镇”战略,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培植新兴主导产业紧紧抓住微山湖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和南四湖生态功能保护区以及现代化湖滨城市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实施了 “两带、 三区、三庄、一岛”的旅游资源开发,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两带:即运河经济观光带和环城生态农业观光带;三区:即西港湖光旅游开发区、爱湖万亩芦荡自然保护区、猛进万亩河蟹养殖区;三庄:即爱湖水上荷庄、猛进民俗村和大捐水上渔乡;一岛即湖中人工岛。加大了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宣传促销力度,开发具有微山湖特色的水产制品、水禽制品等系列产品,打响了微山湖旅游品牌。
  (四) 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认真落实“科技兴企”计划,进一步加大了精细化工、矿山机械等重点项目的技改力度,重点抓了稀土加工、高华墙材、彤普太阳能等新上和技改项目的投产和扩产,提高了企业的科技支撑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认真落实“科技兴村”计划,重点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西万等4处水产科技示范园,寨子等 4处畜牧养殖科技示范园,严庄、蒋庄、机关干部示范基地等8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以及与县林业288中共济宁年鉴局联合兴建的林果科技示范园。加大与清华大学、 省农科院、莱阳农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五)狠抓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为切入点,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方针,深入开展以“十星级文明户” 等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进步。大力开展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了各项民主政治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 深入开展了“三五”普法活动,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三、创新与经验(一)创办机关干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镇党委以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引导镇机关干部领办创办科技示范服务基地,探索了一条新形势下活跃农村基层工作的新路子,实现了领导方式和干部作风的有效转变。
  为加快全镇髙效农业的发展,镇里制定出台了 《关于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种植业的意见》,明确规定了鼓励、支持机关干部和农口部门工作人员带头领办创办示范服务基地实行“四不变,四优先”优惠政策和措施,即身份不变、政治待遇不变、工资福利不变、工龄连续计算不变;优先扶持、优先评先树优、优先提拔重用、机构改革时在同等条件优先保留,如需分流从优安排。在利益分配上,机关人员每搞一个大棚镇里给予资金扶持9000元;同时加大基地机关干部的利益分配比例,体现多劳多得, 对完成任务目标好、有突出贡献的机关干部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实行镇直部门、重点企业帮扶种植业结构调整重点村的意见》,并把这些优惠措施引入镇机关干部示范服务基地,有效地借鉴了文件规定的好的做法和经验, 积极争取财政、金融部门把基地建设作为资金投入的重点,给予优先扶持。
  在搞好日光温室建设的同时,基地进行了统一育苗,并选择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优稀品种。 镇党委把基地当作经济实体来办,当作经济组织来管,当作龙头项目来抓,积极探索、使用符合农业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管理方式,指导基地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
  (二)对农村干部实行规范化管理针对农村干部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制度不健全,约束机制不严格的问题,先后研究出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管理意见》、《农村干部民主评议制度》、《农村政务财务公开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对农村干部实行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度目标责任制和定向包保责任制,认真落实“两公开一监督”,坚持把民主理财、村账镇管、农村财务审计、重大事情审批制度等有机结合起来,彻底杜绝村务、财务不公开、半公开和假公开现象,把农村干部的管理纳入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强化对村干部的双向考评,镇组织专门班子进行定期考察和年度考核,组织群众进行集中评议。然后根据综合考核成绩实施奖惩。极大地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 实行村干部退休制度,切实解决他们的老有所养问题。
  附:夏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卜昭林副书记:郭允言徐化锋杨友华徐凤华(女)张涛(5月离职) 委员:卜昭林郭允言徐化锋杨友华徐凤华(女) 张涛(5月离职) 王伟满其君田素军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89傅村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於炜玉2001年,傅村镇党委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农村经济抓调整,民营经济抓龙头,乡镇企业抓改制,社会稳定抓民心,干部队伍抓作风、办实事、聚民心、保稳定、促发展。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02 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实际入库税金1118.4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5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35元。被市委、市政府授予 “济宁市明星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获县农村工作综合一等奖。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傅村镇辖49个行政村,4.5万人;共有70个党支部,1071名党员。全镇四分之一的村从事渔湖业生产。境内有2处统配大型煤矿和一处省属劳改煤矿,西部与江苏沛县接壤,南部紧靠县城,是一个集矿区、湖区、边区和城郊为一体的镇。
  (一) 深入持久地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学习活动在镇机关、镇直部门和管区、村领导班子中有计划、 有步骤地开展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学习教育活动。
  (二)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整体功能的不断提高镇党委结合党员教育,按照“五个好”和“四有一全”标准,组织调查组对全镇村级班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重点加强了后进村和经济基础薄弱村的班子整顿、帮促、转化工作,实施强村带弱村战略和抓典型带中间、促平衡。健全村级其它组织、强化整体功能、发挥集体合力。建立健全后备干部档案,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全年共发展新党员39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46名,培养后备干部112名,提高了基层班子整体素质,壮大了党员队伍,增强了村级班子内部活力。
  (三) 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促进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健全完善了学习、考勤、廉洁勤政、包村工作等五项工作制度,签订了机关包村工作人员责任书,完善了岗位目标责任制,制订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奖惩措施。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树立了四种风气,即:认真学习、积极探索的风气;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的风气;求实务真、真抓实干的风气; 清正廉洁、勤政爱岗的风气。领导干部带头做表率,树标杆,镇党委响亮提出“从我做起,向我看齐” 的口号,要求工作人员做到的,领导班子首先做到, 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班长首先做到,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树立了党委的新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
  (四) 加强党委自身建设,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首先,健全了每月一次“党委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学习中做到了理论和实际、学习和运用、言论和行动的统一,提高了党委一班人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健全了对领导干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从党内到党外的监督制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班子成员之间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班子内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形成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四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班子成员之间从团结的愿望和工作需要出发,定期召开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相互间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了沟通思想、化解矛盾、增进友谊的目的,形成了团结一致、务实开拓的坚强战斗集体。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新突破进一步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以科技为主导,大力发展市场农业、科技农业、效益型农业,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继续扩大高价值蔬菜和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全镇共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3450 亩,实现经济收入1800多万元;积极认真290中共济宁年鉴地组织开展了林业四项重点工程工作。全镇绿色通道共植树3万多株,湖东堤植树5万多株,落实经济林450亩,完善农田林网7000亩,四旁植树10 万多株;大力推进上粮下渔的湖区综合开发。加快以名特优水产品为重点的渔业结构调整,鼓励新发展2300多个网箱,2001年渔业产量达到3975吨, 产值达4100万元;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以养鸭、 养猪作为重点突破口,着力发展饲养大户,建设饲养小区,建设养殖专业村,采取综合饲养和分散饲养相结合,启动和发展养牛专业村一个,养殖总量近800头,成为畜禽生产中一个新的亮点。目前, 全镇已发展初具规模饲养场70多处,大牲畜存栏 2400余头,生猪6000头,特种动物500只,水禽养殖60.2万余只,其中养鸭40.1万只。
  (二) 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推动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按照“积极支持、正确引导、稳步推进、逐步规范”的要求,以产权转换为重点,大力推进机制创新,不断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步伐。截止目前,应改制的11家镇村企业已全部完成产权转换、 性质变更,改制面达到100%。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政策为保障, 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大力促进民营企业的迅速膨胀。截至2001年底,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808个,从业人员1.9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2.3%,私营企业总收入3.25亿元, 同比增长28.3%,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全镇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坚持抓热点、攻难点,大力推进依法治镇进程首先,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取信于民。镇党委从人们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出发,办实事、聚民心,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为此,重点实施了四项民心工程建设:一是镇敬老院建设工程。镇里投资20万元修通了至敬老院的道路,完善了敬老院内部设施建设,目前已有36位老人实现了集中供养;二是筹建镇中心小学。投资400万元,建设一处高标准的小学,预计2002年10月份建成投入使用;三是镇主要街道富源路净化、亮化、美化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资50万元实施了东段下水道工程;四是富源路西扩工程,投资150余万元修建了卓庙至肖口具有三级路标准的柏油路,彻底解决了附近17个村近2万人的行路难问题,对推动镇西部经济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四项民心工程的实施,激励了干部群众的干劲,振奋了人心,凝聚了民心,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其次,着手于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稳妥解决各类主要矛盾。对边界纠纷矛盾、地矿利益矛盾、干群关系矛盾等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采取了思想上疏导、政策上引导、关系上协调的办法,疏民怨、顺民气,既教育党员干部树立全局观念、整体意识,又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对于存在边界矛盾的大卜湾村,帮助群众寻找致富门路、教育群众善于保护自己,妥善对待敏感部位,打主动仗,积极配合公安破案,力促边界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对于地矿矛盾,坚持国家、集体、群众的利益兼顾,做好群众工作,积极为国家大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针对连年不断越级上访的村,镇党委、政府主动下访,进行摸底排查,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对于一些村账务混乱、财务政务公开不及时等情况,镇党委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四民主、两公开领导小组,组织财政、审计、农经等部门逐村清理村级财务,统一制作了财务、政务公开栏。全镇49 个村都按规定按时实行了财务、政务公开,从而在源头上解决了一些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信访量大幅度下降。再次,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和“一票否决”制度,创造性地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首先镇里充实调整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健全了机构。二是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三是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彻底扫除各类社会丑恶现象。坚持 “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有效打击了各类霸头、非法宗教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较好地促进了全镇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
  (四)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并举,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一是健全完善了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做到领导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经费保障到位。二是狠抓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广大干群的思想政治觉悟明显提高,精神风貌发生深刻变化,为全镇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三是积极开展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91各类创建活动,弘扬文明新风。结合“做、创、建”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学、带、做”、“三有一为” 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陶冶了人们的思想情操,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坚持计划生育国策不动摇,不断强化各项工作措施,使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有了较大进展,获得了县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认真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改善;民兵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开展得扎实有效,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强,封建迷信、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三、创新与经验一是通过抓班子、带队伍,机关作风有了根本性好转,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二是通过办实事、聚民心,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树立了党员、 干部的良好形象;三是通过察民情、解民怨,融洽了干群关系,缓解了干群矛盾,信访案件大大减少;四是通过抓村务政务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增强了群众的信任程度;五是通过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六是通过抓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发展,全镇经济快速增长。
  附:傅村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於炜玉副书记:孙秉亭委员:於炜玉董业富张厚溪董业富孙秉亭张厚溪王绥典陶本清张同磊王蕾(女)欢城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陈宝成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欢城镇党委下辖10 个党总支、116个基层党支部,共有党员1919名。
  2001年,镇党委认真贯彻上级党委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采取各项工作措施,着重加强党委自身建设、村级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 加强了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镇党委始终把党委班子自身建设摆到重要位置,着重抓好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思想教育,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围绕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组织班子成员查找不足,增强了班子成员、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通过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树立起了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强烈的事业心。二是抓制度建设,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坚持用制度约束干部的行为,修订完善了 《党委议事规划》、《工作制度》、《学习制度》、《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党委成员分工不分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始终站在工作的第一线,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三是明确职责范围,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党委认真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工作制度,主要负责同志主动做到抓全局、不包揽,抓大事、不专权,从不干涉应由下属处理的工作,充分调动了一班人的工作积极性。严格落实项目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各项任务分解量化, 落实到人,做到了责任明确,任务具体。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
  (二) 加强了以党支部班子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镇党委注重把建设好支部班子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创建“五好支部”、做“五好党292中共济宁年鉴员”、整顿后进班子作为重点党务目标,落实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党建工作责任制。首先,深入管区、村调查摸底,摸清全镇村级组织的情况,对全镇支部班子状况进行重点把握。其次制订了整顿方案,确定了以调整班子、评议党员、财务公开、制度建设为主的中心工作。第三,在工作中,经常及时调度各管区整顿情况,召开调度会,对出现的情况进行及时指导、安排。第四,按照党员发展计划, 坚持“严格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和县委关于发展党员“四制”要求,做到了“预审”全面,“公示”广泛,“预警”及时,“责任追究”到位。采取定任务、压担子,对个别连续3年不发展党员的村进行重点调度,对各支部选定的入党积极分子实行了“定岗位、定人员、定时间、定内容”进行培养,按照规定对发展党员和列入培养的积极分子进行了公示,确保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党员发展工作走上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第五,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重点抓好了以党性党风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将“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学习活动延伸到基层总支、各支部, 通过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进行理论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班子突出存在的服务观念淡泊、组织纪律性差等问题。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1年,镇党委围绕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狠抓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全镇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2001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1.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65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150万元,全镇人均纯收入3273元,被评为济宁市经济强乡镇。
  (一)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再造了农业发展的新优势全镇各级在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同时,突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种植业建成了以闫村、朱庄两管区为中心的1.2万亩保护地蔬菜规模种植区, 马场坡1.5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区,1.2万亩二期世行项目区。全镇日光温室、大小弓棚总面积达到了 550亩,地膜覆盖12000亩,实现间作、套种三种三收的面积达1.9万亩。农业增长方式得到有效转变。畜牧业继续采取镇抓养殖基地、村抓养殖大户的办法,完善了畜牧业养殖的各项奖励措施,形成了以养殖大户辐射周围村养殖的新格局,先后建成了元堂村万只养鸽场和二龙岗、菜园万只兔养殖场 6处。采取积极引导、资金扶持、强化服务等措施, 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积极发展养鸭业,全镇养鸭总量突破100万只。全年畜牧养殖总量达320 万头(只),畜牧业产值突破了亿元。成片造林467 亩,绿化田间道路38条,完善农田林网18000亩, 宜林地段进行了拍卖,实行“树随地走,谁栽谁有” 的政策,积极鼓励群众投入生产造林,全镇造林19 万棵。树木存活率达95%以上,林木覆盖率达到了27.6%。渔湖业生产以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和名特优水产品发展为主攻方向,重视实施了沿湖各村大片水域和沿湖涝洼地水生动植物养殖、种植开发工程。两年共开发水域面积5000亩,水产品总量达1700吨,渔湖业产值突破了 3000万元。渔湖业生产不但规模大,而且效益高,成了群众又一条有效的致富途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狠抓了工程配套和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镇村两级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资800余万元,完成了马场坡综合治理、启动了二期世行项目区建设等重点工程和其它水利项目建设。全年全镇发展节水灌溉总面积超过9000 亩,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的农田网络,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新型农机、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工作也有了较快发展,全镇已有 26个村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六统一”。
  (二)壮大规模,提高档次,实现了个体私营经济的新突破镇党委政府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坚持产业发展方向,着重实施了民营经济的四项工程。一是实施了龙头工程。坚持集中精力办大事的原则,做到资金扶持,领导力量到位和优惠政策到位,大力发展扶持典型村、典型户,重点培植了一批富有湖区、矿区特色的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先后帮助引导组建了张白庄港务有限公司、尹洼村金元帅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金元帅集团固定资产总投资 3700余万元,共有14个股份合作制企业,尹洼村全年总产值超过1亿元,实现利税400万元。二是实施了园区工程。选择地理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的区域,适当集中个体民营企业,在全镇规划了尹洼工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93业园区、欢城工业园区、元堂工业园区、菜园工业园区和沿枣曹公路、济微公路两侧100米两个经济产业带,目前园区内已集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50万元以上的企业22家。建成了陶阳寺、东王楼、西王楼、双王楼、陈楼、二龙岗、蔡园、珠梅集、东田陈等 10个家具加工、再生棉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再生塑料加工和特色养殖专业村,形成了“一区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三是实施了市场工程。引导有条件的村建设了以煤矿生活区为中心的欢城商贸市场等7处市场,年内全镇用于市场建设的总投资 800余万元。2001年4月,出台了更加优惠的政策,吸纳社会资金600余万元,在城区中心建设了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东大市场,该市场设置固定摊位600多个,是目前全市乡镇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农贸市场。四是实施了服务工程。研究制订了更加优惠的政策,强化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严厉查处“三乱”行为,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镇里组织了专门的班子,收集研究市场信息,克服生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千方百计地帮助农民拓宽销售渠道,解决群众生产销售中的实际困难。全年全镇新增民营企业大户36家,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的 29家,累计完成企业总产值7.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4亿元,工业增加值6314万元,完成利税7900 万元,固定资产投入8100万元,民营企业所提供的税金占本期地方财政收入的54%,在各项经济指标中,民营经济所占比重均比上年有了较大提高。
  (三) 强化国策意识,坚持不懈地抓好计生工作全镇认真贯彻执行计生《条例》和决定,落实人口目标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全面落实“三为主”,推进 “三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计划生育率 97.8%,在年终省、市、县抽査考核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四) 城区建设、村级规划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着手实施了城区管理的重点突击工作。 组织公安、工商、交警、镇城管中队,邀请县城管大队协助,集中人员,出动宣传车辆、装载机和其它运输车辆,对城区街道进行了集中清理,对个别钉子户、难缠户采取了强制措施。共拆除沿街棚户50 户,清理临时广告牌180个,拆除占道摊位30个, 清理占道堆积物20余吨,本着边清理、边规范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了管理措施,对沿街摊位一律划界到指定的地点经营,统一规划了沙石建材市场、公共汽车停车场、出租车停车场、货车停车场,对沿街的单位、商户一律划定了卫生包洁区。本着边规范边建设的原则,启动了“六大”工程,即:投资600余万元的农贸市场改造工程;投资500万元的镇域高压供电线网改造工程;投资240万元的镇敬老院至袁堂路的修复工程;投资100万元的东环城路通车工程;投资140万元的北环城路修复和岱庄矿运煤车辆改道工程;七五矿运煤车辆改道工程。目前市场建设、高压线网改造已全面完成,敬老院至袁堂路已开始全面施工,东环城路和北环城路改造已全面完成,岱庄矿运煤专线改道也即将完工,同时投资2万元设立限制大货车进城标志。所有运煤车辆将沿环城路绕城区运行,这必将彻底扭转欢城镇城区脏乱差的局面。还着重加强了对村庄规划建设的要求和引导,充分发挥城建办工作职能,引导有条件的村着手进行了村庄排房化建设。欢城北村、崔庄等村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完成了村内排房化建设和村街道路的拓宽,为全镇各村带了好头。
  (五)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稳定加强了社会治安工作的领导,综合队伍建设,完善镇、管区、村三级治安联防网络,开展了“十户联防” 义务巡逻。各类案件发案率大大减少,刑事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91%,治安案件下降了 15%,民事纠纷下降了 17%。针对出现的因村级财务混乱、村两委班子工作不协调等来信、来访热点问题,充分发挥信访、司法、民政的作用,做到早发现,及时进行了处理,化解了人民内部矛盾。
  (六)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快速发展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 狠抓了“二法一纲要”的宣传贯彻,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确保全镇适龄儿童入学,在校学生巩固率达到100%。广播电视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全镇闭路电视用户达10000户。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镇所有的五保老人生活补助费、伤残军人军烈属优待都能及时足额发放。全力配合上级部门,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湖东堤防洪工程施工,配合有关部门启动了二龙岗、虎庄两村搬迁的准备工作。294中共济宁年鉴三、创新与经验为确保全镇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镇党委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上,着重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胆识来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问题,始终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保发展。
  (二) 正确处理工作连续性和开拓性的关系对过去有效的政策措施,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保证政策措施的连续性、稳定性。同时,注重发挥新班子成员的聪明才智,在探索新思路、开辟新途径、 创造新业绩上下真功,用实劲,不断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三) 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在加快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同时,自觉地把本镇经济发展纳入全县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着眼全局,统筹规划, 形成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布局。
  (四) 正确处理矿地关系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矿地关系日趋复杂化的形势,本着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引导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围绕矿区搞服务,搞好服务促发展,依托矿区建强镇。
  (五) 正确处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群众负责一致起来,在全面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下, 注重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真正做到上不愧党,下不负民。
  附:欢城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陈宝成副书记:王兴平朱绍志李文环(女)委员:陈宝成王兴平朱绍志李文环(女)殷昭禹尹建民踪剑江军王金斗张楼乡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陈夫靖张楼乡地处昭阳湖西岸,与江苏省沛县、济宁市鱼台县交错毗邻。 全乡陆地面积10.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60平方公里,辖2个管区,9个行政村,1.47万人。2001 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 9780万元,财政收入 139.7万元,人均纯收入2978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2%、20%、5%,先后获得全县“先进基层党委”、“党员电教先进乡”、“综合治理先进乡”等荣誉称号,同时获得“农村工作综合奖”、“计划生育一等奖”。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全乡共辖2个党总支,20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9个;共有党员432名,其中农村党员284名;女党员43名,占党员总数的10% 。 2001年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乡党委带领全乡人民大胆改革、奋力拼搏、勇于开拓进取,探索岀一条围绕经济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路子,有力地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和全乡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严格要求强自身,强化了党的建设工作。乡党委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围绕彻底解决机关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乡党政机关集中开展了干部工作作风整顿, 使广大机关干部增强了 “六种意识”,做到了“六个带头”即:增强发展意识,带头真抓实干;增强创新意识,带头开拓进取;增强服务意识,带头为群众排忧解难;增强全局意识,带头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团结意识,带头维护班子形象;增强廉政意识,带头廉洁自律。党政班子和机关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进步,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领导班子的战斗力有了明显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95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有了明显改善。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积极进村入户,察民情、摸实底、集民智、帮民富,热心为群众解困难,与群众融为一片,做到了设身处地为百姓,倾心竭力谋发展。同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把强化工作责任制作为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将经济工作和党建工作的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乡村干部身上,定期检查、调度、公布,一环扣一环、步步抓落实。严格了考核细则,年底兑现奖惩。促进了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 立足乡情,突出特色,农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步伐种植业结构调整,按照“南菜、中藕、北条子”的调整思路,利用紧临矿区的区位优势,引导南部四村群众发展大小弓棚蔬菜种植,现总面积已达300亩;中部两村打好季节差,利用秧板田发展浅水藕种植500亩;孙庄村扩大和更新柳条种植 600亩,同时新增油菜种植面积280亩。为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积极实施 “种子工程”,从县种子公司和河南新乡分别引进了鲁麦16、17,水稻豫梗6号原种等优良高产品种,全乡种子改良率达98%。全乡粮食喜获丰收,小麦单产达265公斤,水稻单产达630公斤。渔湖、畜牧业结构调整,乡采取“示范引导、资金帮扶、技术服务、岀台《水禽生产奖励规定》”四管齐下的工作措施规模膨胀渔湖、畜牧业总量和引进养殖新品种。建成了刘香庄、孙庄、张楼、陶官屯四大水产养殖基地,张楼村畜禽养殖示范服务基地,新形成了北丁村至水围子村5公里网箱养殖带,引进养殖新品种香鱼鲫10万尾,法系獭兔原种200组,獾原种 50组。全乡形成了鱼鸭混养,河蟹养殖、幼鳖繁育、成鳖饲养,彭泽鲫、乌鱼养殖的新格局,渔业养殖面积达4100亩,其中河蟹、乌鳢、甲鱼等名特优养殖面积占75%。鹅鸭存栏量24万只。
  (二) 筑巢引凤,广开渠道,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全乡民营企业户已发展到224户,比上年增长35%。为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乡党委先后召开了全乡村干部和民营企业负责人参加的招商引资动员会和全体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个体工商户参加的千人民营经济大会,响亮提出了“走进张楼门,就是张楼人”、“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的口号。结合县有关文件,制定了《关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规定》、《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意见》和《招商引资任务目标分配及考核奖惩办法》等文件,实行了乡、村两级干部任务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包企业制度,重抓、重奖惩,并把任务完成情况与考核奖惩相结合,激发了广大干群发展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同时转变工作方式,加大对企业的优质服务工作力度,定期召开联谊会,为企业排忧解难,以优质服务促企业发展,全乡民营企业发展已形成了加工、运输、铸造、建材为主,多种产业并举的新格局,呈现岀总量增加、结构优化、 后劲增强,环境改善的良好局面。2001年全乡共完成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050万元,比上年增长 402%,新上100万元以上项目2个,50万元以上项目8个。
  (三)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乡党委心连民众、情系百姓, 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农业生产条件、群众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发展后劲有所增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投资3万元维修水围子大型排灌站、投资7万元新修生产路4公里,清理沟路渠 3000米,全乡排灌网络逐渐完善,增强了防洪抗旱能力。争取复垦资金一次性到位近500万元,完成了张楼村650亩塌陷地复垦工作,可新增经济效益 70余万元。村村通有线电视、农电网改造、教育环境改善工作步伐进一步加快。全乡安装有线电视户数已达1200余户。
  (四)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确保全乡社会稳定以“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为目标,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全乡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善,“四民主、两公开”制度得到较好落实,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以创建“文明一条街”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新修下水道1200米,新建公开栏10处,阅报栏7处,粉刷永久性文明标语47幅,建成了张楼村至东丁村2.5 公里的“文明一条街”。继续开展争创“十星级文明户”和“文明新风进家庭”活动。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得到发扬,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围绕提高全乡296中共济宁年鉴干群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村”、 “安全文明单位”活动,按照“稳、准、狠”的原则,迅速启动开展了“严打整治斗争”,针对全乡处于苏鲁两省交界处,诱发边界矛盾纠纷因素较多的乡情, 开展了卓有成效地“严打”斗争,共破获刑事案件2 起,治安案件30起,治安拘留2人,罚款2人,缉枪 19支,追逃1人,清理拆除非法采砂船80余艘。在建立健全信访规章制度、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的同时,重点抓好信访案件的四访工作,即包村干部走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领导干部公开接访,每月的5日为乡主要领导人公开接访日;干部包案专访,实行领导干部包信访案件责任制;包案领导回访,为避免接访案件旧病复发和留下后遗症,包案领导要定期回访。通过实施“四访”制度, 全乡呈现出无集体上访、无越级上访、无信访积案的“三无”局面。
  附:张楼乡党委成员名单书记:陈夫靖副书记:杨保平马家庆委员:陈夫靖杨保平张重舸郝树林马爱平张重舸马家庆张昭山西平乡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田振岭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微山县西平乡坐落在昭阳湖两岸,微山县城西18公里处。原属江苏沛县,为便于南四湖的管理,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江苏沛县划归山东微山管辖。全乡辖7个行政村,17个党支部,党员385名。2001年,乡党委积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舞龙头,夯基础,搞创新,谋发展,稳步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全乡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快速发展。
  (一) 定目标夯基础,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根据片线结合的工作体制,乡党委建立了党建目标考核责任制,把争创六好乡镇党委的各项目标同具体工作紧密结合,并逐项分解到每个班子成员身上, 使党委成员人人有担子,个个有任务,逐步形成了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良性竞争激励机制。党委成员以搞好“三个代表”学习为契机,在党委书记的领导下扎扎实实工作,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做到了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稳步推动了党建工作的快步发展。同时乡党委还把村争创“五好”村支部同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结合起来,采取“一季一考核,半年一考评,年终一总结”的办法, 充分调动乡村两级抓党建、促工作的积极性,扎实有效地抓好农村基层建设,使“党建责任制、六好乡镇党委建设、五好支部建设”等一系列内容融为一体,有力地促进了全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抓培训重实效,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乡党委充分发挥乡党校、党员电教室等教育阵地的作用,紧紧围绕全乡中心工作,密切结合实际,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为目标,扎扎实实开展好各项培训。为深入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乡党委先后举办了 4期培训班,对全乡70多名农村基层干部分期分批进行了培训,聘请了县党校老师现场授课,解难去惑,培养了一大批业务骨干,有力地夯实了“三个代表”学教基础。稳步抓好了农技培训。 乡党委聘请了河南新乡农科所、县畜牧局等专家来乡讲授水稻优良品种种植、蛋肉鸡养殖等实用技术。此外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挤出资金,组织基层干部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开阔眼界, 提高认识。通过这些教育培训,乡村党员干部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全乡95%以上的党员能熟练掌握1—2门实用技术,120余名党员干部成为“科技明白人”。
  (三) 搞创新促发展,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建新路子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化、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入世后对农业的冲击,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乡党委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探索出了一些工作新路子。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971. 两谈一训制度村民自治深入开展后,有些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村委会管理、 处理村级事务的主角意识不明显,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不理顺。对此,乡党委在实际工作中,试行了 “两谈一训”(即谈心、谈话与定期培训)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谈心”即在乡包村工作组的指导下, 村“两委”班子成员之间,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谈心活动,采取座谈集中发表意见,通过工作组进行沟通交流,单独交换看法等形式,以达到沟通思想,统一认识的目的。“谈话”分成警示谈话和任职谈话。 警示谈话即发现有苗头问题或不良倾向,由乡党政主要领导直接与支部、村委会负责人谈话,指出问题,提出要求,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任职谈话,即新一届村级班子选举产生后,由乡党委主要负责人与新班子成员进行谈话,重点在维护班子团结、增强集体战斗力等方面,提出要求和希望, 进行勉励。“定期培训”即用《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精神等对“两委”成员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规范村“两委” 班子成员行为。2001年,乡党政主要负责人与村 “两委”负责人共谈话16人次,村“两委”干部专题培训5次,村“两委”召开座谈会8次,个别谈心210 余人次,使村两委关系得到进一步理顺。
  2. 实施评议回复办法即在乡包村工作组的监督指导下,由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对本村村务公开的时间、程序、内容及满意程度进行评议, 经乡党委汇总疏理后,将结果反馈给村两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主要做法是:评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评议时,在乡包村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发放《村务公开民主评议表》,《评议表》分满意、基本满意、 不满意三个等次,并设建议和意见栏。分别进行群众代表评议和党员干部无记名投票评议。评议结果作为乡党委、政府对村级班子成员实施奖惩、评先树优、职务升降的重要依据。对在评议中,不满意票占30%的村确定为“不满意”等次。“不满意” 一次对两委班子予以诫勉,连续两次“不满意”,依照规定及法定程序对村两委进行调整或罢免。通过实施评议回复办法,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村务管理混乱、账目不清的问题,增强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推动了村级工作的开展。
  (四)抓管理、严标准,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搞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乡党委严把入口关。在村级广泛推荐的基础上,乡党委对选拔对象严格考察,好中选优,确保质量,对确定的后备干部人选,党委建立管理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根据德才表现,及时进行充实调整。为使后备干部早日成才,有目的地让他们担任村群团组织负责人,村民小组长,在实践中经受锻炼,接受考验,增长才干。
  为增添新鲜血液,增强党员队伍活力,乡党委严格按照党员发展十六字标准,积极发展优秀人才入党。全年共纳新党员14人,其中村和乡村企业一线的占85%,35岁以下的占7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4%,妇女占21%。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乡党委把为群众发展经济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转变工作作风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一) 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下大力气抓好民营经济发展西平乡地处边区,人口少,位置偏,基础差,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民营经济缺乏信心。为此,乡党委在全乡范围内开展“解放思想、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大讨论,大力倡导“自主创业”、“重才亲商”等观念,更思想、换脑筋,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从而掀开了西平乡民营经济发展新的篇章。仅2001年固定资产投入超过千万元,招商引资近1000万元,新建了华茂实业公司、西平不锈钢精密铸件厂和北营制造厂。全乡民营经济发展焕发勃勃生机,发展势头强劲。
  (二)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为改变群众生活面貌,乡里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50万元,新建了秒流量3立方米的大型翻水站,配套建设了近万米的防渗石渠, 形成全乡纵横交错的节水灌溉网络,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0%。投资180万元新修了长4.5公里与枣曹线相贯通的县乡公路,既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又促进了经济发展。在全市第二个建成了电话乡,推动了全乡信息化进程,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1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6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69元。298中共济宁年鉴附:西平乡党委成员名单书记:田振岭副书记:张长宏奚传建委员:田振岭张长宏蔡同芝(女)蔡同芝(女) 奚传建李有才孙士安马朋刘栋高楼乡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李德珍高楼乡位于微山湖西畔,南北狭长约120华里,所辖水域53万余亩, 16个行政村,其中10个渔业村,2.01万人。全乡共有党员619名,其中, 农、渔湖民党员500名, 占全乡党员总数的80% 以上。2001年,乡党委在中共微山县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以中共十五大精神、 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湖区优势,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整顿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取得良好成效。 先后被省、市、县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电教科技工程示范单位”、“六好乡镇党委”、“优秀基层党组织”;中组部、中共山东省委、山东大众日报社、山东电视台、济宁电视台等多家单位多次来乡考察调研。全乡党建工作的巩固和加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全乡工农渔湖业总产值近 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8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10元以上,全乡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基本实现了小康。
  一、健全党员联户制度,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一)确定联系人和联系对象各村党组织对全体党员和农户进行分类排队,按照专长、致富项目、帮扶能力等条件把全乡的每一人户群众都通过群众自己挑、党组织选派等形式安排落实到一名党员身上。其中,有技术专长、致富能力强、帮扶能力大的党员重点联系那些有致富要求,但缺技术、少资金,家庭劳动力少的农户。
  (二) 签订党员联户责任书责任书中明确规定了联系内容、联系项目、帮扶措施、协调解决资金、阶段目标和脱贫致富期限等内容,通过签订责任书,明确了联系目标及要求,强化了党员的联系责任心。
  (三) 严格实施考核和奖惩乡党委对党员联户情况每半年以支部为单位考核一次。每一项联系责任都制定明确具体的量化标准,年终由乡党委组织检查验收,将其考核验收结果记入个人档案, 作为评先树优、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在党员联户工作中成绩特别突出的党员,由乡党委表彰奖励。通过实施党员联户措施,全乡群众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没有一户群众被扔下不管不问,没有一户群众因没有党员联系包保而贫困。至2001年底,全乡共建设党员联户点近300个,重点联系帮扶群众近千户,5000余人。
  二、建立“二•三•二”机制,实行流动党员“红线牵”管理全乡有120余名党员长年在外从事水上运输业,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乡党委精心构筑了“红线”工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出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逐步形成了“二建三定二联”的管理体系,做到了流动党员“离家离乡不离心,船行千里红线牵”。“二建”:一是建立组织。乡党委组建了航运总公司联合党支部,按照“就近、就地、随船”的原则,在船民党员较为集中的地方和18只大型运输船队上建立 25个党小组,党组织建立,改变了过去“人员难集中、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状况。二是建立档案。根据流动党员的不同情况,乡党委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登记表,支部及各党小组分别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档案,设置短期流动(3个月)、中期流动(6 个月)、长期流动(1年以上)的“流动登记卡”,详细记录党员外出及返回时间、地点、生产项目等内容,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299档案建立后,对全乡外出流动党员全部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党员持证流动,使他们在每个党小组都能过正常的组织生活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三定”:一是定期巡视教育。乡党委每半年派专人到外地党小组进行巡视,采取召开民主生活会、座谈会、个别谈心等形式,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及表现、工作成绩等;二是定期回归。每年的“五一”、“七一”、“十一”、“元旦”,外出党员都必须回原籍村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并汇报思想。乡党委在这些定期回归日,对外出党员进行集中、重点培训。三是定期考评。考评由乡党委组织,各村党组织实施,村党组织根据外出党员的不同业体、不同文化素质和年龄差异,制定不同的目标要求,对外出党员履行党员义务情况、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和党员先进性表现情况进行考评,考评结果记录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并将其作为评先树优和提拔重用的依据。“二联”:一是联系责任对象。主要是按照流动党员的不同业体划分包保责任区,如搞运输的以一个船队为一个责任区,搞捕捞以一个生产作业点为个责任区,每个党员以一个责任区为责任对象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联系项目信息。 乡党委抓住外出党员信息灵通、市场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特点,鼓励他们为家乡建设出谋献策。
  三、发挥电教作用,为湖区经济发展插上金翅膀为唱好以“水产养殖、水稻种植、水禽养殖、水上运输”为主体的四水欢歌,乡党委充分发挥电教宣传功能,通过开展电化教育,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为广大党员和群众投身湖区开发和建设插上了金翅膀。主要是采取了 “三统一、一集中”的措施。“三统一”:一是统一配备电教设备、配发电教片;二是统一播放收看时间; 三是统一播放内容。“一集中”,即在每次统一播放时,集中全村能够参加学习的党员、被联系户及群众都来参加学习。
  四、保持党员先进性,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乡党委在“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谈话”、“争做十佳公仆”等活动和工作中加大措施,从而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其中,在党员发展工作中推行“四个三机制”、(“三个诫免”、“三个必须”、“三个坚决”、“三次考试”)和在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推行的“九项制度”:党员联系制度、统一考试制度、纳入乡党委统一培训制度、列席党员大会制度、参加定期学习制度、参加民主评议制度、纳入村后备干部队伍管理制度、发展前公示制度、党员及群众代表民主投票决定发展制度的实施,使全乡的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五、主要体会通过一年的工作,乡党委深深体会到,要做好乡镇党委的工作,必须做到“硬”、“强”、“活”、“亮”、 “富”,具体讲就是争创“六好乡镇党委”使乡党委的脊梁硬起来、抓好村级组织建设和整顿,争创“五好村党支部”,使乡党委的腿支撑力强起来;落实各项新制度、新措施,搞好党员教育和管理使党组织的细胞活起来;抓好党员电教使党组织的眼睛亮起来、健全党员联户制度使党的衣食父母富起来,只有积极主动地不断探索农村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才能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才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附:高楼乡党委成员名单书 记:李德珍副书记:张业田李绍义 董业保委 员:李德珍 张业田 李绍义 董业保 李硕 刘晖 邹冰 刘裕璞 郝大松300中共济宁年鉴赵庙乡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胡宪民赵庙乡地处微山湖西岸,总面积26平方公里,6个行政村,1.4万人,全乡1个党总支,18 个党支部,其中6个农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56 名,其中农村党员305 名。
  2001年,乡党委以中共十五大及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 讲话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实际,结合乡情, 以争创党建工作先进乡为目标,以争创“六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为总抓手,确定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重点加强党委自身建设、村级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全面落实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扎实有效地做好全乡党建工作,促进了全乡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协调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党委自身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年初,乡党委就制订了创建“六好乡镇党委”规划,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年度目标管理制度,实行党委分工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分管书记、组织干事集中精力抓党建,形成了党委全员抓党建的工作合力。
  (一) 从强化理论学习入手,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乡党委制定了理论学习计划,健全了学习制度。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 使机关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
  (二) 从加强民主集中制入手,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乡党委建立并严格执行党委议事规划和议事程序,对重点工作项目、重大财务收支、人事任免、党员发展等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乡党委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具体明确,职权清晰,调动了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工作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增进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 从转变作风入手,树立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深入开展了机关作风整顿活动。乡党委制定了《机关作风整顿月活动实施方案》,印发了《赵庙乡机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了机关岗位责任制考核,每天一考勤,每月一总结,半年测评,全年总评,严格兑现奖惩;坚持机关干部包村制度,乡党政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村,乡党委书记包最落后的村,每名机关干部都联系2-3户贫困户。在包村工作中,机关干部帮助农民出主意、想路子、帮资金、传技术,提供信息,同时指导生产与示范服务相结合,积极创办养殖、种植示范服务基地,免费为群众提供咨询、技术服务,较好地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全乡36户贫困户在机关干部帮扶下实现脱贫致富;建立了民情恳谈的民情日记与首问负责制。 机关工作人员,带着感情、带着民情日记下村,访民情、查民意、听民声、解民忧、帮民富,与群众促膝恳谈,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认真记录,切实加以解决,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 从强化教育入手,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乡党委坚持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洁勤政的警示教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意见》。全乡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并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没有出现一例违法违纪现象。五是乡党委切实抓好党建工作,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委会,每季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党建工作。 年初制订了《赵庙乡二OO一年党务工作目标》,使全乡争创活动及各项党务工作有目标、有措施,落实好。同时,制定了《赵庙乡十五发展规划》、《赵庙乡二OO一年工作意见》,并狠抓落实,全乡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2.68亿元,同比增长12%,工企业总产值1.76亿元,农业总产值9200万元,出口交货值达960万元,同比增长1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50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农村面貌显著改善,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01二、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赵庙乡现有6个农村党支部,其中一类党支部 4个,二类党支部2个。“五好村党支部”达到了 66%。 2001年,乡党委针对不同类型的党支部,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的前提下,与各村支部签订了年度目标责任书,把党建工作的任务细化、量化,并坚持半年一检查,年终进行全面考核,制订了严格的奖惩措施。本着因村制宜、分类施治,大力加强了村级组织建设。对一类村党支部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种制度,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再上一个大台阶;对二类村党支部重点教育党员干部克服 “小富而满”思想,认真对照先进找差距、定措施,促其转化升级,对落后村党支部,乡里专门组成了以乡党委书记、武装部长等领导干部为主的包村工作组,帮助其理顺两委班子关系,制订发展规划,教育村党员干部克服畏难发愁情绪。现全乡村级党支部班子健全,结构合理,有较强的战斗力与凝聚力。
  乡党委进一步加强了党务制度建设,各党支部制度齐全,全部张贴上墙,各项工作有章可依。认真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各村都实行了村民理财和支部书记、村主任财务开支双签制度,坚持每季度村务、财务公开一次,干部清白,群众明白。
  乡党委紧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立足于地处矿区、湖区、沛县郊区的区位优势、 自然优势,制定并实施了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各村严格执行减负政策,以减负促增收,并对550位 70岁以上的老人及特困户进行了减免,减免金额达5.23万元。
  三、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年初,乡党委就制定了党员培训计划,乡党校充实调整了校委会,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全年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党员培训班10期,总计学习时间15 天。各村党支部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对党员进行培训。认真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使全乡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了对马列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党性观念、宗旨意识不断增强,在各项工作中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按照“五好党员”目标,建立并落实了党员年度目标责任制和党员联户责任制,有效地组织开展了争做“五好党员”活动,70%以上的党员达到了“五个好”的要求。各党支部每年坚持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
  在党员发展中,按照“严格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严格程序,突出重点,落实“四制”,全年新发展党员21名,为党组织输送了新鲜的血液。
  四、加强党员电化教育,搞好信息调研乡党委电教设备齐全,配强了专兼职电教员。 全乡6个农村党支部,建点率达100%,播放点全部达到了“两机一室一橱”的配套标准,电教工作制度健全,并张贴上墙,党委每半年制订一次播放收看计划,认真做好信息反馈。各党支部坚持每月对党员、群众进行一次电化教育,并紧紧围绕种植、加工、养殖等主导产业,积极开展党员电化教育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建立了南挖村党员电教科技示范村,培植了60多户党员科技示范户,全年党员群众 1万余人次收看了电教录像片。
  积极搞好党建工作创新。乡党委实行村级工作例会制度,即每月召开一次由乡党政成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包村工作组长参加的村级工作例会,各村汇报工作交流经验,提出存在的问题,乡党委、政府安排布置工作,针对各村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村级工作例会的实行,增强了乡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避免了决策的失误。同时,增加了各村工作的压力感,激发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了全乡各项工作的开展。302中共济宁年鉴五、大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乡党委按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那里,党的作用就发挥到那里”的总体要求,大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全乡私营企业党支部发展到4个,党员31名。乡党委坚持建立与规范同步,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配强了党支部书记;二是健全了“三会一课”、 “党员联系职工”、“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 等制度;三是职责定位。四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 五是加强了领导。
  附:赵庙乡党委成员名单书记:胡宪民副书记:李振万委员:胡宪民马汉柱赵加训蒿继新马汉柱李振万蒿继新裴宝山赵永生宗雷留庄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蔡成全留庄镇位居微山县中部,微山湖东畔;东襟枣庄市,西与苏沛隔湖相望,地形南北狭长。全镇辖5个管区,32个行政村,2.3万亩耕地,16万亩湖水面,是一个农林湖牧企多业并举的新型的湖滨镇。
  2001年,镇党委严格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发扬“知难奋进,实干兴业” 的微山精神,团结带领全镇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为行动指南,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正确处理改革、 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大力实施了一系列富民强镇工程,实现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初具规模、畜牧业产业化、渔湖业名优化和民营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等农村各项工作的新突破,以深化“双富双强”和“党风廉政建设” 活动为依托,把党委自身建设和村级组织建设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全镇上下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初步实现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两个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留庄镇共有5个管区党总支,1个机关党总支,32个农村党支部,13个机关党支部,党员总数 1200名。2001年,镇党委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 为指针,以创建“六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 为目标,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双强双富”、“四位一体”形象工程,积极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和以公开承诺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干部“六制”管理活动等,切实加强了党委自身建设和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有力推动了全镇各级党组织的规范化管理。
  (一) 按照“六个好”要求,强化党委自身建设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要求,镇党委一班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首先在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上下功夫。通过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提高了党委一班人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决策能力,切实把党委自身建设的过程当成倾听群众呼声,沟通人民情感,密切干群关系,为群众释疑解惑和助贫济困的过程,树立了党委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二) 全面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针对村级组织建设,镇党委以强班子、抓管理、促发展为重点,大力实施了“抓强促弱、 中间突破”战略,加强和改进了村党支部班子建设。 结合农村两委换届,采取“两推一选”方式,对全镇 32个农村支部进行换届,换届后的村支部班子的文化水平,年龄结构、工作能力都较往年提高一个档次,增强了村级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水平。镇党委在全镇各村和村干部中实行了“四民主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03两公开”和“六制”管理,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行镇村政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决定》,以“四规范一满意”为目标,实行村账镇管制度、村村建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会和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对重大决策注重走民主程序。“六制”管理主要为:公开承诺制、民主评议制、定期审计制、谈话打招呼制、诫勉制和辞职制度等,并对村级公开承诺制实行百分制考核,通过严格程序,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找到了实践“三个代表”的有效载体,增强了班子自身的活力,使重心下移,激活了细胞,强化了村干部的责任心和危机感,理顺了“两委”关系,促进了村级工作作风的转变,密切了干群关系,激发了广大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在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中,镇党委认真组织学习了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WTO知识等的学习,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减少会议,压缩文件和实施以三服务一满意为主要内容的“民心工程”,转变了工作作风,密切联系了群众。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活动深入开展。一是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廉洁自律教育。二是有效控制了开支范围。三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四是党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1年全镇国民经济总产值4.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66万元,比1998年翻了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2926元,比1998年增长26%。
  (一)农业实现科技增效畜牧养殖实现规模化、产业化。镇党委充分利用丰富的湖区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采取内引外联、 优惠开放、重点扶持、注重效益、滚动发展的有力措施,大力发展鱼鸭混养,走户养、股份合作、租赁经营、反租倒包和规模化饲养、区域化膨胀、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全镇掀起蛋鸭、肉鸭齐发展、鱼鸭混养、 庭院圈养、大湖放养互相促进的养鸭高潮。南北羊庄、胡西头村成为鲁西南最大的养鸭基地,京杭运河弃土堆养鸭经济带,为美丽的微山湖又增添了一道新的经济风景线。目前,全镇共搭建鸭棚426 个,养鸭总量突破160万只,仅此一项年纯收入可达5000多万元,养鸭业带动了禽蛋业的发展,全镇发展蛋制品加工厂13家,2500多户,加工量1000 多万枚,年收入50多万元,蛋类加工业已成为全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格局。养鸭业的发展带动了“百、千、万”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全镇新建万只鸡场6处,千头猪场1处,肉牛场1处,畜禽专业村16个,专业户900多户。种植业实现高产高效。为做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篇文章,镇党委按照“方田起步、林网上路、水利先行、综合配套”的农业综合开发标准,利用世行贷款,投资600余万元,将1.8万亩中低产田规划为高标准农业综合开发区,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 旱能浇、涝能排、沟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新格局,为“两高一优”农业的长足发展夯实了基础。该项目代表山东省接受了国家验收,夺得全省第一名,得到了世界银行项目专家团的一致好评。为了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发展新科技、注重新成效,镇党委在项目区内与山农大携手,完成了 17个小麦、29个玉米良种的对比,成效较好。 目前全镇2.2万亩小麦、玉米作物全部实现了良种化,粮食总产达2.2万吨,连续12年保持了“吨粮镇”称号,粮经比例达到6:4。渔湖业生产实现名特优养殖。围绕水上“三强”带动战略,确定以主攻河蟹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为重点的发展思路,着力实施了规模化、立体化、名优化、产加销一体化的 “四化”工程,形成沿湖一条线、连起三大片的高产高效养殖经济带,建起马口河蟹、留庄二三村坑塘鱼苗培育,满口网箱、塘子千亩连片开发、羊庄鱼鸭混养的五大特色基地,培植了河蟹、乌鳢、淡水白鲳、青虾、罗非等名优水产品,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1万余亩,其中河蟹突破5500万亩,乌鳢、彭泽鲫4500亩,沿湖南北40余华里建起上粮下渔、上菜下渔、上果下渔、上牧下渔的高标准鱼池7000余亩,全镇养鱼总面积突破1.5万亩。“日出斗金”的微山湖,又呈现出鸭鸣鱼跃、荷花米香、百舸争流的新生机,形成飘金溢彩的水上经济带。
  (二)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镇党委按照巩固第一产业、扩大发展第二产业、放手搞活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了民营经济。首先对玩具厂、食品厂、造船厂、建筑公司等4家企业,采取拒卖、转让、租赁、股份制等方法进行改制,盘活了企业存量资产,实现了低成本运营,增加了财政收入,304中共济宁年鉴通过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了网线生产,食品冷藏、船舶修造、水陆运输、港口理货、建筑建材等10 大支柱产业。全镇现已发展5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10余家,大中小造船厂50余家,年生产500 ~ 1200吨钢驳船300多艘,形成以马口为主的运输专业村4个,各类船只1200余艘,总吨位40多万吨。 先后启动民间资金180万元,组建了土山中兴经济园区,滕北五号井经济园区,下河头苇制品销售经济园区,多元化的发展,体现了一区一品、一村一业的特色。全镇万米千户商贸园区工程(即:北从滕州王晁、南至郭河桥),计划投资9000万元,目前已入园100多位,预计两年内建成。全镇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发展到全镇从业人员的3000户,从业人员1万余人,非农业劳力占40%。
  (三)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在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为加快全镇经济的快速腾飞,镇党委紧抓小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按照 “高档次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投资300多万元进行小城镇建设,规划建设了济微公路副路、下水道、隔离墩、路灯、花池等,组建城管监督中队,并招聘6名城管队员和4名清洁工,对小城镇建设与沿街工商户联手实行“五包”管理,一座绿、亮、洁的新型湖滨小城镇展现在众人面前,为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建成了“三纵四横”的道路框架;投资2000多万元发展电信业,新增电话4000余部,25个村实现电话村;投资近500万元,在全县率先完成农电网改造;投资3000多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和投资5000 多万元的3.5万伏的变电站正在规划建设中。
  (四) 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推进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广大公民中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强化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弘扬了社会正气。同时,以“三德”教育为重点, 以“做、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一系列群众性娱乐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的创建活动及“弘扬传统美德、倡树时代新风、争做文明公民”活动,全体公民的整体素质明显增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五) 民主法制建设健全为推进依法治镇进程,镇党委按照“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强了 110机动队建设,开通了 148法律服务热线,强化了全体公民、特别是中、小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 健全了“五位一体”综治组织。坚持实施领导干部接防(日)制度,司法调解中心做到矛盾及时调处, “三五”普法硕果丰。根据当地地处湖区、矿区和边区的实际,组织开展了以“创建平安家园年”和“社会治安创安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严打整治活动, 密切了党群关系,打击了违法犯罪活动,保持了社会稳定,保持了 “三无”乡镇称号。
  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全镇先后被省、市、 县评为“六好乡镇党委”、“特色农业乡镇”并获得 “农村工作综合奖”。
  附:留庄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蔡成全副书记:甄毛新盛 波 渠敬喜委 员:蔡成全 甄毛新盛波 渠敬喜 孔 磊 王伟仁 张宝廷 李 政 鲁夫东两城乡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胡勤壮两城乡位于微山县西北部,与滕州市的滨湖镇、邹城市的郭里镇接壤,西与鲁桥镇以白马河为界,南与留庄镇水面相连。全乡总面积66. 56 平方公里,耕地43万亩; 境内山湖并存,地形复杂,大小山头83个,其中九峪山海拔325米,是微山县的最高点;拥有11万亩水面,居民以渔、牧、农、砂石开采运输为四大主导产业;共有48个行政村,7.8万人。
  2001年,乡党委以“发展才是硬道理”为根本岀发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为动力,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05坚持抓党建促发展,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 群众紧紧围绕改革、开放、稳定的工作大局,立足两城实际,努力更新观念,调整思路,强化措施,实施 “山湖并举、富民强乡”战略,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 365亿元,人均收入增长5%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68万元;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保证了全乡的社会稳定、政治安定。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中共两城乡委员会现辖8个党总支,76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49个;共有党员1561名。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乡党委以党建创新为根本,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以创建 “六好乡镇党委”为目标,认真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和创造新鲜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党委自身建设。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严格按照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引导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
  村级组织建设以“五个好”为标准,狠抓了基层党支部班子建设。首先,通过组织专门工作组,逐村进行调查了解,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因村制宜,严格推行“两推一选”的方法,重点在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上下功夫。村级支部班子整体合力明显加强。其次,建立完善了村级党务工作制度,推行村级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乡党委年初与各村党支部签订责任书,对村党支部党务工作目标、“四民主、两公开”等各项制度,提出明确要求, 并张贴上墙。通过严格要求,强化制度,提高了村级支部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一)突出重点抓调整,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农业是两城乡的主导产业,历来是乡党委工作的重心。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基础上,大力引导群众发展以种植大蒜为主的经济作物,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2001年,粮经种植比例为5:5,大蒜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加快了大蒜品种的更新换代,脱毒大蒜逐步得到推广,地膜覆盖面积12万亩,产品质量与产量得到较大提高。
  制订了优惠扶持政策,投入扶持资金20万元,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建立了北箔东村、南村、鲁南村、两城四村四个塑料大棚种植示范区,建大棚近 200个,增加了群众收入。渔湖业生产是两城乡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重点加强了以河蟹、乌鳢为主的名优水产品养殖,建立和完善了两个养殖基地,一是独山湾及其周围的养蟹基地,二是两城五、 六村、房头、白沙的乌鳢养殖基地。2001年全乡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15万亩,河蟹养殖面积 9000亩,投入蟹苗900万只,产蟹72万斤;乌鳢养殖面积2000亩,彭泽鲫500亩,青虾500亩,形成了四个规模在1000亩以上“上粮下渔”连片基地。畜牧业以基地为龙头,带动全乡大发展。完善奖励扶持政策,帮助养殖户协调贷款,提供技术服务,以家庭散养和大湖牧养为主,重点抓了鲁南和独山两大养鹅、养鸭基地,养殖总量一度达到50万只。进一步扩大了珍稀皮毛动物养殖规模,现已建成以西单、独山为龙头的山前珍稀皮毛动物养殖示范区, 同时注重实施品牌战略,发挥名牌优势,开拓两城特种养殖的市场。全乡貂的饲养量达22万只,狐狸达26万只,貉1万只,走出了一条富民强乡的新路子。林果业成效显著。两城乡有宜林荒山35万亩,乡党委、政府立足山区优势,加快了封山育林步伐。制定了优惠政策,采取大户承包、引资开发和典型带动等措施,加大了封山育林,开发荒山的工作力度,建立了古井村、东单前村、东单后村、陈庄村四个经济林基地。2001年,全乡封山12万亩,营造经济林2000亩,新植杏树5000棵、冬枣1万棵、 花椒2万棵,正向荒山林果化、林业产业化的目标迈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两城乡更显得尤为重要。本着抗大旱、防大涝的宗旨,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小流域治理及引水上山工程成效显著。全乡现有引水河渠30余条,排灌站、提水站48处,拦洪山坝两道,机电井60余眼,都于近期进行了改造,全乡有效灌溉面积28万亩。
  (二)以优化环境和构筑载体为重点,全方位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为增加群众收入,拓展新的经济增长源,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资源和农副产品加工306中共济宁年鉴型项目,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优化环境,保证了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已形成水泥制造、船舶制造、砂石开采运输、大蒜加工等重要产业;民营企业发展到41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821户,从业人员16800多人;全乡民营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405万元,实现利税 460万元。着重抓了五大载体的建设:一是个体私营工业园;二是个体私营商贸区;三是济微公路经济带;四是鲁村大蒜批发市场;五是山水旅游一条线,为民营经济搭建了发展的大舞台。培植了一批民营大户和重点企业,其中微山县滋润堂水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圣母池泉纯净水、房头小黄鱼加工厂生产的烘烤小黄鱼、黄山大蒜加工厂生产的蒜片、蒜粉、蒜油,已远销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等地,提高了两城的品牌知名度。
  (三) 倾听群众呼声,大干快上民心工程公路建设方面,在相继完成了古沟至房头段、水箔至马坡段、白沙环山路的铺油工程的基础上,完成了济微公路的拓宽改道工程,为新路带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带动了全乡运输业的发展。新建和改造数十处货运、客运码头,为砂石外运创造了条件。全乡共发展各类运输车辆1622辆,船只306艘。供电、电讯事业发展较快,全乡48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农电网改造工程;电话乡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已建成电话村8个,共安装电话5600部;有线电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极大地丰富了山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大了教育投入,加强了内部管理,强化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合班并校,清理不在编民师,提高了教学质量及办学效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100%;卫生保健事业发展较快,乡卫生院安装了暖气,投资30万元新购置了 500毫安X光机,改善了医疗服务水平。
  (四) 精神文明取得了显著成效,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保证了社会稳定深入持久地开展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普法教育;开展了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文明示范一条街、文明村、文明乡镇”活动。在大搞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的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加强了“四五”普法宣传力度,狠抓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持久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 有效地打击了各类霸头,加大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净化了社会空气。强化工作措施, 毫不放松地抓好了计划生育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度,抓硬件打基础,抓软件上水平,采取集中突击活动与经常性工作结合,狠抓了乡村服务站建设,全乡计划生育率为 98.8%,人口出生率控制在5%。以内。
  两城的今日正看好,两城的明天更辉煌。今后,乡党委将继续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靠开拓创新、靠艰苦奋斗,在新的起点上,努力推动两城经济向更高层迈进,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政绩取信于民。
  附:两城乡党委成员名单书记:胡勤壮副书记:张宗昌岳学嵘(5月离职)张涛(5月任职)陈淼委员:胡勤壮张宗昌岳学嵘(5月离职) 张涛(5月任职)陈淼张玉庆周长峰辛景荣(女) 王本奎南阳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马琳中共南阳镇党委下设3个党总支,48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34 个;共有党员885名,其中农、渔、湖民党员700 名。
  2001年,镇党委坚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以加强“党委自身建设、村级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为核心,结合南阳工作实际,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07一、 全面加强了党委自身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作用结合“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镇党委在提高思想觉悟、改善工作作风、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制订了《加强党建工作的意见》, 开展了“双学双争”活动,加强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使班子树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良好形象,成为团结战斗的领导核心。注重深入农村生产一线调查研究,帮助村级班子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按照中央关于乡镇党委建设“六个好”的目标和要求,自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通过深入开展 “走百家门、询百家事、解百家忧”活动,转变了工作作风,改进了工作方法,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了党委自身建设。
  二、 认真组织开展村级组织集中整顿工作,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镇党委高度重视村级组织整顿工作,分别召开了党委会议和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明确目的,组织 20名机关干部,由其中12名副科级干部带队分三个组,对全镇34个行政村进行了 10天的全面调查。通过召开支委会、支部大会、群众代表会、走访老党员、老干部、部分群众代表,采取民主评议、个别谈话、座谈了解等形式,由调查组在全面调查考核的基础上,针对群众反映的村级组织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班子队伍状况和村里的热点难点问题、苗头性问题,对所考核的村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各村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岀下步整改的方案。根据调查和平时掌握的情况,镇党委对村支部进行了分类排队,共排出一类支部16个,二类支部 9个,二类偏下支部8个,三类支部1个。在对村级组织集中整顿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 提高了村级班子的整体素质。继续规范理顺村“两委”的关系,加大了对少数不称职村干部的组织调整力度。2001年,全镇共调整村党支部15个,有5 个二类偏下支部实现了转化升级。在整顿中,按照 “两推一选”的要求,推行交叉任职,注重从是党员的村主任中选配支部书记。严格控制村干部职数和享受补贴人数,督促各村利用南阳镇扶贫开发现场办公会议这一难得机遇,大胆地闯,大胆地试,上项目、闯路子,积极探索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夯实物质基础,尽快改变贫困面貌。
  三、 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不断开展向先模人物学习活动,相继开展了 “向左静同志学习”和“双学双争”等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收看中央一套播出的优秀共产党员电视片。严肃党的纪律,2001年处置不合格党员4名, 给2名党员纪律处分。推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公示制、预警制和责任追究制,规范了党员发展工作,为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使外出党员也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镇党委研究决定在外出人员较为集中的济南和济宁设立临时党支部,任命群众基础好、 政治素质高的石明国、段景昌两位同志分别为济南和济宁两地临时党支部书记,从而加强了对外出党员的组织领导。2001年,全镇共发展党员23名,其中农村党员17名。新党员的年龄、文化结构有了进一步改善。
  四、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果深入进行了邓小平理论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广泛开展了“做、创、建”和向先模人物学习活动,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得到发扬。继续实施了“爱心献功臣活动”。坚持依法治镇,深入开展了“三五”普法教育,加大了“严打”和“打霸除恶”工作力度,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狠抓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广泛开展了打假联合行动,高度重视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及时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较大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镇安定团结的局面得到巩固。
  五、 认真开展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镇党委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结合本镇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了镇、村两级“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在整个学习教育活动中,根据各阶段不同308中共济宁年鉴内容,分别开展了“查、看”活动和“南阳要发展,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其间召开了由镇全体工作人员、部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管区书记、村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针对查摆出的问题,镇党委结合南阳镇扶贫开发现场办公会议精神,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从而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精神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工作中找准了问题、理清了思路。用好“特”字、“试”字,用足用活各项政策,有力地保障了南阳镇改革开放宽松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促进了南阳镇两个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附:南阳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马琳副书记:黄运诚委员:马琳邢志才刘传禹黄运诚刘传禹张忠义田中荣(女)徐同浩吴庆国鲁桥镇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李传坤鲁桥镇位于微山县的最北部,南阳湖的东西两岸,东隔白马河与两城乡相望,西于任城、 鱼台等三县四乡接壤, 距济宁市区30公里。 全镇共辖34个行政村, 5.8万人;全镇总面积 203.03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积176.47平方公里,陆地面积25.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万亩 (其中稻田)面积1.1万亩。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48元。
  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2001年,全镇共有党支部61个,党员1487名,其中农村党支部34个,党员957名。
  2001年,镇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在党委自身建设、 村级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党建信息调研及创新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 切实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发挥坚强领导核心作用第一,重视理论学习。年初,镇党委制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计划、规定,党委中心组每月两次集中学习,副科级以上干部结合自己分工分管的工作,建立学习笔记,记录对“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认识,在现实工作中的巨大理论指导作用等。党委主要领导还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促进地方特色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学习,提高了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全年无一例领导干部违反政治、组织纪律的事件发生。第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搞好班子内部团结,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O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定期召开党委会,对重点工作项目、重大财务收支、人事任免等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集思广益,不搞“一言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第三,抓住党建工作,促进各项工作发展。镇党委先后五次召开会议,研究党建工作。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年度目标管理制度和党委分工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直接责任人” 的职责,分管书记、组织委员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党建工作。积极开展了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制定了创建“六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支部”规划, 全镇34个农村党支部中有23个达到了“五个好” 的标准。第四,工作作风扎实,真心诚意为民。认真落实了领导干部驻村蹲点制度。副科级以上的干部全部包村,党委书记包了遗留问题最多、工作最难开展的三村,平均每位领导干部驻村蹲点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接访日和民情恳谈及民情日记制度,解决了多起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 夯实村级组织,形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健全配套村级班子,做到“两委”工作协调配合。镇党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09委对全镇34个村级班子进行了摸底分类,共分一类支部14个,二类支部19个,三类支部1个。全年共调整支部班子16个,有2名大专、6名高中学历的年轻人充实到支部班子,提高了战斗力。同时,切实重视后进班子的转化升级,有7个后进班子达到转化升级标准,中间偏下支部也极大地改变了面貌。另外,建立健全党务、村务工作制度,规范化管理农村党支部书记。村级组织建设的加强,有力地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三) 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性锻炼第一,加强镇党校的建设,牢牢占领党员教育的阵地。 建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校长的校委会,完善了各项制度。全年共举办党训班6期,对全镇党员进行了轮训。各支部认真坚持了“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在各项工作,特别是在发展经济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第二,按照“五好党员”目标,落实了党员年度目标责任制和党员联户责任制。各村积极开展了争做“五好党员”活动,80%以上的党员达到“五个好”的要求,对流动党员建档立卡,认真做好了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全年处置不合格党员6名。第三, 按照个别吸收,慎重发展的原则,严格落实“四制”。 2001年全镇发展党员93名,其中村和乡镇企业一线发展党员76名,占81%。
  (四) 重视党建信息调研,积极探索创新工作加强了队伍建设,配备了专兼职的党建信息员2 名。增加了党建信息和党建调研论文的报送工作, 全年共上报党建信息26条,党建论文2篇。努力树立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在县以上推广的先进个人典型11人。
  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1年,镇党委高举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以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的胆略,顽强拼搏、 敢打必胜的气概,认真实施“以湖富民、以工强镇、 振兴鲁桥”战略,突出发展主题,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形成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政治安定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建设得到较快发展2001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20%,第三产业增长15%。种植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 “两高一优”为目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粮食生产得到稳步增长,粮食总产达到1.8万吨。以芦笋、 反季节蔬菜为代表的高价值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认真实施湖区渔业四项开发,以鲁桥乌鳢养殖为重点,着力抓好了淡水养殖的发展与提高,加大了“中国乌鳢之乡”的建设速度和力度。全镇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乌鳢养殖面积达到3万亩。继续把养鸭、养鹅业作为农业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畜牧业得到较好发展,畜禽存养量达到45万标准畜,畜牧业产值4600万元。农渔湖产品销售渠道畅通,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林业四项重点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23.5%,比上年增长1,5%。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园区初具规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镇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累计吸引外资1000万元,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达到500余家和 980户。健全了协税、护税网络,加大了税收征管和清理欠税力度,全镇财政收入达到217.4万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9. 9万元,比上年增长 85.6%。
  (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镇党委继续把教育工作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对学校布局进行了合理调整,对鲁桥第一中学、第二中学进行了合并,并投资 46万元,新建教学楼一栋。全镇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加快了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全面完成了人口控制计划。认真开展了税源普查和全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高度重视救灾救济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附:鲁桥镇党委成员名单书记:李传坤副书记:鹿保举杜立海杨学军委员:李传坤鹿保举杜立海310中共济宁年鉴杨学军张永锋黄秀林马彦云(女) 崔加清马坡乡党委工作概况党委书记刘文锋一、组织概况与党的建设马坡乡位于微山县北端,东邻邹城,西襟任城,58个行政村,5.8万人,7万亩耕地。全乡党员1614人,设11个党总支、91个党支部,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3个。
  2001年,马坡乡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立足马坡实际,强化核心意识,突出发展主题,践行“三个代表”,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全乡党员干部学习和运用科学理论取得新的成效,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一) 牢固树立党的核心意识,深入开展“六好乡镇党委”创建活动围绕党委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和制度建设,以深入开展学习吴金印,争当优秀乡镇干部,学习新兖镇,争创“六好乡镇党委” 活动为抓手,狠抓了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组织开展了“对照先进典型,我们怎么办”的大讨论, 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进一步实施“农牧富民,贸工强乡”战略,使“六好乡镇党委”创建活动的各项规划措施落到了实处,在全乡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党内管理和工作运行机制。
  (二) 扎实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形成农村争创“五好支部”的良好局面紧紧围绕“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学教”活动目的,有计划、 有步骤地开展了“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做到了宣传发动到位,集中学习到位,对照检查到位,落实整改到位,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明显提高,两委班子配合更为默契,工作作风明显转变。结合学教活动,乡党委对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的11个村党支部班子,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进行了组织整顿,共调整党支部书记9人,调整党支部委员19人,同时配齐配强了共青团、妇联、民兵、治保、调解、村民议事会、民主理财小组等村级其它组织。在抓好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的同时,加强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在济宁立融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党支部, 成立了民营企业工会组织。广大基层干部真正成了为群众谋富路、解难题的带头人,形成了争创“五好支部”、发展农村经济的良好局面,干群关系明显改善,收到了学教活动应有的效果。
  (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抓好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管理工作,加强了党员队伍建设一是在强化各级党组织学习制度、积极抓好党员电化教育的同时,实施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对全乡党员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纪、党风教育,用“七一”讲话精神统一全乡党员思想,凝聚全乡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力量,践行“三个代表”,推进现代化建设。二是按照“五好党员”标准,加强和完善了党员年度目标责任制和党员联系户制度。以“党员致富示范户”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了争做“五好党员”活动。 首先,确定了一批“党员致富示范户”。在党员户中,凡具有一个科技含量较高的致富项目,具备一项示范带动作用的新技术,又具有一名科技致富能手,某项经济指标明显高于全村平均水平的户,由乡党委命名并挂牌为“党员致富示范户”。其次坚持“党员致富示范户”活动日制度。每月的15日为示范户党员活动日,定期组织示范户集中活动,结合农时实际聘请各级领导、党校老师和农业专家作政策法规及实用技术辅导,使党员大都掌握了 1-2门实用技术,增强了党员的宗旨意识和示范带动能力,既有热情、又有能力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进而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严格按照党员发展预审制、公示制、预警制和责任追究制要求,加强党员发展工作。对党的力量比较薄弱的村,认真开展了调研活动,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入党积极分子,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注入了活力。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工作概况311二、主要工作与成绩2001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70元。
  (一) 抓结构调整促效益立足马坡实际,狠抓了以芦笋为主导产业的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实施了三大片芦笋种植示范区建设,通过无偿向笋农提供种子和笋苗、与农户签定种销合同等激励扶持措施,年内新增芦笋面积5000余亩,把芦笋培育成了独具马坡区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大力引进了优质小麦、抗虫棉、葡萄、凯特杏、美国油桃、夏明毛桃、绿茄、樱桃西红柿等名优作物品种23个,新发展冬暖式日光温室450亩,大、中、 小拱棚、薄膜覆盖等保护地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农民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价格经济作物,人均增收115元。
  (二) 抓小城镇建设促商机大力实施“沿路经济”战略。在济微路沿线规划实施了马坡、宗村、潘庄、荆集等四大民营经济园区建设,新增建筑面积 1.2万平方米。改造拓建了马坡驻地农贸、商贸市场,新增水泥硬化经营场地3300平方米,150户个体工商户入场经营。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多方筹资100万元,完成了 9公里乡村道路的柏油硬化, 基本实现了硬化道路村村通。争取水利专项资金 300万元,完成了石里沟子综合治理工程,维修了沿线6处排灌站首,改善了 1.5万亩农田灌溉条件。完成了全乡5万亩二期世行项目开发区内的桥、涵、井、站、机电等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工程。
  (三) 抓招商引资促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依托乡宏达食品厂,与闻名全国的漳州漳经工贸公司协作,成立了济宁立融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引进到位资金2400万元,投入技改资金200万元,将芦笋加工能力提高一倍,年产达到4000吨,新开辟青刀豆等蔬菜罐头加工生产线,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800 余人。通过企业改制和招商引资,原宏达食品厂建成了集加工、保鲜、冷藏、营销于一体,辐射面广,功能齐全的大型“农”字号龙头企业,带动全乡芦笋、 蔬菜等主导产业的迅猛发展。引进了由济宁煤气公司投资110万元的马坡液化气站,济宁火柴厂投资50万元的马坡火柴分厂,青岛外贸投资30万元丝毯厂,邹城陶瓷厂职工投资30万元的波尔山羊繁育基地及饲料加工厂等七个引资项目,全乡私营企业达到24家,个体工商户1354户,全乡经济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
  (四) 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加强了对干部群众进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教育,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进行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突出抓了以争创“文明村”、 “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行社会服务承诺,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在机关单位中组织开展了“学习先模人物,争做人民公仆”活动, 较好的发挥了激励和带动作用。结合沿济微路“路域经济带”的发展建设,开展了“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美化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扎实有效的开展了移风易俗倡树社会文明新风和信访法规宣传教育活动。
  (五) 抓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确保社会稳定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大主题,从加强“四民主、两公开”村务管理制度入手,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确保了全乡社会稳定。一是组织由乡纪委、监察、审计、农经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村级财务审计、民主公开督导工作组,重新审定了财务收支预决算、资金管理、收益分配、村民议事、民主理财等九项管理制度,理顺了村级政务管理的渠道。二是规范了村级政务、财务公开方式,按照财务公开栏标准高、公布内容全、公布内容详细准确的“高、全、准”三字标准及公布的内容、时间、程序“三统一”要求,重点抓了村务公开工作,有效解决了农村中容易引发干群矛盾、导致社会不稳定问题。三是建立健全了新当选和卸任干部的个人档案。进一步规范和落实了县委《关于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的意见》,促进了农村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四是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健全了乡司法调解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按“五位一体”的要求,健全了乡村治安防范网络,狠抓了法制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工程,认真组织协调了有关部门,形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认真做好了定期接访工作,对群众的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都及时的向领导做好汇报,同时312中共济宁年鉴积极做好化解工作,确保了全乡的社会稳定0附:马坡乡党委成员名单书记:刘文峰副书记:李会奇满光雨李森(挂职)委员:刘文峰李会奇满光雨李森(挂职)李德强邓兴顺刘庆敏黄生伟岳梅(女)

知识出处

2002中共济宁年鉴

《2002中共济宁年鉴》

主要反应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识和研究济宁市情、交流社会信息,指定政策、指导工作等重要资料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