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5151 条
2021年
15151 条

颗粒类型

全部
15151条
基础文献
24条
析出资源
4902条
图表
1641条
人物
5246条
机构
3条
事件
2361条
地名
9条
专题
4条
作品
909条
实物
52条

颗粒列表

共 15151 条 18 / 1011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卷期
256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东邻大众市场的北门,依次为大众饭店、大众餐厅、鼓楼南北口。大众餐厅原为关帝庙,元代至元年间(1264年—1294年)创建。大门悬挂清人鲍宗儒撰书的楹联曰: “秉烛岂因嫌,此夜心中忆汉;释奸非报德,当日眼底无曹。
257
鼓楼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鼓楼位于张掖路与陇西路、隍庙巷十字中间,明代始建,道光十二年(1832年)陕甘总督杨遇春重修。1954年前后拓路,无文物保护意识,将鼓楼拆除,古城兰州又少一个地标性古建,令人遗憾。
258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鼓楼至辕门西栅子,明代称鼓楼东街。清初称侯府宅,或侯府街。侯府宅是由靖逆侯张勇的宅邸而得名的。
259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皋兰县文庙西邻一座官产大四合院,一院两进,一砖到顶,方砖铺地。
260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侯府宅街路北,兰州府城隍庙东临衙署,明代为肃藩淳化王府,明末被贺锦焚毁。康熙八年(1669年)建为甘肃布政使司署,简称藩署。
261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甘肃布政使署东有佛照楼,系晚清民初的高级旅馆。
262
辕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今中央广场正北,元代为兰州知州衙,洪武二年(1369年)兰州降为兰县,遂为知县衙。
263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中央广场南口到照壁之间为辕门街。时间推移到20世纪30年代,路西仍然是前清风貌,只不过衰败了几许。
264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明清,辕门东栅子至来煦门之间称东门街。来煦门为兰州城内城东城门,简称东门,故称此街为东门街。晚清称东大街,以地处辕门东面的大街而得名。
265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东内城门,俗称东大城门,明代前期称承恩门,盖当时尚未建筑东郭城,东城门遥对北京紫禁城,承受皇帝恩泽,故名承恩门。清代改称来煦门,以东升太阳送来温暖而得名,引申为迎来皇帝恩惠之意。
266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酒泉路,自宋元明清以来,逐渐演变为一条横贯兰州内城及南郭城的道路,1942年,全线命名为中正路,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的名讳中正而得名。1949年10月21日,以兰州市人民政府第137号通告改名为人民路。1958年,以甘肃省酒泉市...
267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绸铺街是清代以来以绸缎布匹商铺而得名的繁华路段,位于酒泉路北段,自金石巷东口至大十字(今武都路十字)段。
268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今酒泉路与武都路交叉处,清代以来称大十字,民国时西南转角处与西北转角处,各有一家甜食铺,分别由牛、马二姓经营,有唱对台戏,自由竞争的意思在。
269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大十字到南大城门段,称为南大街。
270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 类型: 正文
皋兰门,俗称南大城门,通高四层,为兰州诸城门最为雄峻的一座,它位于肃王府朝南与皋兰山三台阁之间的轴线上,有呼应南北的作用,因此,明代称崇文门,三台阁奉祀主宰文运的魁星,士人尊崇魁星,希望科举考试能中高第,所以称为崇文门,并建得分外高大。清1...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