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0740 条
2022年
20740 条

颗粒类型

全部
20740条
基础文献
13条
析出资源
6214条
图表
4772条
人物
3819条
机构
393条
事件
3233条
地名
485条
专题
230条
作品
1172条
实物
409条

颗粒列表

共 20740 条 1378 / 138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卷期
20656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河流
白马河古称溹水,发源于邢台西部山区,由邢台县西青山一带入内丘境,流经郭家庄、东青山,又由胡里村西转入邢台县境内。境内长7千米。
20657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河流
白沙河其主流在邢台县境内,为南澧河的主要支流。有3条支流发源在内丘县境内:西支流源自小岭底西北,向东南流经庄和、孟家坪,到白鹿角汇北支流;北支流源自桃园、杏峪,流经潘家庄、石坡咀、西台与西支流汇于白鹿角,再经九寨会、侯家庄,在富岗山庄村南1...
20658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河流
李阳河主河道在城北2.5千米,因流经前、后李阳而得名。河上游有2条发源支流:北支流发源于临城县东代社村,入境后经诣仁为诣仁河,过北岭为北岭河(古志称“马河”),至南大冯转而东下,于南、北双流村之间汇西支流,境内长11千米,流域面积57.77...
20659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河流
泜河古称泜水,旧志称之为“韩信背水破赵兵处、《山海经注》云‘泜水敦舆阴,经中丘东流入漳’”。主河道在城北15千米。该河源头有3条支流:北支流发源于临城县石家栏。南支流源内丘县境内,分为2支:一支源自獐獏乡中岩山、胡姑垴、圣佛岩下,由岩南至獐...
20660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之一。20世纪50年代前,小麦种植面积比谷子、高粱少,多为旱作。50年代中期,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提高。内丘镇、金店镇、官庄乡及五郭店乡的东部为小麦高产区;大孟村镇为一般产区;柳林乡、南赛乡、獐獏乡及五郭店乡西部...
20661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玉米明末清初,内丘县域内即有少量玉米种植,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县域内玉米种植面积仍很少。50年代中期,内丘县人民政府号召增加玉米种植面积,以提高粮食产量,玉米种植面积开始扩大。60年代始,县域内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逐步提高。20世...
20662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谷子古称“粟”,耐干旱,抗瘠薄,种植普遍,历史悠久。谷子除其籽粒食用外,秸秆俗称“谷草”,是优质饲草。20世纪50年代以前,谷子一直是当家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小麦不相上下,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50年代中期始,随着玉米、小麦种植...
20663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高粱古称为秫,属耐旱耐涝作物。明崇祯十五年《内丘县志》有“红秫、白秫、黑秫”之记载。20世纪50年代前,高粱种植面积、总产量分别占粮食作物的15%、17%,居小麦、谷子之后,占第三位。高粱既可食用,亦可酿酒制醋,秸秆用以烧饭、铺房顶、串箅子...
20664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甘薯又名红薯、红山药。清乾隆五十年(1785),朝廷诏种甘薯时引入县内。20世纪50年代前有零星种植,50年代中期形成规模种植。因其耐干旱瘠薄,稳产高产,很受农民欢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世纪80年代后,因甘薯黑斑病危害严重,收获后不易存...
20665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黄豆,一般为夏播,也可春播。内丘县黄豆较之东北黄豆籽粒小,含油量低,而蛋白质含量较高,适于做豆腐等高蛋白豆制食品。
20666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黑豆,其特性与黄豆同,但表皮黑色,多用作牲口饲料,也可做豆腐。20世纪50年代以前种植面积大于黄豆,60年代始种植面积下降。70年代后很少种植。
20667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青豆,豆仁浅黄而皮呈青绿色,多在田埂、地边及小块地种植,面积零星,产量低,一般做盐水豆食用,蛋白质含量高。
20668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绿豆,春夏播均可,多作夏播,一般多在小块地种植或在谷子、棉花地间作。丘陵区种植较多,产量低。绿豆汤和绿豆小米粥,有祛邪火、降暑热功效。绿豆面加少量小麦粉制成的面条即为有名的地方特色食品“杂面”。
20669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扁豆,植株矮丛生,籽粒圆扁形,有红、白两种,产量很低,种植零星,在早春播种,小满收割。
20670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其他
豌豆,早春播种,小满收获。植株丛生,开白、红、紫花,籽粒浑圆,有白、花两种,多做大牲口饲料,在缺粮年份,春夏青黄不接时,补充口粮不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