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阿克苏地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432 条
2021年
143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432 条
传说、奇闻
176条
其他
732条
动物
81条
土地资源
20条
工业产品
8条
景物
34条
植物
30条
正文
1条
民俗
88条
气候、水文
39条
水果
17条
疾病
11条
矿产
17条
粮食
24条
经济作物、农作物
5条
美食
30条
艺术
119条
颗粒列表
共 1432 条
72
/
96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066
马奶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
类型:
美食
是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少数民族最喜爱的饮料,用马奶发酵酿制而成。它味带咸酸,微喷酒香,饮之清凉适口,沁人心肺,帮助消化,健胃益身。多喝能催眠,令人陶然入睡。酿造方法简便:将刚刚挤下来的鲜马奶装进牛皮缝制的皮桶中,再放入陈奶酒曲,经过...
1067
大盘鸡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
类型:
美食
新疆汉族近年来创制的地方菜。以沙湾大盘鸡最有名。是在原炒辣子鸡块的基础上创新的佳肴。大盘鸡是和面条混合吃的菜,其特点有三:一是整鸡炒一盘,用大盘盛,故得名大盘鸡;二是面条像皮带那样宽,俗称皮带面;三是辣子多,辣味足。此菜一经创制,即风靡全疆...
1068
土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
类型:
民俗
农区的维吾尔、回、锡伯、乌孜别克、满、达斡尔等民族的住房多为长方形平顶房或起脊房(人字形房屋)。每家住房多自成院落,庭院内喜栽花木、果树。如维吾尔农村的住房,多呈庭院式,一家一户有夯土围墙相隔。院落中,住房少则两三间,多则十余间。房子周围设...
1069
毡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
类型:
民俗
为了适应牧区的游牧生活,便于搬迁、拆装,牧区的房屋大都以毡房为主,也有土坯石块垒筑的房子或用圆木构筑的房屋。牧区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房屋大都以毡房为主。各民族的毡房,其内部结构、陈设各有不同的讲究,但外部形态则大同小异。毡房内部分...
1070
婚姻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
类型:
民俗
新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婚姻习俗。这里仅择几个民族的传统婚嫁礼仪略为介绍。 维吾尔族的婚礼隆重、热烈。领取结婚证后,选择一个好日子举行婚礼,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歌舞庆贺,热闹非凡。结婚这天,新郎由亲友陪伴着到女家迎亲。一路上弹琴打鼓,兴...
1071
丧葬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
类型:
民俗
在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其丧葬仪式一般都遵从伊斯兰教的教规,实行土葬,盛行快葬,一般早亡晚埋,晚亡午葬。遗体一般在家中停放一天,最多不超过3天,由近亲守灵,等子女亲友前来吊唁与遗体告别。葬前为死者净...
1072
肉孜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
类型:
民俗
又称开斋节,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回、哈萨克、塔塔尔、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的盛大节日之一。按伊斯兰教规定,回历每年9月称为“斋月”。在这个月里,成年的穆斯林都要封斋(斋戒),他们只能在日落之后至日出之前进食,白天禁止吃喝,直到斋期结...
1073
古尔邦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
类型:
民俗
又叫宰牲节,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盛大传统节日。“古尔邦”是阿拉伯语,意为“宰牲”。它是根据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宗教传统演变而来的。古尔邦节的时间为肉孜节后70天,即回历的12月10日。节日清晨,穆斯林们要沐浴更衣,去清真寺做礼拜,然后回...
1074
西迁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
类型:
民俗
又称“四·一八”节,是新疆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人民西迁纪念日。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朝从东北各地抽调锡伯族官兵千余名,连同眷属共3000多人,前往新疆永久驻防。这一天是他们离开盛京(沈阳)踏上征途的日子,因此...
1075
那达慕大会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
类型:
民俗
是蒙古族人民的节日盛会,每年6~8月进行。“那达慕”为蒙古语,意为“娱乐”、“游戏”。届时,各地牧民身着盛装,纷纷骑马、乘车从四面八方聚集草原参加盛会。那达慕大会已有700年的历史,开始只是进行射箭、赛马、摔跤等活动,现在还增加了文艺演出、...
1076
灯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
类型:
民俗
又称“巴罗提节”,是塔吉克族的传统节日。伊斯兰教历每年的8月15日过此节,节期两天。节日头天晚上,全家人围坐一圈,家长先做祈祷,而后呼唤每个人的名字,被叫者必须应声回答,然后将蜡烛一起点燃,以示吉庆。接着全家做祈祷,祈求真主庇佑全家平安,牲...
1077
赛马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
类型:
民俗
常年生活在山区、草原的新疆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等民族,都喜爱赛马运动。尤其是世代生长在天山、阿尔泰山草原上的哈萨克牧民,更是酷爱赛马,竞赛技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盛大节日里,常举行群众性的赛马大会。参加比赛的骑手们把各自的马打扮得...
1078
叼羊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
类型:
民俗
是新疆各兄弟民族群众普遍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特别是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蒙古等族牧民群众更擅长这种独特的马上运动。比赛开始时,主持叼羊比赛的人,把割掉头的一只山羊放在赛场中心,参赛者骑上骏马,听一声令下,便一哄而上,争抢羊只。抢到羊的人...
1079
姑娘追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
类型:
民俗
它是哈萨克族青年喜爱的一种马上体育活动,也是男女青年相互表白爱情的一种别致方式,一般在夏秋季节繁花争艳的草原上举行,远近牧民都骑马前来参观。开始时青年男女骑马向指定地点并辔慢行,去时小伙子可以任意向姑娘逗趣求爱,姑娘只能默默倾听,不能生气。...
1080
摔跤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
类型:
民俗
是新疆少数民族共同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民间节日、喜庆的助兴节目。参赛者都是男性,体力相当者结对角逐。摔跤形式多种多样,有抓腰带摔跤、抓腿带摔跤、抱腰缠腿摔跤、马背摔跤,还有捆住双腿只凭上肢摔跤等等。都以摔倒对方为胜。现在各民族还采用了国际...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