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江北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0条
人物
4条
地名
4条
专题
8条
作品
4条
知识出处
全部
马径张氏
检索条件
共 20 条
1
/
2
1
张梅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
时代:
清
张梅,字春占,号耐仙(耐先),是张锦晚年所生的独子。 是中华老字号“张同泰”第二代传人。据当地老百姓讲,他们村就只有桥头庵一个民间信仰点。
2
张斯桂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
时代:
清
张斯桂,字景颜,号鲁生,清代宁波府慈溪县(现为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马径社区)人。2004年,马径张氏祠堂和张斯桂故居被确定为宁波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张斯桂的传记资料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收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的履历档案(以下简称《履历...
3
张大堮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
时代:
清
张大堮(字蓉川,号莲溪,1763—1838年),是个国学生,家谱资料说他“博览群书,于历朝史鉴,尤洞窥其本原”。
4
张肇霭
人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
时代:
清
张肇霭(字麒书,1794—1859年)。张肇霭生有两子,即长子张斯桂,次子张斯枸。
5
后新屋
地理名称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
类型:
遗址
6
坤房
地理名称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
类型:
遗址
7
竹房
地理名称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
类型:
遗址
8
中新房
地理名称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
类型:
遗址
9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马径村春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
类型:
民俗
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元旦。是日,人们早起,着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辞旧迎新。谓穿未下过地的新鞋,新的一年可脚轻手健。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词先开门,放炮仗于门口,称“开门炮”。开门炮一般放三个,要“带四放三”,留一个作“备炮”,宁波话“备炮...
10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马径村元宵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
类型:
民俗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因是一年中最早一次月圆,故称“上元节”。十三日为“上灯夜”,十八日为“落灯夜”,其间为“灯节”。有的地方会行灯会、演“灯头戏”。祠庙和民家悬灯,称“灯祭”。灯的花样纷呈,较佳者有十二个月连环走马灯,较多者为兔灯,寓意玉兔伴...
11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马径村端午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
类型:
民俗
五月初五端午节,为民间传统节日,本名“端五”,亦称“端阳”。各家门口插菖蒲及艾,俗称“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有的还在艾旗下面挂一个大蒜头,或用菖蒲根削制成艾人孩,悬于床头。相传,此日为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身亡的日子...
12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马径村七夕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
类型:
民俗
农历七月初七,传说是天上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民间称“乞巧节”“汰头节”。旧时妇女于此日采摘槿树叶揉成汁液,放入水中洗头发。相传织女用槿叶汁洗头,故头发乌黑。是夕,妇女陈列瓜果于月下,乞求织绣技巧进益,在月下以线穿针,以...
13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马径村中秋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
类型:
民俗
八月十五中秋节,全国皆然,是个大节,唯宁波兴十六日为中秋。中秋,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演变成赏月、团圆的风俗,“月是故乡明”,旅外游子在这一天思乡归里,阖家团聚。宁波以十六日为中秋的来由,按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习俗》载:中秋...
14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马径村重阳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
类型:
民俗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民国《鄞县通志》载:“士人登高燕赏,以茱萸汛酒饮之。各家制角黍(昔时尚有牡丹糕,不知所昉,想亦象形),亲戚互相馈遗,谓之挑重阳担。设酒馔以祀祖先,祀毕,家人欢聚享食。惟登高之风,今已不行。”尚有裹重阳粽子、吃重阳糕习俗,有...
15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马径村祭灶、谢年、做年糕习...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
类型:
民俗
“农历腊月二十三那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拜灶神,这种仪式被称为‘祭灶’。通常用放在烤炉上方壁龛内的一小张画像或者是一幅草图来代表这位守护神。”这是英国人美魏茶写的1843年在宁波过春节的一段见闻,发表在当时的《中国丛报》上。 美魏茶1842年年...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