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马径村端午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唯一号: 112534020220000256
专题名称: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马径村端午习俗
文件路径: 1125/01/object/PDF/112510020220000029/001
起始页: 0058.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五月初五端午节,为民间传统节日,本名“端五”,亦称“端阳”。各家门口插菖蒲及艾,俗称“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有的还在艾旗下面挂一个大蒜头,或用菖蒲根削制成艾人孩,悬于床头。相传,此日为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身亡的日子,为纪念屈原,民间有悬香袋、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馨香溢世;粽子,原用来作鱼的饵料,为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掉,后演变成节日食品;划龙舟,则表示竞相营救屈原。此日,药铺结清赊账,并向老客户赠雄黄、香料粉。民间姑娘忙于制作虎形、人孩形、鸡心形、粽子形、菱形、绣球形等各种形状的彩色香袋,袋内塞棉花,掺入香粉,挂在孩童胸前或悬在床帐或摇篮上,谓可驱邪。此日午时有喝雄黄烧酒解百毒习俗,先将雄黄烧酒晒在太阳下,并掺入切细的菖蒲根,每人啜一口,谓可解毒。又有喷雄黄烧酒于屋角,亦有倒写“蛇”字贴壁上。乡间还有吃“五黄六白”习俗。黄瓜、蛋黄、黄鱼、黄鳝、黄蛤,称“五黄”,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条鱼、白斩鸡、白切猪肉,叫“六白”,各地稍有不同。尚有罕闻者,是日午时,有吃蜒蚰螺(蜗牛)炖蛋和清炖癞蛤蟆的习俗,谓端午日午时前(尤以午时为佳)捉到的癞蛤蟆、蜗牛、蜈蚣均可入药,故端午节又称“药送节”。食用时,将蛋钻个小孔,把蜗牛肉塞进蛋内,封口后清炖,谓食后可清凉解毒。 旧时习俗,女婿多备“端午担”送岳父母家,少者四色,多者八色,其中鱼要成双,鹅头颈涂红颜色,路上鹅叫得越响越好,说越叫越发,称“吭吭鹅”。这一天大人给小孩手臂系上五色手绳,叫“健绳”,待之后弃绳时,要粘上糯米饭,抛至屋瓦上让飞鸟衔去,谓孩子可无病无痛、长命百岁。 民国张延章《鄞城十二个月竹枝词》里说:“五月端阳老虎画,艾旗蒲剑辟群妖;雄黄细蘸高粱酒,苍术还须正午烧。”描端午老虎、做布虎是宁波人过端午的另一习俗,意为用“百兽之王”的老虎来镇住蛇、蜈蚣、蜥蜴、蜘蛛、蝎子“五毒”。是日,有用雄黄在婴孩额上写上“王”字(示兽中之王)的,有给孩子穿虎纹的衣服,缝制布虎和老虎枕头的,谓“年年端午五月五,剥过粽子做布虎”。与别地稍异者,宁波雕版印刷的端午老虎,花色特多,四五寸见方的纸上,绘有一虎一孩、一虎二孩、一虎三四孩,或二虎一孩、二虎二孩、二虎三四孩,虎、孩姿态各异,还有李存孝七岁打虎、杨香虎下救父等故事图。20世纪30年代时,曾有人收藏150余种此类版画。将黑色版画“端午老虎”纸供孩童填上红蓝等颜色戏玩,称“描端午老虎”,描好后贴在门或墙上,谓可辟邪。 新中国成立后,端午节迷信色彩大减,吃粽子、小孩挂香袋、悬蒲艾仍盛行。近年,未婚男青年(俗称毛脚女婿)向女方家中送端午节礼品花费趋重。

知识出处

马径张氏

《马径张氏》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分人文篇和人物篇两部分,具体内容包括:“童姚马径张,铜钿银子好打墙”“马径张氏家谱家训”“马径张氏宗祠”“村内社庙”“村内桥亭”张斯桂兄弟——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宁波人“张汝钊——人生没有白走的路”等。

阅读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