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1条
析出资源
11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董化祥” 相关
共 11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的气象事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气象局于1949年12月成立,毛泽东主席任命涂长望为首任气象局长。之后,军委气象局向军委提出“请准予开始逐步接受和筹建全国各地气象台站”网的报告。1950...
2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1950年建站后,名称是“德州气象站”,隶属华东军区司令部航空处。1951年7月起,改属山东省军区领导,业务由华东军区气象处管理。1952年10月起,隶属山东省军区司令部气象科直接管辖。1954年1月起,根据中央军委、政务院命令,气象工作改...
3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从1950年初建站至1990年底,40年期间共调出调进工作人员300多人次:50年代每年在站工作人数6一7人,最少年份4人,最多年份9人;60年代初成立气象台,工作人员增至22人,最少年份8人,最多年份28人;70年代成立气象局,由地方政府...
4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建站初期,工作内容单一,工作项目少,仪器也较陈旧落后,观测项目仅12项,其中:器测七项,目测五项。最简单的测量工具是一把直尺,最贵重的仪器也不过是一些玻璃温度表。50年代末增加了温度、湿度、气压、雨量和测风等方面的自动记录仪器。60年代初成...
5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建站初期,主要是为国防服务,工作内容比较单纯,主要任务是地面观测、拍发电报、统计报表三大项。密码由机要员掌握,根据上级指示,不定期变换电码,长则几天一变,短则一天数变,保障了国防建设工作的需要。从1956年6月起,密码改为明码和国际间公开交...
6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50年代后期开始制作天气预报,当时方法简单,预报方法以“土法”为主,预报作出后,以“天气旗”为标志向外展示。因预报准确率低,所以天气旗一天更换几次。天气预报传递方式也由“天气旗”改为有线定时)广播,在车站、交通要道还设有天气预报板、牌,直到...
7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农业气象是一门新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农作物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为农业生产增收提供依据。这项工作从1958年开始,除文化大革命时期中断外,至今已研究了30余年,取得了明显效果。等多种气象因子的影响。通过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
8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德州地面测报站是国家基本测报站,它承担国家的地面测报任务,有的资料也同亚洲区域互相交流。每天定时拍发天气绘图报告和辅助天气绘图报告;拍发航空天气报告和不定时拍发航空危险天气报告,以满足工农业、交通航空及其他行业的需要,同时整理积累了大量的气...
9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气象通讯,是一种专业通讯,它担负着传输气象信息,分发各种天气分析、预报图表及数据资料的任务。建站初期,气象站无自己的通讯设备,所有电报都通过邮电局传递。60年代增设了无线莫尔斯收讯机,手工抄写电报。“文革”后期增加了气象传真接收机,抄收国内...
10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测雨雷达,是70年代后期安装使用的,它是全省雷达站网的组成部分,在每年的春、夏、秋三季定期或不定期的测报所辖范围内的天气变化,为本地天气预报、灾害防御提供准确及时的报告,并为省内其他气象台站的灾害预报提供依据。它的测报范围北起长。该范围内的...
11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德州棉花在清代是一大宗商品,据蔡绍江著《漕运河道图考》记载:棉花是德州对外贸易和交换的主要产品。到了30年代,这里有花行100多家,从马家溜口街到柴市街,较大的字号有“鲁德”、“复兴”、“长和”、“义和福”、“聚兴”、“聚德”、“聚源”、“...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