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气预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8138
颗粒名称: (一)天气预报
分类号: K295.23
页数: 3
页码: 158-160
摘要: 50年代后期开始制作天气预报,当时方法简单,预报方法以“土法”为主,预报作出后,以“天气旗”为标志向外展示。因预报准确率低,所以天气旗一天更换几次。天气预报传递方式也由“天气旗”改为有线定时)广播,在车站、交通要道还设有天气预报板、牌,直到70年代中期废除。预报传递方式由有线广播改成了无线广播、电视广播,有重大灾害性天气,由天气警报系统随时广播告警,服务面进一步扩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在1990年7月15日的一次狂风暴雨预报,华鲁电厂筹建处的领导闻讯后提前做好了防风准备,一次减少损失2000多万元。
关键词: 德州市 天气预报

内容

50年代后期开始制作天气预报,当时方法简单,
  预报工具不多,预报准确率也很低。预报方法以“土法”为主,预报作出后,以“天气旗”为标志向外展示。挂红旗表示未来24小时内天气晴,挂黑旗表示未来24小时内天气阴,挂白旗表示未来24小时内有雨,挂黄旗表示有大风。因预报准确率低,所以天气旗一天更换几次。有人很有趣味的讽刺说:“外边下雨报晴天,风向不定常听见,你报无雨它偏下,你报少云它阴天。”
  气象台成立后,天气预报方法由“洋”法代替了“土”法,主要是天气图预报方法。除定期发布短期天气预报外,也开始作中期(3—5天),长期(一个月以上)天气预报。除天气图预报方法外,还有韵律、周期、周期叠加等预报方法,天气预报准确率有了较大提高。天气预报传递方式也由“天气旗”改为有线定时)广播,在车站、交通要道还设有天气预报板、牌,直到70年代中期废除。
  “文革”后,由于通讯设备的更新,天气预报也从“土”法、“洋”法发展到了“客观”预报方法,如:MOS预报方法,专家系统预报方法等,使天气预报更加客观化、定量化,预报准确率也由百分之三四十提高到百分之七八十,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到百分之八九十,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预报传递方式由有线广播改成了无线广播、电视广播,有重大灾害性天气,由天气警报系统随时广播告警,服务面进一步扩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在1990年7月15日的一次狂风暴雨预报,华鲁电厂筹建处的领导闻讯后提前做好了防风准备,一次减少损失2000多万元。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清代满蒙汉八旗兵简述”、“德州志尊堂老公所”、“德州孔庙”、“我对博文中学的点滴回忆”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董化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