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肖胜龙” 相关
共 25 条 2 / 2
16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明确人性和人欲是不同的。杨时遵孟子之说,把人性看成是至善纯粹的东西,是一切美好事物、美好德行的来源。而人欲是恶的,是世间一切是非罪恶的根源。人性本善,天理也是至善,人性即是天理。杨时认为:“人各有胜心,胜心去尽,而惟天理之循,则机...
17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诚”在宋明理学中往往具有本体的意义,是一种贯通天人的境界;同时它也具有工夫论的意义,是一种修养的方式。杨时对《中庸》里的“诚”这个价值核心特别重视。对这个核心概念进行了清晰而明确的阐发。“诚”的内涵:天之道,性之德。“诚”是杨时...
18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杨时把孟子的“养气说”看作道德修养的必要方式。杨时更强调的是“平和之气”。气中化而生万物,可只有中和之气才能产生万物的善行,不和之气是现实中恶的来源。人的疾病是由气之不和造成的。只有平和之气是善的、健康的,养“平和之气”才能摆脱恶...
19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杨时说:“学者若不以敬为事,便无用心处。致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杨时看重敬,把敬当作道德修养的重要步骤,只有心存敬畏,才知道向何处用心。敬是内在的涵养,只有做到敬,才能把外在的“义”表现出来,才能真实无伪,表理如一。杨时把孟子的...
20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杨时道德修养观给予的修身启迪,概括了静以修德、学以修德、坚定理想信念、要心存敬畏、传承优良家风等。
21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杨时修身立德从我做起,“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养”一词,第一次正式使用的是杨时的老师程颐(1032-1085),“修养之所以引年,国祚之所以祈天永命,常人至于圣贤,皆工夫到这里则有此应。”修养关乎人之生命、国之繁...
22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杨时精神和客家精神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杨时精神强调崇德向善、治国理政,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客家精神强调勤劳勇敢、坚韧不拔、团结互助等特点,注重家族和社区的凝聚力和传承。杨时精神与客家精神可以相互融合,并共同促...
23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杨时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他的学术地位崇高,对中华思想文化史和闽学有着重要贡献。从“诚学穷理”、“尊师重教”和“爱国怀乡”三个方面探讨了杨时的精神内涵和历史地位。其中,“诚学穷理”表现为杨时对洛学的信至笃、学至诚、业至...
24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 类型: 正文
本文通过分析杨时的教育思想和理学思想,探讨了杨时精神对客家精神的影响,包括客家人的重教精神、爱国主义情怀和“强颈”精神等方面。
25
知识出处: 楊時文化研究续集 | 类型: 照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