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程颐” 相关
共 229 条 5 / 16
61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十八,阐述了看到有可喜可怒的事,自己也用一分喜怒去奉陪,这也太劳累了,圣人之心就像静止的水,万物毕照而自身凝然不动。
62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外书》卷十二,阐述了避免了骄矜带来的罪过,而后学问才有进处。
63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外书》卷十二,阐述了造成的不便来震动自己的心志,坚韧自己的性情。
64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程氏经说·论语解》阐述了尽完了孝父母、敬兄长等这些弟子的职分,精力有余就去学习文献典籍。
65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程氏易传·师传》阐述了凡做儿子自身所能做得到的,都是应该为父母做的。
66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外书》卷七阐述了程颐葬父,使周行己主持接待宾客。有客人想喝酒,周行己去禀告,程颐不答应,说:不要陷人于非情悖礼的罪恶之地。
67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文集》卷十二阐述了所以我们对于饮食衣服没有什么挑剔,不会恶语骂人,这并非出于天性,是母亲教育成的。
68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四阐述了圣人批评他“不接受天命”。有志于学道的人,一定要去除这种思想,然后才可以和他谈论圣人之道。
69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五阐述了心中有得,这称作德,不需要勉强。然而学习却须要努力。
70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十六阐述了从义的角度看稳妥就是利。至如佛教的学说,都是从利出发立论的,所以就不对。
71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九阐述了程颐自己此前未任过职,没有前任,自然也就没有前任历子。
72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十八阐述了人如果不学习应举的学业而希望科举及第,那是他只要求天命而不尽自身努力。但是应举的学业能让你科举及第就是了,如果进一步在上面竭尽全力去研究如何必能及第,那就是糊涂了。
73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阐述了人如果不知天命,遇见患难一定逃避,遇到得失一定会动心,看到利益就定会去追求。
74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文集》卷五《为家君应诏上英宗皇帝书》阐述了治国根本是第一是立志,第二是责任,第三是求贤。
75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程氏易传·比传》阐述了人君使天下亲附的方法,应该明确显示他亲附之意于天下而已。如以诚意对待外物,以宽恕之意推己及人,施行仁政,使天下人受其恩泽,这就是人君使天下亲附的方法。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