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29条
析出资源
212条
图表
3条
人物
12条
事件
1条
作品
1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朱子学刊·第二十九辑
朱子学年鉴(2018...
朱熹的思维世界
从官能、性理到工夫:...
《诸儒鸣道集》研究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
苏轼与朱熹
楊時文化研究
朱熹与中国文化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
朱子学年鉴.2016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
朱子学年鉴-2011...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爱敬与仪章:东亚视域...
近思录
李侗文化研究 (第三...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踏雪履痕
大儒世泽——朱子传
走在朱子之路上
朱子语类第二册
游酢新论 续编
朱子哲学的结构与义理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熹思想研究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子学与朱子后学
朱子学通论
朱熹画像考略与伪帖揭...
检索条件
与 “程颐” 相关
共 229 条
10
/
16
136
三、宋儒义理之学的学术领域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学的义理之学旨在创建一种明体达用、内圣外王的学说。宋学学者关注道义与政治治理的统一,在经世致用、治国平天下方面做出努力。宋学包含经学、史学和文学等多个学科,体现了明体与达用、内圣与外王的双重功能要求。经过宋学学者的努力,经世致用...
137
一、理学与新学的相近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学与新学在宇宙观、人性论、义利观以及治国理政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理学重视道义,主张节制欲望以维护社会稳定,强调性善论。新学则重视功利,发展外王部分,将义利观付诸实践,强调利是天道自然的原则。然而,理学家也重视功利,注重大利和民生...
138
二、新学对理学的影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代出现的新学和理学在经世致用、道义与功利等方面有一定差异,但双方都批评汉学,重视义理,并试图在经世致用中实践。王安石的新学在推崇义理、改革科举等方面对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把《孟子》等列为兼经的改革规定,为四书义理之学的确立...
139
三、理学与新学的消长、辩难互动之启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两宋时期,新学与理学在义利观、内圣外王等方面存在差异,经过百年的争论,新学逐渐失势,理学取得了官学地位。理学家们对新学的批评以及政治因素导致了新学的衰落,使得中国思想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新学与理学并非完全不相容,二者在义利观...
140
性理学大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性理学大义》是一部涉及周子、二程子、张子、洛学传授和朱子五家理学大义的著作,总共分为14卷。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宋朝儒学中程朱派的性理学思想,其中程朐提出的"性即理"的观点是性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与陆九渊、王守仁提出的"心即理"的观...
141
《近思录》编纂与朱熹道体论思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近思录》是南宋时期朱熹和吕祖谦合力的作品,它回顾了北宋理学的发展历程,并梳理了其脉络。该书以周敦颐、程颢、
程颐
、张载等人的语录为基础,以“道体”为主题,以“圣贤气象”为卷末,构建了一个内在严密与完整的逻辑体系。在编纂过程中,朱熹...
142
论
程颐
在朱熹中和新旧说转变中的作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的中和观念对其心性论的确立以及思想体系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这一观念的形成来源包括
程颐
的中和观念和道南学派、湖湘学派的中和工夫论。
程颐
的中和观念对朱熹中和旧说和新说的内容和转变产生了影响。而道南学派的李侗和湖湘学派的张栻,前者是...
143
三、总体框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6
|
类型:
正文
本文以宋代《四书》经筵讲义为研究对象,从宋代文治导向、士大夫崛起、学术转型等方面探讨经筵讲义兴起的原因与过程,考辨人物与篇目。通过研究不同学者对《论语》、《大学》、《孟子》、《中庸》的不同诠释视角与思想特点,分析其对帝王修身立政、为政为学、...
144
3.朱子是宋代先儒崇祀规制的设计者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道原堂两壁挂着“宋十贤”的画像,他们是周敦颐、程颢、
程颐
、邵雍、司马光、张载、游酢、杨时、罗从彦、李侗。这些人是“道南一脉”的大儒,也是道统链条中不可或缺的圣贤。其中,周敦颐创立了学说被称为“濂学”,程颢和
程颐
共同创立了“洛学”,...
145
道南一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讲解词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杨时和游酢是两位士人,他们在宋元祐八年进京赴调,途中经过河清县,然后前往洛阳拜见伊川先生
程颐
。当时洛阳正在下雪,两人来到
程颐
家时,
程颐
正在瞑目而坐,两人悄然退下侍立。后来
程颐
清醒过来,询问门生是否还在,两人已经离开。两人从学
程颐
后...
146
一、人尽皆同的“天命之性”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朱熹接受了
程颐
的命题“性即理”,他认为人的性就是天地之理。当人形成之前,性是理;当人有了形体之后,性就降临到人的心中,称为性命。性命是天赋给人的,是道德伦理观念的根源。朱熹将性命称为“天命之性”,它表现为仁、义、礼、智等道德理念。...
147
四、对知行关系的全面展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从
程颐
和朱熹的观点来看,他们都强调知和行的联系和重要性。
程颐
认为,如果人不知道应该走哪条路,就无法达到目的地。朱熹认为,知是行的开始,只有明确的知识和理论指导,才能进行正确的行动。朱熹还强调了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在知行关系中的作用,...
148
三、义理、图书、象数、卜筮相结合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将理、象、数、辞紧密结合起来,综合了邵雍的象数易学和
程颐
的义理易学,并将两派观点发展并融合,使宋代的易学达到巅峰。
149
四、以义理解《诗》,重视“二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诗学的特点是在唯求《诗》文之本义的基础上以义理解《诗》。这不仅体现了朱熹经学的特点及其义理诗学的时代特征,而且与《毛传》、《诗序》的汉学系统以及
程颐
重义理轻本义的诗说形成对比。
150
第一节 朱熹与濂、洛之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在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提出了理学思潮中的重要流派——濂学,并吸取了周敦颐的太极说,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哲学思想中。他认为,太极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与阴阳五行密不可分,是万物化生的基础。与二程的理学思想相...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