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王应显” 相关
共 14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漳浦县境内的碑刻遗存,涵盖了摩崖石刻、官府告示、寺庙碑记、墓道石刻等多个类别。通过详细的描述和评述,展现了这些碑刻所承载的历史、宗族文化、官吏行政、修桥造路等方面的信息,反映了漳浦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特色。然而,也指出了碑刻...
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文化底蕴雄厚,名人多,相应地名人坟墓也多。现辑录《福建通志》、《漳州府志》、《漳浦县志》所载有关今漳浦县的名人坟墓及《漳浦县志》点校本所补入者,共得名人坟墓140座,每座均介绍其有关资料。
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林功懋是明代嘉靖年间的进士,任广东省东莞县知县。他拒绝贿赂,严格执法,被外国商人感激,并在“番市”旁边建了一座“却金亭”来纪念他的清廉。另一位官员王太卿,也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人物,他生活简朴,以俭养廉,后来升任户部主事,同样廉洁奉公...
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漳浦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明代时期文人著书立说、结社吟咏的盛况。
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三星”是明代万历年间同时出仕的三个官员,分别是南京礼部尚书林士章、南京工部尚书朱天球和户部左侍郎卢维祯。他们都是国家的高级官员,主持朝廷大事,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正副部长级官员。他们都有建立坊表和著作,但朱天球的手稿没有整理成...
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中国古代文人名士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字、号,用以表达对名的诠释和情操与抱负。明清两代,文人名士用别号更为普遍,且有一部分以家乡山水来取为别号。本文以福建漳浦为例,介绍了与家乡山水有关的文人别号,这些别号反映了文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
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历史上有许多科举出身的仕子,他们大多廉洁自律,政绩斐然,深受当地人民爱戴。其中,部分先贤的高尚品德被史志记载,并鼓励人民向好的方向学习。这些先贤的廉洁形象和自律精神是现实教育的重要素材。
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历史上共修编了七次县志,包括明嘉靖九年、明万历七年、明万历三十三年、清康熙三十七年至三十八年、清光绪十一年、民国十七年和民国二十五年。新编县志已出版,共38卷200多万字,卷帙浩大,内容丰富。
9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旧县志的点校和整理工作包括规范化、整理、校正和增补。规范化方面,将县志改为横行排印,使用简化字,并依照标点符号用法进行标点和分段。整理方面,将康熙续志和光绪再续志的内容分别插到康熙志中,使各类内容连续,增强整体连贯性。校正方...
10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漳浦县大南坂农场下楼村梁山水磨坑的巨石上,有一处明代摩崖石刻,记录了梁山木水被豪强占为己有,当地百姓两次告官,经姚、朱二位知县宪断,梁山木与水归军民共有的历史事件。碑中“朱、姚二侯”指漳浦县知县朱廷益、姚东阳。摩崖通高160厘米...
1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 时代:
涂梦花,字季凝,号江伯,明太仆寺卿王应显的外孙,盘陀盘陀涂社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进士,官翼城知县。
1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 | 时代:
涂充次子涂绩,字希唐,号凝所,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举人,历官广东潮阳教谕、怀集知县,为政廉明,重视人才培养,百姓怀念。涂绩元配王氏,系赤土岭下云人,太常寺卿王应显的女儿,因此,王应显卒后才葬在盘陀天鹅山西麓。
1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景区
此府第坐西向东,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后面一座二层楼,俗称“小姐梳妆楼”,前面有一列厢房作为围墙,大门靠左侧,有两只青石抱鼓。左侧有一列长长的厢房,庭院布满太湖石。最上边厢房为单独小庭院的书斋,面向“小姐梳妆楼”。庭院中有一块瘦长竖立的太湖石,...
1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 类型: 建筑
墓在盘陀官陂村观音寨东侧天鹅山西麓,为大型石墓,坐东向西,面向盘陀岭,称“王太卿墓”,封安人李氏合葬。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三月,皇帝遣福建布政使司左参政、分守漳南道沈一中谕祭。其女婿、举人涂绩,外孙、进士涂梦花,盘陀涂社人,故墓建于盘...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